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49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53000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高考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49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展开[2023·四川高三二模]当城际出行存在多种交通方式时,不同交通方式之间会存在潜在竞争关系,尤其是长途汽车、高铁和飞机之间相互竞争激烈。下图示意2019年我国居民选择不同出行方式的流量。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的交通工具是( )
A.高铁、飞机、长途汽车
B.长途汽车、高铁、飞机
C.飞机、长途汽车、高铁
D.长途汽车、飞机、高铁
2.城际出行时,长途汽车与高铁的竞争最为激烈,且远超飞机,其原因是( )
①长途汽车比高铁的车票费用低廉 ②长途汽车与飞机的出行距离差异大 ③长途汽车与高铁的交通网络相近 ④高铁与飞机的出行时间成本较接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3·福建南平市高三二模]2019年3月18日,国内首座跨越活动断裂带的跨海大桥——海文大桥(下图)建成通车,该大桥不仅加强了两岸的联系,也方便了北港岛居民出行。据此完成3~4题。
3.该大桥建设和运营过程可能遇到的自然障碍有( )
①海域宽阔 ②台风频发
③潜在强震 ④洋流强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该大桥建成有利于北港岛( )
A.缩短运输距离 B.减轻环境压力
C.缓解淡水危机 D.增强抗灾能力
二、综合题
5.[2023·湖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四川绵(竹)茂(县)公路属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于2009年9月9日正式动工,2022年12月27日建成通车。公路起于绵竹市汉旺镇,沿绵远河上行,与茂北公路相接,全长56公里。沿线穿越龙门山4条断裂带,岩石破碎,暴雨多发,地质灾害频繁,河道演变剧烈,水文条件复杂,给项目选线、设计和施工建设带来严重影响。图左示意绵茂公路位置,图右示意绵茂公路局部景观。
(1)分析震后绵茂公路沿线河床发生的变化及形成原因。
(2)绵茂公路不可避免地要穿越大熊猫国家公园,工程该如何协调建设与保护的关系?请谈谈你的看法。
(3)该工程攻克了一系列世界级难题,创造了又一个中国奇迹,被新华社评为2021年度“大国工程”。假设你是评委,请你给出推荐理由。
专练49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1.A 甲、乙的客流量较大,相对于高铁和飞机,长途汽车的舒适度较差,时间相对较长,所以长途汽车的客运量相对较小,而甲在600公里内的客流量要大于乙,乙地在大于600公里的距离上客流量大于甲,飞机的速度最快,长途旅行耗时较短。高铁在中长距离范围内竞争力大于飞机,因为价格和便捷程度,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的交通工具是高铁、飞机、长途汽车,A正确。故选A。
2.B 长途汽车与高铁相比,胜在灵活性较强,但是舒适度较差,时间较长。两者的交通网络重合度较高,费用方面两者差异较小,而飞机与其他客运方式相比,速度远超其他,适应的距离也远超其他两个,所以长途汽车与之竞争小。②③正确,B正确。故选B。
3.B 该大桥地处海南岛附近,纬度低,台风频发,②正确;由材料可知,该桥跨越活动断裂带,要面对潜在强震,③正确;由图可知,海域较窄,①错误;受陆地形状的影响,该海域洋流较弱,④错误。故选B。
4.D 该大桥通车,能缩短两岸的运输时间,不是运输距离,A错误;大桥加强了两岸的联系,也方便了北港岛居民出行,人流量变大,可能加剧环境压力,B错误;该区域降水丰富,淡水资源较充足,C错误;该大桥建成后,方便北港岛发生灾害时,人员撤离以及援助人员和抗灾物资及时到达,增强抗灾能力,D正确。故选D。
5.答案:(1)变化:河床下切,坡度更陡,危岩峭壁增加;多堰塞湖,宽窄交替。原因:地震导致山体岩石破碎,抗蚀能力减弱,流水侵蚀增强;诱发滑坡、泥石流堵河,形成堰塞湖,局部水位上升,河面展宽,宽窄交替。
(2)协同多部门,建立有序的管理机制,统筹交通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规划路径时尽量以桥梁、隧道代路,减少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分割;施工期间减少破坏林地、渣土堆放,控制施工时间和范围;运行时加强巡护,控制车速,在大熊猫活动期间可以局部封路。
(3)攻克了若干设计、工程与运维技术难题;实现了交通建设与生态保护的统筹;为生态脆弱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提供中国经验;通过保护“国宝”熊猫,展示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体现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解析:本题以四川绵茂公路震后恢复重建为背景材料,涉及河流地貌的变化、交通线路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变化及原因:汶川地震震级高破坏性强,地壳运动强烈,地震导致山体岩石破碎,抗蚀能力减弱,流水侵蚀增强,导致河床下切可能增强,河岸坡度变陡,危岩峭壁增加;由于地震导致的滑坡、泥石流增多,滑坡、泥石流导致堰塞湖增多,局部河段水位上升,河面变宽,河道宽窄交替变化。(2)协同林业等多部门,建立有序、有效的管理机制,统筹交通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规划交通线路时尽量减少影响生态环境,以桥梁、隧道代路,减少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分割、干扰;施工期间减少破坏林地、渣土堆放,减少破坏大熊猫的生活环境,严格控制施工时间和施工范围;交通线路运行时,要加强巡护,控制车速,及时监测交通线路运行对大熊猫生活的影响;在大熊猫活动期间可以局部区域封路,停止施工,减少对大熊猫生活活动的影响。(3)由材料可知沿线穿越龙门山4条断裂带,岩石破碎,暴雨多发,地质灾害频繁,河道演变剧烈,水文条件复杂,给项目选线、设计和施工建设带来严重影响,该工程攻克了若干设计、工程与运行、维护技术上的难题;沿线通过大熊猫国家公园,实现了交通建设与生态保护的统筹;线路成功的建设,为生态脆弱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提供中国经验;通过保护“国宝”熊猫,展示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体现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体现了我国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
新高考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51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发展的影响: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51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发展的影响,共3页。
新高考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50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50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65区域发展: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65区域发展,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