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基因的本质 章末检测试卷(三)(含答案)高中生物 必修2(人教版2019)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19576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章末检测试卷(三)(含答案)高中生物 必修2(人教版2019)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19576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章末检测试卷(三)(含答案)高中生物 必修2(人教版2019)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19576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章末检测试卷(三)(含答案)高中生物 必修2(人教版2019)
展开
这是一份第3章 基因的本质 章末检测试卷(三)(含答案)高中生物 必修2(人教版2019),共14页。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章末检测试卷(三)(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2022·江苏南通高一期中)为研究促进R型肺炎链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链球菌的转化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进行了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基本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组培养皿中只有S型菌落,推测加热不会破坏转化物质的活性B.乙组培养皿中有R型及S型菌落,推测转化物质不是蛋白质C.丙组培养皿中有R型及S型菌落,推测转化物质是DNAD.该实验中甲组是对照,能排除提取物中的其他物质干扰2.下图表示某兴趣小组所做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噬菌体DNA的复制通常发生在噬菌体分裂前的间期B.b中提取出来的子代噬菌体含35SC.仅由图中实验即可得出DNA是遗传物质D.如果搅拌不充分,则离心后b的放射性会增强3.用32P标记S型肺炎链球菌的DNA,35S标记其蛋白质,将其加热致死,并与未标记的R型活细菌混合并注入小鼠体内。一段时间后,从死亡的小鼠体内提取到活的S型细菌和R型细菌。下列有关元素分布的分析,最可能的情况是( )A.部分S型细菌含有32P,不含35SB.部分R型细菌含有32P和35SC.所有S型细菌都含有32P,不含35SD.所有R型细菌都含有35S,不含32P4.下列关于生物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蓝细菌和绿藻都属于真核生物,它们的遗传物质均为DNAB.大肠杆菌的拟核内所含有的遗传物质为DNA,该DNA分子呈环状C.HIV所含有的遗传物质为DNA或RNAD.真核细胞内含有的核酸有DNA和RNA,它们都是遗传物质5.若某DNA分子的一条链中腺嘌呤占该链碱基总数的15%,胸腺嘧啶占该链碱基总数的13%,则该DNA分子中胞嘧啶所占比例为( )A.15% B.28% C.36% D.56%6.(2022·河北保定一中月考)如图为DNA分子片段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DNA分子的结构与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含胞嘧啶15%的DNA比含腺嘌呤17%的DNA耐热性高B.⑨的数量只与碱基的数量有关C.若一条单链的序列是5′-AGCTT-3′,则其互补链的对应序列是5′-AAGCT-3′D.若一条单链中G和C共占1/2,则DNA分子中G占1/27.某同学制作一DNA片段模型,现准备了若干不同类型塑料片,如下表。若想充分利用现有材料,那么还需准备脱氧核糖的塑料片数目是( )A.32 B.40 C.26 D.528.(2022·江苏常州高一期末)科学家在研究DNA复制时,提出了DNA的半不连续复制模型(如图所示),以图中b链为模板时,最终合成的互补链实际上是由许多沿5′-端到3′-端方向合成的DNA片段连接起来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链、b链都可作为模板,其互补链的合成方向均为5′-端到3′-端B.前导链和后随链的合成都需要模板、原料、能量、酶等基本条件C.复制形成的两个DNA分子会在有丝分裂后期、减数分裂Ⅰ后期分开D.DNA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细胞传给子代细胞,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9.经实验测得衣藻DNA在细胞中分布如下:84%在染色体上,14%在叶绿体上,1%在线粒体上,1%游离于细胞质中。这些数据说明( )A.衣藻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衣藻DNA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C.衣藻细胞质中无DNAD.衣藻染色体由DNA、蛋白质和少量RNA组成10.有科学家发现普遍存在于动物细胞中的磁受体基因,其编码的磁受体蛋白能识别外界磁场并顺应磁场方向排列。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磁受体基因的基本骨架是由磷酸和核糖相间排列而成的B.基因中相邻碱基之间通过一个五碳糖和一个磷酸相连C.用同位素标记该基因中的两条链,在不含同位素的培养液中经过多次复制,子代DNA中带有标记的DNA分子数目不变D.磁受体基因复制过程中需要解旋酶和RNA聚合酶11.正常情况下,DNA分子在细胞内复制时,双螺旋解开后会产生一段单链区,DNA结合蛋白(SSB)能很快地与单链结合,防止解旋的单链重新配对,而使DNA呈伸展状态,SSB在复制过程中可以重复利用。下列有关推理合理的是( )A.SSB是一种解开DNA双螺旋的解旋酶B.SSB与单链的结合将不利于DNA复制C.SSB与DNA单链既可结合也可分开D.SSB与单链的结合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12.一个用15N标记的DNA分子含12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有50个。