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2节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课堂检测
展开第2节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辨析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
1.(2022辽宁省实验中学期末)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B.森林能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
D.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直接价值
2.(2021安徽宿州萧县实验高中期中)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直接价值的一项是( )
A.芦苇可造纸,霍霍巴的种子能提炼油脂
B.生物多样性能激发人们对文学艺术创作的灵感
C.生物多样性调节生态功能
D.生物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家畜和家禽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基因库
3.(2022江苏省响水中学期中)河北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覆盖率达75.2%,动植物种类繁多,其中有高等植物659种,有以狍子为主的兽类25种,有鸟类88种。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狍子等兽类往往捕食个体数量比较多的物种
B.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中,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C.生物间和生物与环境间的协同进化是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中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根本原因
D.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能调节区域气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4.如图为组成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草原生态系统
(1)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在[Ⅰ] 、[Ⅱ] 、[Ⅲ]
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措施。
(2)在“蒲公英→麻雀→蛇”这条食物链中:
①蒲公英可以作为工业原料,蛇可以作为制药原料。以上可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 价值。
②在上述食物链中,麻雀的数量增多,导致蛇的数量也增多,但蛇增多后,麻雀数量受到抑制。这种内在的调节作用属于 ,同时也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 价值。
(3)有同学认为新发现的物种具有潜在价值,人们所熟知的生物不具备潜在价值,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说出你的理由。
题组二 认识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
5.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威胁野生物种生存的人类活动,主要是对野生物种生存环境的破坏和掠夺式利用等
B.栖息地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生物多样性降低的重要原因
C.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D.掠夺式利用包括过度采伐、滥捕乱猎
6.如图表示某地哺乳动物和鸟类死亡的主要原因及其比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一定是草原生态系统
B.哺乳动物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
C.外来物种入侵可以增加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D.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使其栖息地丧失
7.(2022山东青岛开学考试改编)为了防止大熊猫栖息地破碎化程度加深,我国设立了大熊猫国家公园。将川、陕、甘三省的野生大熊猫种群高密度区、主要栖息地、局域种群遗传交流廊道等80多个保护区有机整合,形成一片基本相互连接起来的国家公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熊猫在多个保护区的不同分布表明了其水平结构的差异
B.易地保护是保护大熊猫最有效的方式
C.科学家对大熊猫进行的科学研究主要体现其间接价值
D.栖息地的破碎化会阻止大熊猫之间的基因交流,从而降低遗传多样性
8.(2022河北石家庄考试改编)朱鹮是一种稀有的美丽鸟类,为了拯救野生朱鹮,我国各级政府和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我国朱鹮的种群数量逐渐增加。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缩小等都是导致野生朱鹮大量减少的原因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其进行保护的最有效措施
C.保护朱鹮是因为它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D.朱鹮的数量减少,不会破坏生物多样性中的基因多样性
题组三 掌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9.(2022湖南长沙检测改编)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鼓励人们进入保护区,给鸟类喂食、建巢
B.生物入侵使生态系统成分和营养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C.我国海域实行禁渔期是为了更好的保护生物多样性
D.易地保护就是将各种野生动物迁入动物园、水族馆、自然保护区等进行保护
10.(2022北京海淀考试改编)2021年3月1日,《长江保护法》正式实施。当日,相关部门组织了“青鸥伙伴守护长江蓝”的普法活动。保护长江、黄河已是我国相关省份各级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下列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之一是保护生物多样性,主要是因为生物多样性有各种各样的直接价值
B.可以通过就地保护与易地保护并举的措施对长江江豚种群的恢复开展相关研究
C.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针对珍稀物种我们应当首先选择就地保护
D.人工繁育成功后,可将人工繁育的部分野生生物放回野外
11.(2022山东临沂考试)随着新发现了北短翅蝗莺、高原岩鹨等珍稀野生鸟类,泰山野生鸟类记录不断刷新。泰山已经成功申报成为“全国生物多样性监测项目鸟类示范观测样区”。全国生物多样性监测(鸟类)项目最终目标是构建布局合理、覆盖所有动物地理单元的鸟类观测网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泰山鸟类资源丰富,其间接价值大于直接价值
B.北短翅蝗莺栖息于泰山上形成了北短翅蝗莺群落
C.高原岩鹨等珍稀野生鸟类可能是从其他地区迁徙来的
D.全国生物多样性监测项目鸟类示范观测样区可为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支撑
12.(2022广东汕尾期末)著名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述了优美的湿地景色,某地响应“美丽中国”号召,因地制宜建设城市湿地生态公园,改善人居环境。请回答下列问题:
(1)建设湿地生态公园引入新物种时,如果没有专业人员的指导,很容易发生生物入侵现象,从而 。湿地生态公园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具备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 。
(2)白鹭是湿地生态公园常见的物种,它体型优美,吸引众多游人前来观赏。现通过人工投放白鹭来适量增加其种群密度,请预测白鹭种群的K值的变化是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原因是 。
(3)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生态生长效率=某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该湿地生态公园各营养级的生态生长效率都小于1,请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4)该地建设这一湿地生态公园旨在保护当地的某种珍稀物种,这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 措施。该湿地生态公园既发挥生态修复功能,又可作为科普基地,这分别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练
