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1册课件+讲义 第12讲 化学反应的调控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25090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1册课件+讲义 第12讲 化学反应的调控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25090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1册课件+讲义 第12讲 化学反应的调控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250905/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1册课件+讲义 第12讲 化学反应的调控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250905/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1册课件+讲义 第12讲 化学反应的调控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250905/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1册课件+讲义 第12讲 化学反应的调控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250905/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1册课件+讲义 第12讲 化学反应的调控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250905/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1册课件+讲义 第12讲 化学反应的调控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250905/0/8.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1册课件+讲义 第12讲 化学反应的调控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250905/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1册课件+讲义 第12讲 化学反应的调控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250905/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1册课件+讲义 第12讲 化学反应的调控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250905/2/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1册课件+讲义 第12讲 化学反应的调控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250905/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1册课件+讲义 第12讲 化学反应的调控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250905/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1册课件+讲义 第12讲 化学反应的调控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250905/1/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四节 化学反应的调控精品ppt课件
展开高中化学新教材特点分析及教学策略
(一)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基本理论:全套教材的知识安排,注意各年级内及各年级间的联系,在保证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同时,对内容的安排采用了将各部分知识分散处理,相对集中的方法。
(二)元素化合物知识:关于元素化合物知识,高一教材首先介绍了碱金属和卤素两个最典型的金属族和非金属族。
(三)化工基础知识:高一介绍了硅酸盐工业和环境保护知识。高二主要介绍合成氨工业,删掉了硝酸工业、钢铁工业和铝的冶炼。重点突出了合成氨工业中合成氨条件的选择。
一、合成氨反应的原理分析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工业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其反应如下:
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1
根据合成氨反应的特点,应如何选择反应条件,以增大合成氨的反应速率、提高平衡混合物中氨的含量?请填入下表。
对合成氨反应的影响 | 影响因素 | |||
浓度 | 温度 | 压强 | 催化剂 | |
增大合成氨的反应速率 |
|
|
|
|
提高平衡混合物中氨的含量 |
|
|
|
|
二、合成氨反应的数据分析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下表的实验数据是在不同温度、压强下,平衡混合物中氨的含量的变化情况(初始时氮气和氢气的体积比是1:3)。
思考与交流:合成氨的反应,应如何选择反应条件,以增大合成氨的反应速率、提高平衡混合物中氨的含量?
思考与交流:综合上述两个方面,分析增大合成氨的反应速率与提高平衡混合物中氨的含量所应采取的措施是否一致。在实际生产中到底选择哪些适宜的条件呢?
三、合成氨反应的条件调控
| 工业合成氨的适宜条件 |
压强 | 10~30 MPa |
温度 | 400~500 ℃ |
催化剂 | 铁触媒 |
浓度 | N2和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8的投料比,氨及时从混合气中分离出去 |
思考与交流
【答案】(1)压强越大,对设备的要求越高、成本越高。
(2)①合成氨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转化率降低。
