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龙南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有的分子都存在化学键
B.价电子排布为4s24p3的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VA族,是p区元素
C.2p和3p轨道形状均为哑铃形,能量也相等
D.氮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
2.只表示一种微粒的化学用语是
A. B.X:X C.ns1 D.X-X
3.下列关于化学键和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a2O2、NaOH、CaCl2三种化合物含有相同的化学键
B.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C.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HCl、H2S溶于水时只破坏了共价键
4.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1.2LNH3所含的原子数为2NA
B.80gSO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A
C.0.6molNa2SO4配成溶液,溶液中含0.6NA个Na+
D.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中所含的分子数为NA
5.关于化学式为[TiCl(H2O)5]Cl2·H2O的配合物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心离子是Ti4+
B.配位体是Cl-和H2O,配位数是8
C.内界和外界中Cl-的数目比是1∶2
D.向1 mol该配合物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可以得到3 mol AgCl沉淀
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手性分子提出了以下四个观点:
①互为手性异构体的分子互为镜像
②利用手性催化剂合成可得到一种或主要得到一种手性分子
③手性异构体分子组成相同
④手性异构体性质相同
你认为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全部
7.一种化工中间体的结构如图所示。X、Y、Z是同一短周期的元素,三者质子数之和为16,Y和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X的最外层电子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B.X、Y的氧化物均会导致酸雨
C.Z的金属单质可保存在煤油中
D.X的气态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
8.749K向2L恒容真空密闭容器中充入CO和各1mol,发生反应 。已知:,,、为速率常数。测得CO的体积分数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t/min
0
20
40
60
80
/%
50
35
28
20
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60min内
B.速率常数与温度有关,当升高温度时,该反应k正变化的程度小于k逆变化的程度
C.80min时,保持温度不变向容器中再通入2molCO和,此时
D.若保持绝热,60min时,
9.如图所示是一种酸性燃料电池酒精检测仪,具有自动吹气流量侦测与控制的功能,非常适合进行现场酒精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由O2所在的铂电极流出
B.每消耗224mLO2,通过质子交换膜的H+个数为0.4NA
C.微处理器通过检测电流大小而计算出被测气体中酒精的含量
D.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CH3CH2OH+3H2O−12e−=2CO2↑+12H+
10.常温下,甲酸和乙酸的电离常数分别为1.8×10-4和1.8×10-5。将pH和体积均相同的两种酸溶液分别稀释,其pH随加水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两种酸用通式HY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Ⅱ代表乙酸
B.酸的电离程度:c点>d点
C.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点>c点
D.从c点到d点,溶液中 保持不变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每题4分,共20分)
11.茶文化是中国人民对世界饮食文化的一大贡献,茶叶中含有少量的咖啡因(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咖啡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A.咖啡因的组成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p区
B.咖啡因分子中C有 sp2、sp3两种杂化方式
C.咖啡因分子有 4 个π键
D.咖啡因分子间存在氢键
12.茚地那韦可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红外光谱法测定茚地那韦的官能团
B.1mol茚地那韦最多可与9mol 发生加成反应
C.虚线框内的所有碳、氧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D.分子中的氮原子只存在一种杂化方式
13.某课题组开发了一种电池,作为一种电催化系统,其可以降解废水中有毒的亚硝酸根离子、制备氨以及发电。纳米粒子组装的碳掺杂四氧化三钴()中空纳米管被用于阴极催化剂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极作正极
