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2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现象全章综合检测作业课件新版苏科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现象全章综合检测作业课件新版苏科版,共18页。
全章综合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 受变色龙的启发,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具有变色效应的新材料,该材料处于拉伸状态时为蓝色,压缩状态时为红色.则该材料( )A.在拉伸状态时吸收蓝色光B.在拉伸状态时反射蓝色光C.在压缩状态时吸收红色光D.在压缩状态时反射蓝色光答案1.B 在拉伸状态时为蓝色,说明这种材料拉伸状态下只反射蓝色光,吸收其他色光,故A错误,B正确;在压缩状态时为红色,说明这种材料压缩状态下只反射红色光,吸收其他色光,故C、D错误.故选B.2. [2020扬州中考]2020年6月21日,在我国部分地区观察到了日环食现象(如图).日环食现象是由于( )A.月球表面反射太阳光形成的B.月球挡住太阳光形成的C.太阳光经过小孔后形成的D.太阳光经过地球大气层反射后形成的答案2.B 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三个星球大致在同一直线上时,月球挡住了一部分太阳光,形成了日环食,这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B正确.3. [2022兴化期末]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把玩具枪放在了玻璃台面上,打开壁灯时,多出了好几把“枪”.关于这些“枪”的形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是枪的影子B.③是枪经玻璃所成的像C.②是③的影子D.②是①经玻璃所成的像答案3.C ①是壁灯发出的光被枪挡住在墙壁上形成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③是枪经玻璃所成的虚像,不会形成影子,②是枪的影子经玻璃所成的像,故C错误.4. [2021益阳中考]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往往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要求被测者与视力表像的距离是5 m.下图是小红同学在一次测量视力时的情景,关于这次视力测量说法正确的是( )A.视力表中开口向上的“E”,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开口向下B.视力表中开口指向纸外的“E”,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开口指向纸内C.小红同学按要求进行视力测量,则L的大小应该是0.6 mD.小红同学按要求进行视力测量,则L的大小应该是0.3 m答案4.C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视力表中开口向上的“E”,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开口也向上,视力表中开口指向纸外的“E”,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开口也向纸外,故A、B错误;要求被测者与视力表像的距离是5 m,由题图可知,小红到平面镜距离为2.2 m,所以视力表的像到平面镜距离为5 m-2.2 m=2.8 m,视力表到平面镜距离也为2.8 m,L的大小为2.8 m-2.2 m=0.6 m,故C正确,D错误.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21分)5. 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如果用一个白屏来承接,会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 ,在彩色光带外侧有两种看不见的光,用其中一种光照射钞票,可以使钞票的荧光物质发光,这种光叫 (填“红外线”或“紫外线”). 答案5.【答案】 色散 紫外线【解析】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用紫外线照射标记,从而辨别钞票的真伪.6. [2021恩施中考节选]当动车行驶在长隧道时,车窗旁的乘客伸出手掌,结果在车窗中看到了两只手掌,这是光的 现象.若手掌向窗户靠近,车窗中的像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6.【答案】 反射 不变7. 如图所示,桥在平静的水面成像,半圆形桥孔与其像正好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圆.如果圆的直径为6 m,水深2 m,则圆顶部到水面的距离为 m.由于下雨,造成水位上升,桥面上黄牛的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黄牛,是因为光在黄牛身上发生了 (填“镜面”或“漫”)反射. 答案7.【答案】 3 不变 漫【解析】 圆的直径为6 m,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圆顶部到水面的距离和圆顶部在水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相等,所以圆顶部到水面的距离为3 m.水位上升时,桥面上黄牛到水面的距离改变,但其在水中像的大小不变.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黄牛,是因为光在黄牛身上发生了漫反射.三、作图题(第8题5分,第9题7分,共12分)8. 请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如图所示,一束光水平射入潜望镜镜口后,通过潜望镜进入小明的眼睛.请画出光的传播路径.答案8.【答案】 如图所示. 9. [2022苏州中学期末]如图所示,点S为光源,点S'为S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在光源发出的光线中,有一条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点A,S、A、S'恰好位于一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请按照下列要求作图.(1)作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并保留作图痕迹;(2)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大小.答案9.【答案】 如图所示.【解析】 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关于镜面对称.