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专题强化练3 贸易的发展变迁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40441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专题强化练3 贸易的发展变迁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40441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专题强化练3 贸易的发展变迁
展开
这是一份202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专题强化练3 贸易的发展变迁,共5页。
专题强化练3 贸易的发展变迁1.(2022安徽舒城中学月考)《吐鲁番出土文书》被评为首届向全国推荐的优秀古籍整理图书,其中整理的隋唐五代时期汉文商业契约文书约163件,涉及借贷、买卖等方面,文书内容全面丰富、规整清晰。可见隋唐五代时期( )A.经济史的史料全面完善B.经济活动秩序趋于规范C.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D.商业贸易的主体多元化2.(2021湖南师大附中月考)《宋史》记载:宋太宗时东京等城市中时有临街开设商店的“侵街”现象发生。宋仁宗景祐年间,对屡禁不止的“侵街”现象让步,允许沿街开设商店,直接收税。由此推测( )A.宋太宗重视城市商业发展B.宋仁宗时城市商业的管理出现混乱C.城市商业突破了地点限制D.商税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3.1882年《上海平准股票公司叙及章程》载:“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鹜,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股票)为幸。”这一现象说明( )A.社会各界支持集股筹资企业B.清政府经济政策出现重大变化C.洋务企业的近代化水平提高D.新型商业模式逐渐为人们接受4.(2022河北廊坊联考)16世纪以前,从中国出口的茶叶主要销往东亚、东南亚、中亚和西亚,只有少量茶叶通过上述地区被转销到欧洲和东非地区;16世纪至19世纪初,西欧、北美、西非等地区逐渐成为消费中国茶叶的主力军,欧洲国家开始寻求与中国进行直接贸易。这( )A.折射出世界市场的发展B.反映了中国朝贡贸易的变化C.成为地理大发现的诱因D.体现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5.(2022福建厦门一中期中)16世纪前,原产于东南亚地区的胡椒售价昂贵,在葡萄牙用胡椒入菜只是少数人的特权。而17世纪后,胡椒价格却逐步走低,开始大量进入寻常百姓家。这种变化是因为( )A.民众消费观念发生显著变化B.商业革命冲击西欧传统市场C.威尼斯香料垄断地位被打破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6.(2022湖北武汉六校期中)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经济危机。欧美国家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美元霸主地位随着美国经济实力下降而下降,日元、马克、英镑等地位不断提高,世界货币逐步走向多元化。这表明( )A.经济危机冲击原有格局B.经济危机使美国失去大国地位C.美元不再具有优势地位D.经济地位与政治地位完全匹配7.(2022江苏常熟外国语学校检测)20世纪4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加大公共事业的开支,制定经济发展计划,通过利率、税收等杠杆进行调控;另一方面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以上举措反映出的发展理念是( )A.加大宏观调控与国际协调B.实行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C.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D.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答案与解析贸易的发展变迁1.B2.C3.D4.A5.B6.A7.A 1.B 材料“涉及借贷、买卖等方面,文书内容全面丰富、规整清晰”体现的是隋唐五代时期通过商业契约来引导商业的发展,使经济活动秩序趋于规范,B项正确;“全面完善”的表述错误,排除A项;材料与人身依附关系松弛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商业贸易主体的多元化,排除D项。2.C 结合所学可知,宋朝时城市中坊市界限被打破,市分散于街巷,形成街市,与材料“允许沿街开设商店”相符,故C项符合题意。A、D两项材料都没有体现,排除;宋仁宗时城市商业的管理出现新政策是历史的进步,而非混乱,排除B项。3.D 根据材料“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鹜,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股票)为幸”可知,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的创办引发了人们对股票的追捧,这说明新型的商业模式逐渐为人们接受,故选D项;社会各界支持集股筹资企业说法过于绝对,顽固派对洋务运动采取的就是排斥的态度,故排除A项;清政府经济政策出现重大变化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故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洋务企业的近代化水平,故排除C项。4.A 材料反映了16世纪以前中国茶叶主要销往亚洲国家,而16世纪至19世纪初,欧美、西非等地区成为中国茶叶的主要消费地区。结合所学可知,随着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的开展,世界各地联系不断加强,世界市场形成并不断发展,推动了中国茶叶的主要消费地区发生变化,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国茶叶主要消费地区的变化,没有涉及朝贡贸易,排除B项;材料所述现象是地理大发现的结果,而非诱因,排除C项;16世纪正值中国明朝实行闭关锁国的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已经走向衰落,排除D项。5.B 结合所学可知,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之一是流通中的商品种类和数量增多,世界联系日益密切,因此材料中胡椒价格的变化及使用范围的扩大,体现的是商业革命对西欧传统市场的冲击,B项正确;材料与民众消费观念变化无关,排除A项;C项也是商业革命的表现之一,但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20世纪初,排除D项。6.A 据材料“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经济危机”“美元霸主地位随着美国经济实力下降而下降”“世界货币逐步走向多元化”可知,经济危机使世界货币逐步走向多元化,冲击原有的格局,A项正确;美国仍然处于大国地位,排除B项;美元依然具有重要地位,排除C项;“完全匹配”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7.A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大公共事业开支,制定经济发展计划,建立国际金融组织,这些都是政府干预经济的表现,反映出的发展理念是加大宏观调控和国际协调,A项正确;“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从根本上消除”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而非减少,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