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湘艺版七年级上册民歌(一)教案
展开义务教育教科书 音乐 七年级 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传统是条河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 | |||||
题目 | 传统是条河 | ||||
学科 | 音乐 | 年级 | 七年级 | ||
教材内容 | 义务教育教科书 音乐 七年级 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 ||||
个人信息 | |||||
设计者 | 姓名 |
| |||
单位 |
| ||||
教材分析 | |||||
“传统是条河”是继“爱我中华”单元主题的延续而发展,教材以“祖国优秀的音乐文化遗产”为音乐学习的引线,把“传统是条河”这一章节的内容以时间为串线,通过讲述神奇的音乐故事,把学生的视野引向我国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从“古老的骨笛”到“编钟”、“楚辞”、“古琴曲”等层层展开,编者结合故事,安排了经典作品赏析,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形式中,聆听古代经典作品,从感性到理性感受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悠久历史,懂得古代音乐是构成我国音乐文化特点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文化的感情。
| |||||
学情分析 | |||||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逐渐步入青春期,生理和心理上都有较大的变化和发展,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并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而且具有聆听和探索各种音响的兴趣和愿望。因此,老师开始关注并重视他们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学生本节课知识最主要的障碍点是他们平时关注音乐的课外阅读太少,对传统文化和古代音乐代表作品接触也太少,甚至馈泛,生活经验不足。 | |||||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 |||||
1、知识目标:初步了解从“古老的骨笛”、到“编钟”、“诗经”、“古琴曲”的音乐发展各阶段的特点,懂得中华民族悠久的艺术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对古代音乐代表作品感兴趣。 2、技能目标:通过欣赏《原始狩猎图》、《楚商》、《竹枝词》、《流水》、《梅花三弄》等古代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感受古代音乐的不同风格特点,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合适的方法参与音乐欣赏活动,并能哼唱其中两首音乐作品的主题。能用语言描述骨笛、埙、古琴的音色特点;能辨别出编钟和编磬的音声。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文化的情感,并对古代音乐代表作品感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的感情。 | |||||
板书设计 | |||||
传统是条河 1、古老的笛、埙 2、神奇的钟、磬 3、清幽的古琴 | |||||
教学活动设计 (含师生对话设计) | |||||
一、导入新课 师:中国是世界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在音乐方面有许多过人的创造是不为同学们所熟知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沿着我国这条传统音乐文化的历史长河,到远古时代去领略一下祖先们在音乐园地里的风采。 二、新课教学 1、古老的笛、埙 骨笛 (1)骨笛的历史 师:我国最早的乐器是骨笛。 介绍浙江余姚出土的骨笛。(多媒体展示) 介绍在河南舞阳出土的骨笛。它比古埃及出现的笛子要早两千多年。同时还是世界上同时期遗存物中最完整、音乐性能最好的音乐实物! (2)生,听一听骨笛的声音。(浙江余姚出土的骨笛音效。) (3)师:你知道这些骨笛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 生:(略) (4)师:你知道这些骨笛是用什么工具加工而成的吗? 生:(略) 师生共同小结:(略) 埙 新石器时代还有一种能吹奏的乐器,就是它——埙。 (1)师:有哪位同学能说出它的名称?(多媒体边展示边讲。) (2)埙的构造。 (3)埙的特别之处:闭管乐器。 (4)埙的声音。(听声音。) (5)古代埙与近代埙的比较。 (6)埙独奏作品听赏:《哀郢》片段。 (7)师:请用语言描述埙的音色特点。 生:(略) 2、神奇的钟、磬 磬 (1)引出磬。 拿出石头敲击。从石头能发声引出磬。 引出编磬。 师:让学生动脑筋,如何将磬编成组演奏出旋律。 (2)介绍商代虎纹大石磬。(图片) (3)简介编磬,着重介绍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磬。(图片) (4)听一听编磬的声音。 (5)“聲”(声)字的由来。 钟 (1)介绍陶钟。(图片) (2)编钟的历史: 到青铜器时代,我们祖先在陶钟的基础上用青铜铸造了编钟,它盛行一时,堪称中国一绝。在古代编钟不仅是乐器,而且是一种礼器,是地位和权力的象征。 (3)“地下乐宫之明珠”——曾侯乙编钟。(多媒体展示) (4)作品听赏:《竹枝词》——(钟磬合奏) (5)师:想一想,你能分辨出钟声和磬声吗?并说出其各自的特点。 生:(略) (6)再听赏:《楚商》——(钟磬与民乐合奏) (7)随琴哼唱《楚商》主题。 3、清幽的古琴 师:刚才我给大家介绍了两种打击乐器,下面老师还要给大家介绍一种乐器。 (1)引出古琴: 拿出橡皮筋弹拨。从橡皮筋的发声原理引出弹拨乐器。 (2)古琴的历史。(配古琴名曲。) (3)古琴的构造。(多媒体展示) (4)让学生来说一说,谈一谈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伯牙摔琴谢知音。 (5)古琴独奏作品听赏:《流水》片段,了解古琴的音色,感受泛音演奏富有跳动的曲调、仿佛清泉溪水从高山峡谷中崢崢倧宗奔流而出。 (6)启发学生想象,《流水》表现了山涧深处潺潺溪流汇成浩瀚汪洋的意境。 (7)唱 结合书本提供的乐谱,学生边画旋律线边唱主题旋律。 三、探寻·求索 四、本单元我们通过哪些途径去探寻、求索古代音乐文化? 归纳总结:前辈们所讲述的故事、出土的古代乐器和文物、音乐历史中的人物、民间传说、古代乐曲,等等。 四、本课小结与巩固练习 听辨声音,识别乐器,说出乐器名称
| |||||
初中音乐☆青春舞曲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a href="/yiny/tb_c11291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青春舞曲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5页。
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下册沂蒙山小调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下册<a href="/yiny/tb_c112936_t8/?tag_id=27" target="_blank">沂蒙山小调教案设计</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德育教育,总结下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劳动的歌演唱☆军民大生产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上册<a href="/yiny/tb_c11330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五单元 劳动的歌演唱☆军民大生产教学设计</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德育教育,总结下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