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1.2 *五代史伶官传序课时作业
展开五代史伶官传序
一、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其小字亚子,当时人或谓之亚次。又别为优名以自目,曰李天下。自其为王,至于为天子,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至于亡。
是时,诸伶人出入宫掖,侮弄缙绅,群臣愤嫉,莫敢出气,或反相附托,以希恩幸,四方藩镇,货赂交行,而景进最居中用事。庄宗遣进等出访民间,事无大小皆以闻。每进奏事殿中,左右皆屏退,军机国政皆与参决。三司使孔谦兄事之,呼为“八哥”。庄宗幸邺,乃遣进等采邺美女千人,以充后宫。而进等缘以为奸,军士妻女因而逃逸者数千人。庄宗还洛,进载邺女千人以从,道路相属,男女无别。
郭门高者,名从谦,门高其优名也。虽以优进,而尝有军功,故以为从马直指挥使。从马直,盖亲军也。从谦以姓郭,拜崇韬为叔父,而皇弟存乂又以从谦为养子。崇韬死,存乂见囚,从谦置酒军中,愤然流涕,称此二人之冤。是时从马直军士王温宿卫禁中夜谋乱事觉被诛庄宗戏从谦曰汝党存乂崇韬负我又教王温反复欲何为乎从谦恐,退而激其军士曰:“罄尔之赀,食肉而饮酒,无为后日计也。”军士问其故,从谦因曰:“上以王温故,俟破邺,尽坑尔曹。”军士信之,皆欲为乱。
李嗣源兵反,向京师,庄宗东幸汴州,而嗣源先入。庄宗至万胜,不得进而还,军士离散,尚有二万余人。居数日,庄宗复东幸汜水,谋扼关以为拒。四月丁亥朔,朝群臣于中兴殿,宰相对三刻罢。从驾黄甲马军阵于宣仁门、步军阵于五凤门以俟。庄宗入食内殿,从谦自营中露刃注矢,驰攻兴教门,与黄甲军相射。庄宗闻乱,率诸王卫士击乱兵出门。乱兵纵火焚门,缘城而入,庄宗击杀数十百人。乱兵从楼上射帝,帝伤重,踣于绛霄殿廊下,自皇后、诸王左右皆奔走。至午时,帝崩,五坊人善友,聚乐器而焚之。嗣源入洛,得其骨,葬新安之雍陵。以从谦为景州刺史,已而杀之。
《传》曰:“君以此始,必以此终。”庄宗好伶,而弑于门高,焚以乐器。可不信哉!可不戒哉!
(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时/从马直军士王温宿卫禁中/夜谋乱/事觉被诛/庄宗戏从谦曰/汝党存乂崇韬负我/又教王温反/复欲何为乎/
B.是时/从马直军士王温宿卫/禁中夜谋乱事/觉被诛/庄宗戏从谦曰/汝党存乂崇韬负我/又教王温反/复欲何为乎/
C.是时/从马直军士王温宿卫禁中/夜谋乱/事觉被诛/庄宗戏从谦曰/汝党存乂崇韬负我/又教王温/反复欲何为乎/
D.是时/从马直军士王温宿卫/禁中夜谋乱事/觉被诛/庄宗戏从谦曰/汝党存乂崇韬负我/又教王温/反复欲何为乎/
答案:A
解析:“禁中”是指帝王所居宫内,也作“禁内”,是王温宿卫的地方;“觉被诛”中“觉”的对象是“谋乱之事”,以此排除B、D两项;“又教王温”,于理说不通,故排除C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缙绅”,原意是插笏于带,旧时官宦的装束,转用为官宦的代称。
B.“藩镇”,亦称方镇,是唐朝中、后期设立的军镇。“藩”是“保卫”之意,“镇”是指“军镇”。
C.“朔”,古人把农历每月最后一天称为“朔”,农历每月第一天称为“晦”。
D.“崩”,古代把帝王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来比喻,帝王死称“崩”。
