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节 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练习
展开生物的进化(一)同步练习
(答题时间:30分钟)
1. 对不同地层中生物化石的研究表明,在古生代早期,海生的藻类植物繁盛,到了古生代中期,原始陆生植物出现,到古生代晚期,蕨类植物繁盛,裸子植物出现,中生代裸子植物繁盛,并在中生代晚期出现了被子植物。上述现象不能说明的生物进化事实是( )
A. 生物进化方向是由水生到陆生
B. 藻类植物是原始低等的植物类群
C. 被子植物是高等的植物类群
D. 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都是由藻类植物直接进化而来的
2.下列关于证明生物进化证据的论述,正确的是( )
A. 化石是保存在地壳中的古地质年代的动植物的遗体,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B. 蝙蝠的翼和人的手的结构的相似性可以说明两种生物是由共同祖先演化而来的
C. 比较人和其他脊椎动物的胚胎发育过程可知人和其他脊椎动物之间存在血缘关系
D. 现存的不同生物之间亲缘关系越近,其DNA序列和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相似度越高
3. 因为病毒不能形成化石以及它们复制机制的复杂,使得研究病毒的起源十分困难。有关病毒的起源及与细胞的关系,目前最能被接受的是: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下列观点能支持病毒的起源是在细胞产生之后的是( )
A. 病毒既具有化学大分子的属性,又具有生物的部分特征
B. 所有病毒都是寄生的,病毒离开细胞不能进行新陈代谢
C. 病毒的化学组成简单,只有核酸和蛋白质两类分子
D. 有些病毒的核酸与哺乳动物细胞DNA某些片段的碱基序列十分相似
4. 下列关于蛋白质、DNA和生物进化证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和DNA都是大分子物质,都可以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证据
B. 蛋白质和DNA都是遗传信息的贮存者,所以可以通过比较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和DNA来确定不同生物亲缘关系的远近
C. 通过比较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差异程度可以得知相关DNA片段中遗传信息的差异程度
D. 两种生物的共同祖先生活的年代距今越早,这两种生物的蛋白质和DNA的差异可能就越大
5. 下列说法符合拉马克进化观点的是( )
①食蚁兽的舌头变得细长,是由于食蚁兽长期舔食蚂蚁的结果
②比目鱼的双眼并列于向光的一面,是由于长期卧伏于海底的缘故
③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
④鼹鼠由于长期生活于地下,眼睛萎缩、退化
⑤病菌抗药性的不断增强是抗生素对病菌的抗药性变异定向选择并逐渐积累的结果
A. ①②③ B. 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6. 下列关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和人工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自然选择所保留的变异,对人类都是有利的
B. 自然选择的结果与人工选择的结果往往是一致的
C.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环境条件
D. 所有选择过程中,人类起着主导作用
7. 鹿往往用鹿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所以它的鹿角发达。按达尔文的观点,鹿角发达的原因是( )
A. 鹿角不发达的个体被淘汰,鹿角发达的个体被保留
B. 经常使用鹿角的个体保留因而发达
C. 鹿角的变异朝着有利于生存的方向发展
D. 雄鹿为了繁衍后代的需要而使鹿角发达
8.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进行了修改,不属于修改内容的是( )
A. 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生物个体
B. 自然选择是因为生物过度繁殖而导致生存斗争来实现的
C.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D.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将自然选择学说与遗传变异有关理论结合起来
9. 达尔文认为不同物种是由其祖先逐渐变化而产生的。研究不同物种的相同和相异之处,并将它们与从前存在的生物比较,可以找出不同物种之间的演化关系。图1显示4层埋藏着化石的岩石,W是离地表最近的岩层。图2是四种不同动物(甲、乙、丙、丁)的血红蛋白之间的差异。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动物 | 第1位 | 第2位 | 第3位 | 第4位 |
甲 | 氨基酸A | 氨基酸A | 氨基酸A | 氨基酸C |
乙 | 氨基酸B | 氨基酸C | 氨基酸A | 氨基酸A |
丙 | 氨基酸A | 氨基酸B | 氨基酸C | 氨基酸E |
丁 | 氨基酸A | 氨基酸A | 氨基酸A | 氨基酸E |
图2
(1)最早期的化石埋藏在图1中的________层岩石中。
(2)图1中这些化石是下列________的证据。
A. 蜗牛和鱼出现竞争 B. 鱼捕食蜗牛
C. 蜗牛由鱼进化而成 D. 鱼和蜗牛的进化
(3)列举化石作为生物进化证据的2项不足之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图2推测,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动物是________,判断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
(5)图2是在____________方面为生物进化提供的证据,血红蛋白α链的氨基酸每年都会按大约1.2×10-9的速率发生置换。
10. 水蚤是一种水生小动物。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等量的水蚤分别做了如图所示的A、B两组实验:水温的改变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其他条件均相同;水蚤在不同的水温中均为12小时。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结果表明,多数水蚤生活的最适温度约为______ ℃。
(2)有些水蚤能在20 ℃环境中生活,还有些水蚤能在28 ℃环境中生活,这表明水蚤个体之间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________________的。温度的改变对水蚤起了__________作用,而这种作用是________的。
(3)20 ℃环境中生活的水蚤移到28 ℃环境中将会死亡,同时,28 ℃环境中生活的水蚤移到20 ℃环境中也会死亡。这说明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如果生物缺少___________________,就要被环境所淘汰。
