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新高考下学期化学金榜猜题卷【江苏专版】
展开2023届新高考化学金榜猜题卷 【江苏专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u-64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太空“冰雪”实验带来神奇现象。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可得乙酸钠溶液,过饱和乙酸钠溶液只要遇到一丁点的结晶或颗粒就会析出晶体,从而在太空“点水成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的俗称是苏打
B.纯净的乙酸又称冰醋酸
C.结晶析出为放热熵减过程
D.中只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炬用加入金属盐类的氢气为燃料,火焰并非淡蓝色是由于金属盐类的焰色反应,焰色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B.用聚乙烯生产快餐盒可降低白色污染
C.聚四氟乙烯耐酸碱腐蚀,可用作化工反应器的内壁涂层
D.家用电器起火时可用泡沫灭火器进行灭火
3.实验是化学的灵魂。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A实验室收集干燥的 | B加热溶液 | C分离乙酸和乙醇 | D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
4.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4.6g完全燃烧,有0.5个C-H键断裂
B.0.1mol丙烯酸()中含有0.8个键
C.25℃时,0.1LpH=1的盐酸稀释10倍,含有的数为
D.标准状况下,22.4L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
5.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化合物H是一种常见中药的主要成分,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化合物H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B.化合物H的一种同分异构体与邻苯二甲酸互为同系物
C.1个化合物H中存在2个杂化的C原子
D.1mol化合物H最多能与4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6~8题:
氧族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VIA族,其单质及其化合物有重要的用途。氧元素可形成氧气和臭氧两种单质,可以和氢元素形成和。硫单质不溶于水,易溶于二硫化碳,与NaOH浓溶液共热发生歧化反应生成两种具有还原性的盐;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工业上常用二氧化硫来漂白纸浆等,工业产生的尾气可用NaOH溶液吸收处理;浓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硒(Se)是人体中的一种微量元素,硒形成的化合物亚硒酸钠的性质与亚硫酸钠相似。碲和某些碲化物是半导体材料,超纯碲单晶是新型的红外材料。
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和含有的σ键数目相等
B.可用“相似相溶”规律解释硫单质不溶于水而易溶于二硫化碳
C.基态硒(Se)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D.为共价晶体
7.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B.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用作干燥剂
C.亚硒酸钠具有还原性,能消除人体内的活性氧
D.碲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其单质可用作半导体材料
8.下列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与少量的NaOH溶液反应:
B.亚硒酸钠溶液中的水解:
C.硫和NaOH浓溶液反应:
D.碱性氢氧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9.室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和现象 | 结论 |
A | 向氯水中加入碳酸钙粉末,有气体生成 | 酸性: |
B | 向酸性溶液中滴加溶液,紫红色褪去 | 具有漂白性 |
C | 向pH=3的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铵溶液,溶液pH增大 | 醋酸铵溶液呈碱性 |
D | 取溶液,加入溶液,萃取分液后,向水层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成红色 | 和所发生的反应为可逆反应 |
A.A B.B C.C D.D
10.无膜氯液流电池是一种先进的低成本高储能电池,可广泛应用于再生能源储能和智能电网的备用电源等,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放电时,M极为正极
B.放电时,右侧储液器中NaCl的浓度增大
C.充电时,N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D.充电时,电路中每转移1 mol,N电极质量理论上增加23g
