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河南省驻马店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2022~2023年度下学年高二年级第三次联考
化学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选择性必修3第一章至第三章。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P31 K39 Bi209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生活中的有机物非常重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油脂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 淀粉、纤维素可转化为葡萄糖,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C. 煮沸后豆浆中的蛋白质大部分水解成了氨基酸
D. 仅用氢氧化钠溶液就能区分乙醇和乙醛
【答案】A
【解析】
【详解】A.油脂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A正确;
B.同分异构体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淀粉和纤维素虽都写成(C6H10O5)n,但n不同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
C.煮沸后豆浆中的蛋白质几乎没有发生水解,故C错误;
D.乙醇和乙醛均不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能鉴别,故D错误;
故选A。
2. 化学用语是化学科目中的基础性语言,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正确的是
A. 丙炔的结构简式: B. 葡萄糖的某种环状结构:
C. Cr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s区 D. 分子的球棍模型: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丙炔分子中含有碳碳三键,结构简式:,A错误;
B.葡萄糖也可以以环状结构存在,某种环状结构:,B正确;
C.Cr为第四周期ⅥB族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区,C错误;
D.分子中氯原子半径大于氮原子,球棍模型:,D错误;
故选B。
3. 近年我国的一些重大成就受到世人的瞩目。下列对有关重大成就的化学解读正确的是
选项
重大成就
化学解读
A
中国“人造太阳”创亿度百秒世界新纪录,标志着我国核聚变研究又获得重大突破
核聚变属于放热反应
B
中国首个超导量子计算机原型机问世
超导量子计算机所用芯片的主要成分为
C
开创以、为原料的化学-生物法联合的人工淀粉合成途径
该法若能量产,有利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D
“深海一号”大气田投产,每年可提供天然气30亿立方米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可使溴水褪色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核聚变为核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范围,A错误;
B.硅单质具有良好的半导体性能,用于芯片生产,B错误;
C.以、为原料的化学-生物法联合的人工淀粉合成途径可以充分利于二氧化碳生成新物质,能利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C正确;
D.甲烷化学性质较为稳定,不能使溴水褪色,D错误;
故选C。
4. 下列有机物中能使酸性溶液和溴水均因发生反应而褪色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苯化学性质较为稳定,不能使酸性溶液和溴水发生反应而褪色,A不符合题意;
B.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能使酸性溶液和溴水均因发生反应而褪色,B符合题意;
C.甲苯和溴水不反应,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而褪色,C不符合题意;
D.化学性质较为稳定,不能使酸性溶液和溴水发生反应而褪色,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 红花是古代制作胭脂的主要原料,红花的染色成分为红花素(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红花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芳香烃 B. 分子中含有4种官能团
C. 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D. 分子中的碳原子有2种杂化方式
【答案】D
【解析】
【详解】A.含有氧元素,不属于烃,A项错误;
B.分子中含有羟基、酮羰基、醚键3种官能团,B项错误;
C.分子中含有类似甲烷结构的饱和碳原子,为四面体结构,因此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项错误;
D.苯环上和酮羰基上的碳原子为sp2杂化,饱和碳原子为sp3杂化,因此分子中的碳原子有2种杂化方式,D项正确;
故选D。
6. 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放入一定量的,发生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质量不变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 若,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 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 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答案】A
【解析】
【详解】A.当质量不变时,该反应不再移动,说明达到平衡状态,A正确;
B.反应速率比等于系数比,时,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B错误;
C.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C错误;
D.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错误;
故选A。
7. 甲硫醇()是合成蛋氨酸的重要原料。反应可用于甲硫醇的制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的结构示意图为 B. 的电子式为
C. 中含键 D. 的沸点高于
【答案】C
【解析】