生物的进化(一)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1. D 解析:本题考查通过化石确定生物进化的依据,难度中等。由题意可知,从古生代早期、中期到晚期的植物有从水生到陆生的特点。最早期的是藻类植物,所以最低等;最晚期的是被子植物,所以最高等;不能看出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与藻类植物之间的进化关系,D正确。
2. D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证据,难度中等。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A错误;蝙蝠的翼和人的手的结构的相似性可以说明这两者属于同源器官,B错误;比较人和其他脊椎动物的胚胎发育过程可知人和其他脊椎动物之间存在亲缘关系,C错误;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DNA序列和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相似度越高,D正确。
3. B 解析:本题从进化的角度考查病毒的起源,难度较大。病毒的化学成分简单,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具有大分子物质的属性,有生物的特征不能说明病毒的起源,A、C错误;病毒离开寄主细胞不能进行复制和增殖,因此先有细胞,后有病毒,支持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的起源观点,B正确;病毒的DNA与哺乳动物细胞DNA某些片段剪辑序列相似,与病毒的起源无关,D错误。
4. B 解析:本题考查从分子水平上分析生物进化的证据,难度较大。蛋白质和DNA都是大分子物质,都可以反映不同物种的相似程度,A正确;DNA是遗传信息的贮存者,其中的遗传信息的差异程度就直接反映了两个物种的亲缘关系远近,B错误;蛋白质是基因表达的结果,所以比较蛋白质的差异可间接得知DNA中遗传信息的差异,C正确;两种生物的共同祖先生活的年代距今越早,这两种生物的蛋白质和DNA产生差异的时间也越早,差异性可能越大,D正确。
5. C 解析:本题考查拉马克进化理论的观点,难度中等。拉马克关于生物进化原因的两个观点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即动物的器官越用越发达,相反器官废而不用,就会造成形态上的退化,并且拉马克认为这些因为用进废退而获得的性状可以遗传给后代。①②③均为“用进”的实例,④为“废退”的实例,C正确。
6. C 解析:本题考查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和人工选择,难度中等。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都是适应自然环境的,不一定对人类有益,A错误;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是适合环境的,而人工选择保留的变异是符合人类需要的,B错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环境条件,C正确;人工选择过程中,人类起着主导作用,D错误。
7. A 解析:本题考查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难度中等。达尔文的观点认为,古代雄鹿的鹿角存在着发达和不发达的变异,雄鹿之间为争夺配偶要进行生存斗争,有发达鹿角的个体能够得到配偶,并把这种变异遗传下去,没有发达鹿角的个体因争夺不到配偶,其变异就很难遗传下去,经过一代代的进化,就形成了有发达鹿角的雄鹿,A正确。
8. B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难度中等。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达尔文的自自然选择学说没有阐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以及自然选择的作用机理,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正确。
9.(1)Z (2)D (3)①有些生物未能形成化石②未能找到完整的化石(难以找到过渡类型的化石等) (4)甲与丁 甲与丁的血红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差异最小(5)分子生物学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证据,难度中等。
(1)在地层中埋藏的深度越深,其中的生物在地球上出现的越早,因此为Z层。
(2)在几个地层中都是鱼和蜗牛同时存在,体现的是鱼和蜗牛的进化过程,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
(3)化石最为生物进化的证据,也存在不足之处,比如:有些生物未能形成化石、未能找到完整的化石等。
(4)根据表格中的信息,甲与丁的血红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差异最小,只有第4位氨基酸不同,其余均相同,因此两者的亲缘关系最近。这是从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生物进化的依据。
10.(1)25 (2)各种变异类型 不定向 选择 定向 (3)适应新环境的变异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难度中等。
(1)从A、B两组实验可以看出,多数水蚤生活的最适温度约为25 ℃。
(2)生物在繁衍后代的过程中会产生变异,这些变异是随机的、不定向的,例如有些水蚤能在20 ℃环境中生活,还有些水蚤能在28 ℃环境中生活;但是温度的选择作用却是定向的,适应某个温度的变异个体能生存,不适应某个温度的变异个体被淘汰。因此这表明水蚤个体之间存在着各种变异类型,从而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温度的改变对水蚤起了选择作用,而这种作用是定向的。
(3)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够生存,当环境发生改变时,生物如果没有适应新环境的变异,就会被淘汰。
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6章 生物的进化第3节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本节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6章 生物的进化第3节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本节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共6页。
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 模块考试试卷讲评同步练习(含答案): 这是一份生物人教版 (2019)本册综合达标测试,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一课一练,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