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458323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458323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458323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 9平方根是( )
A. 3 B. C. D.
2. 在-3,-,-1,0这四个实数中,最小的是( )
A. -3 B. - C. -1 D. 0
3. 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
A. 对顶角相等 B. 同位角相等
C 若,则 D. 若,则
4. 如图,数轴上点P表示的数可能是( )
A. B. C. D.
5. 如图,,,表示三个居民小区,为丰富居民们文化生活,现准备建一个文化广场,使它到三个小区的距离相等,则文化广场应建在( )
A. ,两边高线的交点处 B. ,两边中线的交点处
C. ,两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处 D. ,两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处
6. 已知,如图,B、C、E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AC=CD,∠B=∠E=90°,AB=CE,则不正确结论是( )
A. ∠A与∠D互为余角 B. ∠A=∠2
C. △ABC≌△CED D. ∠1=∠2
7. 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是60°,则顶角的度数是( )
A. 30° B. 30°或150° C. 60°或150° D. 60°或120°
8. 如图,在△ABC中,分别以点A和点B为圆心,大于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N,作直线MN,交BC于点D,交AB于点E,连接AD.若△ADC的周长为12,△ABC的周长为20,则AE的长为( )
A. 8 B. 10 C. 4 D. 6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9. 计算的结果是 _____.
10. 写出一个比大且比小的整数_____________
11. “同位角相等”的逆命题是______命题(填“真”或“假”).
12. 如图,已知CD=FB,AC=EF,要使△ABC≌△EDF,应添加的一个条件是 ___.
13. 如图,在中,,D是BC上一点,,CB=8,BD=5,则点D到AB的距离为________.
14. 如图,,点C是BO延长线时的一点,,动点从点出发沿射线以的速度移动,动点Q从点O出发沿射线以的速度移动,如果点、Q同时出发,用t(s)表示移动的时间,当__________时,△POQ是等边三角形.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78分)
15. 计算:;
16. 已知与2(b-36)2互为相反数,求的算术平方根.
17. 如图,交于点O,. 求证:.
18. 如图,AB∥CD,以点A为圆心,小于AC长为半径作圆弧,分别交AB,AC于E,F两点,再分别以E,F为圆心,大于EF长为半径作圆弧,两条圆弧交于点P,连接AP,交CD于点M,若∠ACD=110°,求∠CMA的度数.
19. 已知平方根为,的立方根是1,求的值.
20. 图1、图2、均是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的顶点均在格点上,只用无刻度的直尺,在给定的网格中,分别按下列要求画图,保留适当的作图痕迹.
(1)在图1中的线段上找一点,连接,使;
(2)在图2中的线段上找一点,连接,使.
21. 如图,在中,,,BD平分交AC于点D,点E是AB的中点,连接DE.
(1)求证:是等腰三角形;
(2)求的度数.
22. 如图,在△ABC中,AB=CB,∠ABC=90°,D为AB延长线上一点,点E在BC边上,且BE=BD,连接AE、DE、DC.
(1)求证:△ABE≌△CBD;
(2)若∠CAE=30°,求∠BDC的度数.
23. 定义: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记为,这个数i叫做虚数单位,把形如(a,b为实数)的数叫做复数,其中a叫这个复数的实部,b叫做这个复数的虚部,它的加,减,乘法运算与整式的加,减,乘法运算类似.例如,计算:;.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填空:________,_______;
(2)计算:;
(3)计算:.
24. 如图1,在长方形ABCD中,AD=3cm,DC=5cm.点P从D出发,以1cm/s的速度在线段DC上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
(1)当t= s时,DP=AD;
(2)当t为何值时,△APC的面积等于6cm2;
(3)如图2,当P从D点开始运动的同时,点Q从C点出发,以xcm/s的速度在线段CB上运动,是否存在这样的x的值,使得△ADP与△PCQ全等?若存在,请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 9的平方根是( )
A. 3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得9的平方根.
【详解】∵,
∴9的平方根为±3,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概念,熟练掌握平方根的概念和运算是解题的关键.