11.短周期元素Z、W、X、Y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W的简单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总数的两倍,Y与其他三种元素不在同一周期,这四种元素组成的某阴离子的结构如图所示,图中各原子最外层均满足稳定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Z、W、X三种元素中,只有X没有对应的含氧酸
B.W、X、Y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均为强电解质
C.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W>Z
D.图示阴离子能与酸反应生成盐
12.铜及含铜微粒的价荷图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A.要使Cu变成a可以加入稀盐酸和过氧化氢的混合溶液
B.转化成需要加碱
C.在酸性环境中,c可以反应生成a和Cu
D.b具有还原性
13.二氧化硫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对其研究有重要意义。一种二氧化硫治理流程包含反应:
①;
②。
室温下对有关反应探究如下:
实验 | 实验探究 |
1 | 向10mL1.0NaOH溶液中通入112mL(标准状况) |
2 | 向10mL1.0NaOH溶液中通入至溶液pH=7 |
3 | 向10mL1.0NaOH溶液中通入224mL(标准状况) |
4 | 向实验3所得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溶液 |
已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1得到的溶液中有
B.实验2得到的溶液中有
C.实验3得到的溶液中有
D.由实验4中的反应可知,二氧化硫治理流程中转化时加入少量即可
二、非选择题:共61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4.(14分)四钼酸铵微溶于水,常用作石油工业的催化剂、微量元素肥料、织物防火剂、阻燃剂等。从富钼精矿中(主要成分为,还含有少量)制备四钼酸铵的一种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Ni元素在本流程中不被氧化;
②“浸出”所得浸出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为;
③当溶液中某离子浓度小于等于时,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常温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焙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工序中空气和矿料应逆流而行,目的是___________。
(2)滤渣I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调pH=8”工序中加入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萃取”原理为,则“反萃取”工序中的试剂X最适宜选用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NaOH溶液
B.氨水
C.稀硫酸
D.溶液
(5)“除砷”时控制溶液的pH=9,若pH过高将会使的沉淀率降低,原因为___________;若测得溶液中,欲使刚好沉淀完全,则溶液中残余的浓度为___________mg/L。
(6)“酸沉结晶”中生成四钼酸铵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15.(16分)制备银氨溶液的反应:,因此认为银氨溶液的溶质主要为强碱性的。某研究小组认为第二步反应生成的将与第一步反应生成的反应,银氨溶液的溶质应是。该小组拟用自制的氨水制取银氨溶液,并探究其主要成分。回答下列问题:
Ⅰ.氨水的制备
(1)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
(2)使用加装单向阀的导管,目的是_______;为利于制备氨水,装置B的大烧杯中应盛装_______(填“热水”或“冰水”),氨气溶于水时发生热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3)制得的氨水稀释到质量分数约2%,并用盐酸标准液标定,测得浓度为,标定时应选用的指示剂为_______(填“酚酞”或“甲基橙”)。
Ⅱ.银氨溶液的制备及其主要成分探究
装置如图乙所示,向的溶液中逐滴加入上述自制氨水,所加氨水体积由滴数传感器测量,实验测得烧杯内溶液的pH随氨水加入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丙所示。
(4)滴加氨水过程中,段溶液的pH变化不大,原因是________。
关于点溶液有两种假设。
假设1:溶质为强碱性的。
假设2:溶质为。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__。
(5)乙醛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被认为是,若银氨溶液的溶质为,则上述化学方程式应改为________。
16.(15分)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子卡罗琳·贝尔托齐、卡尔·巴里·沙著利斯和莫滕·梅尔达尔三位科学家。他们的研究成果在许多方面得到了应用,其中就包括提升癌症药物的靶向性,已知化合物H是一种合成多向性抗癌药物的中间体。其人工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两个羟基连在同一个C上的结构不稳定,发生。
