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江西省吉安市七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吉安市七校联谊考试九年级化学试卷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N-14 Mg-24 Ba-137 S-3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1-5题每小题1分,6-10题,每小题2分共15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选项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 古诗词是中华五千年文化史中的璀璨明珠。下列诗句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B.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C. 零落成泥碾作尘,唯有香如故 D.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答案】C
【解析】
【详解】A、蜡烛燃烧过程中产生了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落红化做春泥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零落成泥碾作尘,唯有香如故过程中只有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爆竹爆炸过程中会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民以食为天,下列美食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A. 西亭脆饼 B. 奉节脐橙 C. 白浦老白酒 D. 吕四带鱼
【答案】B
【解析】
【详解】A、西亭脆饼中富含有糖类,不符合题意;
B、奉节脐橙中富含维生素,符合题意;
C、白浦老白酒富含水,不符合题意;
D、吕四带鱼中富含蛋白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 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有科学依据的是
A. 用甲醛浸泡海产品延长保质期 B.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先做灯火实验
C. 霉变食品高温加热后食用 D. 夜间煤气泄漏开灯检查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甲醛有毒,能使蛋白质变性,不能用甲醛浸泡海产品延长保质期,不符合题意;
B、久未开启的菜窖中可能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直接进入,会有窒息的危险,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先做灯火实验,如果灯火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含量高,则不能进入,符合题意;
C、霉变的食品中含有大量的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具有致癌性,高温加热后也不能食用,不符合题意;
D、煤气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或电火花,容易发生爆炸,故夜间煤气泄漏,不能开灯检查,防止发生爆炸,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 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特有表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60个碳原子:C60 B. 镁离子:Mg+2
C. 三个氧分子:3O2 D. 氧化铝:A1O
【答案】C
【解析】
【详解】A、60个碳原子应为60C,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镁离子化学符号为Mg2+,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三个氧分子为3O2,故C正确,符合题意;
D、氧化铝中,铝元素为+3价,氧元素为-2价,故根据写元素、上标价、交叉约简写右下的书写原则,氧化铝的化学式为Al2O3,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 合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塞紧橡皮塞 B. 闻气体气味
C. 取用液体药品 D. 熄灭酒精灯
【答案】B
【解析】
【详解】A、把橡胶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A错误。
B、闻气体时,应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B正确。
C、取用液体药品,应把瓶塞倒放,瓶口紧挨试管口,标签向着手心。C错误。
D、熄灭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D错误。
综上所述:选择B。
6. 根据已配平的化学方程式:4K2Cr2O74K2CrO4 + 2R + 3O2↑,试推测R的化学式是
A. CrO3 B. CrO C. CrO2 D. Cr2O3
【答案】D
【解析】
【详解】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个数相等,反应前有8K、8Cr、28O,反应后(R除外)有8K、4Cr、22O,所以2R中有4Cr、6O,R的化学式是Cr2O3,故选D。
7. 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加入到足量的水中,最终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 NaOH NaCl KNO3 MgCl2 B. NaOH Na2CO3 NaCl H2SO4
C. NaCl H2SO4 Ba(NO3)2 HNO3 D. KMnO4 NaNO3 KCl HCl
【答案】B
【解析】
【分析】物质加到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说明彼此之间不能生成沉淀,且不存在有色离子。
【详解】A、NaOH和MgCl2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得不到无色透明溶液,故选项错误。
B、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二氧化碳和水,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最终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故选项正确。
C、硫酸和硝酸钡会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故选项错误。
D、高锰酸钾溶于水呈紫红色,不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B。
8.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 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B. 同一种元素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是同一种元素
C. 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D. 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答案】C
【解析】
【详解】A、酸中都含有氢元素,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如水中也有氢元素,但不是酸,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同一种元素质子数相同,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如水分子和氖原子质子数都为10,但不是同一种元素,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呈碱性,故C正确,符合题意;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活泼金属也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 2022年4月29日《科技日报》报道“我国科学家实现二氧化碳到葡萄糖和油脂的人工合成”,合成过程中的一个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B.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 反应过程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D. 丙物质由8个原子构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A、图中可知,反应后生成了新的分子,A错误;
