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版高中历史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单元复习提升 试卷

    2023版高中历史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单元复习提升第1页
    2023版高中历史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单元复习提升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版高中历史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单元复习提升 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3版高中历史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单元复习提升,共5页。
    单元复习提升易混易错练易错点1 对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掌握不准1.(2021河南信阳调研)1953年,河南安阳殷墟附近发掘的约160座平民墓中,83座有殉贝。有些贝从放置的位置看,好像是作为装饰品用的,但多数贝被墓主人含在口中或握在手里,这与后世用玉或铜钱随葬的风气相同。这说明当时(  )A.用贝殉葬是平民特有的社会现象B.平民的社会地位有了明显的改善C.贝作为货币成为社会财富的象征D.人们的审美观念得到进一步提高2.(2021山东济宁模拟)下图为《旧唐书·食货志》中关于唐代开元通宝的记载。据此可知,开元通宝的问世(  )●武德四年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铢四絫,积十文重一两。●开元钱之文,给事中欧阳询制词及书,时称其工。●其词先上后下,次左后右读之。自上及左回环读之,其义亦通。流俗谓之开通元宝钱。A.开启了发行年号钱的先例B.促进了书法艺术的发展C.推进了货币符号化进程D.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3.(2022吉林长春月考)下表是北宋时期益州“交子”面额变化情况统计表(注:一贯等于1 000文)。这四种面额的交子最适宜在市场流通的是(  ) 时间发行者本位金面额A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十六户富户铁钱临时书写B天禧四年(1020年)官办交子务铁钱一贯至十贯C宝元二年(1039年)官办交子务铁钱五贯与十贯D熙宁元年(1068年)官办交子务铁钱一贯与半贯(500文) 易错点2 对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及其特点掌握不准4.(2022辽宁辽东南协作体期中)唐代的两税法是一次划时代的赋税变革,它取代了以丁身作为主要征税标准的租庸调制。两税法的原则是: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这一政策的调整(  )A.从根本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B.以财产性收入作为征税依据C.使税收种类由单一变得繁多D.以政府严格控制农民为前提5.(2022山东济南月考)《明史》载:政府田赋的征收,除了小部分钱钞以外,绝大部分是麻布、丝绢和米麦等。里甲正役中物料的征派,亦多是地方农民的土特产。这一做法(  )A.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B.推动了税收政策调整C.加重了劳动人民负担D.有利于小农经济稳定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易混易错练1.C2.C3.D4.B5.A  1.C 依据材料“多数贝被墓主人含在口中或握在手里,这与后世用玉或铜钱随葬的风气相同”可知,殷墟墓葬中的殉贝具有货币的含义,是财富的象征,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表明用贝殉葬是平民特有的社会现象,故A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殷墟墓葬中的殉贝,而非平民的社会地位,故B项排除。从材料“多数贝被墓主人含在口中或握在手里,这与后世用玉或铜钱随葬的风气相同”可以看出,大部分殉贝应该不是装饰品,材料也没有涉及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故D项排除。2.C 题干描述了开元通宝的形制、书法艺术等,结合所学可知,开元通宝不以重量为钱币名称,推进了货币符号化进程,C正确;开元通宝发行的时间是唐高祖武德年间,不是以年号命名,排除A;题干并未强调开元通宝在书法方面的作用,排除B;题干未涉及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排除D。3.D D项的交子面额虽只有“一贯与半贯”,但交易时组合方便,且易于找零,最适宜在市场流通,故D项正确;A项的交子由民间发行,面额又是临时书写,易引起争讼,故排除;B、C两项的交子虽由政府发行,但是面额较大,交易时有所不便,排除。知识拓展 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最早出现于四川地区,发行于北宋前期。最初的交子实际上是一种存款凭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交子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许多富商联合成立专营发行和兑换交子的交子铺,在多地设分铺,并且开始印刷有统一面额和格式的交子。交子作为一种新的流通手段向市场发行,逐渐具备了信用货币的特性,成为了真正的纸币。4.B 结合所学可知,两税法是以原有的地税和户税为主,统一各项税收而制定的新税法,其征税的主要标准为财产,因此B正确,D排除;两税法并未从根本上减轻农民的负担,A排除;两税法简化了税种,C排除。5.A 明代税收多征收实物,此举使得农产品和手工业品不易流入市场,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故选A;这一做法并不是税收政策的调整,排除B;是否加重农民负担要看缴纳赋税的具体数额,材料中的做法不一定加重农民负担,排除C;D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