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甘肃省定西市岷县西藏九年制学校中考生物三模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3年甘肃省定西市岷县西藏九年制学校中考生物三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1. 下列现象与影响的生态因素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南橘北枳——水分 B. 仙人掌叶片退化为刺——光照
C. 大雁南飞——温度 D. 蛾类大多在夜间活动——空气
2. 俗话说:“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鸭子的结构层次与桃树相比特有的是( )
A. 细胞 B. 组织 C. 器官 D. 系统
3. 如图是花生的果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①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来
B. 图中②种子,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C. 花生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胚芽
D. 花生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子叶发育成植物体的叶
4. 下面是张华为妈妈设计的几份午餐食谱,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
A. 大虾、牛肉、鸡蛋 B. 青菜、排骨、馒头 C. 米饭、白菜、芹菜 D. 肥肉、冬瓜、面包
5. 亮亮吃辣条后,肚子疼痛,经医院诊断为急性肠炎,他的血常规化验单中测定值最可能偏离正常范围的是( )
A. 红细胞 B. 血小板 C. 血浆 D. 白细胞
6. 2022年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拉力赛惊心动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听到发令声,运动员立即出发,属于复杂反射
B. 发令声在运动员的耳蜗处形成听觉
C. 运动员在弯道转弯时,通过小脑维持身体平衡
D. 当运动员吸气时,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7. 基因在亲子代之间传递的桥梁是( )
A. 受精卵 B. 精子和卵细胞 C. 染色体 D. 体细胞
8. 下列实例与运用的生物技术匹配不正确的是( )
A. “多莉”羊的诞生--克隆技术 B. 太空辣椒的培育--诱变育种培养
C. 试管婴儿的培育--无性生殖技术 D. 酸奶、泡菜的制作--发酵技术
9. 王亚平姐姐她们不光在空间站做太空授课,还利用太空辐射做植物育种。这类育种属于( )
A. 杂交育种,可遗传变异 B. 杂交育种,不可遗传变异
C. 诱变育种,可遗传变异 D. 诱变育种,不可遗传变异
10. 学好生物学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伤害或挽救生命,让我们生活的更健康。下列做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用药前都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B. 心肺复苏的方法是先做2次胸外按压,再做2次人工呼吸,交替进行
C. 非处方药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但也要注意用药安全
D. 中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可通过补充钙和维生素D来预防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11. 人类特有的反射是与______有关的反射。
12. 某医院急救室中有一位O型血的病人急需输血,他可以输入血液的血型是______。
13. 成语“金鸡报晓”和“孔雀开屏”所描述的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 ______ 所决定的,称为先天性行为。
14. 病毒是一类结构简单的微生物,它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 ______ 组成.
15.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______,不断进行着进化.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
16. 如图1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该食物网中共有 ______ 条食物链,其中最短的食物链可表示为 ______ 。
(2)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镐的污染,则食物网中体内镑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______ 。
(3)在该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是 ______ 。它们能够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最终来自 ______ 。
(4)若此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则如图2中A、B、C、D四幅图中能较准确表示出吃虫鸟数量变化的是 ______ (填字母)。
17. 如图是人体生理活动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完成b过程的主要场所是 ______ ,如果a表示淀粉的消化,则最终的消化产物为 ______ 。
(2)在进行生理过程d时,肺内气压 ______ (填“增大”或“缩小”)。
(3)在经过A、B两个生理过程后,血液成分明显减少的除氧气外还有 ______ 。
(4)图中属于排泄途径的有 ______ (填图中字母)。
18.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中国农业科学院在2021年工作会议上宣布,草地贪夜蛾的防控攻关已取得重大进展。草地贪夜蛾分为“玉米型”与“水稻型”,前者主要取食玉米,后者主要取食水稻。在借助技术进行生物农业治理方面,研究人员进一步探究草地贪夜蛾的行为规律,研发高效精准的监测预警技术,实现异地预测预报和就地治理。
(1)从动物分类的角度看,草地贪夜蛾属于 ______ 动物。
(2)与病毒相比,草地贪夜蛾在细胞结构上的不同是 ______ 。
(3)草地贪夜蛾分为“玉米型”与“水稻型”。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______ 多样性。
(4)草地贪夜蛾有很强的迁徙能力。从行为的获得途径看,该行为属于 ______ 行为。