②400~500℃催化剂活性最大,升高温度,催化剂活性减弱甚至失活。
四、调控化学反应需考虑的问题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1.反应限度:要考虑尽量增大反应物的__________,充分利用原料。
2.反应速率:要选择较快的____________,提高单位时间内的产量。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3.生产要求:要考虑设备的要求和技术条件。
【答案】转化率 反应速率
题型一:合成氨的条件调控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例1】在合成氨工业中,为增加NH3的日产量,下列操作与平衡移动无关的是( )
A.不断将氨分离出来
B.使用催化剂
C.采用500 ℃左右的高温而不是700 ℃的高温
D.采用2×107~5×107 Pa的压强
【答案】B
【解析】把氨分离出来是减小生成物浓度,有利于平衡右移;合成氨反应是放热反应,较低温度利于反应向右进行,同时该反应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尽可能采取高压利于正反应,A、C、D都符合平衡移动原理,而使用催化剂仅是为增大反应速率,与平衡无关。
【变1-2】(双选)(2020·河北石家庄市·正定中学高二开学考试)2018年是合成氨工业先驱哈伯(P·Haber)获得诺贝尔奖100周年。N2和H2生成NH3的反应为:N2(g)+3H2(g)⇌2NH3(g) ΔH(298K)=-46.2kJ·mol-1。关于合成氨工艺的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合成氨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ΔH和ΔS都小于零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B.控制温度(773K)远高于室温,是为了保证尽可能高的平衡转化率和快的反应速率
C.当温度、压强一定时,在原料气(N2和H2的比例不变)中添加少量惰性气体,有利于提高平衡转化率
D.基于NH3有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可将其液化,不断将液氨移去,利于反应正向进行
【答案】AD
【详解】
A.根据N2(g)+3H2(g)⇌2NH3(g) ΔH(298K)=-46.2kJ·mol-1可知该反应ΔH小于零,该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所以ΔS小于零,A正确;
B.该反应ΔH(298K)=-46.2kJ·mol-1小于零,控制温度(773K)远高于室温有利于平衡逆向移动,不能提高平衡转化率,但是可以加快反应速率,B错误;
C.当温度、压强一定时,在原料气(N2和H2的比例不变)中添加少量惰性气体,,容器体积增大,相当于减小压强,平衡向逆向移动,降低平衡转化率,C错误;
D.NH3可以形成分子间氢键,有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可将其液化,不断将液氨移去,利于反应正向进行,D正确;
答案为:AD。
【例2】合成氨工业对化学工业和国防工业具有重要意义。工业合成氨生产示意图如图所示。
(1)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图中条件选定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B.铁触媒在该温度时活性大
C.工业生产受动力、材料、设备等条件的限制
(3)改变反应条件,会使平衡发生移动。如图表示随条件改变,氨气的百分含量的变化趋势。当横坐标为压强时,变化趋势正确的是__________,当横坐标为温度时,变化趋势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
【答案】(1)NH3 (2)B、C (3)c a
【解析】(1)原料气N2和H2经一定条件下的反应,生成的NH3(X)冷却后从设备中分离出来,同时尾气中含有的N2(Y)和H2(Y)进行循环利用。(2)温度选择在500 ℃并不是从化学平衡的影响分析的,而是因为催化剂在此温度时活性大,而且还可以适当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压强选择20~50 MPa是从化学平衡理论分析的,压强越大,平衡向生成NH3的方向移动,但不能过大,因为压强过大,对设备、材料的要求高,投资大,这样就不经济。(3)考查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题型二:化学反应的条件调控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例4】下列生活和生产中的做法或事实,与调控反应速率无关的是( )
A.牛奶放在冰箱中冷藏
B.使用加酶洗衣粉洗涤衣物
C.汽车的橡胶轮胎中要添加抑制剂
D.工业合成氨时,及时将氨气液化分离
【答案】D
【详解】
A.牛奶放在冰箱中冷藏,降低了温度,反应速率降低,A正确;
B.使用加酶洗衣粉洗涤衣物,相当于使用了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B正确;
C.汽车的橡胶轮胎中要添加抑制剂是为了防止橡胶老化,延长寿命,降低了反应速率,C正确;
D.工业合成氨时,及时将氨气液化分离,是降低生成物浓度,使平衡正向进行,与速率无关,D错误;
故选D。
【例6】一种新型煤气化燃烧集成制氢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Ⅰ.
Ⅱ.
Ⅲ.
Ⅳ.
副反应:
Ⅴ.
Ⅵ.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反应Ⅰ、Ⅱ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图1、图2所示。
①由反应Ⅴ和反应Ⅵ可知,_______;反应Ⅰ的_______(填“>”或“<”)0。
②温度小于800℃时,,原因是_______。
③为提高反应Ⅱ中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写一条)。
④T℃时,向密闭容器中充入1和3,只发生反应Ⅱ,此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
(2)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该制氢工艺中设计反应Ⅲ的优点是_______。
(3)起始时在气化炉中加入1C、2及1,在2.5下,气体的组成与温度的关系如图3所示。
