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分类汇编29钠及其化合物(2)
展开一、单选题
1.(2022·浙江绍兴·统考一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FeO在空气中受热能迅速转变氧化成
B.碳酸氢钠固体中滴加少量水过程中温度降低
C.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D.人类通过控制条件,将氨气氧化成硝酸可以实现人工固氮
2.(2022·浙江温州·统考模拟预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酸乙酯的酸、碱性水解实验,可通过酯层的消失时间比较酯的水解速率
B.焰色实验时,可以用铁丝代替铂丝,使用前都需用稀硫酸清洗干净
C.钾与水反应时,为清楚的观察实验现象,可近距离俯视烧杯
D.粗盐净化过程中,可用Ba(NO3)2除去SO杂质
3.(2022·浙江温州·统考模拟预测)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AB.BC.CD.D
4.(2022·浙江·一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水反应均生成氧气,可用于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
B.贮氢合金的发现和应用,开辟了氢气贮存、运输的新途径
C.二氧化氮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用于火箭的助燃剂
D.二氧化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说明二氧化硫水溶液具有酸性和漂白性
5.(2022·浙江·模拟预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与水反应可生成二种酸
B.ICl与水反应生成和
C.与反应生成氧气为或或
D.分子中的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且能与水反应生成
6.(2022·浙江·模拟预测)下列物质对应的化学式正确的是
A.碳铵:(NH4)2CO3B.联苯:
C.消石灰:CaOD.硅藻土主要成分:
7.(2022·浙江·模拟预测)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液漏斗在使用前要将上口玻璃塞和漏斗颈上的旋塞芯取出,都涂上凡士林、并转动,使它们油膜均匀透明,转动自如
B.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时,需先用蒸馏水洗净,然后再插入溶液
C.蒸馏时蒸馏烧瓶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容积的2/3,液体也不能蒸干
D.将金属钠在研钵中研成粉末,使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更安全
8.(2022·浙江绍兴·统考二模)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AB.BC.CD.D
9.(2022·浙江绍兴·统考二模)下列过程推测不合理的是
A.与HCl反应产物含与S
B.IBr与NaOH可得到NaI与NaBrO
C.与反应生成两种强酸
D.相同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由慢到快的顺序:Li、Na、K
10.(2022·浙江·一模)下列物质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A.Na2O2B.CO2C.Al2O3D.Fe2O3
11.(2022·浙江嘉兴·统考二模)钠在液氨中溶剂化速度极快,生成蓝色的溶剂合电子,该过程表示为:Na+(x+y)NH3Na+(NH3)x+e-(NH3)y,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钠加入液氨中溶液的导电性增强
B.e-(NH3)y的可能结构为
C.e-(NH3)y具有强还原性,钠/液氨体系可以还原炔烃、苯等有机物
D.e-(NH3)y在液氨体系中会产生H2
12.(2022·浙江嘉兴·统考二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纯碱广泛应用于小苏打、烧碱和普通玻璃的生产
B.冬奥会使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冰机组,与传统制冷剂氟利昂相比更加环保
C.将厨余垃圾中的油脂分离出来,可以制造肥皂和油漆等
D.硅酸盐分子筛常用于分离、提纯气体或液体混合物,还可作干燥剂、催化剂等
13.(2022·浙江·模拟预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首创以复合碳纤维为外壳材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B.碳酸氢钠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C.铜与氯化铁溶液的反应常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
D.在加热、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紫外线、福尔马林等作用下蛋白质会发生变性
14.(2022·浙江宁波·统考二模)下列物质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A.COB.Al2O3C.SiO2D.Na2O2
15.(2022·浙江宁波·统考二模)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H218O中投入Na2O2固体:2H218O+2Na2O2=4Na++4OH-+18O2↑