【详解】A.Al3+的质子数为13,电子数为13-3=10,所以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A正确;
B.H2S为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B正确;
C.CH3SH的结构式为,所以1 mol CH3SH中含5 mol σ键,C错误;
D.CH3OH分子能形成氢键,导致其沸点高于CH3SH,D正确;
故选C。
8. 氟利昂-12可用作制冷剂、灭火剂,也是制氟树脂的原料,其结构式为。下列有关其叙述正确的是
A. 它是正四面体结构 B. 它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C. 它属于非极性分子 D. 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氟原子和氯原子半径不同,故不是正四面体形,A错误;
B.该分子为四面体形分子,只有一种结构,B错误;
C.它的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属于极性分子,C错误;
D.分子中碳、氯、氟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D正确;
故选D。
9. 一种以乙烯为原料制备乙二醇的合成方法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①有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B. 反应①②的原子利用率均为100%
C. 上述3种有机物均能发生氧化反应 D. 最多能与发生反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A.反应①有碳碳非极性键的断裂,由碳氧极性键的形成,故A错误;
B.反应①②分别为2CH2=CH2+O22、+H2OCH2OHCH2OH,所有原子均进入生成物中,原子利用率均为100%,故B正确;
C.上述3种有机物均会和氧气发生燃烧反应,故能发生氧化反应,故C正确;
D.中含有2mol羟基,最多能与发生反应,故D正确;
故选A。
10. 下列实验装置正确或操作规范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分离苯和甲苯
B.分离CCl4和水
C.验证苯和液溴的反应是取代反应
D.除去乙炔中的少量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故A错误;
B.CCl4和水互不相溶,且CCl4密度大于水,可采用分液方法分离,CCl4从下口放出,水从上口倒出,故B正确;
C.液溴易挥发,挥发出的溴也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沉淀,因此需除去后再检验HBr,故C错误;
D.乙炔也能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故D错误;
故选:B。
11. 共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碳原子的环烃叫桥环烃,桥环烃甲可发生如下反应得到乙,乙是合成某种生长素的重要中间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和乙分子都存在手性碳原子 B. 乙分子中只有一种官能团
C. 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 甲的同分异构体可以是甲苯
【答案】A
【解析】
【详解】A.手性碳原子是连有四个不同基团的碳原子;甲乙分子为对称结构,不存在手性碳原子,故A错误;
B.乙分子中只有羧基一种官能团,故B正确;
C.该反应为碳碳双键被重铬酸钾氧化为羧酸的过程,属于氧化反应,故C正确;
D.甲分子含有7个碳、不饱和度为4,则其同分异构体可以是甲苯,故D正确;
故选A。
12. 有机物Ⅰ存在如图转化关系,有且只有一个六元环的M是Ⅰ的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的结构有三种
B. 化合物Ⅳ只有一种结构
C. 有机物Ⅱ能使溴水因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
D. 有机物Ⅲ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Ⅰ在NaOH水溶液中加热为卤代烃的取代反应得到醇。Ⅱ经催化氧化得到酮Ⅲ。Ⅱ经浓硫酸加热发生消去反应得到烯或。
【详解】A.M为I的六元环同分异构体,则为,A项错误;
B.化合物Ⅳ有两种结构或,B项错误;
C.Ⅱ中不含C=C不能使溴水加成褪色,C项错误;
D.羰基可发生加成反应,烷基可发生取代反应,同时该物质燃烧为氧化反应,D项正确;
故选D。
13. 前三周期主族元素X、Y、Z、W、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只有Y、Z、W位于同周期,基态M原子的价电子数是X、Y、Z、W各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之和的一半,上述部分元素组成的物质存在如图所示转化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第一电离能:Z>W B. M的单质可以作半导体
C. 氢化物的沸点:W>Y D. 由X、Z、W组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离子键和共价键
【答案】C
【解析】
【分析】前三周期主族元素X、Y、Z、W、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只有Y、Z、W位于同周期,X形成1个化学键,X为氢;Y形成4个共价键,为碳;W形成2个共价键,为氧,则Z为氮;基态M原子的价电子数是X、Y、Z、W各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之和的一半,则M的价电子数为4,M为硅;
【详解】A.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变大,第一电离能变大,N的2p轨道为半充满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故N、O的第一电离能大小:N>O;A正确;
B.硅单质具有良好的半导体性能,可以作半导体,B正确;
C.碳可以形成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烃,故其沸点可能大于氧形成的氢化物,C错误;
D.由X、Z、W组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离子键和共价键,例如硝酸铵,D正确;
故选C。
14. 用甲醇燃料电池作电源、铁作电极电解含的酸性废水,处理过程发生反应,最终转化成沉淀而除去,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口通入甲醇,Fe(Ⅱ)作阳极
B. 电解一段时间后,在Fe(Ⅰ)附近溶液pH变大
C. M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D. 电路中每转移1mol电子时,最多可处理
【答案】B
【解析】