①200~725℃时,的量不断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②725~900℃时,的物质的量分数快速减小,其原因是_______。
【答案】
(1) > 未达到自发进行的反应温度 增大 75%
(2)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3) 反应Ⅴ和反应Ⅵ均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开始分解,生成的与反应
【分析】
(1)
①根据盖斯定律:Ⅴ-Ⅵ可得:=-74.8+206.1=;反应Ⅰ的>0;
②反应自发进行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温度小于800℃时,,原因是未达到自发进行的反应温度;
③针对反应,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变化为0的反应,为提高反应Ⅱ中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增大水蒸气浓度的方法达到目的;
④Ⅱ.反应,设一氧化碳变化量为xmol,设容器的体积为1L,列三段式:
平衡常数K= =1,x=0.75mol,所以的平衡转化率为75%;
(2)
根据反应可知,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该制氢工艺中设计反应Ⅲ的优点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3)
①反应Ⅴ和反应Ⅵ均为放热反应,根据图像分析可知,200~725℃时,的量不断减少的原因是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②725~900℃时,碳酸钙发生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氢气的量减小,的物质的量分数快速减小。
【例7】科学家在利用碳水化合物消除污染气体和生成新能源方面取得重大成果。
(1)①甲醇是一种绿色可再生能源,在高效健化剂的作用下,CH4可与NO2反应,消除NO2的污染,改善雾霾天气,发生的反应为:CH4(g)+2NO2(g)⇌CO2(g)+2H2O(g)+N2(g) △H<0。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为_______(填高温、低温或任何条件)。在恒温恒容条件下,下列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序号)。
a.v逆(NO2)=v正(H2O)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c.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d.单位时间内有4 mol C-H健断裂的同时有4 molO-H键形成
e.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
②如表是相同时间内处理NO2的量与温度的关系,NO2的处理量先增大后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
温度/℃ | 100 | 200 | 300 | 400 | 500 |
NO2的处理量/% | 39.3 | 70.4 | 85.6 | 75.7 | 50.5 |
(2)一定条件下,向2 L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4 mol CH4、8 mol NO2发生上述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NO2的体积分数在不同条件X下随着时间的变化如图1中曲线I、 曲线II所示:
①若X表示温度,则X1、X2的相对大小是_______,a、b、c三点对应的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为_______(用a、b、c表示)
②X1条件下,在t1~t3 min内v(N2)_______(填“>”“<”或“=”)在t2~ t3 min内v(N2),曲线I对应的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用分数表示)
(3)欲研究在某催化剂作用下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改变反应温度,测得经过相同时间时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如图2所示,A、B两点对应温度下正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杨sir化学,侵权必究_______。 A、B两点对应温度下该反应的活化能Ea(A)_______Ea(B) (填“>”或“<”)。
【答案】高温 bd 低于300℃时,反应未达到平衡,随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二氧化氮的处理量逐渐增大,高于300℃时,反应达到平衡,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二氧化氮的处理量减小 X1 >X2 b<c<a = 温度过高时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降低 <
【详解】
(1)①△G=△H-△(TS)<0即可自发进行,由于△H<0,△S>0,故高温下可自发;
a.CH4(g)+2NO2(g)⇌CO2(g)+2H2O(g)+N2(g) 恒温恒容下若平衡v逆(NO2)=v正(NO2)= v正(H2O),a正确;
b.气体的质量保持不变,恒容条件,混合气体的密度一直不变,b错误;
c.反应前后,物质的总的物质的量在变化,当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说明总的物质的量不变,达到平衡,c正确;
d.无论是否达到平衡,单位时间内都有4 mol C-H健断裂的同时有4 molO-H键形成,d错误;
e.在恒温恒容下,压强之比就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反应前后,物质的总的物质的量在变化,当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说明总的物质的量不变,达到平衡,e正确;
故选bd;
②NO2的处理量先增大后减小的原因是低于300℃时,反应未达到平衡,随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二氧化氮的处理量逐渐增大,高于300℃时,反应达到平衡,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二氧化氮的处理量减小;