答案:C
解析:古人把农历每月最后一天称为“晦”,农历每月第一天称为“朔”。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宗既喜欢滑稽戏,又通晓音乐,还能谱曲,他常常与伶人一道在庭院里演杂戏,伶人因此而当权,最终导致后唐的灭亡。
B.庄宗宠信伶官,这些伶官也飞扬跋扈,随意侮辱官员,这些官员在伶官面前敛声屏气,小心翼翼。也有一些无耻的官员就阿附这些伶官,以图飞黄腾达。
C.郭门高本名郭从谦,郭门高是他做优伶时用的名字。他善于钻营,认郭崇韬为叔父,又认庄宗的弟弟李存乂为养父,因此当上了从马直指挥使。
D.郭门高与郭崇韬、李存乂关系紧密,他的部下王温在禁宫中宿卫时图谋作乱被诛,所以庄宗和他开玩笑问他还想干什么时,他非常害怕,于是图谋叛乱。
答案:C
解析:C项,由原文第3段“虽以优进,而尝有军功,故以为从马直指挥使”可知,郭门高当上从马直指挥使的原因是有军功。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罄尔之赀,食肉而饮酒,无为后日计也。
(2)庄宗好伶,而弑于门高,焚以乐器。可不信哉!可不戒哉!
参考答案:(1)花光你们的钱财,吃肉喝酒,不要为以后打算了。
(2)庄宗喜欢唱戏,最终就被郭门高弑杀,尸体被人用乐器焚烧。这难道不是真的吗!难道不应该戒惧吗!
5.庄宗宠信伶官,伶官也飞扬跋扈,而“景进最居中用事”。请概括说明景进有哪些飞扬跋扈的表现。
参考答案:①出入宫掖,侮弄缙绅。②景进奏事时,屏退周围,不让别人知晓。③军事机要和国家政务他都参与决策。④替庄宗搜寻美女填充后宫而趁机做坏事。
参考译文(后唐)庄宗既喜好滑稽戏,又通晓音乐,还能谱曲,到现在,汾州、晋州一带,很多人能唱他唱的歌,称为“皇帝亲自制作”的歌到处都是。他的小名叫亚子,当时有人叫他亚次。另外他又给自己取了个艺名,叫李天下。从他做王,到做天子,他常常与伶人一道在庭院里演杂戏,伶人因此而当权,最终导致灭亡。
当时,众伶人出入宫廷,侮辱戏弄官员,群臣又愤怒又痛恨,却不敢在他们面前大声说话,有的人反而依附于他们,以图被宠信而升迁,各地藩镇,争相送他们财物进行贿赂,而景进地位最高,权力最大。庄宗派景进等人出宫到民间访查,事情无论大小都要奏报。他每次在大殿中奏报事情,左右的人全部屏退,军事机要和国家政务他都参与决策。三司使孔谦用对待哥哥的礼节对待他,叫他“八哥”。庄宗驾临邺都,就派遣景进等人搜罗邺地美女上千人,来充实后宫。而景进等人借机干坏事,士卒的妻子、女儿因此而逃跑的有上千人。庄宗回洛阳时,景进用车载邺地美女数千人跟从,在道路上一个接着一个,男女混杂。
郭门高名字叫从谦,门高是他的艺名。他虽然是凭着伶官的身份飞黄腾达,但曾经有军功,所以庄宗任命他为从马直指挥使。从马直,就是皇帝的亲军。郭从谦因为姓郭,就认郭崇韬为叔父,皇弟李存乂又收他为养子。郭崇韬死,李存乂被囚禁,郭从谦在军中摆酒,愤然流下眼泪,诉说两个人的冤屈。这时,从马直的士兵王温在宫中宿卫,夜里密谋作乱,事情被发觉而被杀。庄宗对郭从谦开玩笑说:“你的同党李存乂、郭崇韬背叛我,你又叫王温谋反。你还想干什么呢?”郭从谦很害怕,回去之后就煽动他手下士兵说:“花光你们的钱财,吃肉喝酒,不要为以后打算了。”士卒问他缘故,郭从谦就说:“皇上因为王温的缘故,等到攻破邺都,就把你们这些人全部坑杀。”士卒们相信了他,全都想叛乱。
