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 (2019)第三节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教学演示ppt课件
展开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一、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比周边地势高,便于排水
(1)聚落:人类从事 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 。
(2)南北方聚落差异
2.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①自然因素: 、气候、水文等。 ②社会经济因素:人口、资源、 、工农业生产水平、 等。 (2)我国交通线路的空间分布特点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交通线路的空间分布表现出西部 、东部 的特点。
(3)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4)在进行交通线路的选线时,要充分考虑沿线的自然、经济、社会、交通、技术、生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尽可能降低 ,设法减少对 的破坏。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掌握了越来越多的工程技术,能够在崇山峻岭中和大江大河上修建现代化的交通设施。
二、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填海造陆、开挖河道、修筑梯田、修建水库等,人类活动不断地塑造着新的地表形态。
思维提升 地形对聚落形成和发展起重要作用,深刻影响着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图表点拨 教材第48页图2-51“半坡原始村落功能区示意”①当时聚落所在地形:河流阶地。②聚落所在地的优点:既可以获得足够的水源,又可以防止洪涝,河流还具有军事防御的作用。
连线生活 我国西北地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地区聚落分布的特点是什么?
提示 西北地区聚落多分布在绿洲上;青藏高原聚落多分布在河谷地区;云贵高原地区聚落多分布在山间盆地。
图表点拨 教材第50页图2-57“2015年我国交通线路密度分布”①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经济发展水平低、发展速度较慢,人口、城市分布稀疏,交通线路密度小。②第三级阶梯以平原、丘陵为主,经济发展水平高、发展速度较快,人口、城市分布密集,交通线路密度大。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的限制不断降低。
判断正误(1)高原地区的聚落呈狭长的条带状。( )(2)平原地区的交通线路形态多呈条状分布。( )(3)陡坡开荒对下游地区没有什么影响。( )
解析 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开阔,地形对交通建设的限制较少,交通线路多呈网络状分布。
解析 陡坡开荒往往造成水土流失,使河流含沙量增加,下游地区由于泥沙淤积,易发生洪涝灾害。
(4)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有百害而无一利。( )(5)山区交通以公路为主。( )(6)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强度受到生产力水平的影响。( )
解析 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对地表形态的改变,会产生消极的作用。而平整土地、修筑梯田、挖河修渠、修建水库等,通常可以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
探究点一 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视角1 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下面两图是我国两个地区的聚落照片。
结合材料探究:(1)两图中哪一个是山区的聚落,哪一个是平原地区的聚落?简要说明它们的主要差异。
(2)考古发现,我国古代的村落多分布在河流阶地上,原因是什么?
提示 左图为山区的聚落,右图为平原地区的聚落。山区的聚落规模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多位于河谷低地;平原地区的聚落规模较大,多呈团聚型、棋盘式的格局。
提示 河流阶地既靠近水源,又可避免被洪水淹没;同时,河流还具有军事防御的作用。
2.我国不同地区受不同地形的影响,聚落分布特点不同
土族传统村落大多分布于青海河湟地区的川水、浅山、脑山地区,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此地群山起伏,河流广布,地形复杂多样。下图示意土族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据此完成1~3题。
1.土族传统村落具有的建筑特点是( )A.尖顶木屋B.高墙合院C.白墙黑瓦D.宽门大窗2.河湟地区河谷两岸土族传统村落数量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土地B.气候C.土壤D.生态3.图中四处聚落规模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D.丁
