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第5节 光的色散教学设计
展开第5节 光的色散
教材解读 | 光的色散现象的教学应做好演示实验,一定要给学生足够的感性认识。做好教材“色散”的演示实验,尽量增加学生对色散的兴趣和体验;“太阳光的色散”的活动内容是利用平面镜和水使白光色散,把由白光分解出的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反射到白纸上,实验现象明显;分解太阳光的方法很多,教学中可以采取其他的方法。 如果学生手中有放大镜,用放大镜看彩色电视画面上的各色光条,也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实验;在现象感知的基础上,可以介绍色光的三原色。教学中,教师不应让学生死记三原色光合成的结果,而应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去认识几种单色光合成的效果,在实验活动中获得感性认识。 看不见的光部分的教学,可联系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特点及应用。 | |
教 学 目 标 | 知识与技能 | ①了解色散现象,知道白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 ②知道光的三原色; ③了解看不见的光。 |
过程与方法 | ①通过观察光的色散实验,让学生体验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②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自主探究色光的三原色,使学生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③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 |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 ①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体会现实世界的绚丽多彩和美好,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热爱世界、热爱科学; ②通过亲身体验,使学生感悟实验方法对学习物理的重要性; ③通过探究性物理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④通过学生学习红外线和紫外线,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 |
重 难 点 处 理 | 重点 | 光的色散。利用三棱镜完成对白光组成的探究实验,并列举生活中光的色散现象,强化学生认识。 |
难点 | 光的三原色。通过视频材料演示教学。 | |
教学程序 | 教师札记 | |
【新课引入】 | 采用素材一中的方式一【情景导入】 | |
【新课推进】 一、光的色散 实验1:人造彩虹 教师:同学们都喜欢美丽的彩虹,现在我们就来自制一道彩虹。 实验过程:在深盘中倒入适量的水,盘边斜放一个平面镜,使镜的下部浸入水中。让一束阳光照射在水下的平面镜上,让光刚好可以反射到白纸或墙壁上,观察白纸或墙壁上反射光的颜色。 结论:从实验中看到,经水折射后的太阳光射到对面的白墙上,形成了一个彩色的光斑,这一现象在物理学中称为光的色散。 实验2:光的色散实验 学生分组利用三棱镜做光的色散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的折射在墙上呈现出的光谱。 现象:在白色光屏或墙壁上形成了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结论:太阳光是白光,它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二、色光的混合 可以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上的各色光条。学生会发现,电视屏幕上显现出画面的丰富多彩的颜色,都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设问:白光色散后的各种色光混合后又复合成了白光,那么七种单色光中的任意两种或几种混合后又将得到什么颜色呢? 结论:把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色彩。因此把红、绿、蓝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
学生看到现象会很欣喜,这个实验能立刻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播放视频“光的色散”(详见光盘内容)
建议此处再播放一个三棱镜使是彩色光带恢复成白光的flash动画或实际操作,能更有力的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可拓展播放视频文件“色光和颜料”和“颜色之谜”(详见光盘内容) 播放色光的混合视频,请学生了解色光混合的特点。
|
(续表)
教学过程 | 教师札记 |
三、看不见的光 1.光谱 设问: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条彩带,自上而下分别是什么颜色的光? 结论:三棱镜可以把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不同颜色的光,这条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的彩色光带,称为“光谱”。 讲解:在光谱上能看到的红、橙、黄、绿、蓝、靛、紫各色光,称为可见光。 在光谱上,红光以外是红外线,紫光以外是紫外线,都是人眼看不见的。 2.红外线 设问1:红外线有什么特性和应用?我们来看一段视频“红外线”(详见光盘内容)。 结论1:①热效应强,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温度升高,因此人们利用红外线来加热物体。 ②穿透云雾能力强,利用这一特性,人们发明了红外遥感技术。 ③红外线还可以进行遥控,如按下电视机遥控不同的键时,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遥控。 设问2:把遥控器对准电视周围墙壁按按钮,有时也可以控制电视,说明什么? 结论2:红外线可以反射。 3.紫外线 设问1:我们平时拿到一张钞票,是怎么辨别它的真伪的?我们去银行,银行的员工是怎样检验钞票的?为什么用验钞机可以辨别钞票的真伪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紫外线”(详见光盘内容)。 设问2:你还了解紫外线的哪些特性及应用? 总结归纳:①生理作用强,能杀死微生物,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十分有害。 ②化学作用强,能使底片感光,应用紫外线的荧光效应,还可以进行防伪,如在人民币上用荧光物质做上印记等。 近年来,臭氧层正在受到空调、冰箱里面放出的氟利昂等物质的破坏,臭氧层出现“空洞”。为了保护臭氧层,保护我们的家园,同学们有什么好的建议? 结论:停止生产氟利昂,研制出氟利昂的替代品,少用空调。
|
扩展: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在1800年研究光谱中各种色光的热效应时,把温度计移到光谱的红光区域的外侧,结果温度上升得很快,说明那里有看不见的射线射到温度计上,于是发现了红外线。
拓展:德国化学家里特1801年在光谱的紫光区域外侧放置了一张照相底片,结果底片感光了,于是紫外线被发现了。
|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5节 光的色散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5节 光的色散教案,共8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第四章 第2节 光的反射: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第四章 第2节 光的反射,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新课,新课教学,小结,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四章 第5节 光的色散: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四章 第5节 光的色散,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