(2)①该反应的正反应放热,温度越高,达到平衡所需时间越短,但不利于平衡向右移动,由题图1知平衡时X1条件下NO2的体积分数较大,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较短,若X表示温度,则X1 >X2;a、b、c三点所对应的体系中消耗NO2的物质的量为b>c>a,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消耗的NO2越多,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和越大,由质量守恒及M=m/n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和越大,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故a、b、c三点对应的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为b<c<a;
②在X条件下,t1~t3 min与t2~ t3 min内,反应均处于平衡状态,N2的浓度变化值均为0 ,平均反应速率均为0。曲线I对应的反应达到平衡时,NO2的体积分数为40%,设达到平衡时NO2转化了x mol·L-1,列出三段式:,,解得x=,由此可求出平衡常数K=;
(3) 由题图2知,当温度高于T 1K时正反应速率反而降低了,其可能的原因是温度过高时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降低,从而导致正反应速率下降;活化能越低,反应速率越快,A、B两点对应温度下该反应的活化能Ea(A)<Ea(B)。
【例8】二甲醚(DME)正逐渐替代化石燃料。有多种方法制备二甲醚,回答下列问题。
(1)合成气制二甲醚:4H2(g)+2CO(g)CH3OCH3(g)+H2O(g) ΔH=-204.7 kJ·mol-1
①已知:H2O(g)=H2O(l) ΔH=-44.0 kJ·mol-1,H2(g)的燃烧热ΔH=-285.8 kJ·mol-1,CO(g)的燃烧热ΔH=-283.0 kJ·mol-1。则二甲醚的燃烧热ΔH=________kJ·mol-1。
②300 ℃,1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4 mol H2和2 mol CO,测得容器内压强变化如下: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反应时间/min | 0 | 5 | 10 | 15 | 20 | 25 |
压强/MPa | 12.4 | 10.2 | 8.4 | 7.0 | 6.2 | 6.2 |
反应进行到20 min时,H2的转化率为________,CO的平均反应速率v(CO)=________mol·L-1·min-1。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________(mol·L)-4。
(2)CO2催化加氢制二甲醚,可以实现CO2的再利用。该过程主要发生如下反应:
Ⅰ.CO2(g)+H2(g)CO(g)+H2O(g) ΔH=+41.7 kJ·mol-1
Ⅱ.2CO2(g)+6H2(g)CH3OCH3(g)+3H2O(g) ΔH=-122.5 kJ·mol-1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恒压条件下,CO2、H2起始量相等时,CO2的平衡转化率和CH3OCH3的选择性随温度变化如图。已知:CH3OCH3的选择性
①300 ℃时,通入CO2、H2各1 mol,平衡时CH3OCH3的选择性、CO2的平衡转化率都为30%,平衡时生成CH3OCH3的物质的量=________mol。温度高于300 ℃,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
②220 ℃时,CO2和H2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A点CH3OCH3的选择性为48%,不改变反应时间和温度,一定能提高CH3OCH3的选择性的措施有________。
【答案】-1460.5 75% 0.075 3
0.045 升高温度,反应I正向进行,CO2的平衡转化率上升;反应Ⅱ逆向进行,CO2的平衡转化率下降,300℃后升温,上升幅度大于下降幅度 增大压强、使用对反应Ⅱ催化活性更高的催化剂
【详解】
(1)①(i)H2(g)的燃烧热化学方程式为H2(g)+O2(g)=H2O(l) ΔH=-285.8 kJ·mol-1,
(ii)CO(g)的燃烧热化学方程式为CO(g)+O2(g)=CO2(g)ΔH=-283.0 kJ·mol-1,
(iii)4H2(g)+2CO(g)CH3OCH3(g)+H2O(g) ΔH=-204.7 kJ·mol-1,
(iv) H2O(g)=H2O(l) ΔH=-44.0 kJ·mol-1,由盖斯定律,反应4(i)+2(ii)-(iii)-(iv)得到二甲醚的燃烧热化学方程式CH3OCH3(g)+3O2(g)= 2CO2(g)+ 3H2O(l) ΔH=[4×(-285.8)+2(-283.0)-( -204.7)-( -44.0)] kJ·mol-1= -1460.5kJ·mol-1;
②从反应开始到20min时,设CO的浓度变化量是x,
根据反应前后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解得x=1.5mol/L;反应进行到20 min时,H2的转化率为,CO的平均反应速率v(CO)=,平衡时,CO、H2、CH3OH的浓度分别为:0.5mol/L、1mol/L、1.5mol/L,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2)①300℃时CO2的平衡转化率为30%,则消耗CO2 0.3mol,CH3OCH3的选择性为30%,则生成CH3OCH3的物质的量为0.3×0.3mol÷2=0.045mol;
根据图中信息,温度高于300℃时,CO2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上升的原因是反应Ⅰ是吸热反应,反应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即正向移动,反应Ⅱ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即逆向移动,升高温度,对反应Ⅱ的影响大于反应Ⅰ,因此CO2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上升;
