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中考化学二检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2023年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中考化学二检试卷
1. 下列成语中,涉及有化学变化的是( )
A. 火烧连营 B. 刻舟求剑 C. 大海捞针 D. 滴水成冰
2. 规范操作是安全的保障。下列操作不会引发安全问题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熄灭酒精灯
C. 取用氢氧化钠 D. 火炬传递
3. 下列有关化学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拉瓦锡发现空气是由氧气和氨气组成的
B. 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
C. 门捷列夫编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D. 波义耳提出了原子论
4. 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 H2SO4+2NaOH=Na2SO4+2H2O
B. H2CO3=H2O+CO2↑
C. Fe+CuSO4=FeSO4+Cu
D. CH4+2O2CO2+2H2O
5. 下列物质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葡萄糖 B. 酒精 C. 硫酸铜 D. 植物油
6. 化学与技术、能源、医药、生产都密切相关。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 化学与医药:用氢氧化钙作补钙剂
B. 化学与能源: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
C. 化学与技术:用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成人造卫星天线
D. 化学与生产:用稀有气体制作霓虹灯
7. 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可以采取多种分类方法。从组成分类来看,Na2SO4不属于( )
A. 化合物 B. 氧化物 C. 硫酸盐 D. 钠盐
8. “绿色奥运”,拒绝兴奋剂。乙基雌烯醇是一种参赛运动员禁用的兴奋剂,其分子式为C20H32O,下列关于乙基雌烯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它属于氧化物
B. 乙基雌烯醇中含有20个碳原子、3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
C. 物质中C、H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5:8
D. 它由三种元素组成
9. 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A. B. C. D.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B. 吹灭蜡烛的灭火原理是:降低着火点
C. “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D. 水变成水蒸气,说明水分子在变大
11. 某学生查阅资料得到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表:
食物
苹果
西瓜
牛奶
豆制品
pH
2.9∼3.3
5.3∼6.3
6.3∼6.6
7.4−7.9
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对于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最宜食用上述食物中的( )
A. 苹果 B. 西瓜 C. 牛奶 D. 豆制品
12. 下列试剂中,能把KOH溶液、稀硫酸、CaCl2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 )
A. KCl溶液 B. 紫色石蕊溶液 C. NaNO3溶液 D. 稀盐酸
13. 向含有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一定为( )
A. Ag、Cu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B. Cu、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C. Ag、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D. Ag、Cu、Fe三种单质的混合物
14. 下列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
A. 向一定质量表面生锈的铁片中滴加盐酸至过量
B. 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水
C. 向盐酸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D. 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15. 向盛有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质量稀硫酸的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固体物质,使其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
A. Mg B. MgO C. Mg(OH)2 D. MgCO3
16. 用化学用语表示:
(1)四个二氧化碳分子 ______ ;
(2)五个氮原子 ______ ;
(3)两个氢氧根离子 ______ ;
(4)正六价的硫元素 ______ ;
(5)三个铁离子 ______ 。
17. 在下列六种物质中:
①石墨
②稀硫酸
③熟石灰
④氯化钠
⑤干冰
⑥硝酸钾(KNO3)
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______ (填序号,以下同);能用于除铁锈的是 ______ ;能用作电极的是 ______ ;可用作人工降雨的是 ______ ;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______ 。
18. 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X=______.
