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小小图书馆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小小图书馆教案设计,共4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小小图书馆 小小图书馆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3.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教具学具:投影片、小黑板,计数器。教学过程:课件导入。课外小组的同学非常喜欢读书,他们经常在午饭后到小小图书馆里汲取新鲜的养分,看,它们正聚精会神地学知识呢!对话平台玩中学1.看一看。引导学生根据统计表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1)你们知道小小图书馆的藏书情况吗?(出示统计表。)谁能说说,从表中你知道了什么?(2)根据表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呢?先独立思考,再与小伙伴们说一说。过渡: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2.算一算。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1)解决故事书比连环画多多少本。①独立思考,列出算式。②指名汇报,教师板书236-118=③看算式,试着估算出得数的范围。④指名说说估算的过程。⑤进行计算。236-118怎样计算呢?请同学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交流。⑥以小组为单位在班内汇报、交流。(2)提一提。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出求两种书的差 的问题。①根据藏书情况表,你能提出哪些求差的数学问题吗?②指名回答,教师板书。③让学生尝试利用已有的知识解答出来。④指名汇报的数,并说出计算过程。3.试一试。探索减法验算的方法。(1)出示前两幅图,说出图意。(2)结合实际讨论:找回32元对不对?(3)总结减法验算的两种方法。(4)完成教材第57页的试一试,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验算。4.议一议。探索笔算减法中连续退位的算理。(1)讨论300-97怎么算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看看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多? 最简便。?(2)各小组间交流、汇报。要求学生汇报时说出计算过程。(3)强调:笔算减法时,尤其是计算被减数末尾连续有几个0的退位减法,个位不够减,十位是0,要从不为0的数位上退位,0退1后看作9减。(4)看黑板,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再来说一说。5.想一想。根据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笔算减法的法则。(1)自己结合学过的百以内数的比算减法法则,试着总结出万以内数的笔算减法法则。(2)在小组内交流,完善笔算减法的注意事项。(3)班内汇报:在用竖式计算减法时要注意什么?(4)在下面记一记。(5)运用笔算法则和应注意的问题独立完成第58页的试一试中的题目,并互相交流计算方法。6.议一议。讨论加法算式验算方法。(1)出示747+87=?独立计算出来。(2)可以用什么方法验算呢?与同伴互相交流。(3)汇报验算方法。学中做1.完成教材第59页的第1题。2.完成教材第59页的第2题。(1)通过动物卡片游戏,练习三位数的减法。(2)还利用这四个动物卡片,练习列出三位数的加法。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做中得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完成教材第59页的第3题。先让学生判断这三道题的对错,然后再指出错在哪里,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错误,并改正过来。“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4小小图书馆∣北师大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具,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五 加与减小小图书馆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引入,学习新课,巩固反馈,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小小图书馆教学设计,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