如解析图所示,连接SS',作SS'的垂直平分线P1P2,即为平面镜所在位置;连接AS'交平面镜于点O,即为所求光线的入射点;连接SO ,OA为反射光线,SO为入射光线.连接AS,如解析图所示.由题可知,S、A、S'恰好位于一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则△SAS'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SS'是直角,P1P2是SS'的垂直平分线,所以O为△SAS'斜边的中点,则SO为斜边的垂直平分线,所以SO是∠ASS'的角平分线,所以∠ASO=45°,OB为法线,与SS'平行,由几何关系可得入射角为45°,反射角也为45°.四、实验探究题(第10题21分,第11题17分,共38分)10. [2021云南中考]如图甲所示,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和一块厚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可以确定像的 .实验中有同学从蜡烛一侧透过玻璃板看到像有“重影”,其原因可能是玻璃板的前后表面都发生了光的 射.改善“重影”问题的办法是 .解决问题后,移动点燃的蜡烛,多次测量并分析得出结论. (2)小明发现上述实验中难于准确测量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且未用大小不同的物体进行多次实验,就得出了像与物大小的关系,于是他换用一些完全相同的木块进行实验.①如图乙所示,将一组木块置于玻璃板前,改变该组木块的位置,进行三次实验,用笔在白纸上标记出每次像和物的位置,如图丙所示.根据对应顶点就能准确测出相应的距离.再将白纸沿 (填“EF”或“GH”)对折,若像和物的对应顶点都 ,则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具有对称性. ②如图丁所示,用叠加的方法改变物的大小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分析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 . (3)某小组在较暗的环境中实验时,发现木块的像较暗、不易辨识,联系日常照镜子的经验,解决方法是 (填“照亮木块的像”或“照亮木块”). 答案10.【答案】 (每空3分)(1)位置 反 用薄玻璃板 (2)①GH 重合 ②相等 (3)照亮木块【解析】 (1)为了确定像的位置,让蜡烛的像和另一蜡烛重合,实验中要使用透明的玻璃板.从蜡烛一侧透过玻璃板看到像有“重影”,因为玻璃板有两个面,两个面都发生了反射,形成了两个像,要改善“重影”问题可以使用较薄的玻璃板,让玻璃板两个面间距离足够小.(2)因为木块放在平面镜两侧,所以GH相当于平面镜,将白纸沿GH对折,如果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具有对称性,则对应点在对折后会重合.由表格可知,物有几个木块,像也需要几个,所以物像等大.(3)物体经过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的越多,人眼感到物体的像越亮,所以需要照亮木块.11.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ABCD,能绕垂直于CD的ON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1)实验前,应将纸板 放置于平面镜上.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 时针方向转动. (2)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45°,测得反射角也为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 . (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 . (4)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束 . A.仍在纸板上呈现B.被纸板挡住C.在纸板前方答案11.【答案】 (除标注外,每空3分)(1)竖直(或垂直) 顺 (2)一次实验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4分) (3)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4分) (4)C【解析】 (1)实验前,应将纸板竖直(或垂直)放置于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否则无法在纸板上观察到反射光束.当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入射角增大,则反射角也增大,故反射光束沿顺时针方向转动.(4)由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因此将题图甲中的纸板绕CD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仍在同一平面内,但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束,此时反射光束在纸板的前方.五、科普阅读题(共9分)12. 新情境[2021北京中考改编]请阅读《华夏之光——圭表》.华夏之光——圭表 我国古代的天文观测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天文学家们发明了许多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其中圭表就是典型的代表.圭表(如图1所示)包括圭和表两部分,正南北方向平放的尺,叫作圭,直立在平地上的标竿或石柱,叫作表,圭和表相互垂直.战国以前的天文学家已能够利用水面来校正圭,使其水平,使用铅垂线来校正表,使其与圭相互垂直. 依据圭表正午时表影长度的变化,就能推算出二十四节气,依据表影长短的周期性变化,就能确定一回归年的天数.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对圭表进行了一系列改进与创新.他将表的高度增加,并且在表顶加一根架空的横梁,使表高变为传统表高的五倍.这样,测量时,把传统的确定表影端的位置变为确定梁影中心的位置,提高了测量影长的精度.郭守敬又利用小孔成像的原理,发明了景符,利用景符可以在圭面上形成太阳和横梁的清晰像(如图2所示),这样就可以精确测量表的影长了.这些措施成功解决了圭表发明以来,测影时“虚景之中考求真实”的困难.以圭表为代表的我国古代的科技成果,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激励着我们攀登新的科技高峰.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郭守敬的改进与创新措施解决了早期圭表的什么问题?(2)除了圭表,请你再列举一个我国古代天文观测仪器.答案12.