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7.1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学设计
展开7.1《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是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中的一篇散文,归属于“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本文涉及到“人与自然”这一人文母题,属于“感悟自然”类的散文,表现了人对大自然的审美感悟和哲思;体现了新课标的“阅读与鉴赏”的理念,教材的设置注意加强同学对自然美、人文美的审美训练,让同学在阅读中陶冶性情,涵养性灵,激发珍爱自然的情感。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形散神不散的散文,结构明晰,主旨多元。文章一至三节,点出居住的山村隐蔽着一段兴哀史;中间部分,由眼前景生发联想,抒发了独特的人生感悟;末节,总括自然风物给的启迪。在笔法上,全文构思的结构方式是相像的:选取了一个已经消逝山村的自然风物,叠加丰富的想象,把一个山村的过去和现在交替呈现在读者面前,给予对自然、对人生的独特感悟,让人生发出时空变幻、物是人非的慨叹,寄予了珍爱自然、珍爱生命、共创和平家园的美妙愿望。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是一篇探讨“人与自然”的诗化审智散文,作者以跨越时空的独特诗意手法表达了对生生不息的大自然的无限赞美,对于时空变幻、物是人非的哀叹以及珍爱生命、珍爱和平的呼唤。新课标指出:“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一文能够让学生体味到自然美、人文美,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
二、学情分析:
虽然学生已经处于高二下学期,但是平时学习过程中接触到的散文阅读并不是很多,所以他们的理解和感悟能力也不是很强,有些放不开,所以我在设计的时候主要抓住了三个方面——梳理内容,鉴赏语句,拓展延伸,层层深入,由易到难有梯度的展开教学,这样可以便于学生的掌握。本文是一篇典型的形散神不散的散文,结构明晰,主旨多元。文章一至三节,点出居住的山村隐蔽着一段兴哀史;中间部分,由眼前景生发联想,抒发了独特的人生感悟;末节,总括自然风物给的启迪。在笔法上,全文构思的结构方式是相像的:选取了一个已经消逝山村的自然风物,叠加丰富的想象,把一个山村的过去和现在交替呈现在读者面前,给予对自然、对人生的独特感悟,让人生发出时空变幻、物是人非的慨叹,寄予了珍爱自然、珍爱生命、共创和平家园的美妙愿望。
三、教学目标
1、品读文章,感受山村景物之美。
2、鉴赏语言,咀嚼散文语言之味。
3、体悟情怀,理解生命哲思之深。
四、重点难点
1.赏析作品艺术手法,领悟文章主旨及文章景物描写中蕴含的哲思。
2.探究文章所反映的作者的生活态度;培养珍爱自然,珍爱生命,共创美好家园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文学常识积累(文体知识、作者)
1.何为散文?
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
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
2. 散文分类
抒情散文情感更强想象更丰富,语言更具有诗意。
抒情散文主要用象征、比兴、拟人等方法,通过对外在形象的描绘来传达作者的情思,因此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是这类散文最常用的手法。而直抒胸臆的方法,在文章中可以出现,但通篇用此一法者并不多见。
叙事散文:偏重于记事的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它可以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如许地山的《落花生》,也可以是几个片断的剪辑,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叙事中倾注作者真挚的感情,这是与小说叙事最显著的区别。
托物言志式散文,即象征性散文,作者将情感融于某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具体事物,借助象形联想或意蕴联想把主观情感表现出来。如杨朔的多数散文,矛盾的《白杨礼赞》等。
借景抒情的散文,将感情寓于景物之中,赋景物以生命,明写景,暗写情,做到情景交融,情景相生。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刘白羽的《日出》等。
写景散文,以描绘静物为主的散文。这类文章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如《故都的秋》,写景散文常常抓住景物的特点,按照空间顺序的变换,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点的变化作为全文的脉络。
