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考试考前必刷卷Ⅱ(学生版+教师版)
展开七年级下生物期中考试考前冲刺卷Ⅱ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
1.下表是一些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相比较的数目,请据表中数据分析,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物种 | 黑猩猩 | 马 | 果蝇 | 小麦 | 向日葵 | 酵母菌 |
差异氨基酸数目 | 0 | 12 | 27 | 35 | 38 | 44 |
A.黑猩猩 B.马 C.酵母菌 D.小麦
2.人类基因组计划共绘制了人类多少条染色体的基因遗传图谱
A.23 B.24 C.46
3.下列过程,必须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才能实现的是( )
A.组织培养获得大量“试管苗” B.克隆牛的问世
C.马铃薯用块茎繁殖 D.试管婴儿的诞生
4.关于人类的起源与发展,有不少观点,但“进化论” 是目前被人类广泛接受的。如图为“人类的起源与发展”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从图中左1到左4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脑容量的逐渐增加
B.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能直立行走
C.古猿逐渐进化成人的过程中,牙齿的数量也增加了
D.古人类用火把食物烤熟,改善了身体的营养,促进了脑的发育
5.下列关于人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胎盘是胎儿与母体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
B.男性和女性主要生殖器官分别是睾丸、卵巢
C.进入青春期后,男性喉结突出属于第一性征
D.胎儿的性别在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时已经确定
6.患有贫血的人,会有头晕、乏力等症状。为了预防贫血,应该多吃含哪种无机盐的食物
A.锌 B.钙 C.铁 D.镁
7.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每天需要补充一定量的蛋白质,下面有关蛋白质在人体的作用及消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既是组织细胞的构成物质,又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人的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离不开蛋白质
C.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对蛋白质具有初步的消化作用
D.蛋白质在人体内消化的最终产物是甘油与脂肪酸
8.一个狗被切除胰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狗的血糖浓度升高 B.狗会消化不良
C.狗的尿素浓度会升高 D.狗会变得消瘦
9.母亲节这天,小平为妈妈准备了一份丰盛的晚餐:米饭、盐水虾、红焖鱼和炖豆腐。为使营养搭配更合理,建议增加的食物是( )
A.香菇炒青菜 B.牛奶 C.排骨汤 D.玉米粥
10.下面关于呼吸系统说法错误的是( )
A.①②③④⑤组成呼吸道
B.⑥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C.痰是由④和⑤分泌的黏液及粘着的灰尘和病菌组成
D.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是口腔
11.关于人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子宫
B.睾丸和卵巢只能产生生殖细胞
C.胎儿和母体物质交换的器官是胎盘
D.青春期在性激素的作用下出现明显的第二性征
12.关于呼吸与胸廓变化的因果关系,正确解释是
A.胸廓扩大,导致气体呼出肺 B.胸廓扩大,导致气体进入肺
C.气体进入肺,导致胸廓扩大 D.气体进入肺,导致胸廓缩小
13.如图是人在跑步时肺容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时:呼气,肋间肌收缩
B.b→c时:吸气,膈顶部下降
C.c→d时:胸廓容积增大
D.d→e时:肺内压强增大
14.俗话说“食不言,笑不语”,是因为食物和气体有共同的通道( )
A.鼻 B.咽 C.喉 D.食道
二、综合题
15.如图是胚胎发育示意图,据图回答:
(1)由胚胎的部分组织与子宫壁共同构成的结构[3]叫___________.
(2)受精卵是在____________中形成的,胚胎发育的最终场所是______.
(3)图中[1]是______,其发育成熟后从母体中产出,该过程叫______.
(4)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______,胚胎在子宫内继续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通过_______(回答两处)从母体血液中获得.
