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展开第2节 声音的特性
教材解读 | 《声音的特性》这一节比较重要,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应该使学生了解频率的大小决定音调的高低;振幅的大小决定响度的大小;发生体的性质决定声音的品质。在学习这些物理知识的同时,要注意让学生体会探究这些物理规律的方法,以及这些物理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 音调的探究实验并不难做,器材也易得,应由学生自己完成,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振动快慢不同、音调不同,引出频率的概念,再由人耳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引出超声波和次声波的概念,这样就可以联系本章章首图中的大象应用次声波来进行交流的现象。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的资料很多,教师可引导学生交流,教学中也可以向学生补充有关的知识。 怎样才能使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更响?学生很容易想到应该使物体振动的幅度更大些,关键是应该让学生想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实验来证实他们的猜想。 音色的概念比较抽象,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体验,使学生感悟到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便音调相同,声音还是有所区别的。音色不同,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音质不同”。可以听磁带或CD,也可以让会乐器的学生用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曲子,让大家感知一下音色的含义。观察波形的演示实验,目的是增加学生对不同乐器声音音色的感性认识。 关于乐器,学生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或者查阅资料就某种或某个乐器,谈谈其发声的原理。“科学世界”中,教材将乐器分为三类,以便学生从整体上掌握乐器发声的原理。 | |||
教 学 目 标 | 知识与技能
| ①知道音调、响度、音色是声音的三个特性; ②了解响度与振幅(以及距离声源远近)有关,音调与频率有关,音色与发声体有关。 | ||
过程与方法
| ①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探究物理规律,初步体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的思路; ②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步骤。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体验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感受科学探究方法的伟大,并能激发起为科学进步而努力奉献的决心和信心。 | |||
重 难 点 处 理 | 重点 | 认识并区分声音的三个特性。多听几组声音进行对比,例如牛叫声与蚊子叫声,明确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 | ||
难点 | 音调的决定因素:由物体的振动频率决定。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如调节二胡弦的松紧程度、用纸片划梳子、拨动伸出桌面直尺等分辨声音的不同。 | |||
创新探究 | 橡皮筋实验:①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一位同学将橡皮筋拉紧,另一位同学用铅笔尖拨动橡皮筋,听橡皮筋发出的声音;将橡皮筋再拉紧一些,另一位同学仍然用铅笔尖拨动橡皮筋,注意所用力的大小不变,听橡皮筋发出声音的变化;多改变几次橡皮筋的松紧程度,对比分析声音的不同。②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一位同学将橡皮筋拉紧,另一位同学用铅笔尖拨动橡皮筋,听橡皮筋发出的声音;保持橡皮筋松紧程度不变,使用铅笔尖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橡皮筋,听橡皮筋声音的变化;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橡皮筋几次,对比分析声音的不同。(实验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 |||
教学过程 | 教师札记 | |||
(3)拿着音量不变的收音机从教室前面走到后面,听到的声音的强弱(大小)有什么变化?(引出响度跟距发声体的距离有关) 归纳:声音的强弱(音量的大小)称为响度。 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反之响度越小。 三、音色 设问:请大家闭上眼睛听声音,猜猜这些声音是由什么发出的?[播放视频“口技(模仿30种动物叫声)”,见素材二] 归纳:(1)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音色是我们识别不同声音的最主要的依据。 (2)音色主要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发声方式等决定的。 |
播放视频“音色”(见素材二)或进行“听声辨人”游戏。
| |||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分析,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声音的特性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声音的特性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声音的特性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声音的特性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