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科学教学实录我们来造环形山_教科版
展开六年级下科学教学实录-我们来造环形山教科版
一、导入:
对比李白的古朗月行描述的月球和伽利略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到的月球。
二、认识月球上的环形山
生:齐读《古朗月行》节选。
师:在李白看来,月亮像一个圆盘又像一面镜子。当时间推移到1609年,伽利略用自制的天文望远镜又看到了什么形象呢?
生:好像月球上有陨石
师:哪里?这是陨石吗?
生:不确定。
师: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现在可以更清晰的观察月球的表面。
展示2019年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拍摄的月球表面照片,2019年,嫦娥二号探月卫星拍摄的月球表面照片。
师:这些看到的特征,我们科学上有个名词叫什么?
生:环形山
师:仔细观察环形山,它们大小、形状、深浅和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生:分布很多、错落有致、大小不一
师:错落有致?
生:到处都有
生:形状不一
师:都是什么形状,形状近圆。
生:不平,中间凹,四周凸起
师:外高内低
生:深浅不一
生:环中有环
三、猜测环形山的成因
师:这些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你能想到多少种?
生:小组讨论5分钟
生:小组汇报:猜测一,火山爆发形成。猜测二,陨石撞击形成。猜测三,卫星坠落形成。猜测四,本来就有的。猜测五,外星人侵略形成。猜测六,温差造成的,太阳照射就膨胀,未照射到就冷缩。
师:哪种猜测,可能性最大?
生:陨石撞击形成的,举手表决。
生:火山喷发形成。
生:反驳,科学家证实月球上没火山。
师:哪种猜测不太可能呢?
生:外星人侵略,费很多神去挖,需要很长时间,不可能
师:提出猜想必须要有证据。外星人出现的概率很小,如果侵略月球,再去挖月球的概率也微乎其微,两个微乎其微相成,这个概率就很小了,我们先排除外星人侵略的可能。
师:除了辩论的方法,我们平时采用什么方法证明?
生:查资料、做实验、做模拟实验。
师:今天的课上,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证明?
生:模拟实验
四、制造“环形山”
师:展示提供的材料:面粉、乒乓球、玻璃球、花生、豆子、巧克力石头、镊子。
生:猜测材料分别模拟月球表面、陨石
师:造起来的环形山应该具有哪些特征?
生:大小不一、近似圆形、环中有环、深浅不一、外高内低
师:实验思考:
1. 仔细分析自己的各种实验动作,这些动作和实验结果有什么联系?和月球环形山形成有什么联系?
2. 模拟实验中,你发现哪些地方与真实情景不太相符,你的解释是什么?
3. 在实验过程中,你还有什么新发现或新想法。
生:领取材料
师:提醒:实验结束保留证据。
生:模拟实验6分钟
生:实物投影展示两个小组的模拟实验结果。
师:通过模拟实验,发现陨石撞击和月球环形山的形成有什么关系?
生:相关
师:解释各种现象形成的原因?
生:陨石大小形状不一样,所以次年工程大小不一的环形山。
生:跟陨石轻重有关。
生:陨石撞击月球产生的波导致形成圆形。
生:陨石撞击的力度、速度形成深浅不一。
生:大环套小环不是同一颗陨石撞击形成
师:我们都对特征进行了解释,仿佛都能自圆其说,那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陨石撞击是形成环形山的原因。
五、环形山成因再思考
师:火山喷发是不是呢?
生 :不是
师:那可不一定,我们只是还没有做模拟实验,大家可以回去查阅资料或者模拟实验都验证一番。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观察了环形山的特征,对成因进行猜想,并用三种常用方法中的一种——模拟实验,进行验证猜想并得出结论。这些猜想一定正确吗?
生:不一定
师:课后,同学们可以再去验证自己其他的猜想。下课。
六年级下科学教学实录铁生锈了_教科版: 这是一份六年级下科学教学实录铁生锈了_教科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六年级下科学教学实录日食和月食_教科版: 这是一份六年级下科学教学实录日食和月食_教科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六年级下科学教学实录分类和回收利用_教科版: 这是一份六年级下科学教学实录分类和回收利用_教科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导入,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家庭开展垃圾分类和回收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