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常见天气系统练习
展开第一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单选题
1.下图是“某地区某一时刻气压分布形势图”(单位:百帕)读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此时出现降水的区域位于甲处和丙处
B.甲地的气温一定高于丁处
C.甲处一定比丙处气压低
D.丙处的风力一定大于丁处
【答案】D
【详解】读图分析,丙处在暖锋(锋面气旋的右侧)后,降水概率小,A错误;甲地吹偏北风,丁处吹偏南风,甲地的气温不一定高于丁处,B错误;甲处和丙处气压都介于1005hPa到1010hPa之间,甲处不一定比丙处气压低,C错误;丙处附近的等压线比丁处密,也就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所以丙处的风力一定大于丁处,D正确。故选D。
2.锋面是冷暖气团的交界面,一般出现在槽线部位。下图为华北平原某季节近地面气压分布状况图。如果图中气压分布状况维持不变,从c地经d地到a地,天气变化可能是( )
A.气温:暖一冷一暖 B.气压:低一高一低
C.降雨:阴雨一晴朗一阴雨 D.风向:西南风一东南风一东北风
【答案】C
【详解】将图中气压相等的各点连成一条线会发现,图中是一个低压中心,丁、丙附近低压槽处形成锋面,丁处形成冷锋,丙处形成暖锋。华北平原位于北半球,因此为北半球的锋面气旋,c位于冷锋锋后,d位于暖锋锋后,a位于暖锋锋前。由c地经d地到a地,气温变化为:冷——暖——冷,A错误;气压变化为高——低——高——低——高,B错误;c地位于冷锋锋后,多阴雨天气,d地位于暖锋锋后,多晴朗天气,a地位于暖锋锋前,多阴雨天气,C正确;c地风向为偏西风,d地风向为偏南风,a地风向为偏东风,D错误。故选C。
【点睛】无论北半球还是南半球,其冷锋的位置总是在气旋(低压)中心的西侧和西南侧,暖锋的位置总是在气旋(低压)中心的东侧、东北侧和东南侧。
3.霾主要出现在近地面低空静风或微风,相对湿度不大的大气形势下。下图为四种地面天气系统图,最有利于形成霾的天气系统是( )
A.B.C.D.
【答案】D
【详解】据图可知A为冷锋天气系统,B为暖锋天气系统,C为低气压(气旋)天气系统,D为高气压(反气旋)天气系统。据题干知,霾主要出现在近地面低空静风或微风,相对湿度不大的大气形势下,而甲、乙、丙、丁中,只有高压(反气旋)天气系统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低空静风或微风,天气晴朗,相对湿度不大,容易形成霾;其他三种天气系统均可带来降水,空气湿度大,不容易形成霾。AB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反气旋,是指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高的水平空气涡旋,也是气压系统中的高压。北半球反气旋中,低层的水平气流呈顺时针方向向外辐散,南半球反气旋则呈逆时针方向向外辐散。
4.下图是某地四种不同天气系统过境前后气压变化示意图。“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形成这种景象的天气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C
【详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述的是冷锋过境时的天气,冷锋过境时,气压是升高的,C正确,丁是暖锋过境时气压的变化曲线,D错误,甲是气旋过境时气压变化曲线,乙为反气旋过境时的气压变化曲线,AB错误,所以选C。
下图为某日20时地面天气图,图中霜冻线为天气预报的次日霜冻界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 )
A.甲地正受低气压控制,阴雨连绵 B.乙地此时暖锋过境,气温升高
C.丙地次日有霜冻 D.丁地受台风影响,风大浪高
6.某地理小组成员在得到有霜冻的天气预报后给棉花试验田浇湿与喷水,以此减轻霜冻危害。对这现象,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减弱了地面辐射 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C.水的比热大,降温较慢 D.水在霜冻过程中释放热量
【答案】5.D 6.A
【解析】5.由图可知,甲处位于高压脊,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A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乙处为冷锋过境后,且位于冷气团一侧,气温较低,B错误;根据次日霜冻线的位置可知,丙地处在霜冻线以南,气温较高,不会出现霜冻,C错误;丁位于海洋上,且处于低压中心,台风过境,带来大风促使海浪高涨,D正确。故选D。
6.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水的比热容比较大,降温缓慢,灌水的棉田发生霜冻时,可以放出潜热,减少地面温度的变幅;浇水可增加空气湿度,增强大气逆辐射,BC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地面受太阳辐射照射升温,向外辐射地面辐射,棉花试验田浇湿与喷水对地面辐射影响较小,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近地面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热量后又以对流、传导等方式层层向上传递热量,地面辐射放出的热量绝大部分能够被大气截留,大气获得地面辐射增温,同时产生大气辐射,大气辐射的方向绝大部分向下(大气辐射只有极小部分射向宇宙空间),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
下图示意世界局部地区2月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单位:hPa)。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天气系统的垂直剖面图中,符合上图中M地至N地之间天气态势的是( )
