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优课堂】2.2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课件)-2022-2023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备课(沪科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56245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精优课堂】2.2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课件)-2022-2023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备课(沪科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56245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精优课堂】2.2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课件)-2022-2023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备课(沪科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56245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精优课堂】2.2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课件)-2022-2023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备课(沪科版)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562451/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精优课堂】2.2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课件)-2022-2023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备课(沪科版)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562451/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精优课堂】2.2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课件)-2022-2023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备课(沪科版)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562451/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精优课堂】2.2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课件)-2022-2023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备课(沪科版)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562451/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精优课堂】2.2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课件)-2022-2023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备课(沪科版)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562451/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备课ppt课件
展开靠感觉器官去判断,很难精确,而且有时会出错。所以,要作出准确的判断,得到精确的数据,必须用测量仪器来测量。
(1)长度的单位:
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
2.其它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
(2)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1km=1000m=103m 1dm=0.1m=1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
(3)单位换算方法步骤:先“换”后“算”:不改变数字,利用等量代换将单位换算成我们需要的单位,之后进行数字化简计算。
先“换” 后“算”
物理量的原数字不变,原单位与换用单位之间进行等量代换
将各物理量单位前的数字进行化简运算
巧记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1mm= nm
1nm= mm
例:一个正常发育的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_____(填上适当的单位);一个甲型H7N9流感病毒分子的直径约为9×10-8m=______nm。
解析:一个正常发育的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 m,1.6 m=160 cm;9×10-8m=9×10-8×109 nm=90 nm。
12.56cm= m= m
314μm= m= cm = cm
314×10-6×102
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长度的测量工具,你能说一说吗?
1.正确选择刻度尺——测量前“三看”
· 一看零刻度线: 看刻度尺 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如已磨损,则应重选一个未磨损的刻度线作为测量的起点.
· 二看量程: 看刻度尺的测量范围.测量长度时一般要求一次测量,如果测量范围小于物体的实际长度,则肯定要移动刻度尺测量若干次,这样会产生较大的偏差.
· 三看分度值:分度值反映了刻度尺的精确程度
2.正确选择刻度尺——测量时“六会”
在实际的测量中,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测量时应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达到的程度,再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
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分度值.
零刻度线或某一数值刻度线对齐待测物的起始端,使刻度尺有刻度的边贴紧待测物体,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倾斜。
“会看”指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尺,即视线与刻度面垂直,不能斜视。
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读数为2.77cm,其中2.7cm是准确值,0.07cm是估读值
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如:上图中读数为2.77cm,其中2.77为数字,cm为单位
2.请写出下列两图的测量结果:
想一想:如何测量铁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
a.测多算少法(累积法)
b.相互配合法(卡测法)(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
c.化曲为直法(等效替代法)
测较短的曲线,例如地图册上的铁路线长
1. 时间的单位:国际单位:秒(s) 常用单位:时(h)、分(min)等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1 h = 60 min 1 min = 60 s
问: 1 h = s
2. 测量时间的工具: 钟、表;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经常用停表。
手表 石英钟 电子停表 机械停表
3.实验:用停表测量时间
【使用方法】
简称:一启动;二按停;三读数;四归零。
第二次按下开始/启动键时 表针停止转动,读数。
第三最后按下复位键时 表针弹回零点。
第一次按下开始/启动键时 表针开始转动,
要分别读出分和秒并相加。 大圈1整圈是30s,1大格是1s,所以每一小格是0.1s。小圈1整圈是15min,1大格是1min,所以每一小格是0.5min。
30s(或0.5min)
2.误差的来源:(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
注意:误差是客观存在的,不可避免的,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
1.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3.减小误差的办法: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B.改进测量方法 C.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错误是不应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
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做误差 B.误差和错误一样是可以避免的 C.测量工具越精密,测量方法越先进,误差就越小 D.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1.中学生身高1.63m = dm
2.旗杆高度为17m = km
3.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 μm = mm
4.新铅笔的长度约为0.175m = cm
5.一本字典的厚度约为3.5cm = μm
6.地球的半径约为6.4 x 103km = c m
7.1h15min= h, 150min= s
9. 小明测量多次同一物体长度,得到的结果如下:A、1.21cm B、1.22cm C、1.20cm D、1.11cm
则错误的是( )
10. 几位同学用同一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长度,得到的结果如下: A、0.121dm B、1.22cm C、12.0mm D、1.210cm
则错误的是( )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质量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质量备课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情景引入观察,木材和铁,情景引入思考,自行车轮胎,汽车轮胎,汽车轮胎自行车轮胎,铁钉铁锤,桌子椅子,质量的单位,×10-2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四节 光的色散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四节 光的色散备课ppt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情景引入观察,复习引入,光的色散,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太阳光的色散,生活中的色散现象,色光的混合,滤色镜,光的三原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四章 多彩的光第三节 光的折射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四章 多彩的光第三节 光的折射备课ppt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情景引入观察,情景引入思考,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光垂直射入水中,光的折射现象,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潭清疑水浅,筷子变弯,鱼在哪里,想想议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