(2)化学性质相似的两种元素是______,属金属元素的是______.(填序号)
(3)A与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用A、C表示),该化合物是由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19. 甲、乙、丙三种物质在水中形成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5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 。
(2)从乙溶液中获得乙晶体的方法是 ______ (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3)将50℃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5℃,溶液为 ______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4)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与 ______ (填“甲”、“乙”或“丙”)相似。
(5)25℃时,甲物质中的溶解度为 ______ g(答案保留一位小数)。
20. 化学与生活联系密切,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1)森林火灾时,常砍伐出一条隔离带的目的是 ______ 。
(2)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______ 功能。
(3)雾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细颗粒物,如果超过大气的自净能力,就会出现雾霾现象。请分析下列污染物中,会导致雾霾的是 ______ (填序号)。
A.二氧化硫
B.PM2.5
C.一氧化碳
D.臭氧
(4)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可涂厨房中的 ______ 来止痒。
(5)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______ 。
A.不锈钢炊具
B.橡胶手套
C.纯棉围裙
D.氯化亚铁
21. 某白色固体粉末可能含有CuSO4、NaCl、BaCl2、Na2SO4、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化学兴趣小组对其成分进行探究,该小组同学做了如下探究:
(1)把该白色固体粉末放入到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静置,得白色固体且上层清液为无色,则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 ______ 。
(2)向过滤后所得白色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且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有 ______ ,一定没有 ______ 。
(3)经上述实验,原固体粉末中可能还含有 ______ 。
22. 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 ______ 。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 (填“A”、“B”或“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
(3)若要制取二氧化碳,在B装置中装有石灰石,那么a中应加入 ______ (填写试剂名称)。若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除发生装置外,还应选用D装置,并在该装置中盛放 ______ (填写试剂名称)。如果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 ______ 端进入(填“b”或“c”)。
(4)实验室如用块状固体和液体无需加热制取气体,可将B装置改进为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其优点是 ______ 。
23. 如图是工业制取纯碱的流程图,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分离空气制取氮气,利用了液态氮气与氧气的 ______ 不同进行分离。
(2)水煤气变换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①A→B体现了焦炭的 ______ 性(填“还原”或“氧化”)。
②请结合图中信息将C图中缺少的微粒补充完整(只画未画的生成物粒子)。
(3)氮气与氢气在合成氨塔内发生了化合反应,反应条件为:高温、高压、催化剂。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4)碳化塔内发生的化学反应为:NH3+CO2+H2O+NaCl=NaHCO3↓+______ (提示:该物质中含有铵根),分离NaHCO3晶体与母液的操作名称为 ______ 。
24. 焦亚硫酸钠有毒,不能直接用于食品加工,市场上有不法商贩将其溶液浸泡生姜,使生姜发黄发亮,食用此种生姜可能使人中毒,已知焦亚硫酸钠的化学式为Na2S2Ox,相对分子质量是190,请计算:
(1)x=______;
(2)焦亚硫酸钠中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
(3)焦亚硫酸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精确到0.1%)
25. 某兴趣小组从废铝锅底部剪一块铝片,称其质量为15.9g。将它放入21.9%的稀盐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消耗稀盐酸的质量如图所示(假设酸与氧化膜反应时没有氢气产生,其他杂质不与酸反应)。
(1)从图中可知,该反应产生氢气 ______ g。
(2)不产生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3)求所剪铝片中未被氧化的铝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火烧连营,燃烧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B、刻舟求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大海捞针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滴水成冰是水由液态变为固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刻舟求剑、大海捞针、滴水成冰都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有:发光、发热、颜色的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答案】D
【解析】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具体操作:先将试管横放,把盛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再使试管直立。而图中操作错误,不能用手,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火炬传递的操作正确;
故选:D。
A、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C、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时要用药匙或纸槽,不能用手,药品由毒或有腐蚀性;且会污染药品。
D、根据火炬传递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答案】D
【解析】解: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第一次根据实验提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故A正确;
B、中国化学家张青莲,在1991年精确测定了铟(In)等的相对原子质量,故B正确;
C、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编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故C正确;
D、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论,故D错误。
故选:D。
根据化学史的知识来分析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史,难度不大,平时注意知识的积累。了解化学的发展史,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社会责任感。
4.【答案】C
【解析】解:A、该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都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A错误;
B、该反应是“一变多”,不属于置换反应,故B错误;
C、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C正确;
D、该反应的生成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置换反应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置换反应的特征(“单化变单化”)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D
【解析】解:A、葡萄糖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能和水形成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B、酒精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能和水形成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C、硫酸易不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能和水形成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D、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和水形成溶液,植物油和水形成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故符合题意;
故选:D。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
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水溶性,如果物质易溶于水,就能够和水形成溶液,如果物质不溶于水,就不能够和水形成溶液.
6.【答案】A
【解析】解:A、氢氧化钙具有腐蚀性,不能用于人体补钙,故A错误;
B、可燃冰的储量大,燃烧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几乎没有残渣,因此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故B正确;
C、用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成人造卫星天线,故C正确;
D、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因此可用稀有气体制作霓虹灯,故D正确。
故选:A。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答案】B
【解析】解:A、化合物是指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硫酸钠由三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故A错误;
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而硫酸钠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B正确;
C、硫酸盐是含有硫酸根的盐,硫酸钠符合这一点,属于硫酸盐,故C错误;
D、钠盐是指含有钠元素的盐,硫酸钠符合这一点,属于钠盐,故D错误;
故选:B。
根据化合物、氧化物、硫酸盐、钠盐的定义考虑本题,严格按照定义将硫酸钠进行归类。
通过回答本题可知同一种盐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它的归类是不同的,所以要严格按照定义去分类。
8.【答案】D
【解析】解:A、乙基雌烯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1个乙基雌烯醇中含有20个碳原子、3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乙基雌烯醇中C、H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0):(1×32)≠5:8,故选项说法错误。
D、乙基雌烯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B、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乙基雌烯醇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有关计算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答案】B
【解析】解: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故选项错误.