B、根据图示可知,每两个一氧化碳分子和两个水分子参加反应,生成一个丙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的个数比为1:1,B正确;
C、反应前一氧化碳和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反应后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化合价改变,C错误;
D、丙物质的一个分子由两个碳原子、四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D语言表述不当,D错误。
故选:B。
10. 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
B.向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C.足量的镁片和铁片分别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稀盐酸反应
D.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时pH会降低,但不会降到7以下,故错误;
B.向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先发生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再发生氯化铜与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的反应,故正确;
C.足量的镁和铁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硫酸反应,镁的活泼性大于铁,镁与酸反应产生的氢气的速率快,在坐标中斜线陡,铁的反应速率慢,在坐标中的斜线缓,足量的镁片与铁片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全部来源于酸中的氢,最终产生的氢气的质量是相等的,故错误;
D.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由于产生了氧气,固体总质量在减少,但锰元素的质量不变,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在增大,故错误;
故选B。
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先在A、B、C中选择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然后在D处再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的选择1分,填充1分)
11. 下列各组物质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氢气和甲烷 B.氢气和氧气 C.一氧化碳和氮气 D_____
【答案】 ①. B ②. 甲烷和氧气等
【解析】
【详解】根据燃烧和发生爆炸的条件可知:在有限的空间内,可燃气体或粉尘与空气( 氧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发生爆炸。
A、氢气和甲烷都具有可燃性,不具有助燃性气体,不能发生爆炸,故错误;
B、氢气具有可燃性,氧气具有助燃性,能够发生爆炸,故正确;
C、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氮气不具有可燃性,不能发生爆炸,故错误。
故选B。
D、甲烷具有可燃性,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点燃甲烷和氧气的混合物,容易发生爆炸。
12.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将25g甲物质加入50克水中可得到75g溶液
B.P点表示t1℃时,甲、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至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物质
D.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由大到小的关系是___________。
【答案】 ①. B ②. 丙>乙>甲
【解析】
【详解】A、t1℃时,甲物质溶解度25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甲物质的质量是25g,故将25g甲物质加入50克水中,最多只能溶解甲物质12.5g,即可得到12.5g+50g=62.5g溶液,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P点表示t1℃时,甲、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B正确,符合题意;
C、三种物质溶液是否饱和,以及质量都不确定,所以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不能确定,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甲>乙>丙,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配成饱和溶液,溶解度大的需要的水少,溶解度小的需要的水多,所以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由大到小的关系是:丙>乙>甲;
故选:B;填:丙>乙>甲
13.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FeCl2溶液中含有的少量CuCl2
加足量铁粉,过滤
B
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CO
通过澄清石灰水
C
鉴别软水和硬水
加入无色酚酞,观察现象
D
检查NaOH溶液中是否含有Ca(OH)2
_______
【答案】 ①. A ②. 加入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可以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如有沉淀产生,则证明有氢氧化钙
【解析】
【分析】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根据三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
【详解】A、过量的铁粉能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B、二氧化碳能和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能与原物质反应,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软水和硬水都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不能鉴别,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检查NaOH溶液中是否含有Ca(OH)2,可加入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可以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如有沉淀产生,则证明有氢氧化钙。
故选A
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23分)
14. 构建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的价类二维图是学习初中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图是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
(1)A是最简单的有机物,写出化学式并标出碳的化合价___________。
(2)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原因是_____。
(3)厨房产生的CO可以使客厅的人中毒原因是(微观)___________。
(4)用NaOH溶液“捕捉”空气中的D物质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1)
(2)碳原于排列方式不同
(3)分子在不断运动 (4)
【解析】
【小问1详解】