李嗣源的军队反叛,攻向京城,庄宗向东退往汴州,然而李嗣源先进入汴州。庄宗到了万胜镇,不能前进,就又往回走,士兵逃散,还剩二万余人。过了几天,庄宗又向东往汜水去,想扼守关隘抵挡李嗣源。四月丁亥朔日,庄宗在中兴殿大会群臣,宰相奏对三刻后结束。随从皇帝车驾的黄甲马军在宣仁门列阵、步军在五凤门列阵等候。庄宗入内殿吃饭,郭从谦从军营中带着刀箭,骑马攻打兴教门,和黄甲军对射。庄宗听说叛乱,率领诸王、卫士将叛乱士兵赶出兴教门。乱兵纵火烧了兴教门,攀着城墙进入宫中,庄宗杀死了几十上百人。乱兵从楼上向庄宗射箭,庄宗受重伤,跌倒在绛霄殿走廊下,从皇后、诸王到左右侍从全都逃跑了。到午时,庄宗驾崩,五坊人善友聚集乐器焚烧了庄宗的遗体。李嗣源进入洛阳,得到他的尸骨,埋葬在新安的雍陵。李嗣源任命郭从谦为景州刺史,不久之后杀了他。
《传》上说:“国君你从这里开始,就必将以此而结束。”庄宗喜欢唱戏,最终就被郭门高弑杀,尸体被人用乐器焚烧。这难道不是真的吗!难道不应该戒惧吗!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6~7题。
鹭 鸶
杜 牧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鹭 鸶①
欧阳修
激石滩声如战鼓,翻天浪色似银山。
滩惊浪打风兼雨,独立亭亭意愈闲。
注①此诗作于庆历五年(1045)初冬,当时作者被贬滁州。另一说,创作于庆历八年(1048),当时作者由滁州调任扬州知州。
6.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杜牧诗首句写鹭鸶全身羽毛雪白,衬托着青玉般的长嘴,给人一种清高孤冷之感。
B.杜牧诗次句写鹭鸶在溪水中捕食鱼虾,清澈的溪水映衬着它们那洁白美丽的身影。
C.杜牧诗三、四两句,远近结合,以远方碧山为衬,用梨花作喻,境界开阔,引人遐思。
D.欧阳修诗前两句分别从听觉与视觉的角度写出了滩浪的巨大声势,都用了比喻手法。
答案:A
解析:A项,“清高孤冷”错误,应是“清静悠闲”。
7.欧阳修诗在鹭鸶怎样的形象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欧阳修诗中的鹭鸶,在江滩之上风吹浪打的喧闹环境中,独立不倚、气定神闲,保持自己高洁的姿态。诗人借咏此鸟来抒发自己虽遭贬谪,但仍保持内心独立清高的思想感情。
解析:在尾联中鹭鸶的形象终于出现:高标独立、姿态美好。“亭亭”这一叠词生动地表现出鹭鸶伫立时的高雅轻盈的体态。联系注释①中作者贬官的背景,结合“滩惊浪打风兼雨,独立亭亭意愈闲”分析,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怀。
(三)名篇名句默写
8.将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1)《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 , , !”
(2)《五代史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话“ , ”,结合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得出结论:“ , ,自然之理也。”
(3)《五代史伶官传序》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警诫后人的句子是:“ , ,岂独伶人也哉?”