B、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正确.
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3,为原子,故选项错误.
D、质子数=16,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0.【答案】C
【解析】解: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A说法不正确;
B、吹灭蜡烛的灭火原理是:流动的空气带走了热量,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着火点属于物质的属性,一般不能改变,故B说法不正确;
C、“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酒精的分子通过运动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去了,故C说法正确;
D、水变成水蒸气,水分子的间隔在变大,分子的体积不变,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C。
A、根据分子的定义分析;
B、根据着火点属于物质的属性分析;
C、根据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析;
D、根据分子间有间隔的性质分析。
本题较为简单,里哦啊接灭火的原理、分子的定义和性质的知识即可分析解答。
11.【答案】D
【解析】解:对于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最宜食用显碱性的食物;苹果、西瓜、牛奶等物质显酸性,豆制品显碱性。
故选:D。
根据“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进行分析.
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2.【答案】B
【解析】解:A、KCl溶液分别加入三种溶液中,都不会发生反应,都没有明显现象,所以没法鉴别,故A错误;
B、紫色石蕊溶液分别加入三种溶液中,KOH溶液显碱性,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稀硫酸显酸性,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氯化钙溶液显中性,紫色石蕊溶液不变色,三种现象不同可以鉴别出来,故B正确;
C、NaNO3溶液分别加入三种溶液中,都不会发生反应,都没有明显现象,所以没法鉴别,故C错误;
D、稀盐酸只与KOH溶液反应但没有明显的现象,与稀硫酸、CaCl2溶液不会发生化学反应,无明显现象,所以无法将其区分开来,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酸、碱、盐的鉴别,根据所加试剂的在氢氧化钾、稀硫酸、氯化钙中的不同的反应现象进行鉴别。
在鉴别物质时,所加的试剂要与被鉴别的物质反应出现不同的现象才能选用。
13.【答案】D
【解析】解: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固体中含有铁,根据金属活动顺序知:Fe>Cu>Ag;所以AgNO3、Cu(NO3)2全部反应生成了单质铜和银。
故选:D。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固体中含有铁。可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
14.【答案】A
【解析】解:A、向一定质量表面生锈的铁片中滴加盐酸至过量时,盐酸先和氧化铁反应,当氧化铁完全反应后,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当铁完全反应后,不再产生氢气,该选项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
B、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水时,pH应该升高,该选项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不正确;
C、向盐酸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时,刚开始时不能产生沉淀,该选项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不正确;
D、煅烧石灰石时,固体剩余物中含有氧化钙和一些杂质,不能为零,该选项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不正确。
故选:A。
A、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B、稀硫酸稀释时,酸性减弱,pH升高;
C、向盐酸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稀盐酸反应,后和氯化铁反应;
D、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高温条件下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得出科学结论的前提条件之一,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得出正确的结论奠定基础。
15.【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
由于是等质量、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分别和适量的四种物质反应,可设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98克,则:
Mg+H2SO4=MgSO4+H2↑
24 98 120
MgO+H2SO4=MgSO4+H2O
40 98 120 18
Mg(OH)2+H2SO4=MgSO4+2H2O
58 98 120 36
MgCO3+H2SO4=MgSO4+H2O+CO2↑
84 98 120 18
根据化学方程式不难看出四个反应中生成的MgSO4的质量是相等的,即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而所得溶液中溶剂除了原稀硫酸溶液中的溶剂之外,氧化镁、氢氧化镁、碳酸镁和稀硫酸反应分别生成18克、36克、18克水,而镁和稀硫酸反应没有生成新的水,因此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Mg>MgO=MgCO3>Mg(OH)2。
故选:C。
16.【答案】4CO2 5N2OH− S+6 3Fe3+
【解析】解:(1)在化学式前面加上数字表示几个该分子,故四个二氧化碳分子表示为4CO2;
(2)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表示几个该原子,故五个氮原子表示为5N;
(3)在离子符号前面加上数字表示几个该离子,故两个氢氧根离子表示为2OH−;
(4)化合价标注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值在后,故正六价的硫元素表示为S+6;
(5)离子符号就是在元素符号的右上方标出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及正负,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在离子符号前面加上数字表示几个该离子,故三个铁离子表示为3Fe3+。
故答案为:(1)4CO2;
(2)5N;
(3)2OH−;
(4)S+6;
(5)3Fe3+。
(1)根据在化学式前面加上数字表示几个该分子进行分析;
(2)根据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表示几个该原子进行分析;
(3)根据在离子符号前面加上数字表示几个该离子进行分析;
(4)根据化合价标注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值在后进行分析;