16.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使得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延续,生生不息。如图为几种生物生殖和发育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青蛙的生殖方式为求偶一抱对→受精,其受精方式为______,图一可用来表示青蛙的发育过程,属于______发育。
(2)人的生殖和发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图二中胚胎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结构是[ ]______。
(3)被子植物的生殖方式可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图三所示生殖方式的优点是______(答出一点即可)。如果a是开白花的碧桃枝条,b是开红花的碧桃树,那么新形成的植株将来开______色的花。
17.下图甲是人体消化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乙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三种物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曲线图,丙是我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横线上填文字)
(1)甲图中,[④]___________是蛋白质的起始消化器官:[①]__________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
(2)从乙图中看出[D]___________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其内有__________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表面积。
(3)丙图中,某同学长期摄入膳食宝塔中的第3、4类食物,而很少吃第2类食物,这可能会导致人体内因缺乏___________而容易得夜盲症等营养不良病。
三、资料分析题
18.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人们在经历一些重大事件的打击时,会产生极度哀伤或愤怒的情绪,进而引发胸痛、憋气、呼吸短促等类似心脏病的症状,这种由情绪引起的生理反应称为“心碎综合征”。
研究表明,人在遭受严重的情绪刺激时,身体在短时间内会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进入血管,引起外周血管收缩、心肌收缩能力减弱,导致身体供血量降低和供氧不足,从而出现胸痛症状。情况严重者需及时就医,否则会因血管严重痉挛而出现心脏骤停、呼吸停止等症状,最终导致猝死。
日常生活中,我们在遇到挫折或不顺心的事情时;一定要选择恰当的途径释放和宣泄自己的悲伤情绪,尽快调整好心情,战胜挫折。另外,我们还需要注意健康饮食、营养均衡,进行适量的运动,以增强心血管功能,避免“心碎综合征”的发生。
(1)由资料可知,“心碎综合征”的产生主要受到 _____(填激素名称)的影响。
(2)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 _____;血液由左心室出发,流经主动脉,在组织细胞处完成物质交换后,经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的循环途径称为 _____。
(3)慢跑可以增强人体的心肺功能,提高人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呼气时,膈肌处于 _____(填“收缩”或“舒张”)状态。
(4)合理饮食是保证良好情绪的前提,青少年应多吃含 _____丰富的食物。
四、实验探究题
19.目前雾霾已成为城市标志性难题。雾霾天气现象会给气候、环境、健康、经济等方面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
(1)“雾霾”主要对人体的________系统影响严重。
(2)在雾霾天用鼻呼吸尤为重要,原因是 ( )
①鼻毛可阻挡吸入的尘埃
②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清洁、湿润
③嗅细胞接受气味的刺激
④鼻黏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3)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某校的同学在城市主干道周边对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下表:
组别 | PM2.5(微克/立方米) | |||
清晨 (车流量最小) | 上班时段 (车流量大) | 中午 (车流量小) | 下班时段 (车流量最大) | |
第1组 | 19 | 89 | 43 | 97 |
第2组 | 22 | 83 | 38 | 98 |
第3组 | 20 | 86 | 41 | 99 |
①在该探究实验中,“采样时段”是这几组实验的唯一________,而其他条件都相同。
②对3个小组同学的数据进行________的处理, 可以减少实验误差。
③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的PM2.5的浓度__。
(4)请你为我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提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分析】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细胞色素C的差异越小。
【详解】动植物体都有细胞色素C的事实说明动植物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细胞色素C的差异越小;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细胞色素C的差异则越大。由表可知,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是黑猩猩。
故选A。
2.B
【分析】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
【详解】1990年10月,“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经过美、英、法、日、德、中六国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于2000年6月26日分布了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2001年1月12日公布了人类基因图谱。六国科学家对人类的22条常染色体和两条性染色体上的基因进行测定,发现人类染色体上的基因大约有3万~3.5万人,在第22号染色体上定位679个基因,这些基因主要与人类的先天性心脏病、免疫功能低下和多种恶性肿瘤等有关;还在第22号染色体上发现约有160个基因与鼠的基因具有相似的结构。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综上分析可知,人类基因组计划共绘制了人类24条染色体的基因遗传图谱,即是22条常染色体,两条性染色体。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测定,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人体有23对染色体,其中第23对染色体是性染色体。
3.D
