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1课时课时作业
展开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第1课时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课后·训练提升
基础巩固
读下图(A、B、D、E在晨昏线上),完成第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D点将进入白昼
B.C点地方时为0时
C.D、E即将日落
D.AB是昏线
2.下列关于晨昏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B.晨昏线上的各地太阳高度均为0°
C.晨昏线在任何时候都等分赤道
D.晨昏线在任何时候都与经线圈重合
答案:1.A 2.D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看出,AB是晨线;D位于晨线上,地方时为6时;C地方时为2时;E位于晨线上,即将日出。第2题,晨昏线只有春、秋分时与经线圈重合。
北京时间2015年9月20日7时01分,我国在太原(112°E)卫星发射中心用全新研制的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开创了我国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据此完成第3~4题。
3.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将20颗微小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时,国际标准时(中时区区时)为( )
A.9月21日0时01分
B.9月20日23时01分
C.9月20日15时01分
D.9月19日23时01分
4.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将20颗微小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时,湛江(110°E)的地方时为( )
A.6时21分 B.7时41分
C.6时37分 D.6时53分
答案:3.D 4.A
解析:第3题,国际标准时(中时区区时)与北京时间的时区差是8,东边的区时比西边的区时早,即0时区区时比北京时间晚8时,为9月19日23时01分。第4题,根据材料,当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将20颗微小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时,北京时间是2015年9月20日7时01分。北京时间是120°E的地方时,经度每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可以计算出湛江(110°E)的地方时为6时21分,A项正确。
家住上海的贾先生出国旅游随身带了一部手机,但未改手机上的日期和时间,仍显示的是北京时间。据此完成第5~6题。
5.贾先生游览太平洋一小岛时,当地报时为12时,而其手机上的时间为6时40分。该岛的经度为( )
A.160°E B.40°E
C.160°W D.80°W
6.该岛所在的时区为( )
A.东十一区 B.东三区
C.西十一区 D.西五区
答案:5.C 6.C
解析:第5题,由题意知,当120°E为6时40分时,当地时间为12时,可计算出两地时差为5时20分,经度差80°,由此可知当地经度为160°W。第6题,根据当地经度为160°W,可计算出该地所在时区为西十一区。
下图为太阳光照图,图中120°W经线的日期为12月22日。据此完成第7~8题。
7.A地的时间是( )
A.12月22日2时 B.12月23日2时
C.12月21日2时 D.12月22日22时
8.此时12月23日的范围占全球范围的( )
A.一半 B.1/3
C.2/3 D.一半以上
答案:7.B 8.B
解析:第7题,由图可知,太阳光线垂直照在120°W经线上,再结合题意可知此经线的地方时为12月22日12时,故60°E的地方时为12月22日24时,即12月23日0时;读图可知,A点所在经线为90°E,则A点的地方时为12月23日2时。第8题,日期的分界线是180°经线和0时所在经线,0时所在经线为60°E经线,从60°E经线向东到180°经线的经度差为120°,该范围内日期为12月23日,它占全球范围的比例为120°/360°=1/3。
下图表示我国北方的一条河流,图中阴影部分代表泥沙淤积而成的沙岛。读图,完成第9~10题。
9.该沙岛的变化情况是( )
A.最终与M岸连接在一起
B.最终与N岸连接在一起
C.沙岛将保持原来的位置不变
D.不能确定
10.地球上由低纬度向高纬度水平运动的物体偏转的方向均为( )
A.向东 B.向西
C.向南 D.向北
答案:9.B 10.A
解析:第9题,在我国,河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河水向右偏,所以泥沙将沉积在N岸,该沙岛最后将与河的N岸连接在一起。第10题,地球上由低纬度向高纬度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但都是向东偏转。
11.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时,晨昏圈与 重合,图中弧NMS是 (填“晨线”或“昏线”),经度是 。
(2)此时,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位于P、Q两点中的 ,其经度是 ;此时北京时间是 。
(3)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所属的时区为 。
