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对今》第2课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17063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对今第2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对今第2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古对今》第2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李、香”2个字,背诵课文。2.通过朗读儿歌,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朝霞、夕阳、严寒、酷暑”。3.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教学重难点】1.通过朗读儿歌,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朝霞、夕阳、严寒、酷暑”。2.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教师导入:上节课,我们把课文读得既正确又流利,还认识了很多字词,现在我们做一个小游戏,来检测一下你的学习成果吧!出示识字游戏,学生认读,教师指正点评。教师指导:刚才的生字游戏大家完成得真棒,再来认读一下词语吧,看看谁读得最准确。 学生认读,教师适时点评。二、互动课堂,学习生字1.学习第一小节。教师指导:请朗读小能手来读第一小节,读完大家说一说自己发现了什么。预设学生发现文中的反义词:古—今 圆—方 严寒—酷暑 春暖—秋凉 教师讲解:“古”表示古时候,“今”表示现代,“古、今”是表示时间的。教师讲解:在古人的眼中,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天像一口倒扣的大锅扣在地上,“圆、方”表示的是空间。教师讲解:“严寒、酷暑、春暖、秋凉”是描写春夏秋冬季节特点的;请大家看图来猜一猜,“严寒”“酷暑”是什么意思呢?预设学生看图猜意思:“严寒”是非常非常寒冷,“酷暑”是非常非常寒热。教师继续讲解:这两句的内容是关于四季的。教师提问:你从第一小节的四个对子,体会到了什么?学生自主表达。教师小结:这一小节带领我们感受了广阔的时空和轮回的四季,展现了大自教师朗读指导:自由读第一小节,读出气势之美,读出韵律美。然的气势之美,让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吧。学生有节奏地朗读第一小节。2.学习第二小节。教师指导:现在请大家齐读第二小节,画一画第二节中的景物有哪些?预设学生交流找到的景物。(晨、暮、雪、霜、风、细雨、朝霞、夕阳)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图片,借助已有生活经验认识自然现象。教师适时引导:“晨、暮”分别知道是一天中的什么时间呢?(早晨和傍晚)请你来认一认,图片中哪个是“雪”?哪个是“霜”?教师指导:“和风”和“微风、大风、狂风”中的哪个词语的意思相近?预设学生根据图片和生活体验回答:微风。教师指导:“细雨”和“小雨、大雨、暴雨”中的哪个词语意思相近呢?预设学生根据图片和生活体验回答:小雨。教师指导:“朝霞”和“夕阳”也是大自然中的美丽景观。教师指导:联系生活想一想:什么时候可以看到朝霞?夕阳是什么时候的太阳?预设:清晨看到朝霞,傍晚看到夕阳。教师提问:你从第二小节的四个对子,体会到了什么?预设:体会到了大自然十分美丽。学生齐读第二小节。 教师进行朗读指导:自由读第二小节,读出自然之美,读出韵律美。教师指导背诵:刚才同学们朗诵得非常好,让我们看图片来背一背吧!3.学习第三节。教师过渡:自由读第三小节,说一说这一节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教师引导:谁来说说这一小节主要描写的是什么?预设:桃树、李子树、杨树、柳树、黄莺、燕子、花儿。教师出示图片讲解:桃树、李子树,都是植物。教师出示图片讲解:杨树、柳树,也都是植物。教师出示图片讲解:“莺歌对燕舞”,描写的是可爱的动物。教师出示图片讲解:“鸟语对花香”,这句是动物和植物相对。教师讲解:刚才我们读着歌谣,看着图片,看到了美丽的大自然中的景物,现在老师来给大家变个魔术。动画展示,出示“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教师引导: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是两个形容春天美丽景色的词语。请大家看图填一填,把词语中的景象来说一说吧!课件出示图片和填空提示,请同学完成填空。教师引导:你从第三小节的四个对子,体会到了什么?预设:从可爱的动物和植物里,体会到生命之美。教师指导朗读:现在请大家自由读第三小节,读出动植物的生命之美,读出韵律美。教师指导填一填、背一背。教师引导师生对读:老师来说前面部分,你来对后面部分,看谁是对对子的小状元!师生共同诵读,教师点评。4.学写字。教师过渡:同学们,今天一起学习诵读了《古对今》这篇韵文,你都会背了吗?这课还有两个生字,我们来学写一下吧!教师引导:“李”是上下结构,上下等宽。“木”的竖要短,“子”的弯钩要与“木”的竖正对,重心才平稳。教师引导:“香”也是上下结构,上半部分舒展,包住下半部分。“禾”的竖要短,“日”要与“禾”的竖正对,重心才平稳。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点评指导。(设计意图:带领学生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理解韵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形象直观,易于学生认知和理解。)三、拓展延伸教师出示《对子歌》,引导学生乐于朗读韵文,感受韵文的趣味。四、课堂演练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6 古对今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识字(二)6 古对今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6 古对今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