②提高CH3OCH3选择性,即要使反应Ⅱ平衡正向移动,由题意得,反应Ⅰ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而反应Ⅱ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反应Ⅱ平衡正向移动,而对反应Ⅰ没有影响,还可以选择对反应Ⅱ催化活性更高的催化剂。
【题1】下列生产、生活等实际应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合成氨工业中,温度越高越有利于氨的合成
B.合成氨工业通常采用20 MPa~50 MPa压强,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C.合成三氧化硫过程中使用过量的氧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
D.实验室中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答案】A
【详解】
A.由勒夏特列原理知:合成氨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越高越不利于氨的合成,A符合;
B.由勒夏特列原理知:增压平衡朝着气体分子总数减小的方向移动。则合成氨工业通常采用20 MPa~50 MPa压强,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B不符合;
C.由勒夏特列原理知:增加氧气等廉价反应物浓度,有利于平衡右移。则合成三氧化硫过程中使用过量的氧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C不符合;
D.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是可逆反应,由勒夏特列原理知:增大产物氯离子的浓度有利于平衡左移、抑制氯气溶解,则实验室中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D不符合;
答案选A。
【题2】下列有关合成氨工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铁作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且有利于化学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
B.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且有利于化学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
C.增大压强能缩短到达平衡状态所用的时间
D.合成氨采用的压强是1×107~3×107Pa,因为该压强下铁触媒的活性最高
【答案】C
【详解】
A.使用催化剂只加快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移动没有影响,故A说法错误;
B.升高温度,加快反应速率,合成氨为放热反应,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不利于合成氨,故B说法错误;
C.合成氨N2(g)+3H2(g)2NH3(g),增大压强,加快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状态所用时间,故C说法正确;
D.合成氨采用的压强是1×107~3×107Pa,考虑对材料的强度和设备的制造要求,与铁触媒的活性无之间关系,故D说法错误;
答案为D。
【题3】热催化合成氨面临的两难问题是:釆用高温增大反应速率的同时会因平衡限制导致NH3产率降低。我国科研人员研制了Ti-H-Fe双温区催化剂(Ti-H区域和Fe区域的温度差可超过100 ℃)。Ti-H-Fe双温区催化合成氨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A.①为氮氮三键的断裂过程
B.①②③在低温区发生
C.④为N原子由Fe区域向Ti-H区域的传递过程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D.使用Ti-H-Fe双温区催化剂使合成氨反应转变为吸热反应
【答案】C
【详解】
A.经历①过程之后氮气分子被催化剂吸附,并没有变成氮原子,因此不是氮氮三键断裂的过程,A错误;
B.①为催化剂吸附N2的过程,②为形成过渡态的过程,③为N2解离为N
的过程,以上都需要在高温时进行;④⑤在低温区进行是为了增加平衡产率,B错误;
C.由题中图示可知,过程④完成了到两种过渡态的转化,N原子由Fe区域向区域传递,C正确;
D.催化剂只能通过改变反应的活化能而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反应物、生成物的能量,因此不能改变反应的热效应,故化学反应不会因加入催化剂而改变吸热与放热情况,D错误;
故答案选C。
【题4】工业合成氨是人工固氮的一种重要方式,氨的合成实现工业化生产迄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合成氨技术是人类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突破。请回答: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1)下列有关获取原料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可通过液化空气分离法得到氮气
B.可用煤、天然气与水蒸气反应制备水煤气,进而获取氢气
C.原料气需经净化处理以防催化剂中毒
D.电解水法获取氢气是一种较为廉价且高效的方法
(2)原料气中的杂质气体H2S可用过量氨水净化吸收,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3)工业生产中氮气与氢气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2.8进行投料,合成塔压强p恒定。若起始时氮气通入量为xmol,一段时间后测得氮气的平衡转化率为80%,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平衡常数的KP=___________(用p表示,气体分压=总压ⅹ物质的量分数)
(4)据统计,每年全世界在合成氨工业中向外排放CO2高达40亿吨,为循环使用CO2减少浪费,常见的方法是利用合成氨的产品NH3和副产品CO2合成尿素:
①2NH3(g)+CO2(g)NH2COONH4(l)Ea1
②NH2COONH4(l)CO(NH2)2(l)+H2O(l)Ea2
副反应:NH2COONH4+H2O=(NH4)2CO3
已知活化能大小:Ea1<<Ea2
