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新版必修一 第16讲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教师提升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221415/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新版必修一 第16讲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教师提升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221415/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新版必修一 第16讲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教师提升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221415/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新版必修一 第16讲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学生提升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22141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新版必修一 第16讲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学生提升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22141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新版必修一 第16讲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学生提升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22141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高中化学精品】高中化学新版必修一讲义(基础版+满分版+提升版)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物质的量精品课后作业题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物质的量精品课后作业题,文件包含高中化学新版必修一第16讲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教师提升版docx、高中化学新版必修一第16讲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学生提升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8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2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一、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1.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与相关物理量的关系
2CO + O2 2CO2
化学计量数 2 1 2
扩大NA倍 2NA NA 2NA
物质的量 2 mol 1_mol 2_mol
质量 56 g 32_g 88_g
标况下气体体积 44.8 L 22.4_L 44.8_L
结论:
(1)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其粒子数目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
(2)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在同温同压下各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其体积之比。
2.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步骤
例如:2Na + 2H2O===2NaOH + H2↑
2×23 g 2 mol 2 mol 22.4 L
m(Na) n(H2O) n(NaOH) V(H2)
则有===
3.医疗上颇为流行的“理疗特效热”,就是利用铁缓慢氧化放出均匀、稳定的热,使患处保持温热状态。若56 g铁粉完全氧化成氧化铁,则需要消耗标况下氧气的体积为________。
(1)书写格式规范化:在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过程中,各物理量、物质名称、公式等尽量用符号表示,且数据的运算要公式化并带单位。
(2)单位运用对应化: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如果题目所给的两个量单位不一致,要注意两个量的单位要“上下一致,左右相当”。
(3)如果两种反应物的量都是已知的,求解某种产物的量时,必须先判断哪种物质过量,然后根据不足量的物质进行计算。
二、化学计算中的常用方法
1.关系式法
当已知物和未知物之间是靠多个反应来联系时,只需直接确定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即“关系式”。
如:把一定量的CO还原Fe2O3生成的CO2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得10 g沉淀,那么参加反应的CO的质量是________ g。
2.守恒法
(1)反应前后元素、质量、原子个数不变。
如:4.6 g钠在空气中久置,最终得到Na2CO3的质量是多少克?
(2)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氧化剂得电子总数
如:用1 mol·L-1的Na2SO3溶液30 mL恰好将2×10-2 mol的XO还原,已知氧化产物为SO,则元素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________。
(3)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
如:某溶液中含Fe3+、Cl-和SO,经测定c(Fe3+)=0.4 mol·L-1,c(Cl-)=0.2 mol·L-1,则c(SO)=__________。
3.差量法
(1)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有关物理量发生的变化,找出所谓“理论差量”,如反应前后的质量、物质的量、气体体积等。该差量的大小与反应物质的有关量成正比。差量法就是借助这种比例关系,解决一定量变的计算题。
(2)将a g CO、H2的混合气体在足量O2中充分燃烧,把产生的气体(>100 ℃)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中,完全反应后,过氧化钠的质量增加________g。
所以Na2O2与CO2、H2O反应后增加的质量与原混合气体CO、H2的质量相同。
(1)有关化学方程计算的三个等式关系
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各物质构成粒子的粒子数之比=相同条件下的体积之比。
(2)化学计算中常用方法
①守恒法(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守恒)
②差量法(质量差值法、体积差值法)