【分析】生殖过程中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是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根本区别。有性生殖是指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
【详解】A.利用植物组织培养获得大量”试管苗"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属于无性生殖,A不符合题意。
B. 克隆牛的问世是克隆技术,体现了动物体细胞核的全能性,B不符合题意。
C. 利用马铃薯的块茎繁殖属于营养繁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C不符合题意。
D. 试管婴儿的诞生需要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过程。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有性生殖、无性生殖的特点。
4.C
【分析】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其中南方古猿能使用天然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
【详解】A.从图中左1到左4早期人类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学会的制造工具,随着制造工具越来越复杂,它们的大脑也会越来越发达,A正确。
B.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能否直立行走,B正确。
C.此图不能说明古猿逐渐进化成人的过程中,牙齿的数量也增加了,C错误。
D.古人类用火把食物烤熟,改善了身体的营养,促进了脑的发育,D正确。
故选C。
5.C
【分析】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形成组织,并进一步形成器官,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胎儿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可见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位置在输卵管,当着床后到分娩前的一段时间是在母体的子宫内。
【详解】A.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胎儿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故胎盘是胎儿与母体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正确。
B.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男性的性腺,能够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正确。
C.进入青春期后,男性喉结突出属于第二性征,错误。
D.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正确。
故选C。
6.C
【分析】食物中含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水等六大类营养物质,其中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仅占体重的4%左右。无机盐对人体非常重要,它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如果缺乏,也会引起相应的病症。据此解答。
【详解】A.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 缺乏含锌的无机盐,会影响食欲,故A不符合题意。
B.钙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主要成分,缺钙儿童会造成佝偻病,中老年人和妇女易患骨质疏松,故B不符合题意。
C.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都叫贫血。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人体缺铁会使血红蛋白的合成发生障碍,从而使人体内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导致贫血,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C符合题意。
D.镁元素是人体必需的一种矿物质元素,它在人体中起着自身所能支持的各种作用,镁元素的作用主要有影响着骨基质和骨矿物质的代谢,作为一种化学阻断剂存在,调节人体的神经和肌肉,维护胃肠道和激素,参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D
【分析】食物中含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水等六大类营养物质,它们各具有一定的作用。蛋白质在消化道内的终产物是氨基酸。
【详解】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关系,也能提供少量的能量。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然后进入小肠,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变成氨基酸。故选D。
【点睛】知道蛋白质的功能,蛋白质在消化道内的终产物是氨基酸。
8.C
【分析】(1)胰腺分为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其中外分泌部通过导管开口于小肠,主要分泌胰蛋白酶、胰脂肪酶等消化酶;内分泌部分泌胰岛素。
(2)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
【详解】A.由于切除了胰腺,胰腺内的胰岛被切除了,不能分泌胰岛素,所以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增高,多余的葡萄糖会随着尿液排出体外,狗的血糖浓度升高,A正确。
B.胰腺被切除后,不能分泌胰液,消化能力减弱,所以狗会消化不良,B正确。
C.胰腺与尿液的形成无关,所以狗的尿素浓度不会升高,C错误。
D.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等,所以切除胰腺的狗会变得消瘦,D正确。
故选C。
9.A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科学设计健康食谱,解答时可以从合理营养、均衡膳食方面来分析。
【详解】合理营养就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并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核心。健康食谱,要合理营养、均衡膳食,食物应多样化,荤素搭配要合理,营养全面合理。米饭主要提供淀粉类,盐水虾、红焖鱼和炖豆腐主要提供蛋白质类,此食谱中无蔬果类,会导致维生素摄入量不足,因此应再添加上蔬果类,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10.D
【详解】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其中,①鼻腔、②咽、③喉、④气管、⑤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有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空气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是咽。
11.B
