【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讲 第七讲+文言断句教案课件PPT
展开(一)断句的原则与步骤
1、断句三原则(1)内容要符合情理(2)字句意思要通顺(3)符合古代汉语词汇、语法
第一步:明语境,知文意。 在提供语境的文言断句题中,需要断句的语段在内容上与上下文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断句前应结合前后文大致把握断句文字的大意。如是记叙型的,应首先弄清讲了什么人、什么事,过程如何、结果如何;如是议论型的,则应弄清观点是什么,观点的依据是什么。这是断句的前提,也是检验断句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第二步:运方法,巧断句 运用文言断句常见的几种方法进行断句。如果是客观题,可以比对各个选项,找到差异,利用排除法进行解题。第三步:断后读,查连贯。 断句完成后,应通读一遍全段文字,检查句意是否完整,语意是否连贯,句间衔接是否自然圆合,与文章体裁、语言风格是否相符,从而再次检查断句是否正确。
方法一:找名代,定句读 名词、代词作主语,可在其前面断开;作宾语,在其后面断开。 和现代汉语一样,一般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谓宾,而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确定它在句中充当的成分后,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即主语之前和宾语之后都要断出句读。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如果名字是单个字的,后来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如果名字有两个字,后来出现就只提姓不提名了。
(2021·新高考Ⅰ)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封德彝对曰:“上皇敦睦九族,大封宗室,自两汉以来未有如今之多者。爵命既崇,多给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上曰:“然。”(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A.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 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B.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 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C.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 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D.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 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方法二:找虚词,定句读
虚词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尤其是代词、语气词和一些连词,它们的前后往往是应该断句的地方。虚词可以使前后关系变得一目了然。初通文意、化整为零的过程,就是借助虚词初次判断的过程。尤其是一些议论性语段,不像记叙性文字那样可以借助具体情境去猜测,因而显得难度较大,运用虚词就可以使断句变得更为容易。
1."以、于、为、则"往往用于句中,在它们的前后一般不断句。 2."乎"用在句中相当于"于"时,不能断开。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也"用在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可断开也可不断开。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4.连词"而"有时用于词或短语之间起连接作用,所连接的内容共同做句子的成分,前后联系很紧密,一般不在其前断开。但如果"而"是连接两个句子,则往往要在其前断开。如: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游褒禅山记》) 5."夫"有时可做句末语气词,表感叹语气,有时也做指示代词(兼有舒缓语气的作用)用在句中,这几种情况都不能断开。如: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2020·全国Ⅲ)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时当南郊,简文帝为抚军,执政,访彪之(指传主王彪之)应有赦不。答曰中兴以来郊祀往往有赦愚意尝谓非宜何者黎庶不达其意将谓郊祀必赦至此时凶愚之辈复生心于侥幸矣遂从之(节选自《晋书·王彪之传》)
A.答曰/中兴以来/郊祀往往有赦/愚意尝谓非宜/何者/黎庶不达/其意将谓 郊祀必赦/至此时/凶愚之辈复生心于侥幸矣/遂从之/B.答曰/中兴以来/郊祀往往有赦/愚意尝谓非宜/何者/黎庶不达其意/将谓 郊祀必赦/至此时/凶愚之辈复生心于侥幸矣/遂从之/C.答曰/中兴以来/郊祀往往有赦/愚意尝谓非宜何者/黎庶不达/其意将谓郊 祀必赦/至此时/凶愚之辈复生心于侥幸矣/遂从之/D.答曰/中兴以来/郊祀往往有赦/愚意尝谓非宜何者/黎庶不达其意/将谓郊 祀必赦/至此时/凶愚之辈复生心于侥幸矣/遂从之/
方法三:察对话,定句读
在文言文中,可借助“曰”“云”“言”“谓”“道”等动词来判断人物的对话,进行断句。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以明辨句读。 不过,也有例外。“曰”有两种情况,一是表“叫作”的意思,例如明代魏学洢《核舟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二是在句首、句中作助词,无实义,例如《诗经·小雅·采薇》:“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云”有两种情况,一是表“有”的意思,例如《荀子·法行》:“其云益乎?”二是表“为、是”的意思,例如《后汉书》:“虽云匹夫,霸王可也。”“言”有七种情况,或表七种意思时,后面不可断开:①谈论;②记载;③告诉;④问;⑤陈述;⑥说明;⑦解释引文、词语或某种现象的发端词,相当于“就是说”或者“意思是”。
(2021·新高考Ⅱ)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
A.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 /此非恶声也/因起舞/B.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 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C.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 /此非恶声也/因起舞/D.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 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方法四:审修辞,定句读
顶真、排比、对偶、反复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多四六句,断句时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又为断句提供了方便。抓住这个特点断句,常能收到断开一处,接着断开几处的效果。
⑴找顶真,定句读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文中找出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按顶真句式来考虑句读。例如: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⑵据排偶,定句读 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这一特点,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 例如: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察反复,定句读 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在文言文中是相当常见的修辞方法。在文章中间隔反复出现,抓住这一特点,自然有助于断句。 例如: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 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 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方法五:借句式,定句读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朝廷以前东平太守夏侯陟为襄阳太守。陟,弘(指传主刘弘)之婿也。弘下教曰:“夫统天下者宜与天下一心化一国者宜与一国为任若必姻亲然后可用则荆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为政哉!”乃表“陟姻亲,旧制不得相监”。诏听之。(节选自《晋书·刘弘传》)
A.夫统天下者/宜与天下一/心化一国者/宜与一国为任/若必姻亲然后可用/ 则荆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为政哉B.夫统天下者/宜与天下一心/化一国者/宜与一国为任/若必姻亲然后可用/ 则荆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为政哉C.夫统天下者/宜与天下一心/化一国者/宜与一国为任/若必姻亲然后可用/ 则荆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为政哉D.夫统天下者/宜与天下一/心化一国者/宜与一国为任/若必姻亲然后可用/ 则荆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为政哉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讲 第五讲+文言虚词的理解教案课件PPT: 这是一份【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讲 第五讲+文言虚词的理解教案课件PPT,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情概览,虚词的类别,作连词,作助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讲 第四讲+文言实词理解(三)教案课件PPT: 这是一份【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讲 第四讲+文言实词理解(三)教案课件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买进粮食,三语法推义,归顺服从,四邻字推义,与“怨”同义怨恨,与“拔”同义提拔,与“短”反义长,与“宽”同义宽恕,与“乱”反义,五对称推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讲 第三讲+文言实词理解(二)教案课件PPT: 这是一份【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讲 第三讲+文言实词理解(二)教案课件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规律和特点,第二个“君”“臣”,第二个“师”,第二个“生”,公方正,第一个“圣”和“愚”,第一个“明”,第一个“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