B.双极膜中的向电极移动
C.Zn/ZnO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D.标准状况下产生11.2L 时,Zn/ZnO电极增重24g
14.电芬顿工艺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高级氧化技术,可用于降解去除废水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其工作原理如图a所示,工作时,、电极产生量与电流强度关系如图b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流流动方向:电极→电解质→电极
B.是该电芬顿工艺的催化剂
C.根据图b可判断合适的电流强度范围为55-60mA
D.若处理苯酚,理论上消耗标准状况下
15.某同学将淡紫色的晶体溶于水后再依次加和,发现溶液出现下列变化:已知:为淡紫色,为红色,为无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了能在溶液I中观察到淡紫色,可向溶液中加入硝酸
B.Ⅱ加后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与配位键强度小于与配位键强度
C.形成配位键时,配体的所有孤对电子均进入核外的空轨道
D.配离子中两个键的键角与分子中两个键的键角相等
三、填空题(共50分)
16.回答下列问题:
(1)书写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
①2,6-二甲基-4-乙基辛烷:______。
②1,3,5-三甲苯_____。
③2-甲基-1-戊烯:______。
④分子式为C8H10的芳香烃,苯环上的一溴取代物只有一种,写出该芳香烃的结构简式:______。
⑤戊烷(C5H12)的某种同分异构体只有一种一氯代物,写出它的结构简式:______。
(2)分子式为C2H4O2的有机物的结构可能有和两种。为对其结构进行鉴定的方法可采用______。
(3)有机物A常用于食品行业,已知9.0gA在足量O2中充分燃烧,将生成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浓硫酸和碱石灰,分别增重5.4g和13.2g,经检验剩余气体为O2。
①A分子的质谱图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其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则A的分子式是______。
②A能与NaHCO3溶液发生反应,A一定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
③A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有4个峰,峰面积之比是1∶1∶1∶3,则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
17.钴及其化合物有重要的用途,探究其结构有重要意义。
(1)Co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___________区(填“d”或“ds”)。
(2)[Co(NH3)5Cl]Cl2是Co3+的一种重要配合物。
①该配合物的一种配体是NH3,NH3的空间结构呈___________形,是___________ ( 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②Co3+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是: 。该配合物中 Co3+参与杂化的6个能量相近的空轨道分别是2个3d轨道、1 个4s轨道和3个___________轨道。
③涉及实验证实该配合物溶于水时,离子键发生断裂,配位键没有断裂。实验如下:称取2.51 g该配合物,先加水溶解,再加足量AgNO3溶液,___________(补全实验操作和数据)。
相对分子质量 [Co(NH3)5Cl]Cl2 250.5 AgCl 143.5
(3)某一种氮化硼晶体的立方晶胞结构如下图:
①氮化硼(BN)属 于___________晶体。
②该种氮化硼的熔 点和硬度均高于SiC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③已知该 晶胞的密度为ρg·cm-3,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则晶胞的边长为___________ cm (列计算式)。
18.X、Y、Z、W四种元素的部分信息如下表所示。
元素
X
Y
Z
W
相关信息
短周期元素,最高化合价为+7价
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L,最高能级上只有两个自旋方向相同的电子
核外电子共有15种运动状态
能与X形成两种常见化合物WX2、WX3,酚遇WX3溶液能发生显色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W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___,X、Y、Z三种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用具体的元素符号填写)。
(2)化合物YX4、ZX3、ZX5(气态或液态时)中,中心原子的轨道类型不是sp3杂化的是___ (填化学式,下同),分子构型是正四面体的是___,ZX3属于___(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
(3)已知WX3的熔点:306℃,沸点:319℃,则WX3的晶体类型为___。
(4)Z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
(5)W元素的单质晶体在不同温度下有两种堆积方式,晶胞分别如图所示。在面心立方晶胞中W原子的配位数为___;若W的原子半径为rcm,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则其体心立方晶体的密度可表示为___g•cm-3。