某科研小组模拟工业合成尿素生产,发现反应温度在140℃时生成尿素的反应速率反而比80℃小,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
(5)工业合成尿素中,通常氨碳投料比大于2,请分析可能原因___________。
A.氨易获得,成本较低
B.氨过剩可提高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加快合成速率
C.氨气可与体系内水结合,减少氨基甲酸铵水解,抑制副反应发生
D.氨结合水,促进反应②正向移动
【答案】ABC H2S+2NH3•H2O=(NH4)2S+2H2O 反应①活化能远小于反应②,反应①很快达到平衡,升高温度反应①逆向移动,氨基甲酸铵浓度减小,导致合成尿素速率减小,(若答:浓度效应大于温度效应;氨基甲酸铵分解也给分;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BCD
【详解】
(1)A氮气的沸点低,故可以通过液化空气分离法得到氮气,故A对;B煤可以和水反应生成水煤气,故B对;C原料气需经净化处理以防催化剂中毒,故C对;D电解水需要消耗过多能量,故不是廉价高效的方法,故D错;故选ABC;
(2)H2S与过量氨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2NH3•H2O=(NH4)2S+2H2O;
(3)
;
(4)反应①活化能远小于反应②,反应①很快达到平衡,升高温度反应①逆向移动,氨基甲酸铵浓度减小,导致合成尿素速率减小,(若答:浓度效应大于温度效应;氨基甲酸铵分解也给分;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5)A氨不容易获得,错;B根据反应①,氨过量,可以提高二氧化碳的转化率,浓度增大也能加快反应速率,对;C氨气容易与水反应且易溶于水,较少副反应发生,对;D氨结合水以后,可以促进反应②正向移动,对;故选BCD。
【题5】烟气中SO2和NO的转化和综合利用既有利于节约资源,又有利于保护环境。
(1)采用NaClO2溶液作为吸收剂可同时对烟气进行脱硫、脱硝,在一定浓度的NaClO2溶液中通入含有SO2和NO的烟气,反应温度为323K。
已知: 4H++ClO=4ClO2+Cl-+2H2O;ClO2氧化性大于NaClO2。
①写出NaClO2溶液将NO氧化为NO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②已知脱硫反应速率大于脱硝反应速率,原因是除了SO2和NO在烟气中的初始浓度不同,还可能是___________。
③当调节溶液初始pH由7升至12时,通入烟气后,NO转化率由100%降为51%,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2)有氧条件下,NO在催化剂作用下可被NH3还原为N2。在钒基催化剂(V2O5)作用下的脱硝反应机理如图1所示。
①根据图1机理,NO、NH3在有氧条件下的总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②按上述图1中NH3、NO和O2的比例进行催化脱硝反应。相同反应时间,NH3和NO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200℃后,NO转化率急剧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羟基自由基(HO·)也可以用于脱硫脱硝。图3表示光催化氧化技术可生成HO·:光照时,价带失去电子产生有强氧化性的空穴,价带上生成HO·;描述产生HO·的另一种过程:___________。
【答案】
(1) 2H2O+3ClO+4NO=4NO+3Cl-+4H+ 溶解度较低或脱硝反应活化能较高 碱性条件下会减少氧化性更强的ClO2产生,降低了NO转化率
(2) 4NH3(g)+4NO(g)+O2(g)4N2(g)+6H2O(g) 超过200℃后,NH3与O2生成NO
(3)光照时,电子从价带跃迁至导带,O2在导带获得电子生成H2O2或O,最终转化为HO·
【分析】
(1)
①NaClO2具有强氧化性,将NO氧化为NO的离子方程式:2H2O+3ClO+4NO=4NO+3Cl-+4H+;
②二氧化硫能够溶于水,而一氧化氮不溶于水,溶液中气体的浓度越小,反应速率越慢;反应中反应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慢;因此脱硫反应速率大于脱硝反应速率,原因是除了SO2和NO在烟气中的初始浓度不同,还可能是溶解度较低或脱硝反应活化能较高;
③当调节溶液初始pH由7升至12时,溶液的碱性增强,4H++ClO=4ClO2+Cl-+2H2O反应产生的ClO2减小;通入烟气后,NO转化率由100%降为51%,可能的原因是碱性条件下会减少氧化性更强的ClO2产生,降低了NO转化率;
(2)
①根据图1机理,NO、NH3在有氧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和水,总化学方程式是4NH3(g)+4NO(g)+O2(g) 4N2(g)+6H2O(g);
②按上述图1中NH3、NO和O2的比例进行催化脱硝反应。相同反应时间,NH3和NO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200℃后,NO转化率急剧下降的原因是NH3与O2生成NO;
(3)
由图3分析可知,价带上水转化为自由基HO·,电极反应:H2O-e-=H++ HO·,图中HO·还有另外的产生途径,光照时,电子从价带跃迁至导带,O2在导带获得电子生成H2O2或O,最终转化为HO·。
【练1】不符合工业合成氨生产实际的是
A.铁触媒作催化剂 B.N2、H2循环使用
C.NH3液化分离 D.反应在常压下进行
【答案】D
【详解】
A. 为加快反应速率,合成氨生产中常用铁触媒作催化剂,A正确;
B. 为提高原料利用率,合成氨生产中N2、H2循环使用,B正确;
C. NH3液化分离降低生成物浓度有利于平衡正向进行,C正确;
D. 合成氨反应在常压下不能进行,D错误;答案选D。
【练2】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N2+3H22NH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氮气和氢气投料比(物质的量之比)为1∶3时,达到平衡时氨的体积分数最大
B.增加铁触媒的接触面积,不可能提高合成氨工厂的年产量
C.达到平衡时,氢气和氨气的浓度比一定为3∶2
D.分别用氮气和氢气来表示该反应的转化率时,数值大小一定相同
【答案】A
【详解】当氮气和氢气投料比为1∶3时,v(N2)∶v(H2)=1∶3,两种原料的转化率相同,故达到平衡时氨的体积分数最大,A正确;增加铁触媒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可以提高合成氨工厂的年产量,B错误;平衡时,物质的浓度关系取决起始量和转化率,所以到平衡时,H2和NH3的浓度比不一定为3∶2,C