③关系式法(利用元素守恒建立关系式、利用方程式建立关系式、利用电子守恒建立关系式)
随堂练习:
1.不同的物质之间在发生化学反应时( )
A.它们的质量一定相等
B.它们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C.它们的质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
D.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
2.将足量铁粉放入100 mL 0.1 mol/L的AgN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析出的银的质量为( )
A.10.8 g B.6.4 g C.1.08 g D.3.2 g
3.将28 g铁粉放入100 mL 0.1 mol·L-1的CuSO4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析出的铜的质量为( )
A.32 g B.0.64 g C.6.4 g D.3.2 g
4.Mg、Zn、Al、Fe四种金属单质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放出H2的物质的量与投入金属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①②③④所表示的金属分别是( )
A.Al、Mg、Fe、Zn B.Fe、Zn、 Mg、Al
C.Mg、Al、Zn、Fe D.Zn、Fe、Mg、Al
5.两种金属混合物粉末15 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时生成标准状况下11.2 L氢气,符合上述情况的金属混合物是( )
A.Zn、Fe B.Zn、Ag C.Al、Cu D.Mg、Al
6.将一定质量的Mg、Zn、Al混合物与足量稀H2SO4反应,生成H2 2.8 L(标准状况),原混合物质量可能是( )
A.2 g B.4 g C.10 g D.12 g
7.由Zn、Fe、Mg、Al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10 g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1.0 g H2,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
A.Zn B.Fe C.Al D.Mg
8.将23 g钠投入到m1 g足量水中得到a g溶液,将24 g镁投入到m2 g足量盐酸中得到b g溶液。若m1=m2,则a与b的关系是( )
A.a>b B.a 9.将过量的锌片放入500 mL CuSO4溶液中,待充分反应后取出锌片,洗净、称量,发现锌片质量比原来减少了0.5 g,则Cu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5 mol·L-1 B.1 mol·L-1
C.1.5 mol·L-1 D.2 mol·L-1
10.100mL2mol·L-1的稀盐酸与一定量的锌充分反应,锌全部溶解,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设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仍为100 mL,则反应后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1.5 mol·L-1 B.1 mol·L-1
C.0.5 mol·L-1 D.0.25 mol·L-1
11.在Mg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经测定,加入的NaOH的物质的量和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1)写出代表各线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OD段:__________________;
DC段:_________________。
(2)原溶液中Mg2+、Al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_______。
(3)图中C点表示当加入________mol NaOH时,Al3+已经转化成________。
(4)图中线段OA∶AB=________。
12.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某同学将一块部分被氧化的钠块用一张已除去氧化膜、并用针刺一些小孔的铝箔包好,然后放入盛满水且倒置于水槽中的容器内。待钠块反应完全后,在容器中仅收集到1.12 L氢气(标准状况),此时测得铝箔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0.27 g,水槽和容器内溶液的总体积为2.0 L,溶液中NaOH的浓度为0.050 mol·L-1(忽略溶液中离子的水解和溶解的氢气的量)。
(1)写出该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试通过计算确定该钠块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课后作业:
1.若3.6g某金属与足量盐酸充分反应,放出4.48L(标准状况下),则该金属可能是( )
A.Al B.Mg C.Fe D.Zn
2.足量下列物质与相同质量的铝反应,放出氢气的量相等且消耗溶质的物质的量最少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 B.稀硫酸
C.盐酸 D.氢氧化钡溶液
3.下列关于金属铝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Al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Al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表现还原性
C.铝箱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且发生剧烈燃烧
D.铝箱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由于氧化膜的存在,熔化的铝并不滴落
4.在一定条件下7g炭粉与14g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1g氧化物,则生成物中CO与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1 B.2:1 C.2:3 D.3:2
5.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当两个反应放出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等时,反应中消耗的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
B.2:1
C.3:1
D.1:3
6.将一块铝铁合金溶于足量盐酸中,再用过量的NaOH溶液处理,将产生的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灼烧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原合金的质量恰好相等,则合金中铝的含量为( )
A.70%
B.52.4%
C.47.6%
D.30%
7.由Al、CuO、Fe2O3组成的混合物共10.0g,放入500mL某浓度的盐酸中,混合物完全溶解,当再加入250mL 2.00mol/L的NaOH溶液时,得到沉淀最多。上述盐酸的浓度为( )
A.1.00mol/L B.0.500mol/L C.2.00mol/L D.3.00mol/L