19.甲醇是重要的化学工业基础原料和清洁液体燃料。工业上可利用CO或CO2来生产燃料甲醇。已知甲醇制备的有关化学反应以及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化学反应
平衡常数
温度
500
800
①2H2(g)+CO(g) CH3OH(g)
K1
2.5
0.15
②H2(g)+CO2(g) H2O(g)+ CO(g)
K2
1.00
2.5
③3H2(g)+CO2(g) CH3OH(g)+ H2O(g)
K3
(1)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②,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平衡正向移动 B.达到新的平衡后体系的压强增大
C.H2的转化率增大 D.体系的密度增大
(2)某温度下反应①中H2的平衡转化率(α)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若开始加入2molH2和1molCO,A点时容器的体积为1L,则B点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______。
(3)据反应①与②可推导出Kl、K2与K3之间的关系,则K3=__________。(用K1、K2表示)。500℃时测得反应③在某时刻,H2(g)、CO2(g)、CH3OH(g)、H2O(g) 的浓度(mol/L)分别为0.8、0.1、0.3、0.15,则此时v正_______ v逆(填“> ”、“= ”或“< ")。
(4)在3L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②,已知c(CO)一反应时间t变化曲线l如图所示,若在t0时刻分别改变一个条件,曲线I变为曲线II和曲线III。
当曲线I变为曲线II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当曲线I变为曲线III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
(5)一定条件下甲醇与一氧化碳反应可以合成乙酸。通常状况下,将a mol/L的醋酸与bmol/LBa (OH)2溶液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2c(Ba2+)=c(CH3COO-),用含a和b的代数式表示该混合溶液中醋酸的电离常数为_______。
1.B
【详解】A.单原子分子中不存在化学键。惰性气体是单原子分子,其中不存在化学键,A错误;
B.价电子排布为4s24p3的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VA族,是As元素,由于最后排入的电子为p电子,因此As元素属于p区元素,B正确;
C.2p和3p轨道都是p轨道,因此二者的形状均为哑铃形,但由于所处的能层不同,因此二者的能量不相等。其中3p电子的能量比2p电子的高,C错误;
D.原子核外电子总是尽可能成单排列,而且自旋方向相同,所以N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2.B
【详解】A、该微粒的核外电子数是10,不止一种微粒,A错误;B、该微粒是氢气,B正确;C、n值不能确定,可以表示多种微粒,C错误;D、X可以表示F、Cl、Br、I等,D错误,答案选B。
3.D
【详解】A.Na2O2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NaOH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CaCl2只含有离子键,三种化合物含有的化学键不相同,故A错误;
B.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故B错误;
C.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铵盐是离子化合物,故C错误;
D.HCl、H2S都是共价化合物,溶于水时破坏了极性共价键,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A,要注意CaCl2只含有离子键,2个氯离子间不存在共价键。
4.B
【详解】A.题干信息未告知气体的状态是否为标准状况,故无法计算11.2LNH3所含的原子数,A错误;
B.80gSO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A,B正确;
C.0.6molNa2SO4配成溶液,溶液中含0.6mol×2×NAmol-1=1.2NA个Na+,C错误;
D.标准状况下,乙醇为无色液体,故无法计算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中所含的分子数,D错误;
故答案为:B。
5.C
【详解】A.配离子是[TiCl(H2O)5]Cl2·H2O,但中心离子是Ti3+,故A错误;
B.配合物[TiCl(H2O)5]Cl2·H2O,配位体是Cl-和H2O,Ti3+的配位数为6,故B错误;
C.配合物[TiCl(H2O)5]Cl2·H2O,内界配体Cl-为1,外界Cl-为2,内界和外界中的Cl-的数目比是1:2,故C正确;
D.内界配体Cl-不与Ag+反应,外界Cl-离子与Ag+反应,在1mol该配合物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可以得到2molAgCl沉淀,故D错误;
故选C。
6.A
【详解】根据手性分子的定义及性质判断:①互为手性异构体的分子互为镜像,正确;②利用手性催化剂合成可得到一种或主要得到一种手性分子,正确;③手性异构体分子组成相同,正确,④手性异构体性质不相同,错误,答案选A。
7.D
【分析】X、Y、Z是同一短周期的元素,三者质子数之和为16,Y和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X的最外层电子数。Z为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离子,为锂;X可以形成3个化合键,为氮,则Y最外层电子数为4,Y为碳;
【详解】A.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原子半径:锂大于碳大于氮,A错误;
B.碳的氧化物不会导致酸雨,氮的氧化物可以导致酸雨,B错误;
C.锂密度小于煤油,不可保存在煤油中,C错误;