(5)根据离子符号就是在元素符号的右上方标出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及正负,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在离子符号前面加上数字表示几个该离子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需要学生掌握标在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所代表的含义。
17.【答案】③ ② ① ⑤ ⑥
【解析】解:熟石灰具有碱性,能与酸性物质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稀硫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可以用于除去铁锈;石墨具有导电性,可以用作干电池的电极;干冰升华吸热,使温度降低,可用作人工降雨;硝酸钾中含有农作物需求量大的氮元素与钾元素,属于复合肥。
故答案为;③;②;①;⑤;⑥。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解题时根据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进行回答。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储备。
18.【答案】35BCAMgBr2离子
【解析】解:(1)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由C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X=2+8+18+7=35.
(2)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B粒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C粒子中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化学性质相似;
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要小于4,故属于金属元素的是A;
(3)由A、C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A、C两种元素分别为镁、溴三种元素,可以组成的物质是溴化镁,化学式是:MgBr2.该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的.
故答案为:(1)35;(2)BC;A;(3)MgBr2;离子.
(1)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及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分析回答.
(2)根据金属元素的结构特点进行判断;根据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A、B、C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元素的种类,写出组成物质的化学式.
本题考查学生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有关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及原子中各微粒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9.【答案】甲>乙>丙 蒸发结晶 饱和溶液 丙 42.9
【解析】解:(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5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甲>乙>丙;
(2)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从乙溶液中获得乙晶体的方法是蒸发结晶;
(3)将50℃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5℃,溶解度变小,析出晶体,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
(4)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变化的情况与丙相似;
(5)设25℃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x,
依题意得:x100g+x×100%=30%解得 x≈42.9g。
故答案为:(1)甲>乙>丙;
(2)蒸发结晶;
(3)饱和溶液;
(4)丙;
(5)42.9。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0.【答案】清除可燃物 乳化 B 食醋 A
【解析】解:(1)森林火灾时,常砍伐出一条隔离带的目的是清除可燃物。
(2)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的油珠。
(3)雾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细颗粒物,如果超过大气的自净能力,就会出现雾霾现象,PM2.5会导致雾霾。
(4)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可用酸性物质涂抹止痒,可涂厨房中的食醋来止痒。
(5)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不锈钢炊具是用不锈钢制成的,属于金属材料。
故答案为:
(1)清除可燃物;
(2)乳化;
(3)B;
(4)食醋;
(5)A。
(1)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题意,雾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细颗粒物,如果超过大气的自净能力,就会出现雾霾现象,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中和反应的应用,进行分析解答。
(5)根据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应用、灭火的原理、乳化作用、金属材料的范畴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1.【答案】CuSO4 BaCl2、Na2CO3 Na2SO4 NaCl
【解析】解:(1)由于硫酸铜溶液显蓝色,把该白色固体粉末放入到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静置,得白色固体且上层清液为无色,则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CuSO4。
(2)由于硫酸钡不溶于稀硝酸,碳酸钡能溶于稀硝酸有气体生成,向过滤后所得白色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且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有BaCl2、Na2CO3,一定没有Na2SO4。
(3)经上述实验,不能确定NaCl是否存在,所以原固体粉末中可能还含有NaCl。
故答案为:(1)CuSO4;
(2)BaCl2和Na2CO3;Na2SO4;
(3)NaCl。
硫酸铜溶液显蓝色;氯化钡能与硫酸钠、碳酸钠反应沉淀,硫酸钡不溶于稀硝酸,碳酸钠能溶于稀硝酸有气体生成,据此分析判断、回答有关的问题。
本题考查了常见混合物组成的推断,完成此类题目,关键是根据题干叙述的实验现象,依据物质的性质作出合理的推测。
22.【答案】长颈漏斗 A2KMnO4K2MnO4+MnO2+O2↑稀盐酸 浓硫酸 b 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解析】解:(1)仪器a为长颈漏斗;
