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家和万事兴教案
展开
家和万事兴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第二单元“家庭与婚姻”中的第五课“在和睦家庭中成长”第一框的内容。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
第一目“育小职责大”。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介绍了教育和保护未成年子女既是父母的权利,也是义务。父母既有抚养子女的义务,也有教育子女的义务,要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职责,虐待子女的要承担法律责任。
第二目“敬老是义务”。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介绍了成年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实施家庭暴力、虐待或者遗弃老人的,要承担法律责任,并介绍了成年意定监护制度的内容和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道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懂得不履行义务要承担法律责任。
2.能够结合实际案例说明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权利义务、成年子女赡养老人的义务。
3.通过对本框内容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家庭中的权利义务关系,懂得法律对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的要求和重要意义,能够阐述家和万事兴的道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成年意定监护制度
教学难点:成年意定监护制度
四、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选看视频:《最美家庭温馨视频》《最美家庭宣传视频》
(上图片是视频资料“【课程引入】最美家庭温馨视频”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
(上图片是视频资料“【课程引入】最美家庭宣传视频”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
过渡: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家和万事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心灵休憩的港湾,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履行法律规定的权利义务,做到家庭和睦,相亲相爱,下一代健康成长,老年人老有所养,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
一、育小职责大
观看视频《最美教子有方家庭》 《父亲教子酿悲剧》 《7岁女孩遭虐待向法官求救》
《13岁男孩杀害10岁女孩民事诉讼案复庭宣判 受害人家属获赔128万元》
(上图片是视频资料“【典型案例】最美教子有方家庭”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
(上图片是视频资料“【典型案例】父亲教子酿悲剧”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
(上图片是视频资料“【典型案例】7岁女孩遭虐待向法官求救”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
(上图片是视频资料“【典型案例】13岁男孩杀害10岁女孩民事诉讼案复庭宣判 受害人家属获赔128万元”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
探究活动:
1.讨论抚养教育好子女的重要性;
2.讨论对子女的批评教育和合理惩戒;
3.讨论父母对未成年子女不得虐待、遗弃,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职责;
4.讨论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损害的,父母应该承担的责任。
(一)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总结:教育和保护未成年子女既是父母的权利,也是义务。父母既有抚养子女的义务,也有教育子女的义务。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虐待子女的要承担法律责任。
视频中的前两个案例,母亲和父亲都尽到了抚养义务,将子女养大成人。案例2中的父亲却没有教育好儿子,在儿子成年后因为对他的批评教育和惩戒不当,将儿子打死,没有行使好教育子女的权利,还要承担法律责任。案例3中的母亲离婚后虐待未成年的女儿,要承担法律责任。
(二)父母必须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职责
总结:父母要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职责,案例3中的母亲因虐待未成年子女,未履行好监护职责,保护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所以被法律剥夺了监护权,一个是转由父亲和奶奶监护,一个转由外婆监护。案例4中的13岁男孩违反法律故意杀人,其父母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赔偿128万元。
二、敬老是义务
观看视频:《喜临门》片段1、片段2
《老人遭到残忍暴力虐待,浑身上下惨不忍睹,冷血凶手竟是亲生儿子》
《60岁儿子虐待母亲,频频问81岁老母要钱,动手打骂至母亲死亡!》
(上图片是视频资料“【典型案例】《喜临门》片段1”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
(上图片是视频资料“【典型案例】《喜临门》片段2”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
(上图片是视频资料“【典型案例】老人遭到残忍暴力虐待,浑身上下惨不忍睹,冷血凶手竟是亲生儿子”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
(上图片是视频资料“【典型案例】60岁儿子虐待母亲,频频问81岁老母要钱,动手打骂至母亲死亡!”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
探究活动:
1.讨论成年子女应该如何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
2.讨论全社会应该如何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3.反思自己在家庭中应该如何敬老、孝老。
(一)成年子女要履行好赡养父母的义务
总结:赡养父母,要求子女经济上供养父母、生活上照料父母、精神上慰藉父母,照顾父母的特殊需求。尊重、体贴父母,不干涉父母的婚姻自由,使父母幸福安度晚年。实施家庭暴力、虐待或者遗弃老人的,要承担法律责任。
(二)成年意定监护制度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总结:成年意定监护制度是指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监护人在该成年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履行监护职责。
我国《民法典》确立了成年人意定监护制度,是对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过程中出现法律问题的积极回应。意定监护制度的核心内容就是当事人通过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在对设立意定监护行为性质的理解上,我国将其作为双方法律行为。意定监护成立以书面形式为要件,书面形式不仅包括签字盖章的合同书、信件等,还包括虽然并无签字盖章但有证据表明是合意者自己的真实意愿表达的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等形式。
作为即将成年的子女,我们应该在家庭生活中做到孝老爱亲,尊重父母,体谅父母,用自己的努力和勤奋给自己一个更美好的未来,也为父母的晚年生活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教师也可参照如下案例和材料做进一步讲解分析:
案例:观看视频《中国第一个生效的意定监护案例》
(上图片是视频资料“【典型案例】中国第一个生效的意定监护案例”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
参考资料1:
2012年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借鉴了外国法上的持续性代理权、任意后见制度,于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确立了老年意定监护。该条款首次规定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老年人可以预先确定自己将来的监护人,基本确定了我国意定监护制度的框架。
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以下简称《民法总则》)吸纳了该条款,并在此基础上扩大了适用范围,将“意定监护”制度适用于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
2021年,《民法典》则继承了《民法总则》对于“意定监护”的制度设计,并明确其效力优先于法定继承,充分尊重老年人的意愿,满足了多层次的养老需求,体现了《民法典》保障意思自治的立法价值。
参考资料2:
2021年5月 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0—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占17.95%;15—59岁人口为89438万人,占63.35%;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与2010年相比,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1.35个百分点、下降6.79个百分点、上升5.44个百分点。我国少儿人口比重回升,生育政策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
参考资料3:
课程小结: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夫妻地位平等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夫妻地位平等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第二单元 家庭与婚姻第六课 珍惜婚姻关系夫妻地位平等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第二单元 家庭与婚姻第六课 珍惜婚姻关系夫妻地位平等教案及反思,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夫妻地位平等,夫妻姓名权,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家和万事兴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家和万事兴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