错误;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因化学计量数不同,则反应速率的数值不同,D错误。
【练3】已知:= -60kJ·mol-1 合成总反应在起始物时,在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设体系中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为,在t=250℃下的、在下的如图所示。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1)加压有利于提高甲醇的产率,但实际生产中压强控制为30MPa而不是更大的原因___________;
(2)图中对应恒温条件下反应过程的曲线是___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
(3)当=0.03时,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由恒压条件下的曲线判断此时的反应温度可能是___________℃。
【答案】
(1)压强过大对设备要求过高,会增加生产成本
(2) a 正反应为气体系数减小的反应,随着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x(CH3OH)增大
(3) 11.3% 280
【分析】
该反应正反应为气体系数减小,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对应曲线a;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减小,对应曲线b。
(1)
压强过大对设备要求过高,会增加生产成本,实际生产中压强控制为30Mpa。
(2)
该反应是正反应为气体系数减小的反应,随着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x(CH3OH)增大,由图中曲线可知,a线符合这个趋势。
(3)
设当=0.03时其生成了xmol,起始物,,依据题意有:
=0.03,即 ,解得x= ,的平衡转化率;由恒压条件下的曲线是曲线b,判断此时的反应温度可能是280℃。
【练4】在氮及其化合物的化工生产中,对有关反应的反应原理进行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1)t℃时,关于N2、NH3的两个反应的信息如下表所示:
化学反应 | 正反应活化能 | 逆反应活化能 | t℃时平衡常数 |
N2(g)+O2(g)=2NO(g) ∆H>0 | akJ∙mol-1 | bJ∙mol-1 | K1 |
4NH3(g)+5O2(g)=4NO(g)+6H2O(g) ∆H<0 | eJ∙mol-1 | dJ∙mol-1 | K2 |
请写出t℃时NH3被NO氧化生成无毒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反应热用a、b、e、d代数式表示)。t℃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用K1和K2表示)。请解释该反应能否自发进行_______。
(2)一定温度下,将2molN2和6molH2置于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N2(g)+3H2(g)⇌2NH3(g) △H<0。测得不同条件、不同时间段内合成氨反应中N2的转化率,数据如下:
1小时 | 2小时 | 3小时 | 4小时 | |
T1 | 30% | 50% | 80% | 80% |
T2 | 35% | 60% | a | b |
①上表中T1_______T2(“>”“ <”或“=”表示),其中a、b、80%三者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用含“>”“<”或“=”的关系式表示)。
②研究表明,合成氨的速率与相关物质的浓度关系为v=,k为速率常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A.升高温度,k值增大
B.T2℃时若容器内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7且保持不变,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将原容器中的NH3及时分离出来可使v增大
D.合成氨达到平衡后,增大c(N2)可使正反应速率在达到新平衡的过程中始终增大。
③已知某温度下该反应达平衡时各物质均为1mol,容器容积为1L,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又充入3molN2后,平衡_______(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不移动”)。
【答案】4NH3(g)+6NO(g)=5N2(g)+6H2O(g) ∆H=(e-d-5a+5b)kJ·mol-1 该反应∆H<0,∆S>0,所以∆G<0,可以自发进行 < a=b<80% ABC 不移动
【详解】
(1)依题意可得:N2(g)+O2(g)=2NO(g) ∆H=(a-b) kJ∙mol-1 ①
4NH3(g)+5O2(g)=4NO(g)+6H2O(g) ∆H=(e-d) kJ∙mol-1 ②
利用盖斯定律,将反应②-①×5,即得t℃时NH3被NO氧化生成无毒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为4NH3(g)+6NO(g)=5N2(g)+6H2O(g) ∆H=(e-d-5a+5b)kJ·mol-1。t℃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因为a>b、e<d,所以∆H=(e-d-5a+5b)<0,反应物的气体分子数小于生成物的气体分子数,该反应能自发进行,原因是该反应∆H<0,∆S>0,所以∆G<0,可以自发进行。答案为:4NH3(g)+6NO(g)=5N2(g)+6H2O(g) ∆H=(e-d-5a+5b)kJ·mol-1;;该反应∆H<0,∆S>0,所以∆G<0,可以自发进行;
(2)①因为相同时间内,T2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大,则反应速率快,温度高,所以上表中T1<T2;由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高时反应物的转化率低,所以a、b、80%三者的大小关系是a=b<80%。
②A.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则v增大,所以k值增大,A正确;