B.醋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为浅红色:CH3COO-+H2OCH3COOH+OH-
C.少量Mg(OH)2溶于浓NH4Cl溶液:Mg(OH)2+2NH=Mg2++2NH3•H2O
D.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共热:CH3CHO+2Cu(OH)2+OH-CH3COO-+Cu2O↓+3H2O
16.(2022·浙江台州·统考二模)下列物质对应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
A.苏打:B.水玻璃的主要成分:
C.硬脂酸:D.胆矾:
17.(2022·浙江·模拟预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通入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可得到碳酸氢钠
B.工业上用焦炭和二氧化硅反应可得到二氧化碳和粗硅
C.通入到溶液中,生成亚硝酸钠和硝酸钠
D.将水滴加到过氧化钠固体中,生成和
18.(2022·浙江·一模)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乙醇和浓硫酸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证明反应产生了乙烯
B.用少量金属钠与胆矾晶体隔绝空气加热,产生红色固体,可证明金属性Na>Cu
C.用滴定法进行定量测定时,基准物应该具有性质稳定、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等特点
D.不慎溴腐蚀致伤时,先用酒精或甘油洗涤,再用水冲洗
19.(2022·浙江绍兴·统考二模)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NaCl固体与浓H2SO4 加热可制HCl, 则NaI固体与浓H2SO4 加热制HI
B.Na2O2 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则Na2O2与SO2反应生成Na2SO3和O2
C.实验室可利用AlCl3与足量氨水反应来制备Al(OH)3,则也可利用CuCl2与足量氨水反应生成Cu(OH)2
D.Fe与S反应生成FeS,则Cu与S反应生成Cu2S
20.(2022·浙江杭州·统考二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钠和钾的合金呈液态,可用作快中子反应堆的导热剂B.铁粉和氧化铝可用于焊接铁轨
C.硫酸可用于金属材料表面的清洗D.极少量的能促进血管扩张,防止栓塞
目的
方案设计和现象
结论
A
判断KCl的化学键类型
将KCl固体溶于水,进行导电性实验,KCl溶液可导电
KCl中含有离子键
B
验证具有氧化性
向溶液中滴加溶液,褪色
具有氧化性
C
比较与的大小
向饱和溶液滴加相同浓度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D
鉴别与
取适量固体于试管,插入温度计,加少量水,温度降低
该固体是
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碳酸氢钠
将固体放置在坩埚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在干燥器中冷却、称量整个坩埚与固体的质量为,再次加热、冷却、称量质量为
若,则说明杂质已除尽
B
检验苯中的苯酚
取少量样品,加入适量的浓溴水,观察现象
滴加溴水后,若未出现白色沉淀,则说明苯中不存在苯酚
C
探究铁与水蒸气反应后固体物质
取少量固体粉末,用磁铁吸引,观察现象
若磁铁能吸引,则固体物质为
D
探究铝配合物的生成
取少量2mL0.5ml/L的氯化铝溶液于试管,加过量的氢氧化钠后,再向其中滴加几滴饱和NaF溶液,观察现象
加入NaF溶液后,若无明显现象。说明与的结合能力比难
参考答案:
1.D
【详解】A.FeO在空气中受热能迅速转变氧化成,A正确;
B.碳酸氢钠固体中滴加少量水过程中温度会有所降低,B正确;
C.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C正确;
D.人类通过控制条件,将氮气氧化成硝酸可以实现人工固氮,D错误;
故选D。
2.A
【详解】A.乙酸乙酯与水不互溶,所以会分层,酯层消失即乙酸乙酯完全水解,所以可通过酯层的消失时间比较酯的水解速率,A正确;
B.硫酸不易挥发,且硫酸盐熔点均较高,所以洗涤铁丝或铂丝应该用盐酸清洗,B错误;
C.钾与水反应剧烈,近距离俯视烧杯可能会发生危险,C错误;
D.用Ba(NO3)2除去SO杂质会引入新杂质硝酸根,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3.C
【详解】A.KCl固体溶于水可导电不能说明KCl中含有离子键,如HCl溶于水也能导电,但是HCl中为共价键,A错误;
B.高锰酸钾可氧化H2O2从而褪色,体现了H2O2具有还原性,B错误;
C.向饱和CaSO4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Ksp(CaSO4)>Ksp(CaCO3),C正确;
D.碳酸钠溶于水放热,碳酸氢钠溶于水吸热,则该固体为NaHCO3,D错误;
故答案选C。
4.D
【详解】A.过氧化钠与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水反应均生成人所需的氧气,故可用于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A正确;
B.贮氢合金是高效、安全的储氢载体,其发现和应用,开辟了氢气贮存、运输的新途径,B正确;
C.二氧化氮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用于火箭的助燃剂,与火箭燃料肼配合使用,为火箭提供能量,C正确;
