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第九章 压强 单元测试卷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第九章 压强 单元测试卷第1页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第九章 压强 单元测试卷第2页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第九章 压强 单元测试卷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第九章 压强 单元测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第九章 压强 单元测试卷,共12页。
    九章 压强(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生活处处有物理,人站立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与人走路时相比较(  )A.压力改变,压强改变 B.压力改变,压强不变 C.压力不变,压强改变 D.压力不变,压强不变2.如图所示,将盛有适量水的试管由倾斜位置A缓慢移至竖直位置B.在此过程中,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3.如图所示,将一圆柱体从水中匀速提起直至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此过程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p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大致如下列图中的(  )   A   B   C   D4.如图所示,一圆形水管左粗右细,ab为粗管和细管中同一水平面上的点,水管中有一气泡,随水向右快速运动,气泡经过ab两点时体积大小的比较,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a点时大 Bb点时大 C.一样大 D.均有可能5.用空易拉罐来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手捏易拉罐,易拉罐变瘪 B.用重物压易拉罐,易拉罐变瘪 C.让易拉罐从高处下落撞击地面,易拉罐变瘪 D.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空气,易拉罐变瘪6.如图所示,将一个普通的乒乓球轻轻放入漏斗中,用电吹风从细管吹向漏斗的大口,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球不会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大 B.球不会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小 C.球会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大 D.球会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小7.在泸州市第35届科技创新大赛上,某学生在现场展示了科创作品。他把橡胶管一端放入位置较低盛有冷水的烧杯中,另一端与塑料瓶盖相连并密封,在空塑料瓶中倒入少许热水摇晃后倒掉,然后迅速用瓶盖盖住瓶口并拧紧,发现烧杯中的水通过橡胶管慢慢流入位置较高的瓶内,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塑料瓶中倒入热水摇晃后倒掉,目的是让瓶内空气增加 B.用瓶盖盖住瓶口并拧紧,目的是让瓶内气压始终等于大气压 C.烧杯中的水流入到位置较高的塑料瓶,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D.烧杯中的水流入到位置较高的塑料瓶,是因为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8.下列情景都与气压有关,其中有一种情景与其他三种的原理有所不同,这种情景是(  )A.刮大风时会有房屋顶部被大风掀起的情况 B.打开的窗户外有平行于墙壁的风吹过时,窗帘会飘出窗外 C.等候列车的乘客应站在安全线以外,否则会被“吸”向列车 D.将吸盘按在光洁的瓷砖表面,放手后吸盘会被“吸”在瓷砖上9.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放在水平桌面上,两个烧杯内装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在两烧杯中,距杯底同一高度处有AB两点压强相等,甲、乙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分别为pp,甲、乙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1p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ppp1p2 Bppp1p2 Cppp1p2 Dppp1p210.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倒入甲和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如图所示,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比较甲液体和乙液体质量,下面正确的是(  )Amm Bmm Cmm D.无法比较11.如图所示,AB为完全相同的两个容器,分别盛有7cm5cm深的水,AB之间用导管连接。若将阀门K打开,最后AB两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之比为(  )A57 B23 C37 D1112.在测量大气压的实验中,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某同学采用了图示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880g;然后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460g,烧杯质量为100g,活塞面积为7×105m2g10N/kg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不计,则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  )A1.26×105Pa B1.10×105Pa C1.01×105Pa D0.96×105Pa13.如图,装有两种不同液体的烧杯置于水平面上,两液体没有混合。上层液体的高度为h,密度为0.8ρ;下层液体的高度为2h,密度为ρ.则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为(  )A2.4ρgh B2.7 ρgh C2.8 ρgh D3 ρgh1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大于乙的边长。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1,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甲、乙密度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 B.若甲、乙密度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 C.若甲、乙质量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 D.若甲、乙质量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15.如图所示,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A右端与桌边缘相齐,在其右端施加一水平力F使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L,在木板A移动过程中,木板A对桌面的压强      ,木板A对桌面的压力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6.如图,abcd为某液体内部的四个点,它们刚好位于竖直平面内一长方形的四个顶点,液体在abd三点的压强以及长方形的边长已在图中标注,则c点的液体压强沿      (填“竖直”或“各个”)方向,大小为      kPa:该液体密度为      kg/m3a点的深度为      m。(g10N/kg17.如图甲为阴阳壶,壶把上开有两孔,可同时盛装两种液体,图乙为该壶的结构示意图,使用时,若捂住甲孔,则倒出的是      ,这是由于      的作用。该壶的设计遵循了      原理。