8.将过量的锌片放入500mL 溶液中,待充分反应后取出锌片,洗净、称量,发现锌片质量比原来减少了0.5g,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5 B.1 C.1.5 D.2
9.铁、镁、铝三种金属分别和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反应,同温同压下,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则( )
A.金属失去的电子数相等
B.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相等
C.参加反应的金属的物质的量相等
D.铁、镁、铝的质量比为56:24:27
10.已知28g CuO和MgO的固体混合物与200mL某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小心蒸干,得到固体68g。则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和原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是( )
A.2.5 28.57%
B.2.2 23.07%
C.1.5 24.55%
D.2.5 18.37%
11.相同物质的量的 Fe、Mg、Al、Na各0.1 mol投入到含HC1 0.1 mol的稀盐酸中,置换出氢气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
A.Al>Mg=Fe>Na
B.Al=Mg=Fe=Na
C.Al=Mg=Fe
12.将5.0g 加入到足量盐酸中,并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的红热的炭中充分反应,得到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为( )
A.1.12L B.2.24L C.11.2L D.22.4L
13.欲除去氯化镁固体中的少量氯化铝,应进行下列哪些操作( )
①加入过量氨水
②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③加入过量盐酸
④加入过量硫酸
⑤溶解
⑥过滤
⑦蒸发结晶
A.⑤①⑥③⑦
B.⑤②⑥③⑦
C.⑤②⑥④⑦
D.⑤①⑥④⑦
14.相同质量的Mg和Al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所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之比为( )
A.2:3 B.1:1 C.3:4 D.24:27
15.用10mL的0.1mol·L-1 BaCl2溶液恰好可使相同体积的硫酸铁、硫酸锌和硫酸钾三种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完全转化为硫酸钡沉淀,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
A.3:2:2 B.1:2:3 C.1:3:3 D.3:1:1
16.把23g钠投入足量的水中得到a g溶液,把24g镁投入足量的盐酸中得到b g溶液,若,则a,b的关系是( )
A.a>b B.a 17.将26.4 g 与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水中溶解,反应后水溶液增重24.8 g ,则原混合物与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3 B.3:1 C.13:31 D.31:13
18.等质量的两份铝分别与适量的稀硫酸和NaOH溶液完全反应,若消耗两溶液的体积相同,则稀硫酸与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3:2 B.2:3 C.2:1 D.1:2
19.含有砒霜()的试样和锌、盐酸混合反应,生成的砷化氢()在热玻璃管中完全分解成单质砷和氢气。若砷的质量为1.50,则( )
A.被氧化的砒霜为1.98
B.分解产生的氢气为0.672
C.和砒霜反应的锌为3.90
D.转移的电子总数为
20.100 mL 2的稀盐酸与一定量的锌充分反应,锌全部溶解,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12 L,设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仍为100 mL,则反应后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1.5
B.1
C.0.5
D.0.25
21.和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和,则X的摩尔质量为( )
A.28 B.56 C.84 D.112
22.已知Q与R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22,在反应X+2Y=2Q+R中,当1.6g X和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 R,则参与反应的Y和生成物Q的质量之比为( )
A.46:9 B.32:9 C.23:9 D.16:9
23.镁和铝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过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关于反应中镁和铝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3:2 B.二者质量之比为3:2
C.二者摩尔质量之比为2:3 D.二者消耗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24.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 )
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B.二氧化碳通过粉末
C.铝与发生铝热反应 D.将锌粒投入溶液
25.将一定体积的通入V L NaOH溶液中,已知NaOH完全反应,若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得到a g沉淀;若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溶液,得到b g沉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的体积为0.224a L
B.用上述数据不能确定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C.若,则与NaOH溶液反应的产物盐只有
D.可能等于、小于或大于
26.工业上生产玻璃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反应:。若把100g 和30g 在高温条件下混合,充分反应后,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是( )
A.11.2L B.22.4L C.33.6L D.无法计算
27.在500g含1.17g NaCl和0.84g NaF的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溶液,经静置、过滤、洗涤、称重得到2.87g固体,由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氯离子只有一部分参加反应 B.氟离子只有一部分参加反应
C.氟化钠与在溶液中无沉淀生成 D.氟化银难溶于水
28.向含有1mol 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氧氧化钡溶液,充分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恰好完全沉淀时,消耗氢氧化钡1.5mol
B.当恰好完全沉淀时,铝元素全部以的形式存在