A. B.
C. D.
8.图示时刻,天气状况是( )
A.甲地气流上升,昼夜温差较小 B.甲地受高压控制,多伏旱天气
C.乙锋面移动速度小于丙锋面 D.P地比N地气压高,气温低
9.甲气压系统在西北太平洋频繁暴发期间,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
A.巴西高原草木茂盛 B.亚欧大陆被亚洲高压控制
C.南亚地区盛行西南季风 D.地中海南岸气候温和多雨
【答案】7.B 8.A 9.C
【解析】7.根据图文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乙为冷锋、甲为暖锋,冷锋是冷气团主动靠近暖气团,暖锋为暖气团主动靠近冷气团。由于暖气团暖而轻,故在冷气团上方,AC排除;MN处都为冷气团,D排除B正确。故选B。
8.根据图文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甲为低压中心,气流上升降水多,昼夜温差较小,A正确B错误;乙为冷锋、甲为暖锋,乙锋面移动速度大于丙锋面,C错误;P地比N地气压高,受暖气团影响、N地受冷气团影响,故P地气温不一定低于N地,D错误。故选A。
9.根据图文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甲为低压中心。当甲气压系统在西北太平洋频繁暴发期间,说明北半球为夏季,此时南亚地区盛行西南季风,C正确;巴西高原草木枯黄,亚欧大陆被亚洲低压控制, 地中海南岸气候炎热干燥,ABD错误。故选C。
【点睛】锋面气旋一般指温带气旋。 温带气旋,又称为“温带低气压”或“锋面气旋”,是活跃在温带中高纬度地区的一种近似椭圆型的斜压性气旋。从结构上讲,温带气旋是一种冷心系统,即温带气旋的中心气压低于四周,且具有冷中心性质。
北半球某气象站测得某天气系统过境前后的气温和气压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0.该天气系统是( )
A.气旋 B.反气旋 C.快行冷锋 D.暖锋
11.这一天,该地气温最高值没有出现在午后,主要是因为这天午后( )
A.太阳高度变小 B.受冷气团控制 C.云层的反射作用强 D.逆辐射变弱
【答案】10.A 11.C
【解析】10.由图可知,该天气系统过境时,气压经历了降低—升高的变化,气温经过了升高—降低的变化,应为低压(气旋)系统,A正确;反气旋、冷锋、暖锋都不会出现该变化,BCD错误。所以选A。
11.低压系统过境时会带来阴雨天气,云层的反射作用增强,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气温最高值没有出现在午后,C正确;太阳高度没有变小,A错误;该天气系统为气旋,该地没有受冷气团控制,B错误;云层使大气逆辐射增强,D错误。所以选C。
【点睛】气旋是指北(南)半球,大气中水平气流呈逆(顺)时针旋转的大型涡旋。气旋由锋面上或不同密度空气分界面上发生波动而形成,并在大气中占据三度空间的大尺度水平空气涡旋。其中心气压比周围低,从气压场来说,也称之为“低气压”。
卫星云图可帮助我们识别天气系统,为天气分析与预报提供依据。下图为两地区卫星云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甲、乙两图中的天气系统都( )
A.位于同一半球 B.属于低压系统 C.中心降水最多 D.中心附近带来雨雪
13.N地近地面空气质点水平运动状况为( )
A.A B.B C.C D.D
【答案】12.B 13.D
【解析】12.读图,根据两地区卫星云图判断,两图中的天气系统气流向中心辐合,都是气旋(台风或飓风),甲地面水平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乙地面水平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并不属于同一半球,都是中心气压低,A错误,B正确;台风(或飓风)通常伴随着强风、暴雨,中心气流下沉,几乎无降水,降雨主要出现于中心附近,但不是降雪,CD错误。故选B。
13.根据上题分析,甲是南半球气旋,低压中心在N南部,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南,且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导致风向在气压梯度力基础上向左偏最终风向应为西北风,D正确,ABC错。故选D。
【点睛】热带气旋是生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具有有组织的对流和确定的气旋性环流的非锋面性的天气尺度的涡旋的统称。它包括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热带气旋常见于西太平洋及其临近海域(台风)、大西洋和东北太平洋(飓风)以及印度洋和南太平洋 。
宿迁市气象台2023年1月5日发布霾黄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24小时全市范围内将出现中度霾。下图为2023年1月5日某时刻东亚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此时,宿迁风向为( )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15.此次中度霾形成的气象条件( )
A.暖锋控制,空气湿度大 B.昼夜温差大,逆温现象不明显
C.冬季风势力偏弱,大气静稳 D.大气层结不稳定,多强对流天气
【答案】14.A 15.C
【解析】14.读图可知,宿迁位于高气压中心东北、低气压中心西南,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由西南指向东北,当地位于北半球,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上向右偏转,应形成西风或西北风,形成西南风的可能性小,不可能形成东北风和东南风,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15.暖锋控制时,气流上升,容易成云致雨,空气中的颗粒污染物易被沉降,不易形成霾,且从图中等压线分布状况来看,当地并不会形成暖锋,排除A;昼夜温差大往往出现在晴朗天气,晴朗天气的夜里容易出现逆温现象,且逆温现象不明显,不利于霾的维持,排除B;图中显示,宿迁附近有高气压中心,等压线较稀疏,盛行下沉气流,水平风力不大(冬季风势力偏弱),大气静稳,有利于霾的形成,C符合题意;大气层结不稳定,多强对流天气,有利于空气中的颗粒污染物消散,不易形成霾,排除D。故选C。