【分析】青春期是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阶段,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据此答题。
【详解】A、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移动到子宫,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开始呈现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营内半透明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取所需营养物质和氧,并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一般怀孕到第40周,胎儿发育成熟。可见,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子宫,正确。
B、睾丸和卵巢能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错误。
C、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正确。
D、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正确。
故选B。
【点睛】掌握青春期的特点和胎儿的发育是解题的关键。
12.B
【分析】呼吸运动是由于呼吸肌舒缩而造成胸廓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相交替的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
【详解】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
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扩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
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因此,胸廓扩大导致吸气,胸廓缩小导致呼气,故选项ACD错误,B正确。
【点睛】吸气和呼气的实现,都是由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造成肺内与外界存在气压差。
13.B
【分析】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由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导致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之间形成压力差而形成的。
图示中表示的是跑步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曲线,曲线ab段和cd段表示肺内气体容量由大变小,表示呼气;曲线bc段和de段表示肺内气体容量由小变大,表示吸气。
【详解】AC.当肋间肌舒张时,肋骨因重力回落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变小,同时膈肌舒张,膈的面积增大,膈顶部上升,使胸廓的上下径变小,这样胸廓的容积(肺容量)就变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AC不符合题意。
BD.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的面积缩小,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肺容量)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B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B
【分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
【详解】鼻吸入的空气和经咀嚼的食物都会经过咽,之后各走各路,空气会进入气管,食物则会进入食道(气管位于食道的前面),这是由咽喉下方的会厌软骨所决定的。当我们吸气时,会厌软骨静止不动,让空气进入气管;当我们吞咽时,一方面软颚会向后延伸,阻止食物进入鼻腔;另一方面喉上升,令会厌软骨像门一样,将气管覆盖,令食物进入食道。所以俗话说“食不言,笑不语”,是因为食物和气体有共同通道咽。
故选B。
【点睛】考生准确识记呼吸道与消化道的组成是解题的关键。
15. 胎盘 输卵管 子宫 胎儿 分娩 卵黄 胎盘和脐带
【分析】图中1是胎儿,2是脐带,3是胎盘,4是子宫。
【详解】(1)3胎盘和1胎儿都是从同一个细胞——受精卵演变而来,胎盘是由胚胎的部分组织与子宫共同的结构。
(2)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向4子宫移动,同时进行细胞分裂,形成胚胎,4子宫是胚胎的发育场所。
(3)在母体子宫内,胚胎继续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各种器官,胚胎发育到8周末,外貌开始像人,从这时起到生前的胚胎,叫做1 胎儿,分娩,是指自母体中作为新的个体出现;特指胎儿脱离母体作为独自存在的个体的这段时期和过程,分娩的全过程共分为3期,也称为3个产程,第一产程,即宫口扩张期;第二产程,即胎儿娩出期;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指胎儿娩出到胎盘排出的过程。
(4)胚胎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卵黄,胚胎在子宫内继续发育成胎儿,而胎儿再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的血液里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
16.(1) 体外受精 变态
(2)1胎盘
(3) 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繁殖速度快(答出一点即可) 白
【分析】图一为青蛙发育过程示意图;图二为胎儿与母体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1胎盘、2脐带、3胎儿;图三为嫁接示意图,a接穗、b砧木。据此答题。
【详解】(1)青蛙属于两栖动物,生殖发育特点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中变态发育。青蛙的生殖方式为求偶一抱对→受精,其受精方式为体外受精,图一可用来表示青蛙的发育过程,属于变态发育。
(2)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图二中胚胎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结构是1胎盘。
(3)被子植物的生殖方式可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嫁接的优点是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繁殖速度快。嫁接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因此,接穗a是开白花的碧桃枝条,砧木b是开红花的碧桃树,那么新形成的植株将表现出接穗的性状,即将来开白色的花。
17.(1) 胃 肝脏
(2) 小肠 皱襞和小肠绒毛
(3)维生素A##维生素