【分析】燃料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根据图中氢离子的移动方向可知:M极为负极,N极为正极,因此Fe(Ⅱ)极为阴极,Fe(Ⅰ)极为阳极。
【详解】A.据分析,左边为燃料电池, M极为负极,N极为正极,甲醇发生氧化反应在负极通入,电解池阳极连接电源正极,因此b口通入甲醇,Fe(Ⅰ)作阳极,故A错误;
B.根据A分析得到Fe(Ⅰ)极为阳极,铁失去电子变为亚铁离子,亚铁离子被转化成和铁离子,反应过程中消耗氢离子,溶液pH变大,故B正确;
C.由图可知,反应为酸性条件下进行,M电极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甲醇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产二氧化碳和氢离子,,故C错误;
D.当电路转移1mol电子,根据电解池中阳极Fe(Ⅰ)的反应式:Fe-2e-=Fe2+,此时生成0.5mol Fe2+,又Fe2+与发生反应时,电子转移数守恒,即最多有,因此会有mol被还原,故D错误;
故选B。
15. 有机物M(结构如图)具有多种官能团,与溴水、Na、NaOH均能发生反应。1mol有机物M分别与它们反应,最多消耗Br2、Na、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4∶4∶3 B. 1∶3∶2 C. 5∶3∶2 D. 5∶3∶3
【答案】C
【解析】
【详解】有机物M分子中,酚羟基邻位上的氢原子,能与溴水中的Br2发生取代反应,碳碳双键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则1molM最多消耗5molBr2;有机物M分子中,三个-OH都能与Na发生置换反应,则1molM最多消耗3molNa;有机物M分子中,只有酚羟基能与NaOH发生反应,则1molM最多消耗2molNaOH。所以,1mol有机物M分别与它们反应,最多消耗Br2、Na、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3∶2,故选C。
16. 常温下,向新制氯水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中水电离出的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pH试纸测得E点对应的溶液pH=3
B. F点对应的溶液中存在
C. G点对应的溶液中:
D. H点对应的溶液呈中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E点时,氯水中的盐酸和次氯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抑制水的电离,水的电离程度最小;G点时,水的电离程度最大,说明氯水中盐酸和次氯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反应生成等浓度的氯化钠和次氯酸钠,次氯酸钠在溶液中水解促进水的电离;F点时,氢氧化钠溶液与氯水反应得到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次氯酸的混合溶液,溶液呈中性;H点时,氢氧化钠溶液过量,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得到的是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溶液呈碱性。
【详解】A.由分析可知,E点为未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氯水,氯水中含有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会使有机色质漂白褪色,则用pH试纸无法测得E点氯水的pH值,故A错误;
B.由分析可知,F点为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次氯酸的混合溶液,溶液中电荷守恒关系为c(Na+)+c(H+)= c(Cl-)+c(ClO-)+c(OH-),中性溶液中c(OH-)=c(H+),则溶液中c(Na+)=c(Cl-)+c(ClO-),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G点等浓度的氯化钠和次氯酸钠,次氯酸钠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c(Na+)>c(Cl-)>c(ClO-)>c(OH-)>c(H+),故C正确;
D.由分析可知,H点为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溶液呈碱性,故D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 甲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能用于生产苯甲醛()、苯甲酸()等产品。制备苯甲醛的反应原理为。
下表列出了有关物质的部分物理性质:
名称
性状
熔点/℃
沸点/℃
相对密度()
溶解性
水
乙醇
甲苯
无色液体,易燃、易挥发
-95
111
0.8660
不溶
互溶
苯甲醛
无色液体
-26
179
1.0440
微溶
互溶
苯甲酸
白色片状或针状晶体
122.1
249
1.2659
微溶
互溶
注:甲苯、苯甲醛、苯甲酸、冰醋酸皆互溶。
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模拟制备苯甲醛。实验时先在三颈烧瓶中加入0.5g固态难溶性催化剂,再加入25mL冰醋酸(作为溶剂)和16mL甲苯(约0.15mol),搅拌升温至70℃,同时缓慢加入15mL过氧化氢(约0.5mol),在此温度下搅拌反应3小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的名称是_______,仪器B的进水口为_______(填“a”或“b”)。
(2)本实验中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代替过氧化氢,理由是_______。
(3)写出苯甲醛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反应完毕后,将混合液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足量KOH溶液,振荡、静置,再经分液,得到有机层。对有机层进行蒸馏得到苯甲醛粗产品9.2mL。
①加入足量KOH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
②分液后如何用简单方法区分有机层和水层?_______。
③苯甲醛粗产品的产率约为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1) ①. 三颈烧瓶 ②. a
(2) ①. 不能 ②. 酸性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直接将甲苯氧化为苯甲酸
(3)+2Cu(OH)2+NaOH+Cu2O↓+3H2O
(4) ①. 和过量的有机酸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盐,利于和苯甲醛分离 ②. 分别向两种溶液中加入水,互溶的为水层、分层的为有机层 ③.
