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61物质的分离、提纯(选择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17199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广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61物质的分离、提纯(选择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17199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广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61物质的分离、提纯(选择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17199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广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61物质的分离、提纯(选择题)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61物质的分离、提纯(选择题),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广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61物质的分离、提纯(选择题)
一、单选题
1.(2022·广东广州·统考二模)鉴别、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Na2CO3溶液中的Na2SO4
加入适量的碳酸钡
B
除去MnO2中的KCl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鉴别肥皂水、草木灰水(含K2CO3)
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D
比较Zn、Cu、Ag的金属活动性
将Zn分别加入Cu(NO3)2和AgNO3溶液中
A.A B.B C.C D.D
2.(2022·广东广州·统考二模)将粗盐提纯,并用制得的精盐配制50g质量分数为8%的NaC1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粗盐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过滤速度
B.蒸发滤液时,待蒸发皿中滤液蒸干后停止加热
C.用量筒量取水时,若仰视读数,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
D.若往所配制的溶液中再加入100g水,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4%
3.(2022·广东广州·统考一模)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A.CaO(CaCO3):高温煅烧
B.CO2(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C.FeCl2溶液(CuCl2溶液):加入过量铁粉后过滤,取滤液
D.Na2SO4溶液(Na2CO3溶液):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后过滤,取滤液
4.(2022·广东广州·统考一模)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试管中液体 B.稀释浓硫酸
C.蒸发 D.往试管中加入大理石
5.(2022·广东广州·统考一模)自来水是城市居民的主要饮用水,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滤可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离子
B.投药消毒可以使用熟石灰
C.活性炭可长期使用无需更换
D.经该净水过程得到的不是纯水
6.(2022·广东广州·模拟预测)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CO2
CO
通入氧气,点燃
B
盐酸
硫酸
适量Ba(NO3)2溶液,过滤
C
NaNO3溶液
NaCl
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过滤
D
KCl
MnO2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A.A B.B C.C D.D
7.(2022·广东广州·模拟预测)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 B.倾倒液体
C.气体验满 D.液体过滤
8.(2022·广东广州·模拟预测)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CO2和N2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观察现象
B
鉴别NH4Cl和KCl两种白色固体肥料
加入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
C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将气体通过灼热铜丝网
D
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加入过量的石灰水,充分反应后过滤
A.A B.B C.C D.D
9.(2021·广东广州·统考一模)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正确的是
A.碳酸钙(氧化钙),高温煅烧
B.氯化钠溶液(碳酸钠),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C.氧化铜(碳粉),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D.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10.(2021·广东广州·统考一模)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方法正确的是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操作方法
A
CO2(HCl)
先通过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B
NaCl溶液(Na2CO3)
加稀硫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C
CuSO4溶液(H2SO4)
加过量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D
CaCl2溶液(HCl)
加过量生石灰充分反应后过滤
A.A B.B C.C D.D
11.(2021·广东广州·统考二模)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比较 Fe、Cu、Ag 的金属活动性
铁丝分别浸入 CuSO4溶液和 AgNO3溶液中
B
除去氯化铵固体中的氯化钠固体
加入熟石灰,研磨
C
鉴别氧气、二氧化碳、空气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D
除去硝酸钾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
蒸发结晶
A.A B.B C.C D.D
12.(2021·广东广州·统考一模)下列除杂实验(括号内为杂质)所选择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A.铜粉(木炭):将混合物在空气中灼烧
B.Zn 粉(Fe):用 FeCl2溶液浸泡,过滤
C.硫酸镁溶液(硫酸铜):加入适量的镁粉,过滤
D.氨气(一氧化碳):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13.(2021·广东广州·统考一模)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加速过滤
稀释浓硫酸
塞紧橡胶塞
蒸发皿不垫石棉网直接加热
A.A B.B C.C D.D
14.(2021·广东广州·统考一模)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方法
A
除去氯化铁溶液中的氯化铜
加入过量Fe粉,过滤
B
除去C粉中的MnO2
加入足量双氧水。溶解、过滤
C
鉴别NaOH、NaCl、NH4NO3三种固体
分别加水溶解,测温度
D
除去CO2中的CO
点燃
A.A B.B C.C D.D
15.(2021·广东广州·二模)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连接仪器 B.蒸发食盐水
C.测溶液酸碱度 D.检查气密性
16.(2021·广东广州·统考二模)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操作方法
A
CO2混有HCl气体
将气体通过足量NaOH溶液
B
CuO混有碳粉