【分析】观图可知:甲图中①是肝脏、②是胆囊、③是大肠、④是胃、⑤是胰腺、⑥是小肠、⑦是阑尾;图乙中Ⅰ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Ⅱ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Ⅲ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A是口腔、B是咽和食道、C是胃、D是小肠、E是大肠,丙图中由下往上1为谷物类,主要提供淀粉等糖类,能提供能量;2为瓜果蔬菜类主要提供维生素;3为肉类等动物性食品,4为奶制品、豆制品;5为油脂类。
(1)淀粉最先在口腔内就被消化。在口腔中,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然后再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蛋白质开始消化的部位是胃。在胃中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初步消化成多肽;然后再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氨基酸。脂肪只能在小肠内被消化。在小肠中,首先在胆汁的作用下,脂肪被乳化成脂肪微粒,加大了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然后再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①肝脏能分泌胆汁,胆汁中不含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
(2)Ⅰ曲线从口腔就开始下降,表示是淀粉的消化。Ⅱ曲线从胃开始下降,表示是蛋白质的消化。Ⅲ曲线下降的最晚,从胃后边的D小肠才开始下降,表示的是脂肪的消化。因此乙图中,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D小肠,其内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表面积。
(3)丙图中,某同学长期摄入膳食宝塔中的第3、4类食物,而很少吃第2类食物,这可能会导致人体内因缺乏维生素A而容易得夜盲症等营养不良病。
18.(1)肾上腺素
(2) 心脏 体循环
(3)舒张
(4)蛋白质、钙、磷和维生素
【分析】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详解】(1)患上“心碎综合征”并不代表心真的会碎,通过检查会发现患者心脏通常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只是那种痛起来的感觉就像心真的碎了一样。那么这种情感上的心痛引发生理反应的原理是什么呢?原因是人在遭受严重的情绪刺激时,交感神经兴奋,身体在短时间内会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等激素进入血管,引起外周血管收缩,心肌收缩能力减弱,心室失去正常的收缩功能,左心室心尖部位变化如气球状。可见“心碎综合征”的产生受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
(2)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能够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管道系统中循环流动,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
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3)呼气时,肋间外肌舒张,肋骨因重力作用而下降,胸骨向下、向内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这时,胸廓缩小,肺跟着回缩,肺的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升高,迫使肺泡内的部分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到体外,完成呼气动作。
(4)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快,应该多吃含蛋白质、钙、磷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19. 呼吸 D 变量 取平均值 越大 骑自行车出行(或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分析】(1)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内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上的腺细胞能够分泌黏液,粘住和阻挡灰尘并湿润空气,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起到温暖空气的作用。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1)“雾霾”主要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影响严重。
(2)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
鼻腔内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
鼻腔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
鼻腔中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黏液可以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作用。这些都是为了减少吸入的气体对呼吸道和肺的不良刺激。因此用鼻呼吸比用口腔呼吸好。可见D正确。
(3)
①在该探究实验中,同学们将“采样时段”设置为该实验的变量,而其他条件都相同。
②一次实验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计算多次实验的平均值,可以减少实验误差,确保实验严密准确。因此“为减少实验误差”,应对表中3个小组同学的数据取平均值。
③“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的PM2.5的浓度高。
(4)根据实验结论可知,少开车可以改善空气质量。
【点睛】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呼吸道对空气的清洁作用、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
必刷卷01 (徐州)2023年中考生物考前信息必刷卷(江苏专用): 这是一份必刷卷01 (徐州)2023年中考生物考前信息必刷卷(江苏专用),文件包含必刷卷01徐州专用解析版docx、必刷卷01徐州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必刷卷——2023年中考生物考前30天冲刺必刷卷(南京专用): 这是一份必刷卷——2023年中考生物考前30天冲刺必刷卷(南京专用),文件包含必刷卷012023年中考生物考前30天冲刺必刷卷南京专用解析版docx、必刷卷012023年中考生物考前30天冲刺必刷卷南京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考试考前必刷卷Ⅲ(学生版+教师版): 这是一份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考试考前必刷卷Ⅲ(学生版+教师版),文件包含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考试考前必刷卷Ⅲ教师版docx、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考试考前必刷卷Ⅲ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