在不含15N的培养基中经过n次复制后,不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与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之比为7∶1,复制过程共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m个,则n、m分别是( )A.3、490 B.3、560C.4、1 050 D.4、1 12013.用32P标记玉米细胞(正常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分裂n次,若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数分别是40和2,则该细胞至少是处于第几次分裂的分裂期( )A.第一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 D.第四次14.(2022·河北唐山高一期中)20世纪中叶,“染色体中的DNA和蛋白质究竟谁是遗传物质”引起了生物学界激烈的争论。随着格里菲思等科学家经典实验的进行,人们才逐步揭开遗传物质的谜底。下列关于遗传学经典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格里菲思证明了DNA是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的转化因子B.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控制变量时采用了“减法原理”C.沃森和克里克以DNA分子的X射线衍射图谱的有关数据为基础,推算出DNA呈螺旋结构D.梅塞尔森等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和离心技术证明了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15.2018年,我国科学家成功将正常单倍体酿酒酵母细胞中的全部16条染色体融合,创建了只有1条线型染色体的酵母菌株SY14,成为国际首例人造单染色体真核细胞。菌株SY14除表现出小的适应性限制和有性生殖缺陷外,在形态、功能等各方面全部都正常如初。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条人造单染色体上含有多个基因B.该条人造单染色体上的基因呈线性排列C.该条人造单染色体复制后含1个亲代DNA分子和1个子代DNA分子D.SY14可能因细胞中只含1条染色体,不能发生联会导致其有性生殖缺陷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6.有a、b两类噬菌体,它们均已被32P或35S中的一种标记过。用a、b噬菌体分别侵染甲、乙两管大肠杆菌,经保温、搅拌和离心后,检测离心管内放射性物质的位置,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结果表明a的蛋白质外壳和b的DNA均有放射性B.可以确定甲管的放射性来自35S,乙管的放射性来自32PC.检测结果表明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可侵入大肠杆菌内D.伴随着噬菌体DNA的复制,乙管内沉淀物的放射性将逐渐增强17.DNA双螺旋结构是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的,现已知基因M含有碱基共N个,腺嘌呤n个,具有类似如图的平面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M共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1.5N+n)个氢键B.如图a可以代表基因M,基因M的等位基因m可以用b表示;a链含有A的比例最多为2n/NC.基因M为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D.基因M和它的等位基因m本质的区别是二者碱基排列顺序不同18.(2022·河北邢台高一期中)如图为某DNA分子片段,假设该DNA分子中有5 000对碱基,A+T占碱基总数的34%,若该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2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复制时作用于③处的酶为DNA聚合酶B.DNA分子复制2次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9 900个C.④处指的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D.子代中含15N的DNA分子占1/219.含15N标记的某双链DNA分子含有200个碱基对,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的30%,其中的一条链上腺嘌呤有20个。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该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200种B.该DNA分子中4种碱基的比例为A∶T∶G∶C=3∶3∶7∶7C.该DNA分子连续复制2次,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560个D.该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3次,含15N标记的DNA分子占25%20.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个基因含多个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基因的特异性B.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只含一个基因C.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都是两个磷酸基团和一个碱基D.原核生物的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5分)21.(15分)如图表示课堂上某小组用模型模拟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正确的侵染过程是(用字母和箭头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DNA复制发生在图中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__________过程之间,原料由________提供。