1.C | 2.C | 3.D | 5.C | 6.D | 7.D | 8.D | 9.C |
10.A | 11.B |
|
|
|
|
|
|
1.C 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见教材P90)。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C错误。
特别提醒
生物多样性应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①同种生物(无生殖隔离)不同个体(或种群)间存在“遗传多样性”或“基因多样性”;②不同生物(具有生殖隔离)即不同物种间存在“物种多样性”;③不同生态系统(生物群落+非生物环境)间存在“生态系统多样性”。由此可见,生物多样性并不仅仅局限于“生物”范畴。
2.C 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是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作为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见教材P91),而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主要体现在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等方面,C符合题意。
3.D 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比较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A、B正确;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能调节区域气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错误。
4.答案 (1)遗传(基因) 物种 生态系统 (2)①直接 ②负反馈调节 间接 (3)不对。潜在价值是指目前人们尚不太清楚的价值,人们所熟知的物种也可能具有潜在价值。
解析 (2)蒲公英可作为工业原料,蛇可作为制药原料,这说明了蒲公英和蛇对人类有作为工业原料和药用的实用意义的价值,即直接价值。麻雀和蛇之间的数量变化,属于负反馈调节,这对生态系统的功能起到重要调节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3)潜在价值是指目前人们尚不太清楚的价值。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将逐渐展现,人们所熟知的物种也可能具有潜在价值。
5.C 威胁野生物种生存的人类活动,主要是对野生物种生存环境的破坏和掠夺式利用等(见教材P93),A正确;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栖息地减少及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生物多样性降低的重要原因,B正确;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会导致物种单一化,从而降低生物多样性,C错误;掠夺式利用包括过度采伐、滥捕乱猎,这是物种生存受到威胁的重要原因(见教材P93),D正确。
6.D 题中信息显示该生态系统中有哺乳动物和鸟类,但据此不能判断该地生态系统一定是草原生态系统,A错误。由题图信息可知,哺乳动物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和丧失栖息地,B错误。外来物种入侵会降低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C错误。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丧失栖息地,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D正确。
知识总结
外来生物入侵及其危害
(1)含义:外来生物入侵是指某物种从它的原产地,通过自然或人为的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的过程。
(2)外来生物入侵的危害:破坏迁入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或生态平衡;使迁入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即引发生态危机。
(3)侵入种引发生态危机的原因:占据生态位。如果迁入地环境条件适宜,侵入种由于缺少天敌的控制,一旦传入,能迅速传播蔓延开来。
7.D 多个保护区的大熊猫属于不同的大熊猫种群,而水平结构属于群落的空间结构,A错误;就地保护是保护大熊猫最有效的方式,B错误;科学家对大熊猫进行的科学研究主要体现其直接价值,C错误。
8.D 个体的死亡会导致某个基因或某些基因丢失,因此某个物种数量的减少会破坏基因多样性,D错误。
9.C 建立自然保护区后,不允许人们随意进入,干扰生物的正常生活,A错误;外来生物入侵会威胁当地的生物多样性,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从而使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B错误;易地保护是将保护动物迁入动物园、水族馆、科研所等进行保护,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保护属于就地保护,D错误。
10.A 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之一是保护生物多样性,主要是因为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A错误;保护长江江豚可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就地保护,也可以建立繁殖基地等进行易地保护,恢复其种群数量,B正确;就地保护不改变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最有效的保护方式,保护珍稀物种首先应选择进行就地保护,如建立自然保护区,C正确。
11.B 群落是指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而北短翅蝗莺栖息于泰山上形成了北短翅蝗莺种群,B错误;泰山对于鸟类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高原岩鹨等珍稀野生鸟类可能是从其他地区迁徙来的,C正确;全国生物多样性监测(鸟类)项目最终目标是构建布局合理、覆盖所有动物地理单元的鸟类观测网络,可为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支撑,D正确。
12.答案 (1)威胁本地物种的生存,破坏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负反馈调节 (2)不变 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由环境资源状况决定的,环境资源并没有明显变化(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由环境资源状况决定的,与人工投放白鹭的数量无关) (3)每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同化的能量,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4)就地保护 间接和直接
解析 (1)外来入侵物种缺少天敌且所处环境适宜时,会迅速大规模生长,威胁本地物种的生存,破坏当地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具备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2)人工投放白鹭只是增加白鹭的数量,但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由环境资源状况决定的,环境资源并没有明显变化,所以白鹭种群的K值不变。(3)因为每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所以该湿地生态公园各营养级的生态生长效率都小于1。(4)为保护某种珍稀物种而建立生态公园或自然保护区等属于就地保护。该湿地生态公园发挥生态修复功能体现生态系统的间接价值,而可作为科普基地则体现生态系统的直接价值。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2节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2节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同步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不包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2节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测试题: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2节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测试题,共5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2节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2节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测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不包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