解析 第1题,土族传统村落所在区域(青海河湟地区)气候寒冷,高墙合院可防风避寒,B正确;尖顶木屋有利于雨水滑落、通风散热,A错误;白墙黑瓦与山水田园风光相映成趣,是我国江南水乡的民居特点,C错误;宽门大窗利于采光和通风,不符合该地的环境,D错误。第2题,由题图可知,河流北岸(阳坡)村落数量多,且较高海拔处也有村落分布,而南岸(阴坡)村落数量少,且仅分布在低海拔处。说明气候条件是河湟地区河谷两岸土族传统村落数量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B正确;两坡的土地面积相差不大,材料没有提及土壤肥力,南坡植被覆盖率更高,生态环境好,A、C、D错误。第3题,丙处位于河流北岸(阳坡)低海拔地区,气候相对温暖、临近水源、地形平坦、土壤较为肥沃,适合居住和耕作,因此聚落规模大;甲、乙海拔高,坡度大,土地规模较小,离水源地较远;丁位于河流南岸(阴坡),光照条件较差,居住条件较差,聚落规模应较小。故选C。
视角2 地表形态对交通线分布的影响
天门山盘山公路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境内的国家森林公园天门山上,有“通天大道”之称。该公路于1998年开始修建,因天门山独特的地质和气候所局限,至2005年才全面贯通。全长10.77千米,海拔从200米急剧提升到1 300米。公路两侧壁立千仞,空谷幽深,共计99个弯,180°急弯此消彼长,似玉带环绕,弯弯紧连,层层迭起,被誉为“天下第一公路奇观”。下面两图是该公路的航拍照片。
结合材料探究:(1)指出影响图中公路形态的主要因素。
(2)分析在山区修建“之”字形公路对该地的影响。
提示 有利影响:减缓道路坡度,增强可达性。不利影响:破坏植被;易发生地质灾害,公路里程长,公路等级受限。
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建设的三大影响
100多年前,詹天佑主持设计、修建京张铁路时遇到了很多难题,其中最大的难题就是修筑从南口到八达岭一带的铁路。读图,完成4~5题。4.京张铁路八达岭段采用“人”字形铁路的主要原因是( )A.河流较多,地表破碎B.地质条件复杂,多地震C.沿线地势陡,坡度大D.发展沿线旅游业5.下列关于修建“人”字形铁路的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增加了施工的强度和难度B.降低了线路的坡度C.增加了工程建设费用D.增加了工程量
解析 第4题,京张铁路八达岭段地势陡,坡度大,为了减小坡度,詹天佑设计出用“长度”换“高度”的“人”字形铁路,C正确。第5题,“人”字形铁路的设计可以将线路的坡度降低,减少隧道开挖量,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工程量,降低工程建设费用,降低施工的强度和难度,A、C、D错误,B正确。
探究点二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黄土高原是周人、秦人的发祥地,周人、秦人都属于农业民族,他们在开垦耕地、营造宫殿和墓葬的过程中,大量地砍伐森林,使树木几乎被砍伐殆尽,其结果是引起了水土流失,造成支离破碎、沟壑纵横的地表景观。结合材料探究:(1)上述事例说明破坏植被对地表形态产生了哪些影响?
提示 加速地表侵蚀,引起水土流失。
(2)受水土流失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下游的河床会发生什么变化?
提示 水土流失,泥沙淤积严重,河床抬升;人类加固堤坝,形成“地上河”。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在黄土高原的缓坡上修筑梯田是该区域综合治理的一项措施。读图,完成1~2题。1.梯田田埂的水平延伸方向一般与( )A.坡面倾斜方向一致B.等高线基本平行C.山谷走向基本一致D.山脊走向基本平行2.修筑梯田显著地改变了山坡的( )A.形态B.土壤类型C.坡向D.物质组成
解析 第1题,梯田田埂的延伸方向一般与等高线平行,以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第2题,梯田的修筑显著地改变了山坡的形态。
[2023·陕西西安阶段练习]“黄土坡、黄土塬,沟里头望不到外头的天……”歌词中的“塬”是指顶面平坦开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图1为黄土高原地貌景观图,图2为水土流失原因分析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2所示自然因素中的动力是指( )A.冬季的西北风B.植被破坏C.农业生产活动D.夏季的暴雨4.为合理利用土地、保持水土,针对图1中不同地形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①甲附近修建挡水设施 ②乙处修建水库③丙处修筑梯田 ④丁处打坝淤地A.①④B.②③C.①③D.③④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示范课ppt课件,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自主预习新知导学,合作探究释疑解惑,随堂训练,课标定位,素养阐释,问题引领,归纳提升,典型例题,地理实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第三节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作业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三节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作业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分层作业,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B级关键能力提升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课前预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课前预习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生产生活,房屋建筑,团聚型,生态环境,生产力水平,开挖河道,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