D.氮的气态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硝酸铵,D正确;
故选D。
8.B
【详解】A.在反应开始时n(CO)=n(H2O)=1 mol,假设60 min时反应消耗CO的物质的量为x,此时CO的物质的量是(1-x) mol,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则,解得x=0.6 mol,所以0~60 min内v(CO)=mol/(L·min),A错误;
B.v正=k正c(CO)c(H2O),v逆=k逆c(CO2)c(H2),,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c(CO)、c(H2O)增大,c(CO2)、c(H2)减小,因此减小,即该反应k正变化的程度小于k逆变化的程度,B正确;
C.80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设反应的CO的浓度为x,列出三段式:,=0.2,解得x=0.3mol/L,K= ==2.25,保持温度不变向容器中再通入2molCO和3molCO,此时c(CO)=1.2mol/L,c(CO2)=1.8mol/L,Qc===2.25= K,因此平衡不移动,即v正=v逆,C错误;
D.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若保持绝热进行到60min,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体系温度升高,升高温度,化学平衡逆向移动,最终达到平衡时CO的含量大于20%,D错误;
故选B。
9.C
【详解】A.该装置中乙醇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酸,电子由呼气所在的铂电极流出,故A错误;
B.未告知O2所处环境,无法确定所处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无法计算,故B错误;
C.呼气中乙醇含量越高,单位时间内转移电子越多,电流越大,从而根据电流大小计算出被测气体中酒精的含量,故C正确;
D.由图可知,电子负极上乙醇失去电子生成乙酸,电极反应式为CH3CH2OH-4e-+H2O=CH3COOH+4H+,故D错误;
综上所述,说法正确的是C项,故答案为C。
10.D
【分析】常温下,甲酸和乙酸的电离常数分别为1.8×10−4和1.8×10−5,酸强弱为甲酸>乙酸,将pH和体积均相同的两种酸溶液分别稀释,变化大的酸性较强,因此Ⅱ代表甲酸。
【详解】A. 根据分析曲线Ⅱ代表甲酸,故A错误;
B. 不断加水,电离程度不断增大,因此酸的电离程度:d点>c点,故B错误;
C. b点pH小,酸性强,抑制水的程度大,因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c点>b点,故C错误;
D. 从c点到d点,溶液中,因此保持不变,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点睛】酸不断加水稀释,酸性减弱,抑制水的程度减弱,水电离程度增大。
11.AD
【详解】A.咖啡因的组成元素H位于元素周期表s区,其他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p区,故A错误;
B.咖啡因分子中含有C=O键的碳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3+0=3,是sp2杂化,—CH3中碳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4+0=4,是sp3杂化,左上角的N价层电子对数为4+0=4,是sp3杂化,右下角的N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2+1=3,是sp2杂化,故B正确;
C.根据咖啡因结构简式可知,其中有4个双键,则有 4 个π键,故C正确;
D.咖啡因不分子间存在氢键,不满足X—H∙∙∙Y(X、Y都是电负性大的原子)这个特点,故D错误。
故选AD。
12.CD
【详解】A.红外光谱仪能测定出有机物的官能团和化学键,故A正确;
B.肽键中的碳氧双键不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所以1mol茚地那韦最多可与9mol 发生加成反应,故B正确;
C.虚线框内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形成4个单键,所以该碳原子和与之相连的O以及另外2个C原子一定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故C错误;
D.分子中形成双键的N原子采用sp2杂化、形成3个单键的N原子采用sp3杂化,氮原子存在两种杂化方式,故D错误;
选CD。
13.AD
【分析】由题干原电池装置图可知,生成可知,N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故电极作正极,电极反应式,则Zn/ZnO为负极,电极反应为:,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该电池为原电池,根据图中生成可知,N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故电极作正极,A正确;
B.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故向Zn/ZnO电极移动,B错误;
C.Zn/ZnO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错误;
D.根据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标准状况下产生11.2L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Zn/ZnO电极增重的质量,D正确;
故答案为:AD。
14.CD
【分析】电极上氧气、铁离子发生还原反应,为阴极,则电极为阳极;
【详解】A.由分析可知,电极为阴极,则电极为阳极,电流流动方向:电极→电解质→电极,A正确;
B.转化为亚铁离子,亚铁离子和过氧化氢生成羟基自由基和铁离子,铁离子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是该电芬顿工艺的催化剂,B正确;