(5)草地贪夜蛾的发育经过卵、 ______ 、蛹、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19. 某同学制作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情况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该同学所观察到的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与洋葱表皮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共同结构,但也观察到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不具有______、液泡和叶绿体等结构。
(2)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主要步骤是: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滴生理盐水;牙签刮口腔内侧壁;涂抹;盖盖玻片;染色等六个步骤。A图中出现气泡,是由于制作临时装片步骤的“______”操作不规范引起的。
(3)已知该同学观察B图使用的目镜是5×,物镜是10×.若想在视野中观察到更多的细胞,该同学应选择物镜放大倍数为______(填“8×”、“10×”或“15×”)的镜头,转动C图显微镜中标号______所示结构进行观察即可。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20. 为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以银边天竺葵为材料,设计并实施了如下实验,请据图分析作答。
(1)步骤①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处理24h的目的是消耗掉叶片内______。
(2)步骤②叶片的银边部分和绿色部分形成一组______实验。
(3)滴加碘液后,叶片变蓝色的是______(填“银边部分”或“绿色部分”)。
(4)步骤③中,将绿叶放在洒精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使______溶解到酒精中。
(5)根据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南橘北枳”,是环境因素温度对生物橘的影响,体现了环境因素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B、叶片退化为刺的仙人掌,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环境。
C、冬季南方温度高,有利于觅食,因此。大雁南飞主要是受温度影响形成的季节节律。
D、蛾类在夜间活动,主要是受光照影响形成的昼夜节律行为。
故选:C。
(1)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2)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2.【答案】D
【解析】解:桃树属于植物,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鸭子属于动物,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可见,与桃树相比,鸭子的结构层次与桃树相比特有的是系统。
故选:D。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记住植物和动物的结构层次不同,植物没有系统这个结构层次。
3.【答案】A
【解析】解:A、图中①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来,A正确。
B、图中②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来,B错误。
C、花生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胚根,将来发育成根,C错误。
D、花生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子叶中的有机物含量不断减少,胚芽发育成幼苗的茎和叶。D错误。
故选:A。
1、一朵花经过传粉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下:
2、图中①果皮、②种子。
掌握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4.【答案】B
【解析】解:A、大虾、牛肉、鸡蛋主要提供蛋白质和脂肪,此食谱无蔬果类,不能提供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也无淀粉类的食物,此食谱营养不全面,不符合题意;
B、馒头主要提供淀粉等,排骨主要提供蛋白质和脂肪,青菜主要提供维生素、无机盐,此食谱营养全面,较合理。符合题意;
C、米饭主要提供淀粉等,白菜、芹菜主要提供维生素、无机盐,无瘦肉、奶、蛋类,不能提供蛋白质,此食谱营养不全面,不符合题意;
D、肥肉主要提供脂肪,冬瓜主要提供维生素、无机盐,面包主要提供淀粉等,无瘦肉、奶、蛋类,不能提供蛋白质,此食谱营养不全面,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合理营养就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并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核心。健康食谱,要合理营养、均衡膳食,食物应多样化,荤素搭配要合理,营养全面合理。
食谱中的食物要能提供全面、合理的营养物质。要均衡膳食。
5.【答案】D
【解析】解:白细胞的主要功能为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等。当病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聚集在发炎部位并将病菌吞噬。因此亮亮经医生诊断为急性肠炎,测定值最可能高于正常范围的是白细胞。
故选:D。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血小板和白细胞。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三种血细胞的功能。
6.【答案】B
【解析】解:A、听到发令声,运动员立即出发,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属于条件反射,A正确。
B、发令声在运动员的听觉中枢处形成听觉,B错误。
C、小脑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身体的平衡,滑行途中,运动员身体能够保持平衡主要受小脑的调节,C正确。
D、当运动员吸气时,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D正确。
故选:B。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受大脑皮层的控制,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不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神经调节的基础知识。
7.【答案】B
【解析】解: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故选:B。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染色体的组成和亲代传递给子代的是控制性状的基因,而不是性状本身.