2. 在-3,-,-1,0这四个实数中,最小的是( )
A. -3 B. - C. -1 D. 0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负数都小于0,推出0最大,求出每个负数的绝对值,根据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比较即可.
【详解】解:,,,
∴,
∴最小的数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的大小比较和绝对值等知识点,比较两负数的大小法则是其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并且0大于一切负数.
3. 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
A. 对顶角相等 B. 同位角相等
C. 若,则 D. 若,则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对顶角的性质,同位角的定义,平方根的意义,不等式的性质分别作出判断.
【详解】A.对顶角相等,命题正确,是真命题,符合题意;
B.两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才相等,命题不正确,不是真命题,不符合题意;
C.若,则,命题不正确,不是真命题,不符合题意;
D.若,则,命题不正确,不是真命题,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 如图,数轴上点P表示的数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实数的比较大小,找出符合范围的实数即可.
【详解】解:,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C选项符合题意;
,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实数与数轴,掌握实数的比较大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5. 如图,,,表示三个居民小区,为丰富居民们的文化生活,现准备建一个文化广场,使它到三个小区的距离相等,则文化广场应建在( )
A. ,两边高线的交点处 B. ,两边中线的交点处
C. ,两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处 D. ,两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处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知,到,,表示三个居民小区距离相等的点,是,两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由此即可求解.
【详解】解:如图所示,分别作,两边垂直平分线,交于点,
连接,,,
∵,是,两边垂直平分线,
∴,
∴点是到三个小区的距离相等的点,即点是,两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故选:.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掌握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6. 已知,如图,B、C、E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AC=CD,∠B=∠E=90°,AB=CE,则不正确的结论是( )
A. ∠A与∠D互为余角 B. ∠A=∠2
C. △ABC≌△CED D. ∠1=∠2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HL证,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B=∠E=90°,
∴在和中
,
∴(HL),故C正确,
∴∠A=∠2,∠1=∠D,
∵∠1+∠A=90°,
∴∠A+∠D=90°,∠1+∠2=90°,
∴∠A与∠D互为余角,故A、B正确;D 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关键是推出.
7. 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是60°,则顶角的度数是( )
A. 30° B. 30°或150° C. 60°或150° D. 60°或120°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要分情况讨论.当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钝角或者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锐角两种情况.
【详解】解:①当为锐角三角形时,如图1,
∵∠ABD=60°,BD⊥AC,
∴∠A=90°-60°=30°,
∴三角形的顶角为30°;
②当为钝角三角形时,如图2,
∵∠ABD=60°,BD⊥AC,
∴∠BAD=90°-60°=30°,
∵∠BAD+∠BAC=180°,
∴∠BAC=150°
∴三角形的顶角为150°,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做题时,考虑问题要全面,必要的时候可以做出模型帮助解答,进行分类讨论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 如图,在△ABC中,分别以点A和点B为圆心,大于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N,作直线MN,交BC于点D,交AB于点E,连接AD.若△ADC的周长为12,△ABC的周长为20,则AE的长为( )
A 8 B. 10 C. 4 D. 6
【答案】C
【解析】
【分析】先判断出是的垂直平分线,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再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可得,,从而可得,由此即可得.
【详解】解:由题意得:是的垂直平分线,
,
的周长为12,
,
,
又的周长为20,
,
解得,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应用,熟练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9. 计算的结果是 _____.
【答案】4
【解析】
【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求解即可.
【详解】解:,
故答案为:4.
【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熟练掌握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10. 写出一个比大且比小整数_____________
【答案】答案不唯一,2或3均可
【解析】
【分析】先确定和的整数部分,在选择符合条件的整数即可.
【详解】解:,,
比大比小的整数是2或3,
故答案为:2或3.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估算无理数的大小,估算无理数大小要用逼近法.思维方法:用有理数逼近无理数,求无理数的近似值.