加入适量稀HCl,过滤,洗涤,干燥
C
NaCl溶液混有CaCl2
加入适量Na2CO3溶液、过滤
D
氧化钙中混有少量碳酸钙
加水溶解、过滤
A.A B.B C.C D.D
17.(2021·广东广州·模拟预测)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取固体药品
B.制取蒸馏水
C.过滤沱江水
D.溶解碳酸钠
18.(2021·广东广州·一模)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 质
杂质
所加试剂和操作方法
A
木炭粉
铁粉
加入足量稀硫酸
B
氯化钠
碳酸钠
加入适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C
氧化铜
铜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D
硫酸亚铁
硫酸铜
加水溶解后加入足量金属锌过滤、结晶
A.A B.B C.C D.D
19.(2021·广东广州·统考一模)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蒸发食盐水 B. 称量氢氧化钠
C. 稀释浓硫酸 D. 检验装置气密性
20.(2020·广东广州·统考一模)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据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
A.CO2(H2O):通过装有氢氧化钠的干燥管
B.CuSO4溶液(H2SO4):加入过量的铜粉,静置,过滤
C.NaCl(MgSO4):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FeCl2溶液(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静置,过滤
21.(2020·广东广州·统考二模)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N2
CO
将混合气通入灼热的氧化铜
B
CO
CO2
将气体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C
银粉
锌粉
加入过量硫酸亚铁溶液,过滤
D
NaCl溶液
Na2CO3
加适量硝酸钙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22.(2020·广东广州·统考一模)下列除去物质中所含杂质(括号内的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CaO粉末(Ca(OH)2粉末),加入过量的水溶解,过滤
B.CuO(碳粉),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C.N2(O2),将混合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D.NaCl溶液(Na2CO3溶液),加入过量BaCl2溶液,过滤
23.(2020·广东广州·统考一模)下列除去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少量)
除杂方法
A
CO2
CO
点燃
B
CaO
CaCO3
高温煅烧
C
KNO3溶液
NaC1溶液
蒸发结晶
D
K2SO4溶液
KC1
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24.(2020·广东广州·统考一模)下列鉴别物质所用的方法或试剂中,错误的是
A.水和白醋——观察颜色 B.氯化钾和硫酸钾—— 硝酸钡溶液
C.甲烷和氮气——点燃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灼热的氧化铜
25.(2020·广东广州·统考一模)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和操作方法
A
CaO
CaCO3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
B
KCl固体
MnO2粉末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
C
铁粉
碳粉
加入足量稀H2SO4,过滤、洗涤、干燥
D
NaOH溶液
Ca(OH)2
加入适量K2CO3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26.(2020·广东广州·统考模拟预测)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
A.Cu粉(Fe粉):用CuCl2溶液浸泡,过滤,洗涤,晾干
B.KCl(KClO3):加入MnO2,加热
C.ZnCl2溶液(ZnSO4):加入过量BaCl2溶液,过滤
D.CO2(CO):在O2中点燃
27.(2020·广东广州·统考一模)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Na2SO4溶液(NaOH):加入过量的稀硫酸
B.CO2(H2O):将混合气体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C.FeSO4(CuSO4):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D.NaCl固体(泥沙、MgCl2):加入过量的水溶解、过滤、将滤液蒸发结晶
28.(2020·广东广州·统考模拟预测)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过滤河水 B.稀释浓硫酸
C.检查气密性 D. 铁丝燃烧
29.(2020·广东广州·统考一模)下列除去杂质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CO中少量O2 ,通过灼热的铜网后收集气体
B.除去FeSO4溶液中混有的CuSO4 ,加入适量Zn粉后过滤
C.除去CaO固体中混有的CaCO3 ,加水溶解过滤
D.除去C中的CuO杂质,加入足量的盐酸后过滤
30.(2020·广东广州·统考一模)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读出液体的体积
C.稀释浓硫酸 D.蒸发食盐水
31.(2020·广东广州·统考一模)下列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实验操作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操作方法
A
CO2(HCl)
氢氧化钠溶液
气体通过盛有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B
NaCl(Na2CO3)
硫酸
加入足量硫酸、蒸发、结晶
C
MnO2(NaCl)
水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Cu(CuO)
氧气
通入足量氧气并加热
A.A B.B C.C D.D
32.(2020·广东广州·统考一模)下列各实验方案能达到其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分别取样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B
除去NaOH 溶液中混有的Na2CO3
加入足量稀盐酸
C
除去 CO2 中混有的少量 CO
在足量的氧气中点燃
D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
1.B
【详解】A、碳酸钡不溶于水,所以在溶液中加入碳酸钡后不能除去硫酸钠的杂质,不能达到目的,故A错误;
B、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钾可溶于水,所以加水溶解后过滤出二氧化锰,然后洗涤干燥即可得到二氧化锰,可达到实验目的,故B正确;
C、肥皂水和碳酸钾溶液均呈碱性,均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现象相同,不能区分,所以不能达到目的,故C错误;
D、将Zn分别加入硝酸铜和硝酸银溶液中,锌能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证明金属活泼性锌>铜;锌也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说明金属活泼性锌>铜。综上所述可知,可以判断出金属活泼性锌>铜,锌>银,不能判断铜和银的金属活泼性强弱,故D错误;
故选B。
2.C
【详解】A、过滤时不能用玻璃棒搅拌漏斗中的液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蒸发滤液时,待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的滤液蒸干,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用量筒量取水时,若仰视读数,实际量取的溶剂将偏大,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故正确;
D、若往所配制的溶液中再加入100g水,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故选项错误;
故选C。
3.D
【分析】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根据三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
