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精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4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27502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精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4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27502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精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4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27502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人教版(精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综合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精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4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精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4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共7页。
第四单元综合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奉命(fèng) 灰烬(jìn) 与国无疆(jiānɡ)B.饱览(lǎn) 抖擞(sǒu) 自相矛盾(dùn)C.估量(gū) 海域(yù) 玲珑剔透(tì)D.建筑(zhù) 潜伏(qián) 有恃无恐(shì)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杭州 殿堂 诗情画意 B.宏伟 境界 地履其黄C.己亥 流连 一泄千里 D.熏陶 仿照 不拘一格二、比一比,再组词。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国泰( )( ) ( )( )人和 ( )( )拾遗( )( )涂炭 ( )( )失所 ( )鸿( )野四、选词填空。销毁 毁灭1.圆明园的( )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2.侵略者为了( )罪证,在园内放了一把大火。不仅……还…… 如果……就……3.( )这个办法真能推广,战士们( )能吃上新鲜的蔬菜了。4.园中( )有民族建筑,( )有西洋景观。五、根据提示填诗句。1.《示儿》中表达不惧怕死亡,却因中原未回归故国而感伤的诗句是“ , ”。 2.《题临安邸》中描写青山、楼台和无休止的轻歌曼舞的诗句是“ , ”。 3.《己亥杂诗》中的“ , ”写出了诗人对当时死气沉沉的社会局面的批判。 六、理解填空。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宋代的两位担忧国家命运的爱国诗人 和 ,认识了清代呼唤变革、呼唤未来的爱国诗人 。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 写的《少年中国说》,让我们明白了 应该以强国为己任,国家应该注重对 的培养。 七、理解并仿写句子。1.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1)这句话写出了圆明园昔日的 。 (2)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2.他向着太阳,向着那片绿色,也向着小岛,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1)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2)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八、阅读下面的诗歌,写出其表达的感情。澳 门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九、课内阅读我最棒。①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②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收藏—( ) 珍贵—( )2.用“ ”画出在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3.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圆明园遭受破坏之严重?请用“ ”画出来。4.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5.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 十、课外阅读我能行。失根的兰花①先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一个大学里看花。汽车走了一个钟头的样子,到了校园:校园美得像首诗,也像幅画,依山起伏,古树成荫,绿藤爬满了一幢一幢的小楼,绿草爬满了一片一片的坡地。除了鸟语,没有声音。像一个梦,一个安静的梦。②花圃有两片,里面的花,种子是从中国来的。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在如海的树丛里,闪烁着如星光的丁香,这些花全是从中国来的吧!③由于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北平公园里的花花朵朵,与这些简直没有两样,然而,我怎样也不能把童年时的情感再回忆起来。我不知为什么,总觉得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它们的背景应该是来今雨轩,应该是谐趣图,应该是故宫的石阶,或亭阁的栅栏。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弱了。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④十几岁,就在外面漂泊,泪从来也未这样不知不觉地流过。在异乡见过与童年完全相异的东西,也见过完全相同的花草;同也好,不同也好,我总未因异乡事物而想过家。到渭水滨,那水,是我从来没见过的,我只感到新奇,并不感觉陌生;到咸阳城,那城,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我只感觉到它古老,并不感觉伤感。我曾在秦岭捡过与香山上同样红的枫叶,在蜀中我也曾看到与太庙中同样老的古松,我也并未因而想起过家。我曾骄傲地说过:“我,到处可以为家。”⑤然而,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在夜里的梦中,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风雨中坍塌了,或是母亲的头发一根一根地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我这时才恍然悟到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即到处不可以为家了。⑥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这时候才忆起,故乡土地的芬芳与故乡花草的艳丽。我曾记得,8岁时肩扛小镰刀跟着叔叔下地去割金黄的麦穗,而今这童年的彩色版画,成了我一生中不朽的绘画。⑦古人说“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那是因为古人未出国门,没有感觉离国之苦。萍还有水可借,依我看,人生如絮,飘零在此万紫千红的春天。⑧宋末画家郑思肖画兰,连根带叶均飘于空中。人问其故,他说:“国土沦亡,根着何处?”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自行枯萎了。⑨我十几岁就无家可归,并未觉其苦。十几年后,祖国已破却觉出个中滋味了。不是有人说,“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吗?我觉得,应该是“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忘”。1.如何理解本文的题目? 2.读第③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作者流泪是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吗?为什么? 3.第⑥段中“彩色版画”指的是( )A.回忆中的童年生活。B.回忆中的8岁时跟叔叔割麦的情景。C.童年时绘制的8岁时跟叔叔割麦的情景的彩色版画。D.成年后绘制的8岁时跟叔叔割麦的情景的彩色版画。4.本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十一、习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那是我们成长的地方。二十年后我们的家乡会是什么样的呢?请大胆想象,以“二十年后的家乡”为题,从环境变化、工作变化、生活变化等方面分段叙述,要把重点部分写具体,表达出你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答案:一、1.C 2.C二、祭祖 观察 汤勺 钓鱼 拱手 供给 辉煌 皇帝 销毁 稍微三、民安 政通 路不 生灵 流离 哀 遍四、1.毁灭 2.销毁 3.如果……就…… 4.不仅……还……五、1.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2.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3.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六、陆游 林升 龚自珍 梁启超 年轻人 青年人七、1.(1)辉煌 (2)示例:人生的道路上,有刻骨铭心的甜美,也有不堪回首的苦楚;有一览众山小的高峰,也有山穷水尽的低谷。2.(1)排比 (2)略八、抒发了对祖国的怀念,表达了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之情。九、1.珍藏 宝贵2.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3.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4.因为圆明园里有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5.示例:我想说,我们不要忘记国耻,要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十、1.“根”,祖国;“兰花”,漂泊在外的游子(含作者)。题目暗含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2.不是。其流泪是因见到故乡的花木,触发了对战乱中故国的无限思念。3.B4.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自行枯萎了。十一、略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