D.二氧化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后不褪色,二氧化硫水溶液具有酸性,其漂白性不能使酸碱指示剂石蕊褪色,D不正确;
故选D。
5.C
【详解】A. 为氯磺酸甲酯,水解产生盐酸、硫酸和甲醇,故与水反应可生成二种酸,A正确;
B. ICl中I呈+1价、Cl呈-1价,则与水反应生成和,B正确;
C. 与反应归中反应,生成氧气为,C不正确;
D. 分子中羰基为平面结构,则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且能与水反应生成HCl与,D正确;
答案选C。
6.D
【详解】A. 俗话所说的碳铵是指碳酸氢铵,化学式为NH4HCO3,故A错误;
B. 联苯为 ,故B错误;
C. 消石灰是指氢氧化钙,化学式为:Ca(OH)2,故C错误;
D. 硅藻土主要成分为,故D正确;
故选D。
7.C
【详解】A.分液漏斗在使用前要将漏斗颈上的旋塞芯取出,涂上凡士林,但不可太多,以免阻塞流液孔。将分液漏斗插入塞槽内转动使油膜均匀透明,且转动自如。然后关闭旋塞,往漏斗内注水,检查旋塞处是否漏水,不漏水的分液漏斗方可使用,A错误;
B.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时,事先不能用蒸馏水洗净,B错误;
C.蒸馏时蒸馏烧瓶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容积的2/3,液体也不能蒸干,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C正确;
D.钠的熔点低,极易和水以及氧气反应,不能将金属钠在研钵中研成粉末,应该用小刀切割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煤油,然后投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使钠与水反应,D错误;
答案选C。
8.A
【详解】A.碳酸氢钠加热易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水,用加热法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的碳酸氢钠。将固体放置在坩埚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在干燥器中冷却、称量整个坩埚与固体的质量为,再次加热、冷却、称量质量为,若,则说明碳酸氢钠完全分解,杂质已除尽,故A正确;
B.三溴苯酚易溶于苯。取少量样品,加入适量的浓溴水,可能生成的三溴苯酚溶解在苯中,若未出现白色沉淀,不能说明苯中不存在苯酚,故B错误;
C.磁铁能吸引铁和,固体粉末用磁铁吸引,若固体物质中有剩余的铁,也能被磁铁吸引,所以不能确定固体物质为,故C错误;
D.取少量2mL0.5ml/L的氯化铝溶液于试管,加过量的氢氧化钠后,再向其中滴加几滴饱和NaF溶液,因氟离子浓度小,没有生成六氟合铝酸钠沉淀,不能说明与的结合能力比难,故D错误;
选A。
9.B
【详解】A.过氧化钠和盐酸反应可以生成水和氧气,则与HCl反应产物含与S,A正确;
B.IBr与NaOH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应该生成NaBr与NaIO,B错误;
C.与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即H2SO4和HCl,C正确;
D.金属性越强越容易和氧气反应,金属性由弱到强顺序为:Li、Na、K,故与氧气反应由慢到快的顺序:Li、Na、K,D正确;
故选B。
10.D
【详解】A.Na2O2与酸反应产生盐、H2O、O2,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因此Na2O2属于过氧化物,而不属于碱性氧化物,A不符合题意;
B.CO2溶于水,与水反应产生H2CO3,因此CO2属于酸性氧化物,B不符合题意;
C.Al2O3既能与酸反应产生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产生盐和水,因此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C不符合题意;
D.Fe2O3只能与酸反应产生盐和水,不能与碱反应产生盐和水,因此Fe2O3属于碱性氧化物,D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D。
11.B
【详解】A.液氨中无自由移动的电子,不导电,加入金属钠后形成了溶剂合电子,可导电,A正确;
B.N的电负性大于H,共用电子对偏向于N,氢周围电子云密度低,故溶剂合电子可能结构应为氢原子在里,N原子在外,B错误;
C.e-(NH3)y具有强还原性,在钠/液氨体系中炔烃、苯等有机物很容易得电子被还原,C正确;
D.液氨类似于水,能发生自耦电离,电离出的铵根离子与e-(NH3)y反应生成氢气和氨气,D正确;
故选B。
12.A
【详解】A.纯碱广泛应用于普通玻璃的生产,小苏打是碳酸氢钠可以制造纯碱,烧碱一般通过氯碱工业制备,A错误;
B.使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冰机组,与传统制冷剂氟利昂相比更加环保,减少污染,B正确;
C.油脂属于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用油脂可以制造肥皂和油漆,C正确;
D.某些硅酸盐具有多孔结构,可用于分离、提纯气体或液体混合物,还可作干燥剂、催化剂等,D正确;
答案选A。
13.A
【详解】A.碳纤维为碳单质,不是有机高分子材料,A错误;
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B正确;
C.铜与氯化铁溶液反应得到氯化铜和氯化亚铁溶液,常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C正确;