     18.我国“新冠疫情”已经得到控制,在党的关怀下,我国实行免费接种新冠疫苗。接种疫苗的注射器针尖做得很细是用      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国外新冠病毒仍在肆虐,如图是护士给确诊病人的输液装置,药水瓶上插着两根管,一根给病人输液,另一根通过瓶盖扎进瓶内药水中,如图所示,这根“闲置管”是在输液过程中,当瓶内气压减小时,在      的作用下使空气进入瓶内。19.如图所示,是河水中的漩涡。漩涡边沿水的流速相对中心处的流速较     ,压强较     ,从而形成压力差,导致周边物体易被“吸入”漩涡。(温馨提示:严禁学生私自下河游泳)20.如图,AB为两容器,用一带阀门的管子相连,装有同一种液体,液面相平,则ab两处的压强pa     pb(填“>”、“<”或“=”)。当打开阀门时,液体     (填“流动”或“不流动”)。21.如图所示,两个密度均匀质量相等的圆柱体AB,底面积之比为SASB23.若将A的上方水平截去一段叠放在B的正上方后,A剩余部分对水平面的压强恰好等于此时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A剩余部分的高度与叠放后B的总高度相同,则A截去的高度与A原高度之比为△hh     AB的密度之比为ρAρB     22.如图甲所示的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该容器上、下两部分都是圆柱体,其横截面积分别为S1S2,容器底部装有控制阀门。容器内装有密度为0.8×103kg/m3的液体,液体通过控制阀门匀速排出的过程中,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p随时间t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阀门打开前液体的深度H     cm,上、下两部分横截面积之比S1S2     。(g10N/kg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21分)23.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这种科学探究方法是     法。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          所示实验。4)小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24.同学们利用压强计等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进行了如下的操作:1)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中两侧液面已有高度差(如图甲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选填字母)。A.直接从U形管右侧中倒出适量液体                 B.拆除胶管重新安装2)正确操作后,分析乙、丙两图的实验现象,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     ,因此拦河大坝要做成     的形状(选填“上窄下宽”或“上宽下窄”);3)玲玲保持丙图中探头的位置不变,并向容器内加入适量的浓盐水,她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又变大了,于是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她的操作不可靠,原因是加入盐水后液面位置改变了,正确操作是应将探头适当     (选填“上移”或“下移”);4)红红用丁装置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在左侧加入适量的水,在右侧缓慢倒入待测液体,直到观察到橡皮膜相平,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多选);A.右侧待测液体到容器底的深度h1B.右侧待测液体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2C.左侧水到容器底的深度h3D.左侧水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4根据你选用的物理量推导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ρ     (用题中字母和ρ表示)。25.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周末开展一次登山活动,他们想利用随身携带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线、刻度尺等相关用品测量山顶的大气压。测量方案如下: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针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B.如图甲所示,用细线拴住注射器活塞颈部,使线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针筒,当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C.读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容积VD.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请根据他们设计的方案回答以下问题:1)测量中,分析研究的是大气对      (选填“针筒”或“活塞”)的压力,当活塞相对于针筒开始滑动时,以地面为参照物,研究对象处于      状态。若不考虑其它因素,根据      的知识可知,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所受的大气压力与拉力大小相等。2)实验时同学们发现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空气无法排尽,这将会使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同学们联想到去医院打针的情景,可采取简单的办法将注射器内空气排尽。你的方法是      3)测量前,有同学建议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活塞的密封性好;二是可以      。实验过程中他们让弹簧测力计和注射器保持在水平方向,可以减小      对实验的影响,从而提高实验的精确程度。4)若同学们用图乙中B注射器在测量时,弹簧测力计被拉到5N,活塞仍没有滑动。可改用图乙中的      (选填“A”或“C”)注射器。用测量步骤中的VLF表示大气压的值,则p     四、计算题(26题10分,27题8分,共18分)26.(10分)实心圆柱体甲和长方体乙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密度为0.6×103kg/m3,质量为12kg、底面积为4×102m2,乙的质量为5.4kg,边长分别为0.1m0.2m0.3m,(g10N/kg1)(2分)求乙的密度2)(3分)求甲直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3)(5分)若在甲的上方水平截去一段并叠放在乙的正上方后、甲剩余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恰好等于此时乙对水平地面压强的最小值,求甲截去的高度。           27.(8分)如图所示,足够高的圆柱形薄底容器AB置于水平地面上,分别盛有水和液体乙。水的深度为0.08米,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g9.8N/kg2分)若水的质量为2千克,求水的体积V2分)求水对容器A底部的压强p4分)在容器A中注入水,使两容器中液面相平,此时水对容器A底部的压强增加了196帕。求液体乙的密度ρ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