(3)以32P标记的噬菌体为例,搅拌和离心应在图中____(填字母,下同)→____过程之间进行,如果在之前或之后搅拌、离心,可能发生的不正常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以35S标记的噬菌体为例,如果搅拌不充分,可能造成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5)如果在一组实验中同时标记①②,能否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13分)(2022·江苏盐城高一期中)如图是某链状DNA分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③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_。⑧是组成DNA的基本单位之一,其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该DNA分子片段有________个游离的磷酸基团。该DNA分子彻底水解会得到______种产物。(2)在氮源为14N和15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分别为14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a)和15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b)。将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两代(Ⅰ和Ⅱ),用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下图所示。分布在“中带”的DNA分子含有的氮元素类型是__________。第Ⅱ代大肠杆菌DNA的平均分子质量为________,若将所得大肠杆菌继续在含14N的培养基上繁殖至第Ⅲ代,则得到的子代DNA分子中含15N的DNA分子和含14N的DNA分子的比例为________。(3)某DNA分子共有m个碱基,其中腺嘌呤有n个,则该DNA分子复制4次,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______________个。23.(15分)科学家以T4噬菌体和大肠杆菌为实验对象,运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及离心技术进行了DNA复制具体过程的探索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从结构上看(图1),DNA两条链的方向______(填“相同”或“相反”),DNA的半保留复制过程是边______边复制。DNA复制时,催化脱氧核苷酸加到DNA子链上的酶是______________,该酶只能使新合成的DNA链从5′-端向3′-端延伸,依据该酶催化DNA子链延伸的方向推断,图1中的DNA复制模型________(填“是”或“不”)完全正确。(2)为探索DNA复制的具体过程,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20 ℃条件下,用T4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进入T4噬菌体DNA活跃复制期时,在培养基中添加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不同时间后,阻断DNA复制,将DNA变性处理为单链后,离心分离不同长度的T4噬菌体的DNA片段,检测离心管不同位置的放射性强度,结果如图2所示(DNA片段越短,与离心管顶部距离越近)。①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推测DNA复制时子链合成的过程及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抑制DNA连接酶(将两段DNA片段拼接起来的酶)的功能,再重复上述实验,可能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根据以上信息,补充下图,表示可能的DNA复制过程。24.(12分)病毒的核酸包括双链DNA、单链DNA、双链RNA、单链RNA等不同类型。某研究小组通过一系列实验确定新型动物病毒X的核酸类型。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探究病毒X是DNA病毒还是RNA病毒。①实验思路:设置两组实验,将___________分别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的______________(记为甲组)和____________(记为乙组)的培养基中,然后分别接种病毒X。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②预期结果: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病毒X为DNA病毒;反之为RNA病毒。(2)对病毒X进行碱基分析,结果如下:据上表可判断,病毒X的核酸类型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章末检测试卷(三)1.B [甲组培养皿中有R型及S型菌落,推测加热不会破坏转化物质的活性,A错误;加入了DNA酶,丙组培养皿中应只有R型菌落,可推测转化物质是DNA,C错误;该实验中甲组加热处理,冷却后DNA恢复活性,该组实验能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甲组不能作为对照组排除提取物中的其他物质干扰,D错误。]2.D3.A [由于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与未标记的R型活细菌混合并注入小鼠体内,能进入R型细菌起转化作用的是32P标记的DNA,而失去活性的蛋白质不能进入细菌,所以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的DNA进入R型活细菌将其转化为S型活细菌,因此提取到的活的S型细菌部分含有32P,全部不含35S,故选A。]4.B [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A项错误;拟核由一个环状的DNA分子组成,该DNA是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B项正确;HIV的遗传物质为RNA,C项错误;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D项错误。]5.C [该DNA分子一条链中A=15%,T=13%,则另一条链中T=15%,A=13%。整个DNA分子中A+T=28%,G+C=1-28%=72%,则该DNA分子中C=36%,C正确。]