8.【答案】C
【解析】解:A、“多莉”羊的诞生利用的是克隆技术,A正确;
B、我国科学家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种子培育出太空辣椒,属于改变生物的基因进行育种,B正确;
C、“试管婴儿”的诞生属于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技术,属于有性生殖,C错误;
D、酸奶、泡菜是利用乳酸菌发酵获得的,因此采用的是发酵技术“,D正确。
故选:C。
(1)克隆技术本身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的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
(2)诱变育种是指用物理、化学因素诱导动植物的遗传特性发生变异,再从变异群体中选择符合人们某种要求的单株/个体,进而培育成新的品种或种质的育种方法。
(3)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
(4)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掌握常见的关于生物技术应用的例子,注意搜集相关的资料。
9.【答案】C
【解析】解:王亚平姐姐她们不光在空间站做太空授课,还利用太空辐射做植物育种,受到宇宙射线辐射,基因组成发生改变,是由遗传物质基础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异,是诱变育种,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故选:C。
(1)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2)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的特点。
10.【答案】B
【解析】解:A、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前都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A正确。
B、如果人突然停止呼吸,但心跳存在时,我们一般应对其进行人工呼吸进行施救,先做30次心脏按压,再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反复进行,B错误。
C、非处方药适于消费者可以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简称OTC,C正确。
D、中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除了补钙还要多补充维生素D,D正确。
故选:B。
(1)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2)血管有三种: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动脉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去的血管,血流速度最快,应该在近心端进行包扎急救。静脉出血应该在远心端用手指紧紧按住或用绷带压迫止血,毛细血管出血不需要做特殊的处理,只要注意局部的清洁,解答即可。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安全用药的内涵,平时注意积累一些急救的知识。
11.【答案】语言文字
【解析】解:由于人类的大脑皮层内具有语言、文字中枢,能对语言文字作出反应,只有人类才有,这种反射所特有的反射活动,只有人类才有而其它动物没有。
故答案为:语言文字。
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也称为简单反射;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也称为复杂反射。
知道由于人类的大脑皮层内具有语言、文字中枢,人类能对语言文字作出反应,这种反射所特有的反射活动。
12.【答案】O型血
【解析】解:从上表看来,除了同血型者之间可以相互输血外,血液为AB型的人还可以接受其他各血型的血液,而O型血则可以输给其他各血型的受血者,因为O型血的红细胞不含有凝集原,但其血清中含有抗A、抗B凝集素,故医院急救室中有一位O型血的病人急需输血,他可以输入血液的血型只能是O型血。
故答案为:O型血
输血时,主要是考虑献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之间是否发生凝集反应。按照这个道理就可以推断出ABO血型之间在输血时的相互关系,如下表所示。
献血者红细胞(含凝集原) | 受血者血清(含凝集素) | |||
O型(抗A、抗B) | A型(抗B) | B型(抗A) | AB型(无) | |
O型(无) | - | - | - | - |
A型(A) | + | - | + | - |
B型(B) | + | + | - | - |
AB型(A、B) | + | + | + | - |
注:“+”表示有凝集反应:“-”表示无凝集反应。
熟记人类血液分为四型:A型;B型;AB型;O型,输血时应注意的事项,首先必须明确输血的原则和输血的规律,并会灵活运用。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在没有同型血的情况下,在不出现血液凝聚现象的前提下,可以考虑输其它血型的血。
13.【答案】遗传物质
【解析】解: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简单的、出生时就必不可缺的行为。
故答案为:遗传物质。
动物所进行的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把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
14.【答案】遗传物质
【解析】解: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只有病毒比较特殊,病毒是一类结构十分简单的微生物,它没有细胞结构,主要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故答案为:遗传物质
本题考查的是病毒的形态结构特点.病毒是一类结构非常简单的微生物.
关于病毒的结构可与和细菌、真菌的结构比较记忆!