C.过量的过氧化氢会氧化亚铁离子,导致生成的羟基自由基减少,使得降解去除废水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效率下降,故据图b可判断合适的电流强度范围为40mA左右,C错误;
D.反应中氧气转化为过氧化氢,苯酚转化为二氧化碳,9.4g苯酚的物质的量为=0.1mol,苯酚转化为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根据关系式可知,阴极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2.8mol,理论上消耗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D错误;
故选CD。
15.CD
【详解】A.Fe(NO3)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Ⅰ:,也存在平衡Ⅱ:,加入硝酸,Ⅰ平衡逆向移动,促进Ⅱ平衡正向移动,使溶液为浅紫色,故A正确;
B.Ⅱ加NaF后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SCN−与Fe3+配位键强度小于F−与Fe3+配位键强度,[Fe(SCN)6]3−转化为[FeF6]3−,溶液由红色转化无色,故B正确;
C.F−有4对孤电子对,在形成配位键时,只需要利用1对孤电子对来和Fe3+形成配位键,不需要用过多的孤电子对,故C错误;
D.水分子作为配位体时,O原子的孤电子对数目减少,孤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斥力减弱,导致成键电子对之间的距离增大,两个O−H键的键角增大,故D错误;
故答案选CD。
16.(1)
(2)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氢谱法
(3) 90 C3H6O3 羧基
【详解】(1)①2,6-二甲基-4-乙基辛烷结构简式为;
②1,3,5-三甲苯结构简式为;
③2-甲基-1-戊烯结构简式为;
④分子式为C8H10的芳香烃,苯环上的一溴取代物只有一种,该芳香烃的结构简式为;
⑤戊烷(C5H12)的某种同分异构体只有一种一氯代物,写出它的结构简式;
(2)两种有机物种,官能团和氢的种类不同,可用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氢谱法对其进行结构的鉴定,故答案为: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氢谱法。
(3)①根据图示可知其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其最大质荷比,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90;则9.0gA的物质的量为0.1mol,在足量O2中燃烧,气体产物依次通过足量的浓硫酸和碱石灰,增重分别为水蒸气和CO2的质量,即n(H2O)=0.3mol,n(CO2)=0.3mol,则一个该有机物分子中,,则,所以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3H6O3。故答案为:90;C3H6O3。
②A能和NaHCO3溶液发生反应,则A一定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羧基。故答案为:羧基;
③A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有4个峰,峰面积之比是1∶1∶1∶3,说明A中含有一个-OH,一个-COOH,一个次亚甲基,一个甲基,所以其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17.(1)d
(2) 三角锥 极性 4p 过滤,沉淀称重2.87
(3) 共价 N原子半径小于C,B原子半径小于Si,N-B共价键的键长小于C-Si键长,N-B共价键的键能大于C-Si键能
【解析】(1)
钴是27号元素,基态钴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74s2,元素最后填入的电子为d电子,所以钴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区;
(2)
①该配合物的一种配体是NH3,NH3的N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4,有1个孤电子对,空间结构呈三角锥形,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叠,是极性分子,故答案为:三角锥;极性;
②钴是27号元素,基态钴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74s2,失去3个电子形成Co3+,Co3+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6,轨道表示式是: ;该配合物中Co3+参与杂化的6个能量相近的空轨道分别是2个3d、1个4s和3个4p,
故答案为:4p;
③设计实验证实该配合物溶于水时,离子键发生断裂,配位键没有断裂,实验如下:称取2.51g该配合物,=0.01mol,先加水溶解,[Co(NH3)5Cl]Cl2=[Co(NH3)5Cl]2++2Cl-,再加足量AgNO3溶液,电离出的氯离子与银离子形成氯化银沉淀,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后称重,测得其质量为2.87g,=0.02mol,说明该配合物溶于水时,离子键发生断裂,配位键没有断裂,故答案为:过滤,沉淀称重2.87;
(3)
①氮化硼BN属于共价晶体,故答案为:共价;
②该种氮化硼的熔点和硬度均高于SiC的原因是N原子半径小于C,B原子半径小于Si,N-B共价键的键长小于C-Si键长,N-B共价键的键能大于C-Si键能,故该种氮化硼的熔点和硬度均高于SiC,故答案为:N原子半径小于C,B原子半径小于Si,N-B共价键的键长小于C-Si键长,N-B共价键的键能大于C-Si键能;
③已知该晶体的密度为ρg•cm-3,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晶胞中N原子数目=4,B原子数目=×6+×8=4,晶胞质量为,设晶胞的边长为acm,由,则a=cm,故答案为:。
