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11 地球的内部评优课ppt课件
展开《地球的表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资料学习,能说明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与特点。
2.通过阅读、模拟实验,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模式,能解释地壳缓慢移动的原因和结果。
3.通过研讨与交流,认识海陆变迁、大陆漂移也是地壳运动的结果。
【教学重点】
能说明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与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模拟实验推测、解释地壳运动的原因和表现。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和视频。
学生材料:模拟地壳运动的实验材料(烧杯、水、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火柴、湿抹布、锡箔纸、胶水或洗衣液等),补充阅读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导入
师出示图片:
谈话:上一课,我们初步了解了火山和地震形成的原因,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球上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之一。那么,为什么会形成火山和地震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地球的内部情况。(揭示课题)
二、认识地球内部构造
1、师出示地球图片提问:请同学们根据已有的知识,开动脑筋,有理有据地推测地球内部的构造是怎样的?
学生汇报。
师出示火山、地震、地热图片提问:观察这三幅插图,并且试着根据火山、地震、地热这些现象推测地球内部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讨论交流后汇报:
生1:根据火山喷发可以推测出地球内部不是空的,温度很高、压力很大,存在炽热的岩浆。
生2:根据地震能推测出地球内部是不稳定的,会运动和变化,岩层会承受很大压力,所积聚的能量需要释放。
生3:根据地热可以推测地球内部有大量的热能,可能比地表温度高。
2、人类对地球内部的探索历史
师介绍:
地球是个不能打开观察的暗箱,地球内部很神秘。但是人们对于地球内部的猜想和探索从未停止过。
(1)利用钻孔探测研究地球内部的结构。
人类无法进入到地球深处,除了火山、地震、地热等自然现象中可以收集有关地球内部的信息外,科学家早就想通过钻孔来探测地球的内部构造,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人类钻孔的深度只能达到12千米,如果把地球比作熟鸡蛋,这深度连鸡蛋壳还没有钻透。
(2)利用地震波来探测研究地球内部的构造。
1909年10月,欧洲发生了严重的地震,一位名叫莫霍洛维奇的地球物理学家仔细研究了这次地震,他发现在地下的某个地方,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于是,莫霍洛维奇认为地球内部是分层的,在地下存在一个界面,界面上下之间的物质成分和密度明显不同。
到了1914年,另外一位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古登堡发现,从莫霍发现的面往下,地震波速一直慢慢增大,但到了约2900千米深处,纵波速度骤然下降,横波突然中止消失,不再向下传播。很显然,那里又出现了一个分界面。
3、小结地球内部构造
地震学家发现,地震波在传到地下约50千米处有折射现象发生,在地下2900千米处,也发生明显变化。他们推测这是地球内部两种物质分界导致的,于是将两个物质分界面分别命名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并根据这两个分界面把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4、体会鸡蛋和地球的相似之处。
鸡蛋和地球从外到内都有三个圈层组成。鸡蛋的蛋壳相当于地球的地壳,鸡蛋的蛋清部分相当于地球的地幔,鸡蛋的蛋黄部分则相当于地球的地核部分。
5、观看地球内部构造视频,进一步了解地球内部构造
[设计意图:地球内部很神秘。虽然地球是个不能打开观察的暗箱,但是人们对于地球内部的猜想和探索从未停止过。教材首先引导学生根据正在喷发的火山、地震之后坍塌的路面、地热温泉这些线索推测地球内部有岩浆物质、高温高压、不稳定、会运动的特点;再通过阅读资料“人类对地球内部的探索”,认识人类探索地球内部的主要方法和成果,以及科学家对地球内部圈层运动模式作出的猜测。]
三、了解地球的板块运动
1、板块构造学说。
师介绍:
一些科学家认为,地幔和地核会进行水平运动和上下运动,而最外层的地壳也就像浮在水面上的船只一样随之运动起来。地震是人们直接感知到的地壳运动的反映,更普遍的地壳运动则在长期地、缓慢地进行着,必须借助仪器长期观测才能发觉。
板块构造学说将全球的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认为板块在相对移动的过程中,或向两边张裂,或彼此碰撞,从而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
科学家在1968年将全球地壳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板块碰撞和板块分离均为板块的水平运动。板块碰撞是指两个同类型板块发生会合、相互挤压,形成千山带的作用和过程。板块分离指两个同类型板块在持续外推力的作用下相互远离的过程。板块交错反映了板块的升降运动,表现为地壳的抬升或下沉,从而引起海陆变迁。下沉形成海沟,抬升形成海岸山脉或岛弧。
观看板块运动视频,进一步了解地球的板块运动
四、模拟地球板块的漂移与碰撞
实验材料:
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烧杯、水、泡沫块等。
实验步骤:
(1)在盛有水的烧杯里放一些泡沫块。
(2)给水加热,观察泡沫块的运动。
观看实验视频,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
生1:实验现象:当加热时,泡沫块会随着水的热对流运动在烧杯的边缘相互碰撞、挤压。密度不同的泡沫块之间甚至还会产生交错现象。
师分析:泡沫块运动的力量来自水的对流运动。地球板块运动的力量来自岩浆在高温高压作用下产生的运动。地球板块运动引发的自然现象有火山喷发、地震、海陆变迁、大陆漂移等。
生2:实验结论:地核释放的热量使岩浆不停的运动,从而带动地球的板块不停的漂移,并且在漂移的过程中还会发生碰撞,正是因为这些板块的碰撞和漂移,才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
拓展: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模拟装置能直观感受泡沫块和液体的运动,呈现地壳运动时板块之间或靠近或远离、或挤压或抬升的现象,帮助学生建立地壳运动的能量来自地壳下方处于对流运动状态的岩浆的意识。]
五、认识地壳运动导致的海陆变化
1、师出示图片提问:根据发现的化石,你能推测出喜马拉雅山很久以前的情况吗?