11. “同位角相等”的逆命题是______命题(填“真”或“假”).
【答案】假
【解析】
【分析】先写出原命题的逆命题,然后判断真假即可.
【详解】解:“同位角相等”的逆命题是“相等的角是同位角”,这是一个假命题,
故答案为:假.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判断一个命题逆命题的真假,正确写出原命题的逆命题是解题的关键.
12. 如图,已知CD=FB,AC=EF,要使△ABC≌△EDF,应添加的一个条件是 ___.
【答案】或
【解析】
【分析】利用或者均可判定三角形的全等,由此添加条件即可.
【详解】解:,,
所以CB=FD
可添加,利用判定;
也可添加,利用判定;
故答案为:或.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13. 如图,在中,,D是BC上一点,,CB=8,BD=5,则点D到AB的距离为________.
【答案】3
【解析】
【分析】作DE⊥AB,垂足为E,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证明DE=DC,根据CB=8,BD=5,得到CD=3,问题得解.
【详解】解:如图,作DE⊥AB,垂足为E,
∵,
∴AC⊥BC,
∵,
∴AD平分∠BAC,
∴DE=DC,
∵CB=8,BD=5,
∴CD=BC-BD=3,
∴DE=DC=3,
即点D到AB的距离为3.
故答案为:3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理解角平分线的性质,正确添加辅助线是解题关键.
14. 如图,,点C是BO延长线时的一点,,动点从点出发沿射线以的速度移动,动点Q从点O出发沿射线以的速度移动,如果点、Q同时出发,用t(s)表示移动的时间,当__________时,△POQ是等边三角形.
【答案】6
【解析】
【分析】由△POQ是等边三角形,,可得运动到了上,且 再建立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解: △POQ是等边三角形,
在上,且
由题意得:
解得:
即当s时,△POQ是等边三角形.
故答案为:6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掌握“有一个角为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78分)
15. 计算:;
【答案】
【解析】
【分析】先根据立方根、算术平方根、0次幂化简,再计算即可.
【详解】解:原式=
【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知立方根、算术平方根、0次幂的计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16. 已知与2(b-36)2互为相反数,求的算术平方根.
【答案】
【解析】
【分析】由相反数的意义列出关系式,根据绝对值和完全平方的非负性确定、的值,代入求解即可.
【详解】解:与互为相反数,
,
,,
,,
解得,,
原式,
的算术平方根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偶次幂的非负性,以及立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求法,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非负数之和为零,则每项均为零.
17. 如图,交于点O,. 求证:.
【答案】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只需要利用证明即可证明.
【详解】证明:和中,
,
∴,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熟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条件是解题的关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等等.
18. 如图,AB∥CD,以点A为圆心,小于AC长为半径作圆弧,分别交AB,AC于E,F两点,再分别以E,F为圆心,大于EF长为半径作圆弧,两条圆弧交于点P,连接AP,交CD于点M,若∠ACD=110°,求∠CMA的度数.
【答案】35°
【解析】
【分析】根据AB∥CD,∠ACD=110°,得出∠CAB=70°,再根据AM是∠CAB的平分线,即可得出∠MAB的度数.
【详解】∵AB∥CD,
∴∠ACD+∠CAB=180°,
又∵∠ACD=110°,
∴∠CAB=70°,
由作法知,AM是∠CAB的平分线,
∴∠MAB=∠CAB=35°,
又∵AB∥CD,
∴∠CMA=∠BAM=35°.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作法,掌握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9. 已知的平方根为,的立方根是1,求的值.
【答案】16
【解析】
【分析】根据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得到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出x、y的值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的平方根为,的立方根是1,
∴,
解得,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立方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正确理解题意建立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
20. 图1、图2、均是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的顶点均在格点上,只用无刻度的直尺,在给定的网格中,分别按下列要求画图,保留适当的作图痕迹.
(1)在图1中的线段上找一点,连接,使;
(2)在图2中的线段上找一点,连接,使.