18. [Ar]3d64s2 Cl>P>C PCl5 CCl4 极性分子 分子晶体 12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X是短周期元素,最高化合价为+7价,故X为Cl,Y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L,最高能级上只有两个自旋方向相同的电子即1s22s22p2,故Y是C,Z的核外电子共有15种运动状态,即含有15个电子,故Z是P,W能与X形成两种常见化合物WX2、WX3,酚遇WX3溶液能发生显色反应,故W是Fe。
【详解】(1)Fe是26号元素,故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或[Ar]3d64s2,根据同一周期从左往右电负性增大,可知Cl、C、P三种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l>P>C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64s2或[Ar]3d64s2 Cl>P>C;
(2)化合物CCl4是sp3杂化是正四面体构型,PCl3是sp3杂化是三角锥型、PCl5(气态或液态时)P原子周围形成了五个σ键故不是sp3杂化是三角双锥构型,故中心原子的轨道类型不是sp3杂化的是PCl5,分子构型是正四面体的是CCl4,PCl3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型,故其属于极性分子,故答案为:PCl5 CCl4 极性分子 ;
(3)根据FeCl3的熔点、沸点较低,可知则FeCl3的晶体类型为分子晶体,故答案为:分子晶体;
(4)P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
(5)金属晶体中原子的配位数是指离某原子距离相等且最近的原子个数,Fe元素的面心立方晶胞的单质中Fe原子的配位数为相互垂直的三个面上的四个原子,即配位数是12;体心立方晶体中,假设晶胞的边长为a,则有:,即,又1个晶胞中含有,故晶胞的密度为: ,故答案为:。
19. A、B、C 12 K1·K2 > 加入催化剂 将容器的体积(快速)压缩至2L或保持体积不变增加3mol的CO
【详解】(1)根据表中数据,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因此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A. 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正确;B.该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升高温度,压强增大,正确;
C. 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H2的转化率增大,正确;D. 该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不变,容器的体积不变,体系的密度不变,错误;故选ABC;
(2) A点: 2H2(g)+CO(g) CH3OH(g)
起始(mol/L) 2 1 0
反应 1.5 0.75 0.75
平衡 0.5 0.25 0.75
K===12,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因此B点的化学平衡常数也是12,故答案为12;
(3) 反应③3H2(g)+CO2(g)═CH3OH(g)+H2O(g)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S<0,依据反应①+②得到反应③,所以平衡常数K3=K1×K2,结合温度变化分析,随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平衡逆向进行,所以判断反应是放热反应,焓变△H<0,在500℃、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③,测得反应③在某时刻,H2(g)、CO2(g)、CH3OH(g)、H2O (g)的浓度(mol/L)分别为0.8、0.1、0.3、0.15,Q==0.87<K=2.5,反应正向进行,V正>V逆,故答案为K1•K2;>;
(4) 图象分析曲线Ⅰ变化为曲线Ⅱ是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最后达到相同平衡状态,体积是可变的,是恒压容器,说明改变的是加入了催化剂;
当曲线Ⅰ变为曲线Ⅲ时一氧化碳物质的量增大,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可变容器中气体体积和浓度成反比,气体物质的量不变,曲线Ⅰ,体积为3L,一氧化碳浓度为3mol/L,改变条件当曲线Ⅰ变为曲线Ⅲ时,一氧化碳浓度为4.5mol/L,则体积压缩体积为:3:V=4.5:3,V=2L,所以将容器的体积快速压缩至2L符合;故答案为加入催化剂;将容器的体积快速压缩至2L;
(5)通常状况下,将a mol/L的醋酸与b mol/L 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溶质为醋酸钡和氢氧化钡,反应平衡时,2c(Ba2+)=c(CH3COO-)=bmol/L,溶液中c(H+)=c(OH-)=10-7mol/L,溶液呈中性,醋酸电离平衡常数依据电离方程式写出K= = = ×10-7L/mol;故答案为×10-7L/mol。
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铝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某烷烃的结构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江西省赣州市赣州十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江西省赣州市赣州十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5ml,故A错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