C.当向溶液中加入1.5mol氢氧化钡时,反应可用下列离子方程式表示:
D.随加入的氢氧化钡的物质的量不断增大,沉淀的物质的量不断增大
29.将18.6g铁锌合金加入到200mL某浓度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3mol 。则原合金中有__________mol Fe,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30.将一定质量的镁和铝的固体混合物投入200 mL稀盐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 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将固体混合物投入稀盐酸中所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2)写出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为200~240 mL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3)在反应过程中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_。
(4)原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为____________。
(5)所用NaOH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
31.把1.1g铁、铝混合物溶于200mL 5的盐酸中,反应后盐酸的浓度变为4.6(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求:
(1)反应中消耗HCl的物质的量。
(2)该混合物中铝、铁的物质的量。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设该金属(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与盐酸反应后生成的化合物中R的化合价为x,则:
所以,解得。
讨论:若x=1,则,不存在该金属;若x=2,则,不存在该金属;若x=3,则,A项中Al符合。
2.答案:D
解析:铝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即,可知1mol Al需NaOH:1mol,:1.5mol,HCl:3mol,:0.5mol。综上所述,D项正确。
3.答案:C
解析:Al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其原子结构为,易失去最外层电子,有较强的还原性,很容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成A12O3。铝箱在空气中加热,铝由于熔点低而熔化,但Al2O3的熔点高,包在铝外面,所以熔化的铝并不会滴落下来。
4.答案:A
解析:设生成物中CO与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mol、y mol,则x+y=,x+2y=(或28x+44y=21),解得x=,y=。
5.答案:C
解析:Al与HCl、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铝与稀盐酸的反应中,生成3 mol H2,消耗HCl 6 mol,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中,生成3 mol H2,消耗NaOH 2 mol,所以当两个反应放出的氢气在相同状况下的体积相等时,消耗HCl与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故C正确。
6.答案:D
解析:上述操作所涉及的反应有:,;,,;。设剩余固体质量为160g,即为1 mol Fe2O3,根据Fe原子守恒,可知铝铁合金中铁的物质的量应为2 mol,质量为112g;已知铝铁合金质量与Fe2O3质量相等,所以Al的质量为160g-112g=48g,则Al的含量=×100%=30%。
7.答案:A
解析:本题涉及的反应较多,若按各步反应进行计算则无从下手,可采用守恒法。由于得到沉淀最多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则
8.答案:B
解析:Zn与溶液反应时,置换出来的Cu附着在锌片上。反应方程式如下:
则解得所以。
9.答案:A
解析:铁、镁、铝三种金属分别和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反应,反应的本质都是金属失去电子,溶液中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故同温同压下,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时,氢离子得到电子的数目必然相等,而这些电子均由金属提供,则参加反应的金属失去的电子数相等,故A正确;设所需要的金属质量分别是,则有,所以可得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比是28:12:9,故B、D错误;若相同条件下产生相同物质的量的氢气,设为1 mol,则根据反应的关系式可知:所需Fe、Mg、Al三种金属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mol:1 mol: mol=3:3:2,故C错误。
10.答案:A
解析: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固体,根据可知,固体增加的质量为“”的质量,“”的物质的量为,故原溶液中,原固体混合物中n(O)=0.5mol,故原溶液中,原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1.答案:B
解析:Fe、Mg、Al投入到盐酸中均发生反应:,由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均为0.1 mol,金属相对于酸过量,故三者产生的H2应以HCl的量为准进行计算,均产生0.05 mol的H2;0.1 mol的Na与0.1 mol的HCl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05 mol的H2,故B正确。
12.答案:B
解析:设生成的气体体积为V,则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
故。
13.答案:B
解析:除杂的原则是不增、不减、易分离和易复原。先将固体物质溶解,再用过量NaOH将Mg2+和Al3+分别转化为Mg(OH)2沉淀和,过滤分离,接着用盐酸将Mg(OH)2沉淀转化为MgCl2 溶液,最后通过蒸发结晶得到MgCl2固体。
14.答案:C
解析:设Mg和Al的质量均为mg,根据Mg和Al分别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则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之比为。
15.答案:C
解析:等量的使相同体积的硫酸铁、硫酸锌和硫酸钾三种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恰好完全转化为沉淀,
设、、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为x、y、z,则由 ,可知,则,因三种溶液的体积相同,则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浓度之比,即浓度之比为1:3:3,故C项正确。
16.答案:C
解析:由于,所以只需比较反应后溶液增加的质量即可。用差量法可知,23g钠投入水中放出1g氢气,溶液增重22g,24g镁投入盐酸中放出2g氢气,溶液增重22g,所以反应后a=b。