(2)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固固加热装置,即A装置;在加入药品前,应首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反应的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是用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其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为酸性气体,可用浓硫酸干燥;在加入药品前,应首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因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如果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b端进入;
(4)当活塞关闭后,反应生成的气体停留在试管内,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入长颈漏斗,多孔隔板露出液面以上,使固液反应物分离,反应停止,优点是: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
(2)A;检验装置的气密性;2KMnO4K2MnO4+MnO2+O2↑;
(3)稀盐酸;浓硫酸;b;
(4)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1)依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认识解决此题;
(2)制取氧气需要“固固加热”型装置;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是用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其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中可能含有水,所以需要除去水;因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如果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b端进入;
(4)当橡皮夹夹紧后,反应生成的气体停留在试管内,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入长颈漏斗,多孔隔板露出液面以上,使固液反应物分离,反应停止,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本题主要考查了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检查装置气密性及气体的干燥,在选择干燥剂来干燥气体时,要根据该气体的性质来选择干燥剂。
23.【答案】沸点 还原 N2+3H22NH3 NH4Cl过滤
【解析】解:(1)分馏空气制取氮气,利用了液态氮气与氧气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
(2)①在A→B反应碳夺取水中的氧元素生成了一氧化碳,是还原剂,体现了焦炭的还原性。
②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可知,C图中应补充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和一个氢分子,如下图:。
(3)氮气与氢气在合成氨塔内发生了化合反应,反应条件为:高温、高压、催化剂。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2+3H22NH3。
(4)在方程式左边有氮、氢、氧、钠、氯原子的个数分别是1、5、3、1、1,在方程式的右边有氮、氢、氧、钠、氯原子的个数分别是0、1、3、1、0,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便可知,横线上的物质应是NH4Cl。分离NaHCO3、与母液的操作名称为过滤。
故答案为:(1)沸点;
(2)①还原;
②;
(3)N2+3H22NH3;
(4)NH4Cl;过滤。
(1)根据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分析。
(2)①根据焦炭的性质分析。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将C图中缺少的微粒补充完整。
(3)根据氮气与氢气在合成氨塔内发生了化合反应及条件写出方程式。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过滤的原理分析回答。
本题通过纯碱工业制取的流程,考查了方程式的书写、质量守恒定律、过滤的原理等知识,难度不大,但涉及额知识点较多,应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
24.【答案】5 4:524.2%
【解析】解:(1)焦亚硫酸钠的对分子质量为23×2+32×1+16×x=190,x=5.
(2)焦亚硫酸钠中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32×2):(16×5)=4:5.
(3)焦亚硫酸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是23×2190×100%≈24.2%.
故答案为:(1)5;(2)4:5;(3)24.2%.
(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100%,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5.【答案】1.2Al2O3+6HCl=2AlCl3+3H2O
【解析】解:(1)根据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消耗盐酸的质量图,可得生成氢气质量为1.2g;
(2)铝表面的氧化膜为氧化铝,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方程式为:Al2O3+6HCl=2AlCl3+3H2O;
(3)未变质的铝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
设与200.0g盐酸反应的铝的质量为x。
2Al+6HCl=2AlCl3+3H2↑
54 219
x200.0g×21.9%
54219=x200.0g×21.9%
x=10.8g
废铝锅中未被氧化的铝的质量分数为10.8g15.9g×100%≈67.9%
答:废铝锅中未被氧化的铝的质量分数67.9%.
故答案为:(1)1.2;
(2)Al2O3+6HCl=2AlCl3+3H2O;
(3)67.9%。
(1)根据图示信息进行分析;
(2)根据盐酸与氧化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书写方程式和进行计算;
(3)根据铝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进行计算。
解答此类问题的根本点在于对反应图象的曲线进行分析,曲线起点表示开始与铝发生反应放出氢气,曲线的折点表示此时恰好完全反应。
2023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叙述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郴州有丰富的溶洞资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中考化学二检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中考化学二检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规范操作是安全的保障, 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绿色奥运”,拒绝兴奋剂,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湖南省郴州市永兴二中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湖南省郴州市永兴二中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