【答案】 (1)解决了早期圭表的表影边缘模糊不清的问题,提高了测量影长的精度. (2)日晷.(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全章综合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 受变色龙的启发,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具有变色效应的新材料,该材料处于拉伸状态时为蓝色,压缩状态时为红色.则该材料( )A.在拉伸状态时吸收蓝色光B.在拉伸状态时反射蓝色光C.在压缩状态时吸收红色光D.在压缩状态时反射蓝色光答案1.B 在拉伸状态时为蓝色,说明这种材料拉伸状态下只反射蓝色光,吸收其他色光,故A错误,B正确;在压缩状态时为红色,说明这种材料压缩状态下只反射红色光,吸收其他色光,故C、D错误.故选B.2. [2020扬州中考]2020年6月21日,在我国部分地区观察到了日环食现象(如图).日环食现象是由于( )A.月球表面反射太阳光形成的B.月球挡住太阳光形成的C.太阳光经过小孔后形成的D.太阳光经过地球大气层反射后形成的答案2.B 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三个星球大致在同一直线上时,月球挡住了一部分太阳光,形成了日环食,这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B正确.3. [2022兴化期末]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把玩具枪放在了玻璃台面上,打开壁灯时,多出了好几把“枪”.关于这些“枪”的形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是枪的影子B.③是枪经玻璃所成的像C.②是③的影子D.②是①经玻璃所成的像答案3.C ①是壁灯发出的光被枪挡住在墙壁上形成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③是枪经玻璃所成的虚像,不会形成影子,②是枪的影子经玻璃所成的像,故C错误.4. [2021益阳中考]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往往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要求被测者与视力表像的距离是5 m.下图是小红同学在一次测量视力时的情景,关于这次视力测量说法正确的是( )A.视力表中开口向上的“E”,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开口向下B.视力表中开口指向纸外的“E”,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开口指向纸内C.小红同学按要求进行视力测量,则L的大小应该是0.6 mD.小红同学按要求进行视力测量,则L的大小应该是0.3 m答案4.C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视力表中开口向上的“E”,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开口也向上,视力表中开口指向纸外的“E”,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开口也向纸外,故A、B错误;要求被测者与视力表像的距离是5 m,由题图可知,小红到平面镜距离为2.2 m,所以视力表的像到平面镜距离为5 m-2.2 m=2.8 m,视力表到平面镜距离也为2.8 m,L的大小为2.8 m-2.2 m=0.6 m,故C正确,D错误.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21分)5. 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如果用一个白屏来承接,会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 ,在彩色光带外侧有两种看不见的光,用其中一种光照射钞票,可以使钞票的荧光物质发光,这种光叫 (填“红外线”或“紫外线”). 答案5.【答案】 色散 紫外线【解析】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用紫外线照射标记,从而辨别钞票的真伪.6. [2021恩施中考节选]当动车行驶在长隧道时,车窗旁的乘客伸出手掌,结果在车窗中看到了两只手掌,这是光的 现象.若手掌向窗户靠近,车窗中的像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6.【答案】 反射 不变7. 如图所示,桥在平静的水面成像,半圆形桥孔与其像正好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圆.如果圆的直径为6 m,水深2 m,则圆顶部到水面的距离为 m.由于下雨,造成水位上升,桥面上黄牛的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黄牛,是因为光在黄牛身上发生了 (填“镜面”或“漫”)反射. 答案7.【答案】 3 不变 漫【解析】 圆的直径为6 m,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圆顶部到水面的距离和圆顶部在水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相等,所以圆顶部到水面的距离为3 m.水位上升时,桥面上黄牛到水面的距离改变,但其在水中像的大小不变.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黄牛,是因为光在黄牛身上发生了漫反射.三、作图题(第8题5分,第9题7分,共12分)8. 请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如图所示,一束光水平射入潜望镜镜口后,通过潜望镜进入小明的眼睛.请画出光的传播路径.答案8.【答案】 如图所示. 9. [2022苏州中学期末]如图所示,点S为光源,点S'为S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在光源发出的光线中,有一条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点A,S、A、S'恰好位于一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请按照下列要求作图.(1)作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并保留作图痕迹;(2)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大小.答案9.【答案】 如图所示.【解析】 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关于镜面对称.如解析图所示,连接SS',作SS'的垂直平分线P1P2,即为平面镜所在位置;连接AS'交平面镜于点O,即为所求光线的入射点;连接SO ,OA为反射光线,SO为入射光线.