17.答案:B
解析:将Na2O与Na2O2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水中溶解发生的反应有①Na2O+H2O=2NaOH、②2Na2O2+2H2O=4NaOH+O2↑。26.4g Na2O2与Na2O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水中溶解,称得水溶液增重24.8g,则减少的1.6g为生成氧气的质量,其物质的量为0.05mol,根据反应②知,混合物中Na2O2的物质的量为0.1mol,则Na2O2的质量为7.8g;混合物中Na2O的质量为26.4g-7.8g=18.6g,则Na2O的物质的量为0.3mol,原混合物中Na2O与Na2O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0.3mol:0.1mol=3:1,B项正确。
18.答案:A
解析:根据关系式:可知,等量的Al消耗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2,因稀硫酸与NaOH溶液的体积相同,则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答案选A。
1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意在考查考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和计算能力。砒霜转化为,砒霜被还原,A项错误;根据,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B项没有说明氢气所处的温度和压强,B项错误;由得失电子守恒,可得关系式,则和砒霜反应的锌的质量为,C项正确;由知,1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共18,因为,故转移电子总数为,D项错误。
20.答案:B
解析:根据,可知反应消耗的,溶液中剩余的,反应后溶液中。
21.答案:B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求出,则。
22.答案:D
解析:由反应X+2Y=2Q+R可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
23.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两个反应生成的氢气一样多,即两种金属失去的电子一样多,则反应中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质量之比为4:3,故A项正确,B项错误。镁、铝的摩尔质量之比为8:9,C项错误。由于反应生成的氢气一样多,故消耗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D项错误。
24.答案:B
解析:氢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后,氧化铜变成铜,固体质量减少,A项错误;二氧化碳通过过氧化钠粉末,发生反应,固体质量增加,B项正确;铝热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C项错误;将锌粒投入硝酸铜溶液中,发生反应,固体质量减少,D项错误。
25.答案:C
解析:A项,题目未指明是否为标准状况,故无法计算的体积;B项,根据b g沉淀可求出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的,再利用(a-b) g可求出,依据钠元素守桓可求出,进而求出;D项,b只能小于a或等于a。
26.答案:B
解析:根据碳元素守恒可知,中的C来自,但由于,即反应过程中不足,过量的发生分解反应也生成,所以。
27.答案:C
解析:通过计算知,1.17g NaCl与过量溶液作用生成2.87g AgCl沉淀。
28.答案:D
解析:1mol 溶液中含1mol 、2mol ,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开始有和沉淀,当加入1.5mol氢氧化钡时,沉淀完全,有剩余;继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转化为,剩余的继续沉淀,至沉淀完全,铝元素全部以的形式存在。
29.答案:0.1; 1.5
解析:设合金中Fe、Zn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根据和,可得x+y=0.3mol,解得x=0.1mol,y=0.2mol。根据关系式,可知,。
30.答案:(1)
(2)
(3)10.08 L
(4)9.0 g
(5)5.0 mol/L
解析:由图像可知,从开始至加入NaOH溶液20 mL时,没有沉淀生成,说明原溶液中盐酸溶解Mg、Al后有剩余,此时发生的反应为HC1+NaOH=NaCl+H2O;当V(NaOH溶液)=200mL时,沉淀量最大,此时沉淀为Mg(OH)2和Al(OH)3;当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为200~240mL时,Al(OH)3溶解;当V(NaOH溶液)=240mL时,沉淀不再减少,此时沉淀全部为Mg(OH)2,其物质的量为0.15mol,则Al(OH)3的物质的量为0.35mol-0.15mol=0.2mol。(3)根据元素守恒可推知n(Mg)=0.15 mol,n(Al)=0.2 mol,由,可以计算出产生的气体n(H2)=0.45mol,标准状况下V(H2)=0.45mol×22.4 L/mol=10.08 L。(4)m(Mg)=0.15 mol
×24 g/mol=3.6g,m(Al)=0.2 mol×27 g/mol=5.4g,则原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为3.6g+5.4g=9.0g。(5)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从200mL到240mL这一过程中,NaOH溶液溶解Al(OH)3,反应方程式为:NaOH+Al(OH)3=NaAlO2+2H2O,则此过程消耗的n(NaOH)=n[Al(OH)3]=0.2 mol,c(NaoH)==5.0mol/L。
31.答案:(1)0.08mol;
(2)Al为0.02mol, Fe为0.01mol
解析:(1)反应中消耗HCl的物质的量为0.2L×5-0.2L×4.6=0.08mol。
(2)设1.1g混合物中Al、Fe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
则有
解得:x=0.02mol,y=0.01mol。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金属材料随堂练习题,文件包含高中化学新版必修一第15讲常见的合金及应用教师提升版docx、高中化学新版必修一第15讲常见的合金及应用学生提升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物质的量优秀练习题,文件包含高中化学新版必修一第16讲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教师满分版docx、高中化学新版必修一第16讲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学生满分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物质的量精品课后练习题,文件包含高中化学新版必修一第16讲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教师基础版docx、高中化学新版必修一第16讲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学生基础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