【解析】
【分析】三颈烧瓶中加入催化剂,再加入25mL冰醋酸和16mL甲苯,搅拌升温至70℃,同时缓慢加入15mL过氧化氢,在此温度下搅拌反应3小时,反应生成苯甲醛;
【小问1详解】
装置A的名称是三颈烧瓶,冷凝管中为了增大冷凝效果水应该下进上出,故仪器B的进水口为a;
【小问2详解】
酸性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直接将甲苯氧化为苯甲酸,故本实验中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代替过氧化氢;
【小问3详解】
苯甲醛中醛基具有还原性,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苯甲酸钠和氧化亚铜,化学方程式:+2Cu(OH)2+NaOH+Cu2O↓+3H2O;
【小问4详解】
①加入足量KOH溶液的目的是和过量的有机酸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盐,利于和苯甲醛分离。
②分别向两种溶液中加入水,互溶的为水层、分层的为有机层。
③甲苯约0.15mol、过氧化氢约0.5mol,则甲苯完全反应理论上生成0.15mol苯甲醛,实际得到苯甲醛粗产品9.2mL,故苯甲醛粗产品的产率约为。
18. 我国某科研工作者制备了一种高性能的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Bi-MOF),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铋的原子序数为83,则基态铋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能量最高的电子所占据的原子轨道的电子云轮廓图为_______形。
(2)Bi(NO3)3·5H2O中H2O的VSEPR模型为_______形;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形,H2O的键角_______(填“>”、“<”或“=”)的键角。
(3)C、N、O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BTC中C原子的杂化类型有_______。
(4)该电池负极材料充电时,会形成钾铋合金(化学式为K3Bi),其晶胞结构如图,晶胞参数为anm、bnm、cnm,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原子分数坐标,表示晶胞中的原子位置,若1号原子的坐标为(0,0,),3号原子的坐标为(1,0,)。
①2号原子的坐标为_______。
②设NA为阿佛伽德罗常数的值,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g·cm-3。
【答案】(1) ①. ②. 哑铃或纺锤
(2) ① 四面体 ②. 平面三角 ③. <
(3) ①. C
【解析】
【小问1详解】
铋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3,则其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6s26p3,外围电子排布图为 ,能量最高的电子所占据的原子轨道电子云轮廓图为哑铃形或纺锤形的6p轨道,故答案为: ;哑铃或纺锤;
【小问2详解】
水分子中氧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孤对电子对数为2,氧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分子的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空间结构为V形,键角小于109°28′;硝酸根离子中氮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孤对电子对数为0,氮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杂化,离子的空间结构为平面正三角形,键角为120°,则水分子的键角小于硝酸根离子,故答案为:四面体形;平面三角形;<;
【小问3详解】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氮原子的2p轨道为稳定的半充满结构,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则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C;由结构简式可知,BTC中饱和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双键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杂化,故答案为:N>O>C;sp2、sp3;
【小问4详解】
①由位于棱上的1号原子和3号原子的坐标分别为(0,0,)、(1,0,)可知,晶胞的边长为1,则位于棱上的2号原子的坐标为(1,1,),故答案为:(1,1,);
②由晶胞结构可知,晶胞中位于体内的铋原子个数为2,设晶体的密度为dg/cm3,由晶胞的质量公式可得:=10—21abcd,解得d=,故答案为:。
19. 通过化学方法实现的资源化利用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减排途径。
Ⅰ.利用制备CO
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则: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
(2)下列事实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标号)。
A. 体系内 B. 体系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C. 体系内各物质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D. 体系内CO物质的量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Ⅱ.利用制备甲醇()
反应i: (主反应)
反应ii: (副反应)
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和,发生上述反应。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容器中的物质的量为,的物质的量为。
(3)①平衡后的浓度为_______(用含a、b、V的代数式表示,下同)。
②用CO的浓度变化表示0~ts内反应ii的反应速率,_______。
③该条件下反应i化学平衡常数为_______。
(4)探究温度和压强对平衡的影响(其他条件相同)不同压强下,平衡时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压强_______(填“>”或“<”)。
②图中温度高于℃时,两条曲线重叠的原因是_______。
③下列条件对应的平衡产率最大的是_______(填标号)。
A.220℃,5MPa B.220℃,1MPa C.300℃,1MPa
【答案】(1) (2)CD
(3) ①. ②. ③.