A为最简单的有机物,则为甲烷,甲烷(CH4)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设碳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x+(+1)×4=0,解得x=-4,则标出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小问2详解】
金刚石和石墨、C60都为碳单质,但由于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则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小问3详解】
分子在不断运动,则人会吸收一氧化碳,从而中毒。
【小问4详解】
D为氧化物,且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则其为二氧化碳,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5. 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它在第___________周期。
(2)B、D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A、B、C、D中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答案】(1) ①. 19.00 ②. 二##2
(2)MgF2 (3)AC##CA
【解析】
【分析】A、B、C、D是四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故A为氦原子,B为氟原子,C为氩原子,D为镁原子。
【小问1详解】
由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
由氟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氟原子核外有2层电子层,该元素所在周期数=该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故它在第二周期。
【小问2详解】
由分析可知,B为氟原子,易得到1个电子,显-1价,D为镁原子,易失去2个电子,显+2价,根据写元素、上标价、交叉约简写右下的书写原则,故B、D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MgF2。
【小问3详解】
A原子为氦原子,第一层也是最外层电子数为2,根据电子排布规则,第一层最多2个电子,故A原子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故A、B、C、D中化学性质相似的AC。
16. 人类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的发展关系十分密切,金属在生活生产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铁和钢的机械性能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乙装置模拟炼铁。请写出玻璃管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式:___________。
(3)在该装置的反应中,实验开始前应先_____(填“通CO”或“加热”);原因是______。
(4)C处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___。
(5)向Mg、Zn和Fe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质量的CuCl2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此时滤液中有哪些溶质,请写出所有可能:___________。
【答案】(1)含碳量不同
(2)
(3) ①. 通CO ②. 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一氧化碳和氧气混合加热后发生爆炸
(4)除去尾气中的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
(5)MgC12或MgCl2、ZnC12(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生铁和钢的机械性能不同的原因是含碳量不同,生铁的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故填:含碳量不同。
【小问2详解】
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小问3详解】
在该装置的反应中,实验开始前应先通CO,原因是一氧化碳有可燃性,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一氧化碳和氧气混合加热后发生爆炸,故填:通CO;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一氧化碳和氧气混合加热后发生爆炸。
【小问4详解】
一氧化碳有毒,C处酒精灯作用是除去尾气中的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故填:除去尾气中的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
【小问5详解】
向Mg、Zn和Fe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质量的CuCl2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说明溶液中无铜离子和亚铁离子,根据金属活动性,Mg>Zn,镁先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铜和MgC12,镁反应完后,锌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铜和ZnC12,所以滤液中溶质有MgC12(锌没有参加反应)或MgCl2、ZnC12(锌参加了反应)故填:MgC12或MgCl2、ZnC12(答案合理即可)。
17. 某电镀厂排放的污水中含有硫酸铜、硫酸锌和硫酸亚铁,为减少水污染及约成本,回收重要物质硫酸料及有关金属,设计如图所示流程。根据流程请回答:
(1)操作①、②、③都是相同的操作,化学上叫______,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
(2)污水中加入过量甲时,请任写一个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滤液C中的阳离子有___________。
(4)电镀厂中常用硫酸铁和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硫酸铜,请你写出它们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答案】(1) ①. 过滤 ②. 玻璃棒、漏斗、烧杯
(2) ##
(3)Fe2+、H+ (4)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通过操作①、②、③,固体和液体均分离,则名称过滤;
过滤时需要的玻璃仪器为烧杯、漏斗和玻璃棒。
【小问2详解】
由于滤液B蒸发得到硫酸锌,而污水中含有硫酸铜、硫酸锌、硫酸亚铁,则说明加入的甲为锌,锌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锌能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结合前面分析可知,固体A中含有铜和铁,而加入乙溶液后,固体中只剩铜,而铜不能与硫酸反应,但铁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则说明乙溶液为硫酸,滤液C中含有硫酸亚铁和过量的硫酸,则其中的阳离子为氢离子和亚铁离子。
【小问4详解】
硫酸铁和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硫酸铜,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18. 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__。
(2)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
(3)小红同学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___(从A一E中选择),使用该套装置制取气体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_,若改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___________端进入。
【答案】(1)长颈漏斗
(2)
(3)
(4) ①. BE##EB ②. 可以随时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 ③. b
【解析】
【小问1详解】
仪器①的名称为长颈漏斗。
【小问2详解】