6.C [含胞嘧啶15%的DNA比含腺嘌呤17%的DNA耐热性低,A错误;A与T之间是两个氢键,C与G之间是三个氢键,⑨氢键的数量与碱基数目和种类都有关,B错误;若一条单链中G和C共占1/2,则DNA分子中G+C占1/2,G占1/4,D错误。]7.B [DNA中互补碱基数目相等,所以根据表中数据可推知G=C=A=T=10,脱氧核糖的数目等于碱基数目,所以是40个。]8.C [复制后形成的两个DNA分子存在于同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会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和减数分裂Ⅱ的后期分开,C错误。]9.B10.C [磁受体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而DNA的基本骨架是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而成的,A错误;DNA复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D错误。]11.C12.C [DNA复制n次后含15N的DNA分子有2个,不含15N的DNA分子有(2n-2)个,又因为不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与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之比为7∶1,所以解得n=4,即DNA复制了4次;由于用15N标记的DNA分子含120个碱基对,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胞嘧啶的个数是120-50=70(个),所以复制过程需要的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70×(24-1)=1 050(个)。]13.C14.A [格里菲思证明了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的转化因子,转化因子是DNA由艾弗里证明,A错误。]15.C [DNA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故该条人造单染色体复制后有2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中各有一条单链是亲代DNA分子的单链,C项错误。]16.AB [检测结果表明噬菌体的DNA可侵入大肠杆菌内,而蛋白质外壳留在了外面,C错误;伴随着噬菌体DNA的复制,乙管内沉淀物的放射性应不变,D错误。]17.CD [基因M的每一条链有1个游离的磷酸基团,由此共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A错误;基因是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图中a和b共同组成基因M,B错误。]18.ACD19.BD [该DNA分子含有200个碱基对,由于碱基比例确定,其碱基排列方式少于4200种,A错误;据题意分析可知,该双链DNA中,A和T的个数共为120,C和G的个数共为280,所以该DNA分子中4种碱基的比例为A∶T∶G∶C=3∶3∶7∶7,B正确;该DNA分子连续复制2次,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22-1)×140=420(个),C错误;该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复制3次,得到8个DNA分子,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其中只有2个DNA分子的一条链含14N,另一条链含15N,所以含15N标记的DNA分子占25%,D正确。]20.BCD [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在DNA分子结构中,除末端外,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都是两个磷酸基团和一个碱基;原核生物不含染色体。]21.(1)(a→)d→e→b→f→c(→a) (2)e b 细菌 (3)e f 上清液中具有较强的放射性 (4)上清液和沉淀物中都出现放射性 (5)不能。因为同时标记①和②会造成上清液和沉淀物中都有放射性,无法判断遗传物质的成分22.(1)鸟嘌呤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2 6 (2)14N、15N (3a+b)/4 1∶4 (3)(15m-30n)/2解析 (1)由分析可知,图中③是鸟嘌呤,⑧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是组成DNA的基本单位之一。图中DNA片段中有4对碱基对,两条链中各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共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该DNA分子彻底水解会得到脱氧核糖、磷酸、4种碱基,共6种产物。(2)分布在“中带”的DNA分子,一条链含15N,另一条链含14N。第Ⅱ代大肠杆菌共4个,其中2个DNA分子的两条链只含有14N,另外2个DNA分子的一条链是14N、另一条链是15N,则这4个DNA分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a+b)/4。若将所得大肠杆菌继续在含14N的培养基上繁殖至第Ⅲ代,则含15N的DNA分子有2个,含14N的DNA分子有8个,比例为1∶4。(3)DNA分子中A=T,G=C,腺嘌呤有n个,则A=T=n,因此胞嘧啶(C)=(m-2n)/2,连续复制4次,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24-1)×(m-2n)/2=(15m-30n)/2(个)。23.(1)相反 解旋 DNA聚合酶 不(2)①子链合成的过程是先合成较短的DNA片段,之后较短的DNA片段连接成DNA长链;依据是时间较短时(30秒内),与离心管顶部距离较近的位置放射性较强(或短片段DNA数量较多),随着时间推移,与离心管顶部距离较远的位置放射性较强(或长片段DNA数量较多) ②随着时间推移,与离心管顶部距离较近的位置的放射性一直较强(或短片段DNA的数量一直较多)(合理即可)(3)如图所示(画出任意一个即可)24.(1)①动物(宿主)细胞 胸腺嘧啶(T) 尿嘧啶(U) ②甲组收集的病毒含有放射性而乙组无放射性 (2)单链DNA 病毒X的核酸含有DNA特有碱基胸腺嘧啶(T),且嘌呤总数不等于嘧啶总数[或腺嘌呤(A)的量不等于胸腺嘧啶(T)的量、鸟嘌呤(G)的量不等于胞嘧啶(C)的量]塑料片类别碱基G碱基C碱基A碱基T磷酸数量(个)1016161052碱基种类ACGT碱基比例36241822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