D.在加热、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紫外线、福尔马林等作用下蛋白质的结构被破坏,会发生变性,失去生理活性,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A。
14.C
【详解】A.一氧化碳是不成盐氧化物,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故A不合题意;
B.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故B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硅是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酸性氧化物,故C符合题意;
D.过氧化钠是过氧化物,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A
【详解】A.Na2O2与H2O发生反应,Na2O2自身发生氧还原反应,因此O2中的O全部来自Na2O2中,即产物应为Na18OH和O2,A错误;
B.醋酸钠溶液中CH3COO-水解显碱性,CH3COO-+H2OCH3COOH+OH-,滴入酚酞,溶液变为浅红色,B正确;
C.少量Mg(OH)2溶于浓NH4Cl溶液中,生成一水合氨和氯化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OH)2+2NH=Mg2++2NH3•H2O,C正确;
D.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共热生成Cu2O的砖红色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H3CHO+2Cu(OH)2+OH-CH3COO-+Cu2O↓+3H2O,D正确;
答案选A。
16.C
【详解】A.苏打又称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A正确;
B.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B正确;
C.硬脂酸是十八烷酸的俗名,其化学式为C18H36O2,C不正确;
D.胆矾是五水合硫酸铜的俗名,其化学式为,D正确;
故选C。
17.C
【详解】A.根据侯氏制碱法可知,将氨气通入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再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可得到碳酸氢钠,A错误;
B.焦炭和二氧化硅高温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粗硅,B错误;
C.通入到溶液中,氮元素发生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亚硝酸钠和硝酸钠,C正确;
D.水和过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D错误;
故选C。
18.D
【详解】A.产生的气体混有挥发出的乙醇,乙醇也会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错误;
B.胆矾晶体中含有水,少量的钠会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B错误;
C.用滴定法进行定量测定时,基准物应该具有纯度高、性质稳定、组成恒定、相对分子质量尽可能大等特点,C错误;
D.不慎溴腐蚀致伤时,溴溶于酒精和甘油,先用酒精或甘油洗涤去除溴(苯有毒不能用苯除溴),再用水冲洗去酒精或甘油,D正确;
故选D。
19.D
【详解】A.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将NaI氧化为I2,不能用NaI固体与浓H2SO4加热制HI,故A错误;
B. Na2O2与SO2反应生成Na2SO4,故B错误;
C.Cu(OH)2溶于过量氨水,因此不能利用CuCl2与足量氨水反应生成Cu(OH)2,故C错误;
D.硫的氧化性较弱,只能将金属氧化到较低价态,因此Fe与S反应生成FeS,Cu与S反应生成Cu2S,故D正确;
答案选D。
20.B
【详解】A.常温下钠和钾的合金呈液态,可用作快中子反应堆的导热剂,故A正确;
B.铝粉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可用于焊接铁轨,故B错误;
C.硫酸可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硫酸用于金属材料表面的清洗,故C正确;
D.NO是明星分子,在人体的血管系统内具有传送信号的功能,极少量的能促进血管扩张,防止栓塞,故D正确;
选B。
浙江省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分类汇编53烃(2): 这是一份浙江省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分类汇编53烃(2),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分类汇编30钠及其化合物(3): 这是一份浙江省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分类汇编30钠及其化合物(3),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元素或物质推断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分类汇编28钠及其化合物(1): 这是一份浙江省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分类汇编28钠及其化合物(1),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