【答案】(1)见解析 (2)见解析
【解析】
【分析】(1)根据等边对等角,在上取一点使,连接即可;
(2)根据网格的特点,找到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与的交点即为所求.
【小问1详解】
如图所示,在上取一点使,连接即可,点即为所求,
【小问2详解】
如图所示,线段垂直平分线与的交点即为所求.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知识,熟练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1. 如图,在中,,,BD平分交AC于点D,点E是AB的中点,连接DE.
(1)求证:是等腰三角形;
(2)求的度数.
【答案】(1)见解析 (2)
【解析】
【分析】(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得出,进而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解答即可;
(2)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解答即可.
【小问1详解】
证明:∵,
∴
∵BD平分
∴,
∴
即是等腰三角形;
【小问2详解】
解:∵点E是AB的中点
∴
∵是等腰三角形
∴
∴
【点睛】此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关键是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得出解答.
22. 如图,在△ABC中,AB=CB,∠ABC=90°,D为AB延长线上一点,点E在BC边上,且BE=BD,连接AE、DE、DC.
(1)求证:△ABE≌△CBD;
(2)若∠CAE=30°,求∠BDC的度数.
【答案】(1)证明见解析;(2)∠BDC=75°.
【解析】
【分析】(1)由条件可利用SAS证得结论;
(2)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先求得∠BCA,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求得∠AEB,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得∠BDC.
【详解】解:(1)证明:
∵∠ABC=90°,
∴∠DBC=90°,
在△ABE和△CBD中
,
∴△ABE≌△CBD(SAS);
(2)∵AB=CB,∠ABC=90°,
∴∠BCA=45°,
∴∠AEB=∠CAE+∠BCA=30°+45°=75°,
∵△ABE≌△CBD,
∴∠BDC=∠AEB=75°.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即SSS、SAS、ASA、AAS和HL)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23. 定义: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记为,这个数i叫做虚数单位,把形如(a,b为实数)的数叫做复数,其中a叫这个复数的实部,b叫做这个复数的虚部,它的加,减,乘法运算与整式的加,减,乘法运算类似.例如,计算:;.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填空:________,_______;
(2)计算:;
(3)计算:.
【答案】(1)−i,1;
(2)10-5i; (3)i−1
【解析】
【分析】(1)把化为,把化为,再结合进行计算;
(2)根据复数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3)根据,,可知,…,且,,然后将原式化简求解即可.
【小问1详解】
解:∵,
∴,,
故答案为:−i,1;
【小问2详解】
解:
;
【小问3详解】
∵,,,
∴,,,……,
∴,……,,,
∴
=0+……+0+i-1
=i−1.
【点睛】此题考查了新定义,实数的运算,关键是能根据新定义和实数的运算方法进行准确计算.
24. 如图1,在长方形ABCD中,AD=3cm,DC=5cm.点P从D出发,以1cm/s的速度在线段DC上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
(1)当t= s时,DP=AD;
(2)当t为何值时,△APC的面积等于6cm2;
(3)如图2,当P从D点开始运动的同时,点Q从C点出发,以xcm/s的速度在线段CB上运动,是否存在这样的x的值,使得△ADP与△PCQ全等?若存在,请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3 (2)1s或9s
(3)1或
【解析】
【分析】(1)由cm,结合点P运动速度可得;
(2)根据,的面积等于6cm2,可列方程,即可解得;
(3)分两种情况:①且,②且,分别列出方程,解之即可.
【小问1详解】
解:(1)cm,,
cm,
点从出发,以1cm/s的速度在射线上运动,
,
故答案为:3;
【小问2详解】
,
的面积等于6cm2,
,
解得:;
【小问3详解】
存在,理由如下:
四边形是长方形,
=90°,
要使与全等,则
①且,
即且,
解得:,,
∴x=1cm/s时,;
②且,
即且,
解得:,,
∴x=cm/s时,,
综上所述,x=1cm/s或cm/s,与全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5,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