(1)物质A存在顺反异构现象,A的名称为_______(命名时不考虑顺反异构)。
(2)A→B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
(3)B→C的反应过程经历了两步反应,分别是加成反应和消去反应,则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4)E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任填两种)。
①能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②苯环上有4个取代基,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5)F→G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6)以和2-丙醇()为原料,设计制备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选)。
17.(16分)含重金属元素(如铬、锰、铅等)及等废水的治理对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
(1)还原法除:向含的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还原剂,搅拌,充分反应,然后滴加悬浊液,静置沉淀。
①在酸性条件下,将还原成,请写出酸性条件下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也可用亚铁盐处理含Cr(Ⅵ)的废水,但是当溶液pH>8时,亚铁盐对Cr(Ⅵ)的去除效果下降,可能的原因是
(2)氧化法除:其余条件相同时,处理Ⅰ、Ⅱ两种水样中的,测定不同pH下,反应相同的时间后溶液中的如图甲所示,产生该差异的可能原因是______。
(3)吸附法除:利用石墨烯吸附法除时,不同的pH会使石墨烯吸附剂表面带上不同的电荷,图乙为pH对吸附率的影响,发生如图乙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
(4)电解法除:装置如图丙所示,电解池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也可通过电激发产生·OH(羟基自由基)和来处理废水中的,其反应机理如图丁所示:
①反应Ⅰ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②虚线方框内的过程可描述为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碳酸钠俗称纯碱或苏打,A正确;纯净的乙酸在温度较低时会由液态变为冰状固态,故又称冰醋酸,B正确;结晶过程自由离子由相对无序状态转化为相对有序状态,混乱程度下降同时释放能量,C正确;中与间存在离子键,C与H、C与O、H与O间存在极性共价键,C与C间存在非极性共价键,D错误。
2.答案:C
解析:某些金属或其化合物在灼烧时会呈现特殊的颜色,焰色反应属于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A错误;用聚乙烯生产快餐盒会造成白色污染,B错误;聚四氟乙烯耐酸碱腐蚀,可用作化工反应器的内壁涂层,C正确;家用电器起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进行灭火,否则会造成触电事故或电器爆炸伤人事故,D错误。
3.答案:A
解析:的密度大于空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A正确;给试管里的溶液加热时,试管夹应夹在距离管口的处,B错误;乙酸、乙醇互溶,混合后不分层,不能用分液法分离乙酸、乙醇,C错误;过滤时,漏斗下端应紧靠烧杯内壁,D错误。
4.答案:B
解析:4.6g的物质的量是0.1mol,完全燃烧,不一定有0.5个C-H键断裂,若该有机物为二甲醚时,有0.6个C-H键断裂,A错误。1mol中含有8个键,B正确。25℃时,0.1LpH=1的盐酸稀释10倍,体积变为1L,pH变为2,的浓度为,含有的数应为,C错误。标准状况下,为固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D错误。
5.答案:A
解析:化合物H分子中与苯环相连的醛基上的碳原子与苯环上的碳原子一定共平面,与醚键相连的甲基上的碳原子与苯环上的碳原子可以共平面,与苯环相连的甲酸酯基上的碳原子与苯环上的碳原子可以共平面,故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共平面,A错误;化合物H的同分异构体如和邻苯二甲酸()含有的官能团种类和数目相同,分子组成相差2个“”,故二者互为同系物,B正确;化合物H中含有2个甲基,则1个该分子中含有2个杂化的C原子,C正确;H分子中只有醛基和苯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1mol化合物H最多能与4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正确。
6.答案:B
解析:含有键,含有键,数目不相等,A错误;硫单质是非极性分子,水是极性分子,二硫化碳是非极性分子,可用“相似相溶”规律解释硫单质不溶于水而易溶于二硫化碳,B正确;基态硒(S)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C错误;为分子晶体,D错误。
7.答案:B