15.【答案】自然选择
【解析】解:自然界中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从而能产生大量的后代。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限的,生物为了获取食物和空间,要进行生存斗争。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被淘汰。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行着进化。
故答案为:自然选择。
本题考查的生物进化的原因,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因,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外因。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基础,环境的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
16.【答案】4 绿色植物→鼠→猫头鹰 猫头鹰 绿色植物(或生产者) 太阳 D
【解析】解:(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图中食物链为:绿色植物→食草昆虫→吃虫鸟→猫头鹰;绿色植物→鼠→猫头鹰;绿色植物→鼠→蛇→猫头鹰;绿色植物→兔→蛇→猫头鹰,共四条。其中最短的食物链是:绿色植物→鼠→猫头鹰。
(2)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该食物网中,猫头鹰的营养级别最高,其体内汞的含量最高。
(3)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有机物(食物)和氧气,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它们能够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
(4)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在不断地变化着,并在一定情况下维持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现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D图体现了动态平衡现象,故选D。
故答案为:
(1)4;绿色植物→鼠→猫头鹰;
(2)猫头鹰;
(3)绿色植物(或生产者);太阳;
(4)D。
(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
(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
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及食物链的正确书写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解题的关键。
17.【答案】小肠 葡萄糖 增大 尿素 d、g、h
【解析】解:(1)b是吸收,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如果a表示淀粉的消化,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
(2)呼吸运动的进行是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分不开的,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时,膈顶部下降,引起胸腔上下、前后、左右径均增大,胸廓扩大,肺随之扩大,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顶部上升,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可见,d呼气时膈肌舒张、肋骨间的肌肉舒张,肺缩小、胸廓缩小,肺内气压增大。
(3)血液流经肾脏时,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虑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进入肾单位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所以,②肾静脉中的血液内含量明显减少的物质除了氧气外,还有尿素。
(4)人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图示中d表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h表示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g表示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
故答案为:(1)小肠;葡萄糖
(2)增大
(3)尿素
(4)d、g、h
图示表示了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生理过程,包括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血液循环、尿的形成等生理过程。图示中,a是消化,b是吸收,c是吸气,d是呼气,e、f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g是排汗,h是排尿、A是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B是肾小管的重新吸作用。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肺泡里的气体交换,尿的形成过程以及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18.【答案】节肢 有细胞结构 基因 先天性 幼虫
【解析】解:(1)草地贪夜蛾的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具有两对翅,适于飞行;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能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草地贪夜蛾属于节肢动物。
(2)与病毒相比,草地贪夜蛾在细胞结构上的不同是有细胞结构。而病毒无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
(3)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草地贪夜蛾分为玉米品系和水稻品系两种类型,这属于基因的多样性。
(4)先天性行为是指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又叫后天性行为。草地贪夜蛾的迁徙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故这种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5)草地贪夜蛾的个体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并且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完全变态发育。
故答案为:(1)节肢;
(2)有细胞结构;
(3)基因;
(4)先天性;
(5)幼虫。
1、节肢动物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
2、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差别明显;不完全变态发育指的是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差别不大。
3、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蜘蛛结网等。学习行为是在体内的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小狗做算术题等。
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生物学的相关知识。
19.【答案】细胞壁 盖盖玻片 8× ②
【解析】解:(1)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绿色部分含有),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2)临时装片的制作的主要步骤:净片、滴液、取材、盖片、染色。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住一块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地放平,盖在薄膜上,可减少气泡产生。A图中出现气泡,是由于制作临时装片步骤的“盖盖玻片”操作不规范引起的。
(3)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是倒立放大的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放大倍数越小,物像越小,物像的数目越多。所以小强观察B 图使用的目镜是 5×,物镜是 10×,则该物像被放大了50倍,选8×放大倍数小,物像越小,物像的数目多,物镜安装在转换器上,转动转换器可以变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故答案为:(1)细胞壁;
(2)盖盖玻片;
(3)8×;②。
C图中:①粗准焦螺旋;②转换器;③载物台;④反光镜。
此题综合考查了显微镜的主要结构的作用、临时装片的制作、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区别和细胞的能量转换器。
此题综合性较强,只有全面掌握基础知识,才能避免知识的遗漏,正确解答与教材相关的各种问题。
20.【答案】(1)有机物
(2)对照
(3)绿色部分
(4)叶绿素
(5)叶绿体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实验,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探究实验的步骤和设计原则。
【解答】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光合作用必须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内进行。
(1)为了去除实验叶片内原有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前要把实验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消耗掉叶片内的有机物。
(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天竺葵的银边部分没有叶绿体,绿色部分有叶绿体,除此之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因此天竺葵的银边部分和绿色部分可以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叶绿体。
(3)银边部分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绿色部分有叶绿体有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变蓝色。
(4)酒精能溶解叶绿素,将植物放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后,摘下该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于酒精中,直到叶片变成黄白色。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脱色时要隔水加热,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因此步骤③中,将绿叶放在洒精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5)根据该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能得出的结论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2022-2023学年甘肃省定西市岷县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甘肃省定西市岷县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中考生物三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中考生物三模试卷(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中考生物一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中考生物一模试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