【详解】A、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可以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故选项方法正确;
B、一氧化碳能和氧化铜加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和氧化铜反应,可以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故选项方法正确;
C、氯化铜可以和铁粉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过滤可以除去过量的铁粉和生成的铜,可以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故选项方法正确;
D 、氯化钡可以和碳酸钠和硫酸钠反应,不仅能除去杂质,也会除去原物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方法错误。
故选:D。
4.A
【详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5.D
【详解】A、过滤只能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不能除去杂质离子,说法错误;
B、投药消毒常用的是次氯酸钙,不可以使用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会污染水质,说法错误;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去除水中的色素和异味,长期使用吸附作用会减弱或消失,所以要定期更换,说法错误;
D、该净化过程只是除去了水中难溶性杂质、色素和异味及细菌,水中仍含有一些可溶性杂质,所以得到的不是纯水,说法正确。
故选D。
6.D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详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硫酸能与Ba(NO3)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NaCl能与过量的AgN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银(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D。
7.D
【详解】A、熄灭酒精灯是要用灯帽盖灭,故A不正确;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标签要对着手心,瓶塞要倒放,试剂瓶口要紧靠试管口倾倒,故B不正确;
C、气体验满时,火柴要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集气瓶内,故C不正确;
D、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即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滤纸的边缘应低于漏斗口,漏斗里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烧杯要紧靠在玻璃棒上,玻璃棒的末端要轻轻地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故D正确。
故选D。
8.B
【分析】除杂原则是不引入新的杂质,加入的物质不和原物质反应。
【详解】A、二氧化碳和氮气均不支持燃烧,不燃烧,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木条均熄灭,不能鉴别,故A不正确;
B、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氯化钠和氢氧化钙不反应,则加入熟石灰研磨后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氯化铵,无现象的是氯化钾,可以鉴别,故B正确;
C、一氧化碳和铜不反应,将气体通过灼热铜丝网,不能除去一氧化碳,故C不正确;
D、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过滤得到氢氧化钠,但是加入过量的石灰水引入了氢氧化钙杂质,故D不正确。故选B。
9.A
【分析】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详解】A、碳酸钙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碳酸钠能与适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碳粉在空气中充分灼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硫酸铜能与过量的铁粉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过量的铁粉,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A。
10.C
【详解】A、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Na2CO3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H2SO4能与过量氧化铜粉末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HCl能与过量生石灰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过量的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钙,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C。
【点睛】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原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一般要遵守两个原则: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1.C
【详解】A、比较 Fe、Cu、Ag 的金属活动性,铁丝浸入CuSO4溶液,能置换出铜,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铁丝浸入AgNO3溶液,能置换出银,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但无法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除去氯化铵固体中的氯化钠固体,加入熟石灰,研磨,熟石灰会与氯化铵反应,不能除去氯化钠,同时会消耗氯化铵,故该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鉴别氧气、二氧化碳、空气,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在氧气中燃着的木条会燃烧的更旺,在空气中无变化,但很快会熄灭,在二氧化碳中燃着的木条会立即熄灭,故该实验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D、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小,除去硝酸钾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一般选用冷却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蒸发结晶不能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氯化钠,故该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择C。
12.C
【详解】A、木炭、铜粉在空气中灼烧分别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氧化铜,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
B、Zn粉能与Fe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锌溶液和铁,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
C、镁粉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镁溶液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正确;
D、一氧化碳和氨气均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且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产生新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故选C。
13.D