(4) ①. > ②. 温度高于℃时,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大于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导致二氧化碳平衡转化率主要受温度影响 ③. A
【解析】
【小问1详解】
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浓度系数次方之积与反应物浓度系数次方之积的比;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小问2详解】
A.体系内生成一氧化碳和水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系数比,故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不符合题意;
B.反应是气体分子数不改变的的化学反应,物质的量与压强成正比,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故压强不变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B不符合题意;
C.体系内各物质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平衡不再移动,反应达到平衡,C符合题意;
D.体系内CO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平衡不再移动,反应达到平衡,D符合题意;
故选CD。
【小问3详解】
由题意可知,
①由三段式可知,平衡后的浓度为。
②用CO的浓度变化表示0~ts内反应ii的反应速率,;
③平衡时二氧化碳、氢气、甲醇、水的物质的量分别为bmol、(2-2a+b)mol、amol、(1-b)mol,则该条件下反应i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小问4详解】
①反应i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反应ii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相同条件下,增大压强,反应i正向移动,导致二氧化碳平衡转化率增大,结合图像可知,压强>。
②图中温度高于℃时,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大于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导致二氧化碳平衡转化率主要受温度影响,故两条曲线重叠;
③结合①②分析和图像可知,220℃,5Mpa时二氧化碳转化率较高,且反应i正向进行程度较大,此时甲醇平衡产率最大,故选A。
20. 可降解聚合物P{}是一种重要的医用原材料,其合成路线如下:
(1)A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
(2)C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
(3)A→B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
(4)E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
(5)G中有三个六元环,F→G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6)E有多种同分异构体,满足下列条件的结构有_______种。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②能水解,且水解产物能使溶液显色
(7)以A为原料,设计合成的路线______。
【答案】(1)苯乙醇 (2)酯基、碳溴键
(3)取代反应(酯化反应)
(4) (5)2+2H2O
(6)4 (7)
【解析】
【分析】由流程结合物质化学式、结构简式可知,A和乙酸a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B,B和溴在铁催化作用下生成C,C和氢氧化钠反应,酯基发生水解反应、溴原子发生取代反应生成D,D中羟基被氧化为醛基,-ONa酸化得到酚羟基生成E,E生成F,F转化为G,G中有三个六元环,G为;G和ClCOCl生成P;
【小问1详解】
由分析可知,A为,为苯乙醇;
【小问2详解】
C中的官能团名称是酯基、碳溴键;
【小问3详解】
A和乙酸a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B ,A→B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酯化反应);
【小问4详解】
由分析可知,E的结构简式是;
【小问5详解】
G为,F转化为G反应为:2+2H2O;
【小问6详解】
E有多种同分异构体,满足下列条件: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含有苯环;②能水解,且水解产物能使溶液显色,含有酯基且水解生成酚羟基;若含有1个取代基为-OOCCH3,1种情况;若为2个取代基,为-CH3、-OOCH,存在邻间对3种情况;故共4种情况;
【小问7详解】
A首先发生氧化反应羟基转化为醛基得到,再发生E生成F的反应得到,发生聚合反应生成,故流程为:。
河南省驻马店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河南省驻马店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工业流程题,填空题,原理综合题,有机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重庆市石柱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重庆市石柱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5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5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u 6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