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枣核教案设计
展开课 题 | 28.枣核 | 部编版 | 三年级下册 | 第八单元 | 第1课时 |
学 校 |
| 授课班级 |
| 授课教师 |
|
学习目标 | 1.会认“枣、核”等10个生字,读准“折、涨、嚷” 3个多音字。 2.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体会枣核的聪明勇敢。 | ||||
学习 重难点 | 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体会枣核的聪明勇敢。 | ||||
学情分析 |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复述故事的方法,但在练习时存在不敢说、不愿说,说不全面、不生动、不吸引人等情况,教学时应降低复述故事的要求和难度,尽量给学生多的复述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会说、敢说、大声说的习惯。 | ||||
教学辅助 | 1.多媒体课件。 2.学习任务单。 |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自由读文,了解人物
1.谈话导入。
你们见过枣核吗?
像枣核一般大小的孩子你们见过吗?
今天我们要讲的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是一个像枣核一样大小的孩子,它的名字叫枣核。
2.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思考:
(1)自主学习生字词。
(2)枣核是个怎样的孩子?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3.字词检测。
(1)读一读这些词语,注意蓝色字的读音。
枣核 夫妻 爹 犁田 聪明 折腾 困得很 牲口 官府 善罢甘休 涨得通红 叫嚷
重点提示:“枣、聪”是平舌音;“折、牲、涨”是翘舌音。
(2)识字技巧:
多音字:
①“折”是多音字,在词语“折腾”中读“zhē”,他还有另外两个读音:zhé,打折、骨折;shé,折本、 枝折花落。
辨析:因为经济不景气,叔叔刚进的两批货都打折(zhé)出售了,严重折(shé)本,他再也经不起折(zhē)腾了。
②“涨”是个多音字,表示“体积增大”“弥漫”“多出来”“头部充血”时,读zhàng,如,头昏脑涨、涨红了脸;表示“水量增加,水面高起来”“价格提高”时,读zhǎng,如,涨价、涨潮。
辨析:大家热情高涨(zhàng),纷纷表示想去看大海涨(zhǎng)潮。
③“嚷”是个多音字,一个读音是一声rǎng,另一个读音是三声rāng。读作三声rǎng时是大声喊叫的意思,例如大嚷大叫,吵嚷。欢嚷,骂嚷;读作一声rāng时是喧哗,吵闹和声张的意思。例如:别嚷嚷了,闹闹嚷嚷,叫叫嚷嚷,这件事不能嚷嚷出去。
辨析:听到孩子们的吵嚷(rǎng)声,妈妈走出去小声说:“都别嚷(rāng)嚷了,奶奶在休息。”
形声字:
“犁”是形声字。声旁(利),表示读音;形旁(牛),表示牛拉的农具。
比较识字:
核——孩 牲——姓
4.讨论交流:枣核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明确:枣核是个既聪明又勤快的孩子。
说他勤快,是因为枣核会许多本领,能扶犁,能赶驴,柴也比别人打得多。
枣核靠自己的聪明夺回了老百姓被县衙门抢走的牲口,并安然逃脱。
学习任务二:迁移运用,复述故事
1.明确复述任务。
枣核是怎样运用自己的智慧帮助乡亲们的?把这个精彩的部分复述下来吧!
2.回忆并讨论:前面几课我们用到了哪些复述的方法?你想运用哪种方法来复述这个精彩的故事情节呢?
明确:《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借助表格梳理内容;《方帽子店》借助重点语句,列提纲;《漏》根据示意图和文字提示,按地点转换复述故事。
3.交流复述方法。
方法一:填写下面的表格,借助表格复述。
方法二:记住关键词句,复述故事。
画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以及写枣核表现的句子,读一读,用心记一记,再连起来说一说。
白天——枣核说:“大家都不用愁,我有办法!”
晚上——(枣核)一蹦蹦进院子里。
枣核解开缰绳,又一蹦蹦到驴耳朵里,“哦喝!哦喝!”大声吆喝着赶驴。
这时候枣核从驴耳朵里跳了出来,把门打开,赶着牲口回到了村子。
天一亮——衙役们拿出铁链来绑枣核。枣核从铁链缝里蹦了出来,站在那里哈哈大笑。
衙役们打这面,枣核蹦到那面去,打那面,枣核蹦到这面来,怎么也打不着。
枣核这次不往别处蹦,一蹦蹦到了县官的胡子上,抓着胡子荡秋千。
方法三:借助示意图,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方法四:按照地点的转换复述故事。
村子——县衙门——村子——大堂
4.复述故事,交流、评价。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在小组内复述故事,组内同学相互评价。
评价要点:
(1)按顺序复述。
(2)重要情节将具体。
(3)讲出故事的趣味性。
学习任务三:发挥想象,续编故事
1.枣核大摇大摆回去了,可故事好像还没有结束,后来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发挥想象说一说吧!
提示:描写语言、动作时注意使用“反复”的写法,让你的故事与众不同。
2.示例:
这天,县官果然带着衙役来抓枣核,枣核全副武装,大摇大摆地走出来。“别再让他溜了!”县官喊道。衙役们一拥而上。枣核趁乱钻到县官的领口里,顺着领口爬到肩膀上,接着,在肩膀上就是一阵猛扎乱砍。县官疼得哇哇乱叫:“快来人啊!在肩膀上!快打!”衙役一根打下去,没打着枣核,却差点打死县官。衙役们还没缓过神来,只听县官惊叫道:“快来人啊!我的腿!”原来,枣核又钻进了县官的裤管里。衙役又一棍子打下去,县官一下子就跪到了地上:“哎哟,我的腿呀!”
就这样,枣核一会儿钻进这个人的领口,一会儿又钻进那个人的裤管,弄得他们人仰马翻。县官和衙役们哀嚎一片,只好连连求饶。
从此以后,县官再也不敢胡作非为了。
主题思想
课文写一对夫妻生了一个枣核大小的孩子,这个孩子不但勤快,本领大,而且还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县衙里抢回了被牵走的牲口,并且智斗县官,最终战胜了县官的故事,歌颂了枣核英勇无畏、敢于同恶势力斗争的精神,表达了人们惩恶扬善的美好愿望。
课后作业
1.把这个精彩的故事复述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2.完成分层作业。
板书设计:
枣核
枣核——勤劳又聪明
复述故事——方法一:借助表格
方法二:记住关键词
方法三:借助示意图
方法四:根据地点变化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枣核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5597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枣核教学设计</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总结,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枣核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5597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枣核教案设计</a>,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细读课文品读感悟,教学总结,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枣核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枣核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字词,感受故事,再读课文,理清顺序,选用方法,交流复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