哲理散文:哲理,是感悟的参透,思想的火花,理念的凝聚,睿智的结晶。它纵贯古今,横亘中外,包容大千世界,穿透人生社会,寄寓于人生百态家长里短,闪思维领域万千景观。高明的作者,善于抓住哲理闪光的瞬间,形诸笔墨,写就内涵丰厚、耐人寻味的美文。时常涵咏这类美文,自然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和熏陶,洗礼和升华,这种内化作用无疑是巨大的。eg:罗素·《我为什么而活着》
3. 走进作者
冯至(1905—1993),现代著名诗人、学者。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县人。
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1923年后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开始发表新诗。1927年4月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1929年8月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记录自己大学毕业后的哈尔滨教书生活。1930年赴德国留学其间受到德语诗人里尔克的影响。五年后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返回战时偏安的昆明任教于西南联大外语系。
1941年,他创作了一组后来结集为《十四行集》的诗作,影响甚大。作为诗人的冯至,与卞之琳一起被认为是中国新诗史上的现代派大家。鲁迅曾称赞他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朱自清曾以其“诗里耐人沉思的理,和情景交融成一片的理”,对他的《十四行集》做出了很好的总结。
(二) 脉络梳理
1. 预习检测
明确字音
采撷(xié) 赭色(zhě) 靛蓝(diàn) 悚然(sǒnɡ)
嗥叫(háo) 飓风(jù) 麂子(jǐ) 孑然一身(jié)
2. 梳理行文脉络
第一部分(1—3段):点出作者居住的山村隐藏着 一段兴衰史 ,引发读者关注平凡的山水。
第二部分(4-10段):作者由眼前景生发的启示和联想,抒发了独特的人生感悟
第三部分(11段) : 总括自然风物给作者的启迪:事物在生命的深处有着某种联系。
(三) 文章品读
1.讨论:任何一篇散文都要借助一定的景、人和事,通过一系列文学手段来传递作者的一种情感或理性的思考。请同学们相互讨论,进一步研究课文中风物生发的联想以及承载的情思(或获得的感悟)。 完成下列表格。
自然风物
特点
联想
感悟
小组合作交流,三组代表展示,其余小组补充。
风物
特点
联想
感悟
小溪
不分昼夜、清冽
曾养育昔日的人们
人类声息相通
鼠麴草、少女
名贵、谦虚、纯洁、坚强、质朴
少女、村庄
生命的宁静之美
彩菌、采菌子的人们
俯拾皆是、色彩鲜艳、不忘却自己
滋养过山村里的人
生命的美好
有加利树
高耸、速长、崇高、严峻
严峻的圣者
生命的渺小
野狗的嗥叫、狂风
威胁、吓人
海上的飓风寒带的雪潮
生命对疾苦的恐惧
麂子的嘶声、猎人、鹿群
温良、机警、狡猾
幻境
死亡的可怕(生命的庄严与神圣)
(四)课堂小结:文章选取了一个已经消逝了的山村的自然风物,加上作者丰富的想象(游思相结合),把一个山村的过去和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赋予对自然、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第二课时
(一)鉴赏
季羡林称誉冯至的散文“含蓄、飘逸、简明、生动,而且诗意盎然”。
李广田曾对冯至的散文做出过很高的评价:“又如冯至先生,他近年来写了若干散文,实在都是诗的,那么明净,那么含蓄,在平凡事物中见出崇高,在朴素文字中见出华美,实在是散文中的精品。”
司马长风在《中国新文学史》这样评价冯至:“无论文字的功力和火候,情趣的广度和深度,冯至都算得上是收获期最伟大的散文家。”
明确:冯至散文的语言特点:明净、含蓄,在平凡事物中见出崇高,在朴素文字中见出华美。他的诗歌——诗化的散文、哲理性的散文。
任务一:请找出文中富有诗意、哲理性的文段进行赏析。
示例:第二天太阳出来一蒸发,草间的菌子,俯拾皆是:有的红如胭脂,青如青苔,褐如牛肝,白如蛋白,还有一种赭色的,放在水里立即变成靛蓝的颜色···。(第7段)
这一段写山中的菌子五彩斑斓,表现大自然中生命的灿烂之美,感悟大自然对人类生命、生活和心灵的滋养。
作者先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的描绘了太阳出来后,草间的菌子色彩斑斓的颜色和旺盛的生命力。并运用了丰富的色彩形容词:“红”“青”“褐”“白”“赭”“靛蓝”等,通过色彩的搭配加强了画面的视觉效果,营造了一种色彩的“热闹”。
接着写作者的感悟,灿烂美好的大自然滋养人类的生命,点缀过人们的生活。整段由彩菌感悟到生命和自然的灿烂之美。
学生自由举手分享
任务小结:冯至散文的语言特点:明净、含蓄,在平凡事物中见出崇高,在朴素文字中见出华美。是诗化的散文。
(二) 主旨探讨
好散文归结为三个因素:情、知、文。情即感情、真情,知即知识、学养,文就是独特的个性文字和与别人不一样的表达方式。
冯至的散文就体现了这一美学特点,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诚挚坦白,抒情性强。作者曾说过:“人不能为了无谓的喧嚣,而忘却生命的根蒂,要在寂寞中,在对草木鸟兽的观察中体验人生的意义。”
任务二:总结本文中作者有哪些关于生命的感悟
明确:人类历史短暂,而大自然永恒
人类历史的兴衰,多因人事
自然是美好的,值得我们珍惜
自然滋养人类,人类应该懂得敬畏、感恩自然
自然滋养人类,人类声息相通,人与自然、人与人应该和平共处
.....