解析: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常用于医院、家庭橱柜等的杀菌消毒,A正确;浓硫酸用作干燥剂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而不是脱水性,B错误;亚硒酸钠中硒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具有还原性,能与人体内的活性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消除人体内的活性氧,C正确;碲位于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处,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其单质可用作半导体材料,D正确。
8.答案:C
解析:
选项 | 分析 | 结果 |
A | NaOH溶液少量时生成亚硫酸氢钠,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错误 |
B | 亚硒酸钠的性质与亚硫酸钠相似,应分步水解,第一步水解为 | 错误 |
C | 硫单质与NaOH浓溶液共热发生歧化反应生成和,题给离子方程式无误 | 正确 |
D | 碱性氢氧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中不能出现,正确的电极反应式为 | 错误 |
9.答案:D
解析:氯水中含有、HCl和HClO,HCl和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不能比较次氯酸和碳酸的酸性强弱,故A错误;和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溶液紫红色褪去,表明具有还原性,故B错误;向pH=3的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铵溶液,增大,醋酸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减小,溶液pH增大,而醋酸、一水合氨的电离平衡常数基本相同,醋酸铵溶液呈中性,故C错误;反应物中过量,向水层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成红色,说明过量的情况下未完全转化为,因此和所发生的反应为可逆反应,故D正确。
10.答案:C
解析:原电池的总反应为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当图示的二次电池放电时,总反应为较活泼的作氧化剂的氧化还原反应,结合工作原理图可知,放电时在M极上得电子变为,则M极为原电池的正极,A正确;放电时,N极为原电池的负极,发生反应:,与由正极迁移来的形成NaCl从而使NaCl浓度增大,B正确;充电时,N极为阴极,由B项中负极反应式可得阴极电极反应为,C错误;由C项分析可知,充电时,当转移1mol,N电极增加1mol,质量增加23g,D正确。
11.答案:B
解析:W的简单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W应为N,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总数的两倍,则Z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K层2个电子,L层4个电子,故Z为C,Y的原子半径最小,且不在第二周期,故Y为H,由图中阴离子的结构及各原子最外层均满足稳定结构可知,X为O。C、N、O中,O无对应含氧酸,A正确;N、O、H可以形成等铵盐,也可以形成等酸,其中亚硝酸为弱酸,属于弱电解质,B错误;能形成分子间氢键,沸点高于,常温下是液态,是气态,则沸点:,C正确;题图所示阴离子为甘氨酸根离子,其中的氨基为碱性基团,可与酸反应,D正确。
12.答案:D
解析:根据铜及含铜微粒的价荷图判断,a是、b是、c是、d是。a中Cu元素为+2价,在酸性条件下,氧化Cu变为,A正确;由图可知,转化为需要碱性条件,B正确;中Cu元素为+1价,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发生歧化反应生成+2价的铜和单质铜,C正确;中铜元素为+3价,具有强氧化性,D错误。
13.答案:D
解析:实验1中的物质的量为0.005mol,NaOH的物质的量为0.01mol,两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即,A正确;已知,则pH=7时有,则,所以,B正确;实验3中,为0.01 mol,NaOH为0.01 mol,两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根据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及物料守恒可得、,整理可得,即,C正确;实验4中,若氢氧化钡少量,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转化时仍存在部分杂质,转化不完全,D错误。
14.答案:(1);使固体反应物和空气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充分进行
(2)(或NiO)
(3)使转化为沉淀
(4)B
(5)pH过高,会生成沉淀,溶液中的减小,导致的沉淀率降低(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0.012
(6)
解析:(1)由已知②可知,“氧化焙烧”时发生反应生成,化学方程式为;该工序中空气和矿料应逆流而行,目的是使固体反应物和空气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充分进行。
(2)由已知①和②可知,“氧化焙烧”时Ni元素生成了难溶于水的或NiO。
(3)“调pH=8”工序中加入稀硫酸的目的是使转化为沉淀。
(4)由制备四铝酸铵可知应引入氮元素,由萃取原理可知反萃取时应使溶液呈碱性,故试剂X选用氨水。
(5)“除碑”时溶液pH过高会导致生成沉淀,不利于沉淀;由可知,当溶液中时,溶液中,即1L溶液中含有的质量为0.012mg。