答案:(1)盛衰之理 虽曰天命 岂非人事哉
(2)满招损 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二、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路两侧是青青的草坪、森森的梧桐,间或有刻着李白、杜甫、孟浩然、皮日休、欧阳修等人诗词的碑刻。一粒粒黑黝黝的饱满遒劲的汉字,宛如圣哲先贤们的一颗颗瞳仁,静谧、肃穆而又慈祥。
走出一片松林,眼前豁然一亮;箕形山坡下,累累卧石和簇簇青葱之间,好鸟相鸣,荷叶田田,萼红( ),一池晶莹,笑容可掬。池塘约三四亩,澄澈( ),( )着青山绿树,蓝天白云,日月沉浮,好一个安详的世界!那是大地的脉络,那是历史的记忆。 ,重檐六角,斗拱高耸,恰似魏晋高士的峨冠。池水周围是一丛丛毛竹, ,又如美女明眸的睫羽。
9.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灼灼 幽静 映照
B.灼灼 宁静 映照
C.濯濯 宁静 映衬
D.濯濯 幽静 映衬
答案:B
解析:“灼灼”形容明亮。“濯濯”形容山上光秃秃的,没有树木。根据语境,“萼红”应是明亮的,应选“灼灼”。“幽静”指寂静。“宁静”指(环境、心情)安静。此处的环境应是“澄澈宁静”。“映照”指照射。“映衬”指映照、衬托。此处不存在“衬托”的问题,应选“映照”。
10.文中画横线处的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解析:③处的分号改为句号。
11.在文中两处横线上填上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池中有一座湖心亭 滴青流翠,楚楚动人
B.湖心亭位于池中 楚楚动人,滴青流翠
C.池中有一座湖心亭 楚楚动人,滴青流翠
D.湖心亭位于池中 滴青流翠,楚楚动人
答案:A
解析:“池中”紧承上文,“湖心亭”关照下文,“滴青流翠”紧承上文,“楚楚动人”关照下文。
12.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据载,有一次欧阳修替人写了一篇《相州昼锦堂记》,交稿后,他细细推敲了一下,觉得有两句有些欠妥。可那人已经走远了,他便派人骑快马将稿子追回,做了修改。“这不还和原稿一模一样吗?”来人接过改稿,草草一读,很是奇怪。仔细读后才发现,全文只是在“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中增加了两个连词“而”字;他反复吟诵“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后,不禁拍案叫绝。
那位请欧阳修写文章的人为什么对欧阳修最后增加的两个“而”字拍案叫绝?请从语言表达效果的角度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改句中意义虽未改变,但是语气由急促变为舒缓,似潺潺的山间流水,多了一份抑扬顿挫的音乐美。所以,那位请欧阳修写文章的人对增加的这两个“而”字拍案叫绝。
13.概括下面文段的主要内容。
欧阳修的散文,无论是议论,还是叙事,都是有为而作,有感而发。他的议论文有些直接关系到当时的政治斗争,这类文章不尚空谈而注重实际,尤其反对宣扬性命之说与佛老之说。他另有一类议论文与现实政治并无直接关系,但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生的深刻思考。又如他为友人文集作的序言,不但对友人的文学业绩进行评述,而且抒发了对死生离合、盛衰成败的人生遭际的感慨,绝非为文而文之作。
欧阳修的记叙文也都言之有物,如《五代史记》①一类历史散文自不必说,即使是亭台记、哀祭文、碑志文等作品,也都具有充实的内容。欧阳修的散文有很强的感情色彩,他的政论文慷慨陈词,感情激越;史论文则低回往复,感慨淋漓;其他散文更加注重抒情,哀乐由衷,情文并至。
注①《五代史记》即《新五代史》,后世为区别于薛居正等官修的五代史,遂称其为《新五代史》。
参考答案:欧阳修的散文内容充实,有感而发,情文并至。
解析:解答此题要抓住段落的总提句、观点句。第1段指出欧阳修散文的特点:有为而作,有感而发。第2段指出其散文言之有物,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据此即可得出答案。
高中人教统编版11.2 *五代史伶官传序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11.2 *五代史伶官传序课后测评,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1.2 *五代史伶官传序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1.2 *五代史伶官传序复习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1.1 过秦论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1.1 过秦论同步达标检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