装置A是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且试管口无棉花,故反应应该为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故方程式为KClO32KCl+3O2。
【小问3详解】
小红同学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原理为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故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 CO2。
【小问4详解】
根据(3)问解析可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故发生装置为B,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收集装置为E,故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是BE;
B装置可通过打开和关闭弹簧夹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关闭弹簧夹二氧化碳气体无法逸出,试管内压强变大,将液体压回长颈漏斗中,当试管内液体液面低于多孔隔板时,固液分离,反应停止,使用该套装置制取气体的突出优点是可以随时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万能瓶应长进短出,但是F装置为倒置的万能瓶,故应短进长出,故气体应从b端进入。
19. 某化学兴趣小组发现实验桌上的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塞上橡胶塞。为探究敞口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该组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1】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1】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___________。
该溶液已变质
【提出问题2】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完全变质?
【提出猜想】猜想一:该溶液中只有碳酸钠。
猜想二:该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___。
【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2】
实验步骤
实现现象
结论
先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
有___________生成
猜想二成立
静置,取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3滴酚酞溶液
上层清液___________。
【反思与交流】
①探究实验二中为什么要加入“过量”的氯化钡:___________。
②实验二中可以使用氢氧化钙代替氯化钡来验证实验吗?为什么?___________。
③实验室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应该如何保存:___________。
④若实验室要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配置100g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请问需要需要加入多少克水:___________。
【答案】 ①. 有气泡产生 ②. NaOH、Na2CO3 ③. 白色沉淀 ④. 变为红色 ⑤. 确保所有的碳酸钠都被除去 ⑥. 不可以,因为氢氧化钙过量加入会使显碱性会影响后续实验结论 ⑦. 密封保存 ⑧. 75g
【解析】
【详解】[实验探究1]
氢氧化钠变质是因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而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结论为该溶液已经变质,则现象为有气体产生。
[提出猜想]
若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则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实验探究2]
结论为猜想二正确,即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由于碳酸钠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钡沉淀,则现象为有白色沉淀产生;且氢氧化钠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则现象为溶液变红色。
[反思与交流]
①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而加入过量的氯化钡,能除去碳酸钠。
②由于氢氧化钡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则无法证明溶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
③结合前面分析可知,氢氧化钠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则氢氧化钠溶液应密封保存。
④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设需要2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x,则20%x=100g×5%,解得x=25g,则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100g-25g=75g。
五、综合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0. 用托盘天平称取15.6g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放入烧杯中,向烧杯里加入100g水,固体全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滴加Ba(OH)2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用托盘天平称量Na2CO3和NaOH混合物的时候,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___________盘(填“左”或“右”);
(2)滴入Ba(OH)2溶液时,观察到的明显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3)当滴加Ba(OH)2溶液至图中A点时,烧杯中溶液含有的溶质有___________种;
(4)当滴加Ba(OH)2溶液至图中B点时,求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右 (2)有白色沉淀产生
(3)两##2
(4)设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则
、
解得x=10.6g、y=8g
则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5%。
【解析】
【小问1详解】
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即砝码应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上。
【小问2详解】
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则现象为有白色沉淀产生。
【小问3详解】
当滴加Ba(OH)2溶液至图中A点时,此时溶液中碳酸钠还未完全反应,则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有碳酸钠、氢氧化钠两种。
【小问4详解】
见答案。
江西省吉安市八校联盟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江西省吉安市八校联盟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选择与填充题,填空与说明题,实验与探究题,综合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选择填充题,填空与说明题,实验与探究题,综合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吉安市七校联盟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江西省吉安市七校联盟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N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