【详解】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不能用玻璃棒进行搅拌,以防止损坏滤纸,应用玻璃棒引流,操作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不能在量筒内稀释浓硫酸,操作错误。
C、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操作错误。
D、蒸发皿可直接加热,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操作正确。
故选:D。
14.C
【详解】A、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引入了新杂质,A错误。
B、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制氧气催化剂,加入足量双氧水、溶解、过滤不能去除二氧化锰,B错误。
C、氢氧化钠溶解放热,硝酸铵溶解吸热,氯化钠溶解不吸热也不放热,现象不同 ,可以区分,C正确。
D、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无法点燃,D错误。
故选:C。
15.B
【详解】A. 把橡胶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中,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容器,此选项错误;
B. 将装有食盐水的蒸发皿放在铁圈上直接加热,边加热边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此选项正确;
C. 测定溶液的pH,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再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此选项错误;
D. 通过长颈漏斗向试管内加入水,使长颈漏斗的末端在水面以下,用手紧握试管的外壁,观察放入水中的导管口有无气泡冒出,如果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此选项错误。
故选B。
16.C
【分析】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详解】A、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均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把原物质除去了,故A不正确;
B、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生成氯化铜和水,把原物质除去了,故B不正确;
C、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过滤可以除去碳酸钙,符合除杂原则,故C正确;
D、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把原物质除去了,故D不正确。故选C。
【点睛】除杂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7.B
【详解】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应用药匙或纸槽,不能用手,防止药品有毒或有腐蚀性,而且用手会污染药品,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B、可以用此装置来制取蒸馏水,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C、过滤时,应用玻璃棒引流,而且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D、溶解固体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中进行,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8.B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1.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2.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详解】A、铁粉能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木炭不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应再进行过滤,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钠能与适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在蒸发结晶,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符合题意;
C、CuO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铜不与稀硫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不符合题意;
D、加水溶解后,硫酸亚铁和硫酸铜溶液均能与足量金属锌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不符合题意。
【点睛】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9.D
【详解】A、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D、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
解:A、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且不能在量筒内配制溶液,应在烧杯中进行,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是:当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时,锥形瓶内的空气体积减小压强增大,把水压入长颈漏斗中,若气密性好则会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当拉动注射器的活塞时,锥形瓶内的空气体积增大压强变小,若气密性良好则可以看到长颈漏斗的下端会产生气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点睛: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20.D
【分析】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详解】A、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但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A不正确;
B、铜不与H2SO4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B不正确;
C、MgSO4、NaCl均易溶于水,用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故C不正确;
D、过量的铁粉能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D正确。故选D。
21.B
【详解】A、A中气体通过灼热氧化铜,氧化铜会与CO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在氮气中引入了新的杂质,故A选项错误;
B、将气体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一氧化碳不与该溶液发生反应,而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从而除去杂质二氧化碳,混入的水蒸气再通过干燥去除,故B选项正确;
C、锌粉能与过量硫酸亚铁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银粉与过量硫酸亚铁溶液不反应,再过滤,获得的固体是银和铁的混合物,引入了新的杂质铁,故C选项错误;
D、碳酸钠与硝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钠,过滤后,获得的是氯化钠和硝酸钠的水溶液,引入了新杂质硝酸钠,故D选项错误;因此该题正确答案为B。
22.C
【详解】A、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CuO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碳粉不与稀盐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Na2CO3溶液能与过量BaCl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钡(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C。
【点睛】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一般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23.B