师讲解:喜马拉雅山是世界最雄伟、高大的山系。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采集到鱼龙、菊石类、双壳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些生物原本是生活在海洋中的,但是现在却出现在世喜马拉雅山脉上。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后汇报:
生:说明了喜马拉雅山所处地区以前是一片汪洋大海。
师介绍科学家的解释:
科学家根据在喜马拉雅山上找到的海洋化石为依据,推测在4000万-500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脉所处地区是一片湛蓝的大海。由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互相碰撞,使得沉积在海中的沉积岩隆起,这样古海便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高耸入云的山脉。科学家们经过测量,发现印度洋板块至今仍在向北漂移,致使喜马拉雅山脉继续升高。近万年来,喜马拉雅山脉升高了500米,即以每年5厘米的速度在上升。
观看喜马拉雅山的形成视频,进一步了解地壳运动导致的海陆变化
2、师出示图片提问:观察地球大陆板块变化示意图,比较今天的地球与两亿年前的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后汇报:
两亿年前,地球大陆板块是连接在一起的,现在则是相互分离开来的。
3、师提问:为什么连在一起的大陆板块会分离开来呢?
学生讨论交流后汇报:
大陆板块会分离开来,是因为地球板块在地球内部能量的作用下,不停的运动的造成的,地球的板块在移动的过程中,要么向两边张裂,要么彼此碰撞,从而形成了今天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
[设计意图:虽然五年级学生已经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力引起的,但是已有生活经验并不足以让他们意识到整个地表都会改变。让学生根据喜马拉雅山脉的化石推测这一带过去的样子,能让他们知道海陆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局部地区会发生转换。让学生观察地球大陆逐渐分离的大陆板块变化示意图,知道全球性大陆漂移,能促进学生应用上面所学到的地壳运动知识来解释海陆变换、大陆漂移现象。]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地球的内部构造,知道地球从地表到中心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同时我们还了解到由于地球板块的运动,形成了我们现在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
七、课后作业
一、填空题
1、科学家从( )、( ) 、( )中收集有关信息,来推测地球内部情况。
2、科学家把地球内部分成了不同的圈层:把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叫作( ),它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把地球的中心部分叫作( );把它们之间的部分叫作( )。
3、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 )在不同的岩石中传播时,有快有慢,于是开始利用( )来探测内部的结构。
4、到目前为止,人类钻探地球的深度只能够达到( )千米。
5、喜马拉雅山是由两个大陆板块( )而形成的。
二、判断题
1、地球内部是静止不动的。( )
2、地核的温度和压力极高。( )
3、科学家可以从地震中收集有关地球内部的信息。( )
4、人类钻探地球的深度已经到达了地幔。( )
5、地球内部的变化都是剧烈短暂的。( )
6、地球内部向地心延伸,温度越来越高,压力也越来越大。( )
三、选择题
1、根据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的菊石化石,我们能推测出喜马拉雅山很久以前是( )。
A.海洋 B.陆地 C.高山
2、在地球的许多地方都有温泉,通过这个地表现象,可知地球内部( )。
A.温度不确定 B.温度高 C.温度低
3、一些科学家认为,地核和地幔会进行( )。
A.水平运动 B.上下运动 C.水平运动和上下运动
4、地球的岩石圈可划分为( )大板块。
A.4 B.6 C.7
5、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 )。
A.太平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南极洲板块
6、雄伟的喜马拉雅山是由( )而形成的。
A.火山喷发 B.地震 C.两个大陆板块的碰撞
四、实验分析
在盛有水的烧杯里放一些泡沫块,加热烧杯,观察泡沫块的运动。
1、加热一段时间后能观察到的现象是泡沫块向( )运动。
2、在这个实验中,水模拟的是( ),泡沫块模拟的是( ),酒精灯模拟的是( )。
3、如果把水换成黏稠的液体,泡沫块的运动会发生什么变化?
【板书设计】
- 地球的内部
火山、地震波等 地球的内部
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20 大脑的开发与利用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20 大脑的开发与利用优秀ppt课件,文件包含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20大脑的开发与利用》课件pptx、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20大脑的开发与利用》教案docx、20人工智能mp4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五年级上册19 我们的大脑完美版课件ppt: 这是一份科学五年级上册19 我们的大脑完美版课件ppt,文件包含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19我们的大脑》课件pptx、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19我们的大脑》教案docx、19大脑分区mp4、19弹棋子mp4、19脑的组成mp4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18 从刺激到反应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18 从刺激到反应优秀课件ppt,文件包含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18从刺激到反应》课件pptx、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18从刺激到反应》教案docx、18保护脊髓mp4、18手和脚避让能力一样吗mp4、18神经系统mp4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