B.合成氨反应中混合气的总质量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则物质的量不变,气体的分子数不变,所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正确;
C.将原容器中的NH3及时分离出来,则c(NH3)减小,所以v增大,C正确;
D.合成氨达到平衡后,增大c(N2)瞬间,正反应速率增大,随着平衡的移动,正反应速率减小,D不正确;
故选ABC。
③已知某温度下该反应达平衡时各物质均为1mol,容器容积为1L,则K=1;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又充入3molN2后,此时容器的体积为2L,Q==1,则平衡不移动。答案为:<;a=b<80%;ABC;不移动。
【点睛】
在合成氨的平衡体系中,增大N2的物质的量,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时,需利用浓度商进行判断。
【练5】工业上生产硫酸时,利用催化氧化反应将SO2转化为SO3是一个关键步骤,压强及温度对SO2的转化率的影响如表(原料气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为:SO27%,O211%,N282%):
(1)利用表中数据判断SO2的氧化反应是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温度/℃ | 不同压强下的转化率/% | |||
0.1MPa | 0.5MPa | 1MPa | 10MPa | |
400 | 99.2 | 99.6 | 99.7 | 99.9 |
500 | 93.5 | 96.9 | 97.8 | 99.3 |
600 | 73.7 | 85.8 | 89.5 | 96.4 |
(2)根据表中数据,考虑综合经济效益,你认为工业上SO2催化氧化时适宜的压强为___,理由___。
(3)温度选为400-500之间的原因____。
(4)选择适宜的催化剂,是否可以提高SO2的平衡转化率?___(填“是”或“否”)。
(5)为提高SO3吸收率,实际生产中用___吸收SO3。
(6)将1molSO3充入一真空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此时SO3所占体积分数为M%,若在同样条件下最初投入2molSO3,反应达平衡时SO3所占体积分数为N%,则M%___N%(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
(1)放热
(2) 0.1MPa 温度一定时,该压强下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已经很高了,再增压转化率变化不大,且对设备、材料要求高不经济
(3)在相同压强下,低于400度,速率太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高于500度升温反应逆向移动三氧化硫的产率降低;400-500催化剂的活性最好
(4)否
(5)98.3%硫酸
(6)小于
【分析】
(1)
由表中数据知:在同一压强下,升高温度,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减小,即平衡向左移动。因此SO2的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
(2)
根据表中数据,考虑综合经济效益,工业上SO2催化氧化时适宜的压强为0.1MPa,理由为:温度一定时,该压强(0.1MPa)下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已经很高了,再增压转化率变化不大,且对设备、材料要求高不经济。
(3)
该反应放热,温度越低,越有利于平衡右移,但是不利于提高反应速率;温度越高,越不利于平衡右移、温度高,反应速率快,但是对催化剂的活性有影响。故温度选为400-500之间的原因为:在相同压强下,低于400度,速率太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高于500度升温反应逆向移动三氧化硫的产率降低;400-500催化剂的活性最好。
(4)
催化剂能影响反应速率,而不能使平衡移动。选择适宜的催化剂,不能提高SO2的平衡转化率,故答案为:“否”。
(5)
若用水来吸收三氧化硫,有酸雾会滞留在吸收塔中阻止三氧化硫的进一步吸收。为提高SO3吸收率,实际生产中用98.3%硫酸吸收SO3。
(6)
将1molSO3充入一真空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若在同样条件下最初投入2molSO3,反应所达的平衡等效于第一个平衡增压、平衡右移所得,则SO3所占体积分数增大,即M%小于N%。
人教版 (2019)第四节 化学反应的调控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a href="/hx/tb_c4002422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四节 化学反应的调控图文ppt课件</a>,文件包含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高二化学同步精品课件讲义第12讲化学反应的调控PPT课件pptx、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高二化学同步讲义第12讲化学反应的调控学生版+教师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四节 化学反应的调控作业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四节 化学反应的调控作业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增大N2浓度,0×10-3,低温高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精品课件ppt,文件包含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1册第11讲化学反应的方向教师版docx、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1册第11讲化学反应的方向学生版docx、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1册第11讲化学反应的方向PPT课件+ppt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