连接AS,如解析图所示.由题可知,S、A、S'恰好位于一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则△SAS'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SS'是直角,P1P2是SS'的垂直平分线,所以O为△SAS'斜边的中点,则SO为斜边的垂直平分线,所以SO是∠ASS'的角平分线,所以∠ASO=45°,OB为法线,与SS'平行,由几何关系可得入射角为45°,反射角也为45°.四、实验探究题(第10题21分,第11题17分,共38分)10. [2021云南中考]如图甲所示,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和一块厚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可以确定像的 .实验中有同学从蜡烛一侧透过玻璃板看到像有“重影”,其原因可能是玻璃板的前后表面都发生了光的 射.改善“重影”问题的办法是 .解决问题后,移动点燃的蜡烛,多次测量并分析得出结论. (2)小明发现上述实验中难于准确测量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且未用大小不同的物体进行多次实验,就得出了像与物大小的关系,于是他换用一些完全相同的木块进行实验.①如图乙所示,将一组木块置于玻璃板前,改变该组木块的位置,进行三次实验,用笔在白纸上标记出每次像和物的位置,如图丙所示.根据对应顶点就能准确测出相应的距离.再将白纸沿 (填“EF”或“GH”)对折,若像和物的对应顶点都 ,则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具有对称性. ②如图丁所示,用叠加的方法改变物的大小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分析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 . (3)某小组在较暗的环境中实验时,发现木块的像较暗、不易辨识,联系日常照镜子的经验,解决方法是 (填“照亮木块的像”或“照亮木块”). 答案10.【答案】 (每空3分)(1)位置 反 用薄玻璃板 (2)①GH 重合 ②相等 (3)照亮木块【解析】 (1)为了确定像的位置,让蜡烛的像和另一蜡烛重合,实验中要使用透明的玻璃板.从蜡烛一侧透过玻璃板看到像有“重影”,因为玻璃板有两个面,两个面都发生了反射,形成了两个像,要改善“重影”问题可以使用较薄的玻璃板,让玻璃板两个面间距离足够小.(2)因为木块放在平面镜两侧,所以GH相当于平面镜,将白纸沿GH对折,如果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具有对称性,则对应点在对折后会重合.由表格可知,物有几个木块,像也需要几个,所以物像等大.(3)物体经过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的越多,人眼感到物体的像越亮,所以需要照亮木块.11.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ABCD,能绕垂直于CD的ON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1)实验前,应将纸板 放置于平面镜上.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 时针方向转动. (2)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45°,测得反射角也为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 . (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 . (4)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束 . A.仍在纸板上呈现B.被纸板挡住C.在纸板前方答案11.【答案】 (除标注外,每空3分)(1)竖直(或垂直) 顺 (2)一次实验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4分) (3)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4分) (4)C【解析】 (1)实验前,应将纸板竖直(或垂直)放置于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否则无法在纸板上观察到反射光束.当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入射角增大,则反射角也增大,故反射光束沿顺时针方向转动.(4)由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因此将题图甲中的纸板绕CD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仍在同一平面内,但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束,此时反射光束在纸板的前方.五、科普阅读题(共9分)12. 新情境[2021北京中考改编]请阅读《华夏之光——圭表》.华夏之光——圭表 我国古代的天文观测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天文学家们发明了许多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其中圭表就是典型的代表.圭表(如图1所示)包括圭和表两部分,正南北方向平放的尺,叫作圭,直立在平地上的标竿或石柱,叫作表,圭和表相互垂直.战国以前的天文学家已能够利用水面来校正圭,使其水平,使用铅垂线来校正表,使其与圭相互垂直. 依据圭表正午时表影长度的变化,就能推算出二十四节气,依据表影长短的周期性变化,就能确定一回归年的天数.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对圭表进行了一系列改进与创新.他将表的高度增加,并且在表顶加一根架空的横梁,使表高变为传统表高的五倍.这样,测量时,把传统的确定表影端的位置变为确定梁影中心的位置,提高了测量影长的精度.郭守敬又利用小孔成像的原理,发明了景符,利用景符可以在圭面上形成太阳和横梁的清晰像(如图2所示),这样就可以精确测量表的影长了.这些措施成功解决了圭表发明以来,测影时“虚景之中考求真实”的困难.以圭表为代表的我国古代的科技成果,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激励着我们攀登新的科技高峰.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郭守敬的改进与创新措施解决了早期圭表的什么问题?(2)除了圭表,请你再列举一个我国古代天文观测仪器.答案12.【答案】 (1)解决了早期圭表的表影边缘模糊不清的问题,提高了测量影长的精度. (2)日晷.(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