【详解】A、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无法被点燃,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可以除去杂质,符合题意;
C、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不符合题意;
D、混合物加入适量的硝酸银,硝酸银与氯化钾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钾,硝酸银与硫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银和硝酸钾,除去杂质时也会消耗主要物质同时还引入硝酸钾,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4.A
【详解】A、水和白醋的颜色均为无色,用观察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正确。
B、硫酸钾能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钾,氯化钾与硝酸钡溶液不反应,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C、点燃,能燃烧的是甲烷,不能燃烧的是氮气,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D、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故选:A。
25.B
【详解】A、氧化钙中含有碳酸钙,加水后,氧化钙会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原物质被反应,故A错误;
B、氯化钾中含有二氧化锰,因为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钾可溶于水,所以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后可以分离,故B正确;
C、铁粉中含有碳粉,加入稀硫酸后,铁会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原物质被反应,故C错误;
D、氢氧化钠中含有氢氧化钙,加入适量碳酸钾后会引入新杂质钾离子,故D错误。
故选B。
26.A
【详解】A、Fe粉能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洗涤,晾干,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KClO3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锰,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ZnSO4能与过量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锌,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钡(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当CO2中混有少量CO时,不能将气体点燃,可以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来去除CO,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A。
27.B
【详解】A、NaOH能与过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能除去NaOH,,但引入新的杂质硫酸(过量的),不能达到目的,不符合题意;
B、浓硫酸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能吸收水,能除去水且不引入新的杂质,能达到目的,符合题意;
C、硫酸铜与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混合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会引入新的杂质硫酸锌,不能达到目的,不符合题意;
D、氯化镁能溶于水,混合物加入过量的水溶解、过滤、将滤液蒸发结晶,不能除去氯化镁,不能达到目的,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加入试剂除杂时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主要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8.C
【分析】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详解】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故A项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B项错误;
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故C项错误;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为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集气瓶的底部应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图中集气瓶的底部没有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故D项错误。
29.D
【详解】A、通过灼热的Cu网后,氧气可以和金属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并且一氧化碳会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这样在一氧化碳中会引入二氧化碳,不符合除杂的原则,故A错误;
B、锌可以和硫酸铜、硫酸亚铁反应能除去硫酸铜,也会将主要物质除去,故错误;
C、碳酸钙不能溶于水,而氧化钙可以与水反应,不符合除杂原理,故错误;
D、氧化铜可以与酸反应,而碳不反应,故正确。故选D。
30.C
【详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如果水倒进浓硫酸中,由于水的密度小,浮在硫酸的上面,硫酸溶解时放出的热量不易散失,使水暴沸,易造成喷溅引发危险;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 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C
31.C
【详解】A、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和氯化氢气体反应,在除杂的过程把原物质也除去了,不符合除杂原则,故不符合题意;
B、硫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把碳酸钠除去了,又引入了新的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不符合题意;
C、MnO2难溶于水,而NaCl可溶于水,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可以得到MnO2固体,符合除杂原理;故符合题意;
D、Cu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而CuO不与氧气反应,因此通入足量氧气并加热把原物质给除去了,不符合除杂原则;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32.A
【详解】A、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分别显碱性、酸性、分别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红色,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其实验目的。
B、Na2CO3、NaOH溶液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其实验目的。
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其实验目的。
D、氮气和二氧化碳均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均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其实验目的。
故选A。
【点睛】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74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4化学式(选择题),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下册第二节 盐的性质当堂检测题,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