(4)如果此时全球分别处于9月22日和9月23日两天,地方时进入9月23日的经度范围是 。
答案:(1)经线圈 昏线 60°E
(2)P 30°W 22时
(3)东十区
(4)150°E向东至180°
解析:从图中可知,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随地球自转,过弧NMS进入夜半球,故此弧为昏线;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时,昏线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即M点所在经线为18时,从图中经线数可知相邻两条经线间相隔30°,推算可知P点地方时为12时,其经度为30°W;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西二区区时为12时,计算可知北京时间为22时;东八区为22时,所以地方时为0(或24)时的经线为东十区中央经线;由以上可知,地方时为0(或24)时的经线为150°E,故自150°E向东至国际日界线(180°经线)之间的地区为9月23日。
能力提升
下图中阴影部分既表示黑夜,又表示西半球,P地日期为某月22日。据此完成第1~2题。
1.昏线所在的经线是( )
A.0°经线 B.160°E经线
C.180°经线 D.20°W经线
2.此刻,北京时间为( )
A.23日15时20分
B.23日15时40分
C.21日15时40分
D.22日15时20分
答案:1.B 2.D
解析:第1题,昏线与东西半球分界线重合,其以东为西半球,则昏线所在的经线为160°E经线。第2题,昏线所在经线为160°E,与P点同处于22日,其时间为22日16时,则120°E为15时20分,即北京时间为22日15时20分。
一架在北半球飞行的飞机,飞越165°E上空时,跨过了昏线。据此完成第3~4题。
3.下列四幅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所示的4个地区中,它飞越的可能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若该飞机飞越165°E上空时,当地时间为8日19时,6小时后该飞机到达西六区的芝加哥,到达时芝加哥的区时是( )
A.8日14时
B.9日2时
C.9日20时
D.8日8时
答案:3.D 4.D
解析:第3题,四幅图中只有②④表示的是昏线。第4题,根据题意可知,此时165°E的地方时为8日19时,计算可得6小时后芝加哥的区时(90°W的地方时)是8日8时。
为避免人们交流中日期的混乱,国际上规定了日期变更线。某校学生在学习中自制如下图所示的日期钟,其中,短针代表国际日界线,长针代表零时经线。据此完成第5~6题。
5.日期界线长指针变动的原因是( )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太阳直射点移动
D.四季变化
6.当地球自转一周时,图中M、N两点处在同一日期内的时间最长约( )
A.12小时
B.20小时
C.6小时
D.24小时
答案:5.B 6.B
解析:第5题,地球自转引起地方时的变化,造成0时所在经线变化。第6题,M与180°经线相差60°,为4小时,若M、N恰好处于同一日期,最长可达20小时。
7.读地球光照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图是以 极点为中心的示意图,P点在N点的 方向,P点地方时为 时。
(2)在图中画出太阳光线。
(3)弧MPN为 线,其中弧MP是 线,弧NP是 线。晨昏线相对于地表的运动方向是 时针。
(4)此时,北京时间是 时。
答案:(1)南 东南 0(24)
(2)画图略(水平,从右侧照射)。
(3)晨昏 晨 昏 逆
(4)17
解析:第(1)题,根据箭头所示地球自转方向可知,此图为南半球光照图;P点相对N点位置偏东、偏南,应为东南方向;P点在夜半球中央经线上,时间为0(24)时。第(2)题,根据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的特点及图中昼半球的分布,可知太阳光线应从右侧水平照射。第(3)题,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和昼夜半球分布,过弧MP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弧MP为晨线;过弧NP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弧NP为昏线;晨昏线与地球运动方向相反,因此为逆时针方向。第(4)题,根据0°经线及自转方向,可知P点为135°W,为0时,45°E为12时,可计算北京时间为17时。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1课时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1课时课时作业,共5页。
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1课时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1课时课堂检测,共6页。
高中中图版 (2019)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1课时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中图版 (2019)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1课时测试题,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