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设计
展开《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掌握并积累文言词语,培养文言语感。
2. 通过多种形式诵读,体会人物对话语气,了解辩论流程。(重点)
3. 体会人物思想追求,理解并说出庄惠的辩论艺术。(难点)
4. 通过搜集资料,理解庄惠的友谊。
【教学过程】
欢迎同学们来到辩论赛场,出席本次辩论比赛的选手分别是来自战国时期的庄子和惠子,分本次辩论主要分为四个流程:
(一)辩手风采展示 (二)开展辩题讨论
(三)梦回辩论赛场 (四)评选优秀辩手
环节一 辩手风采展示
庄子,战国中期哲学家,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代表人物。以庄子之才学取财富高位如探囊取物,庄周却无意入仕,只在很短的时间里做过管漆园的小官。
惠子,姓惠,名施,战国中期宋国人。著名政治家、哲学家,名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以辩论名实为中心的学派)。
环节二 辩题讨论
辩题解读:
(一)初读,读准字音(要求:读音准确,节奏合理)
(二)(二)疏通文意(要求:参照注释和助读卡片,用猜读法疏通故事大意,有困难标注下来。)——结合七年级下册《卖油翁》“尔安敢轻吾射!”进行比较。
(学生翻译,师生共同完善)
(三)辩题:庄子和惠子围绕什么话题展开辩论?——庄子是否知道“鱼之乐”
(四)他们在辩论过程中分别持有什么样的观点?他们所持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1. 回合一
【庄子】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问题:针对惠子对庄子的发问,思考惠子发问的逻辑前提是什么?
明确:庄子不是鱼,不可能知道鱼的快乐。
2. 回合二——以彼之道,还之彼身(笃定)
【庄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问题:庄子的反问有漏洞吗?
明确:惠子不知道庄子是否知道鱼之乐,因此,惠子顺势反驳。
3. 回合三:偷换概念
【庄子】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问题:思考庄子的“安知鱼乐”与惠子最初的意思一样吗?庄子是怎么取胜的?
提示:巧妙之所以构成,因为“安”——
预设:庄子玩了一个把戏,偷换概念,把“安”的意思,从“怎么”换成“哪里”。
环节三 梦回辩论赛场
(一)请同学们结合庄惠辩论内容,我们一同梦回著名辩论的全过程。
要求:丰富人物的神态与动作,每句“曰”字前填上人物神态、心理或体现性格特点的词或句,并分角色进行演读(旁白、庄子、惠子),读出人物语气、情感等。(生陈述填写某词的理由,师生互动)
(二)分角色朗读
朗读指导:“全矣”:重读。应体现惠子抓住庄子话中漏洞时的洋洋自得。可以加得意表情。庄子语言:“请循其本”“我知之濠上也”语气娓娓道来,神态从容、胸有成竹之状。加上动作——右手缓缓从胸前划过,指向河中鱼儿的优雅动作。
总结:作者没有多费一字一句,就让我们从对话里感受到庄子和惠子当时的情态。这种不动声色的写法起到了“无招胜有招”的效果。
环节四 评选优秀辩手
【自由辩论活动】这场辩论十分精彩也十分巧妙,请同学们分组进行自由辩论。
辩题:关于此次辩论,你认为谁能脱颖而出?要求说出理由。
活动形式:我欣赏庄子\惠子,因为他 。
预设:
(1)欣赏庄子——因为庄子机智巧辩,重观赏,对事物持艺术心态。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情意投射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体现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
(2)欣赏惠子,因为惠子机智力辩,善于抓住对方的漏洞,辩论语言有逻辑,对于事物的态度有寻根究底的执着态度。
课外拓展——庄惠友谊
问题:你认为庄子与惠子二人在乎比赛的输赢吗?说说理由。(引出二人友谊)
明确:庄子视富贵荣华如敝屣,其高洁的生活情趣,使他很难找到知己。惠子就是庄子的一个谈得来的朋友。他们都好辩论,辩才犀利无比;他们亦很博学,对于知识有着浓厚热情。庄子与惠子由于基本观点差异,讨论问题时,经常抬杠,通常情况下,庄子都是站在哲学观点上,而他最大的用意,则在于借惠子来抒发己意。他们两人在现实生活中固然有距离,在学术观念上也相对立,但在情谊上,惠子却是庄子的挚友。
下面阅读一篇文章,感受庄子与惠子的友谊。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斲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斲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斲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惠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总结:可见惠子死后,庄子非常伤心。他们二人那日在濠梁的桥上一起游玩,应该是觉得彼此兴趣相投,他们在互“怼”中各自欣赏对方的优点。因此,我们把这样的朋友,叫做契友。他们的“相爱相杀”深深打动着我们,让我们在庄子的故事中,又认识了一个有趣的人——惠子。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灯笼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灯笼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读《灯笼》语言之典雅,辨文章表达之恰当,品文学情思之丰富,探文化价值之传承,感少年意气之风发,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社戏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社戏教案及反思,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研读文眼,研读“好”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卖炭翁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卖炭翁教案设计,共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