(6)“酸沉结晶”中生成四钼酸铵的化学方程式为。
15.答案:(1)吸收氨气,防止污染空气
(2)防止倒吸;冰水;氨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而放热
(3)甲基橙
(4)加入的氨水主要用于生成AgOH沉淀和部分溶解生成;假设2
(5)(合理即可)
解析:(1)C装置的作用是吸收氨气,防止污染空气。
(2)加装单向阀的导管只允许气体或液体向一个方向流动,可保证气体或液体不逆流,所以使用加装单向阀的导管,目的是防倒吸;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为增大氨气的溶解度,应尽可能降低温度,所以装置B的大烧杯中应盛装冰水。氨分子与水分子间可形成氢键,从而放出热量,所以氨气溶于水时发生热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氨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而放热。
(3)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铵为强酸弱碱盐,其水溶液呈酸性,所以标定时应选用的指示剂为甲基橙。
(4)滴加氨水过程中,段主要发生的反应为与反应生成AgOH和与反应生成等,所以溶液的pH变化不大。向的溶液中加入的氨水,由图知此时反应体系刚好澄清,若只生成,根据数据得到1:2,再结合题干信息知总反应式为,因为氨水不足,则必有氢氧化银剩余,不可能澄清,只能是第二步生成的与第一步生成的结合变成,最终得到总反应式,反应物的用量比符合溶液刚好澄清的情况,所以假设2成立。
(5)采用类推法,若银氨溶液的溶质为,则上述反应中,改为,产物中有生成,化学方程式应修改为或。
16.答案:(1)2-丁烯醛
(2)加成反应
(3)
(4)
(5)
(6)
解析:(4)E的同分异构体能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含有酚羟基,除苯环外还有2个不饱和度且苯环上有4个取代基,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则取代基的位置为。支链上有两个不饱和度,有多种可能,一种是两个碳碳双键在苯环两侧呈对称结构,还可能是存在碳氮三键和碳碳三键。由于取代基存在两个碳碳双键时,无法满足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第一种情况排除,则—CN或—CC—提供除苯环外的2个不饱和度。可能的结构为或等。
(6)根据题目路线中E→F可知,苯环可以与羰基碳原子通过反应连接起来,所以可先将2-丙醇氧化为丙酮,然后丙酮在酸性条件下与苯反应生成,根据目标物质中醛基和羟基的特点,结合题目路线和已知信息可知,醛基可以由连在同一个C上的两个氯原子直接水解得到,羟基可以由氯原子水解得到,据此写出合成路线。
17.答案:(1)①;②pH>8时,部分转化为,不易与Cr(Ⅵ)反应,且易被氧化
(2)对的氧化有催化作用
(3)pH越大,吸附剂表面吸附的越多,带负电荷越多,越有利于吸附带正电荷的
(4);①;②在阴极得到电子被还原成,结合生成,分解生成和,可继续在阴极得电子转化为
解析:(1)①根据“在酸性条件下,将还原成”,可推出被氧化成,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②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也能将Cr(Ⅵ)还原为,但当溶液pH>8时,溶液显碱性,易转化为,不易与Cr(Ⅵ)反应,且氢氧化亚铁容易被氧化成氢氧化铁,氢氧化铁不能把Cr(Ⅵ)还原成,因此pH>8时,亚铁盐对Cr(Ⅵ)的去除效果降低。
(2)水样Ⅱ比Ⅰ中多了,其余相同,根据题图甲,相同条件下水样Ⅱ中的反应速率比水样Ⅰ快,说明作催化剂,对的氧化起催化作用。
(3)由题干信息可知,不同的pH会使石墨烯吸附剂表面带不同的电荷,溶液为酸性时,石墨烯表面主要吸附带正电荷,和相互排斥,导致吸附率较低,随着pH增大,溶液中增大,石墨烯吸附剂吸附的越多,表面的负电荷越多,正、负电荷相互吸引,越有利于吸附带正电荷的,故pH越大,的吸附率越大。
(4)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C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利用图丙装置将转化成,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故左边电极为阳极,因为电解质溶液为NaOH溶液,且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可推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①由图丁可知,·OH和与反应生成和,·OH呈电中性,其中氧元素显-1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可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②虚线方框内有三个变化:在阴极得电子转化为,结合生成,分解生成和,可继续在阴极得电子转化为。
2023届新高考高三下学期化学金榜猜题卷【浙江专版】: 这是一份2023届新高考高三下学期化学金榜猜题卷【浙江专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三新高考下学期化学金榜猜题卷【湖北专版】: 这是一份2023届高三新高考下学期化学金榜猜题卷【湖北专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新高考高三下学期化学金榜猜题卷【山东专版】: 这是一份2023届新高考高三下学期化学金榜猜题卷【山东专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