(答案不受限,能在书中找到依据即可)
任务三:如何理解“风雨如晦的时刻”的内涵?
明确:“风雨如晦的时刻”即作者写作的年代——1942年,也是一个浩劫的年代。作者的感悟带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寄予了珍爱自然、珍爱生命、珍爱和平,共创人类美好家园的愿望,这也是作者写作本文的用意所在。
任务四:作者冯至为这篇散文取名《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这个山村消逝的是这个山村的房屋、人家,这些实际存在的事物。请大家思考:山村中是否有“没有消逝”的东西?
明确:自然的存在,风物的存在,生命的存在。文章中的山村消逝于“七十年前”的那场浩劫,在现在的社会中也有很多乡村正在渐渐消失。
总结:文章选取了一个已经消逝了的山村的自然风物,加上作者丰富的想象,把一个山村的过去和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赋予对自然、对人生的独特感悟,抒发作者对滋养自己的美好家园的热爱之情,表达作者珍爱自然、珍爱生命、珍爱和平以及共创和平家园的美好愿望。
(三) 拓展延伸
——新闻链接
据统计,2000年,全国有 360万个自然村;2010年,自然村减少到 270万个,十年里有 90万个村子消失了,一天之内就有将近 300个自然村落消失。目前,仅有 238万个自然村,行政村有 59万个左右。对于自然村消逝的现象,你如何看待?
学生小组讨论,可以从原因的探究、应持的态度、国家的政策方面思考,当堂展示。
参考:
保护乡村,一种文化,无数记忆。仅靠保护就够了吗?乡村消失的原因是什么?落后、闭塞。所以更要发展,也要有政策扶持。早在 2017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即明确了乡村振兴时间表: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我们想要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之上,必然与我们周围的人、事以及各种风物产生意味不尽的关联,而以乡村为代表的故乡就是最大的载体,只有当它存在的时候,我们才能体会到生命的精彩,人生的温度。
我们期待着用诗意寻找一条关于乡村的未来之路,期待着未来的乡村能真正成为安乐生活的家园。
——自主探究
有人认为,这篇写“灵魂里的山川”的散文,表现了作者“歌德式”的诗性生活态度,即思想和灵魂超越现实的喧嚣,执着于对纯粹精神和艺术世界的追求。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为什么?
参考:
观点一:同意。文章写于1942年,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作者避居山林,寄情山水,对现实和时局表现出一种超然和淡然的态度。
文章所写内容不仅与当时国家、民族命运没有什么关系,甚至与作者当时的教师育人生活也没有什么关系,纯粹是在文学艺术的世界里放飞自己的才情与思想。
观点二:不同意。作者并没有完全超越现实。比如文章中的写到了“浩劫”,而1942年恰好有一场关乎国家、民族乃至人类的“浩劫”;文章末尾“风雨如晦的时刻”含蓄的点明了时代特点。
文章所表达的自然美好、生命美好、人类声息相通等人生感悟,以及末段所寄托的珍爱自然、珍爱生命、珍爱和平、共创人类美好家园的愿望,显然都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对阻止人类之间的杀戮、消除人为的“浩劫”,是一种呼唤和感召。
(四)课文总结:冯至先生曾说过:“人不能为了无谓的喧嚣,而忘却生命的根蒂,要在寂寞中,在对草木鸟兽的观察中体验人生的意义。” 我们学习完本文,在把握内容、赏析诗意语言的基础上更要着重理解文章寄予的作者珍爱自然、珍爱生命、共创和平家园的美好愿望。
高中人教统编版登快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登快阁教学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人论世,六句诗人作一迭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客至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客至教学设计,共10页。
高中语文7.1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7.1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案设计,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写作背景,题目解读,层次结构,全文分析,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补充资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