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投影》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431983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投影》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431983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投影》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431983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五章 投影与视图1 投影第1课时教案
展开第五章 投影与视图
1 投影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经历实践探索,了解投影、投影面、中心投影的概念.
2.理解投影和中心投影的特征.
3.在投影面上画出平面图形的中心投影.
4.学会关注生活中有关投影的数学问题,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投影和中心投影的特征.
难点:在投影面上画出平面图形的中心投影.
三、教学用具
电脑、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环节一 创设情境 | 【情境引入】 教师活动:教师描述情境,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要讲解的内容. 皮影戏,旧称“影子戏”或“灯影戏”,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幕布,观看一种平面人偶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在过去还没有电影、电视的年代,皮影戏曾是十分受欢迎的民间娱乐活动之一. 观看视频,皮影戏的原理是什么呢? |
认真思考. |
通过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求知欲望,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
环节二 探究新知 | 【合作探究】 教师出示问题,先让学生两两分组探究,再让学生简单讲解,最后教师用课件展示答案. 问题:观察下列图片,说说影子是怎样形成的? 预设答案:光的直线传播 问题:观察下列图片,说说影子落在什么地方? 预设答案:出现在平面上 【归纳】 小结: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在地面或某个平面上留下它的影子这就是投影.照射光线叫做投影线,投影所在的平面叫做投影面 【思考】 教师活动:教师出示问题,先让学生发散思维回答问题,再展示图片 问题:举例说说生活中的投影. 【探究】 教师活动:教师出示需要探讨的问题,先让学生分好组,让学生动手充分讨论探究后再展示分析过程 活动规则:前后六人为一组 活动要求: (1)一人:固定手电筒(或台灯) 一人:改变小棒或纸片的摆放位置和方向 共同观察:它们的影子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 分析:固定手电筒或台灯改变小木棒或纸片的摆放位置和方向,影子的大小和形状都发生了变化. 活动规则: 前后六人为一组 活动要求: (2)一人:固定小棒或纸片, 一人:改变手电筒(或台灯)的摆放位置和方向 共同观察:它们的影子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 分析:固定小棒或纸片,改变手电筒或台灯的摆放位置和方向,影子的大小和形状也都发生变化. 【探究】 教师活动:教师展示中心投影的概念并播放中心投影的形成过程,总结投影中心的确定方法. 手电筒、路灯和台灯的光线可以看成是从一个点(点光源)发出的,这样的光线所形成的投影称为中心投影. 结论:中心投影中的点光源的确定(中心投影法):是将投影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连接相交于一点,这个点即为投影中心 【探究】
分析:连接物体和它影子的顶端所形成的直线必经过光源 2.画出下图中路灯光线下木桩的影子 分析:将路灯和木桩的顶端连线并延长,与地面相交的点即为木桩影子的顶端. 【思考】 1.高矮相同的两个人影子一定一样长吗? 【追问】 如果不一定,那么什么情况下他们的影子一样长? 分析:高矮相同的两个人在这盏路灯下的影子不一定一样长,因为站的位置离路灯越近,影子越短,站的位置离路灯越远,影子越长. 当两个人离路灯的距离是一样时,他们的影子一样长. 2.高矮不同的两个人影子可能一样长吗? 分析:只需要矮的人站的位置离路灯比高的人远即可. 【归纳】 教师活动:教师提出情境导入的问题(点击超链接视频)让学生用学过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再归纳总结学过的知识点. 问题:同学们还记得情境导入中提到的问题皮影戏的原理吗? 皮影戏是利用灯光的照射,把影子的影态反映在银幕(投)上的表演艺术. 总结:(1)等高的物体垂直于地面放置时,在灯光下,离点光源近的物体的影子短,离点光源远的物体的影子长. (2)在中心投影的情况下,点光源、物体边缘的点以及它在影子上的对应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延伸】 日晷的工作原理:在一天中,被太阳照射到的物体投下的影子在不断地改变着,影子的长短在改变,早晨的影子最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逐渐变短,一过中午它又重新变长;影子的方向在改变,在北半球,早晨的影子在西方,中午的影子在北方,傍晚的影子在东方. 从原理上来说,根据影子的长度或方向都可以计时,但根据影子的方向来计时更方便一些.故通常都是以影子的方位计时.由于日晷必须依赖日照,不能用于阴天和黑夜.因此,单用日晷来计时是不够的,还需要其它种类的计时器,如水钟,来与之相配. |
学生认真思考,并分组探究交流.
熟悉形成过程.
讨论、尝试举例.
和同学们一起动手操作实验,尝试总结变化规律.
认真观看过程,并总结.
认真思考,积极作图.
思考问题,动手操作画图.
学生认真思考回忆知识点. |
通过分组探究的形式,让学生结合图形探究影子的形成,以及投影面,培养合作探究的意识,同时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展示投影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明白投影和投影线.
通过思考,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具体操作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在点光源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情况.
展示中心投影的形成过程以及中心投影的确定方法,将抽象的几何知识变生动直观,掌握投影的基础知识,增强应用意识.
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掌握点光源的确定以及影子的画法.
让学生了解在点光源下影响影子长度的一些因素.例如,一个人在路灯下的影长不仅与他的身高有关,而且还与他到路灯的距离有关.
通过归纳让学生熟悉投影以及中心投影的两种作图方法,并了解皮影戏的相关背景知识.
让学生了解日晷工作原理,体现古代人民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 |
环节三 应用新知 | 【典型例题】 【例1】图是两棵小树在同一时刻的影子.请你在图中画出形成树影的光线. 解: 【例2】确定图中路灯灯泡的位置,并画出小飞飞在灯光下的影子 解: |
明确例题的做法. |
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投影和中心投影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
环节四 巩固新知 | 【随堂练习】 1.如图是两颗小树在同一灯光下的影子,请在下图中画出形成树影的光线,你能确定光源的位置吗? 解: 2 .同一时刻,两根木棒的影子如图,请画出图中另一根木棒的影子. 解: 3. 一个人在路灯下走动时,影子的长度与他到灯杆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分析:中心投影形成的影子(图形)会随着光源的方向和距离而变化. 解:光源距人越近,影子就会越大, 距离越远,影子就越小. |
自主完成练习,然后集体交流评价. |
通过课堂练习及时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考查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培养独立完成练习的习惯. |
环节五 课堂小结 | 以表格的形式呈现本节课所讲解的内容: |
回顾本节课所讲的内容 |
通过小结总结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归纳、巩固所学知识. |
环节六 布置作业 | 教科书第128页习题5.1第1、2、3题. |
课后完成练习 | 通过课后作业,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对教学进度和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 |
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9.1 投影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9.1 投影第2课时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9.1 投影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9.1 投影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北师大版2 视图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北师大版2 视图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