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上唐诗五首野望同步课件 课件 1 次下载
- 八上唐诗五首黄鹤楼同步课件 课件 1 次下载
- 八上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同步课件 课件 1 次下载
- 八上唐诗五首钱塘湖春行同步课件 课件 1 次下载
- 八上写作:学习景物描写同步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使至塞上教学演示ppt课件
展开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有“诗佛”之称,与孟浩然并称“王孟”。世称“王右丞”。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代表诗作《山居秋暝》《相思》《使至塞上》等。著有《王右丞集》。
《使至塞上》选自《王维集校注》卷二(中华书局1997年版)。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写出塞时的沿途景色。
一、诵读:读准字音、节奏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单车:一辆车,这里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
属国:典属国的简称。汉代称负责少数民族事务的官员为典属国,这里诗人用来指自己的使者身份。
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于比喻远行之人。
胡地的天空,指胡人居住的地方。
诗意:(我)轻车简从,出使边疆去慰问守边官兵,出使途中路过居延。有如蓬草随风万里飘出汉家的要塞,又似回归的大雁飞入胡人的天空。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指烽烟。古代边关烽火多燃狼粪,因其轻烟直且不易为风吹散。
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负责侦察、通信的骑兵。
都护:唐代边疆设有都护府,其长官称都护,这里指前线统帅。
燕然:燕然山,这里指边防前线。
诗意:浩瀚的沙漠上升起一股又高又直的狼烟,滔滔的黄河边远望一轮落日大而浑圆。 在萧关遇上骑马的侦察兵,得知都护仍在燕然前线镇守。
这首诗的首联交代了哪些内容?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随从少,仪节规格不高,微露出失意情绪。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运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以“征蓬”“归雁”自喻,既言事、又写景,更生动形象地传达出漂泊无定内心抑郁之情。
诗歌颔联写了哪些意象?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颈联被誉为千古名句,你能说说其中的妙处吗?
这两句形象地描写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大”写出了沙漠浩瀚无边;“孤”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直”表现了烟的劲拔之美;“长”准确描绘了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唯有黄河横贯其间给人带来的感受。“落日”又加上“圆”字,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两句诗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使至塞上授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使至塞上授课课件ppt,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使至塞上,王维的诗你还知道哪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使至塞上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使至塞上教课内容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唐诗五首,第一课时,山山唯落晖,长歌怀采薇,三个典故,欲何依,渡荆门送别,白沙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3 唐诗五首使至塞上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3 唐诗五首使至塞上多媒体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使至塞上》课件ppt、《使至塞上》教案doc、《使至塞上》朗读mp3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