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产生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产生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板书:分数,板书:产生,板书:整体,板书:单位“1”,板书:分数单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在原有的分数知识基础上,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理解分数和分数单位的意义。2.通过操作、讨论、交流等方式,经历认识单位“1”和分数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3.通过开展小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培养质疑和验证科学知识的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分数和分数单位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教学过程【课前板书:分数】一、激趣引入引入:在三年级时,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先来玩一个小游戏吧!看成语,猜分数。二、探索新知(一)分数的产生1.把桌上的东西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提问:每种东西都只有1个,怎么分? 每人平均分到_____个苹果,_____块月饼,_____包饼干。(二分之一)2.过渡:分的结果不是整数,我们想到用分数来表示。其实在古代,人们就已经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课件呈现情境图,介绍分数的起源。这就是分数的产生。【板书:产生】(二)分数的意义1.考考你:你能表示出这个正方形的四分之一吗?分一分,涂一涂。展示学生作品,说一说四分之一表示的含义。(“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它的四分之一”)2.难度升级:出示学习活动要求。(1)选择一幅或几幅图,分一分、涂一涂、圈一圈,表示出它所对应的分数。(2)与周围同学交流你的想法,并说一说对应分数所表示的含义。全班交流反馈。语言规范:“把( )平均分成( )份,其中的( )份就是它的( )”;“把( )看做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 )份,其中的( )份就是这个整体的( )。”【板书:整体】3. 认识单位“1”。提问:你能把这些物体分分类吗?你是怎么分的?引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作单位“1”。【板书:单位“1”】提问:说说刚才的图中,分别是把什么看做单位“1”?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看作单位“1”?4.归纳总结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过渡:我们认识了单位“1”,现在你能完整地来说一说刚才这些分数所表示的含义吗?示范:八分之五是将一个圆看作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8份,表示这样的5份。举例感知:老师说一个分数,猜猜它表示什么含义?(四十四分之一:将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44份,表示这样的1份)引导归纳:现在谁能说说,什么是分数?【板书: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认识分数单位: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作分数单位。【板书:分数单位】照样子说说其他几个分数的分数单位。5.小结:学到这里,谈谈你的收获吧。过渡:下面就带着你的收获来迎接挑战吧!三、巩固练习做一做第1、2、3题。 做一做第4题。 辨析分数的两层含义。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教学思考1.“七上八下”有歧义?导入可以出示一个分数,请学生说说已经知道关于这个分数的哪些知识?2.补充:1升水和6颗五角星,这两个三分之一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圆柱学生还不认识,可以换成一个面积单位或者体积单位。3.反馈5幅图时,引导要先平均分,再表示出其中的几份。4.单位“1”的举例可以范围更广些。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产生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共4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青岛版 (六三制)五年级下册二 校园艺术节--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设计,共4页。
这是一份数学二 校园艺术节--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复习旧知,探究新知,初识单位“1”,合作探究,理解分数意义,成果汇报,引出分数单位,小试牛刀,拓展提高,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