【点睛】等压线图中风向的判断: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画出等压线在拟求风向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顺着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一个锐角(若为高空,则偏转90°),画出实线箭头,箭头所指即经过该点的近地面风向。
读下表和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某地连续3日天气状况
日期
天气现象
|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风
5月4日
27℃/14℃
5月5日
21℃/11℃
5月6日
29℃/12℃
16.表中信息显示( )A.5月4日气温高,对流强烈,阴雨 B.5月5日西北风强劲,空气质量好
C.5月6日昼夜温差大,需预防寒潮 D.该地天气变化可能为冷锋过境造成
17.5月6日与5月5日相比,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中( )
A.①减弱 B.②减弱 C.③减弱 D.④减弱
【答案】16.D 17.C
【解析】16.5月4日的最高气温低于5月6日,对流弱于5月6日,且天气为多云,没有阴雨,A错误;5月5日的风向为西北风,风力6级,但是天气符号为沙尘,空气质量较差,B错误;5月6日昼夜温差最大,其气温与之前相比并未降低,没有寒潮,C错误;由该地连续三天的气温可以看出,出现了先降低后升高的过程,可能是冷锋过境造成的,D正确。故选D。
17.①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不受地面天气变化的影响,A错误;与5月5日相比,5月6日天气晴朗,大气能见度较高,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强,即②增强,B错误;5月6日天气晴朗,大气能见度较高,大气逆辐射较弱,即③减弱,C正确;天气晴朗,大气辐射在射向宇宙空间时,受到的阻挡较弱,且由于大气逆辐射减弱,也会客观导致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增多,即④增强,D项错误,故选C。
【点睛】冷锋对我国天气的影响较大,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冬春季节的沙尘暴,都主要是冷锋过境造成的;而暖锋对我国的影响比较小。
2021年11月5日晚,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出现“雷打雪”奇特景观。当地气象部门表示,这样的奇观是由冷暖空气交汇产生强对流,导致降雪时伴有闪电、打雷的天气现象。“雷打雪”发生时当地一般会出现逆温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雷打雪”发生时( )
A.暖湿空气被迫下沉 B.强冷空气被迫抬升
C.大气水平运动显著 D.大气垂直运动显著
19.“雷打雪”发生前,当地( )
A.气温偏低、湿度偏大 B.气温偏高、湿度偏大
C.气温偏低、湿度偏小 D.气温偏高、湿度偏小
【答案】18.D 19.B
【解析】18.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雷打雪在中国又称雷打冬,是冬季出现的一种边下雪边打雷的强对流天气。进入冬季后,某区域气温偏暖,暖湿空气相对旺盛,冷空气南下时与暖气团交汇,剧烈的温差会使温暖湿气流迅速抬升,对流加剧,形成雷雨云团。同时,湿度较大的空气在冬季会造成雨雪天气,从而出现雷打雪现象。雷打雪发生时一般降雪量较大,可达到大暴雪。雷打雪发生时,暖湿空气被迫抬升,强冷空气被迫下沉,大气垂直运动显著。 ABC错误。故选D。
19.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某区域气温偏暖,暖湿空气相对旺盛,冷空气南下时与暖气团交汇,剧烈的温差会使暖湿气流迅速抬升,对流加剧,形成雷雨云团。同时,湿度较大的空气在冬季会造成雨雪天气,从而出现雷打雪现象。因此,雷打雪发生之前,当地气温偏高,湿度偏大。 B选项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雷打雪”是冷锋天气,冷空气到来之前,当地受暖气团控制,气温偏高,湿度偏大。
锋面是冷暖气团的交界面,一般出现在槽线部位。下图为华北平原某季节近地面气压分布状况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图中可能形成锋面的位置是( )
A.甲、乙 B.丙、丁 C.甲、丁 D.乙、丙
21.图中a、b、c、d四地中最可能即将迎来降水的是( )
A.a B.b C.c D.d
22.如果图中气压分布状况维持不变,从c地经d地到a地,天气变化可能是( )
A.气温:暖一冷一暖 B.气压:低一高一低
C.降雨:阴雨一晴朗一阴雨 D.风向:西南风一东南风一东北风
【答案】20.B 21.B 22.C
【解析】20.结合图片可知,连接图中气压相同的点,图中丙、丁两地等压线向高值方向凸,丙、丁两地处于槽线处,易形成锋面,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1.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图中形成锋面气旋,丁处为冷锋,b处于冷锋之前,即将迎来冷锋过境,最可能迎来降水。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c地位于冷锋锋后,a地位于暖锋锋前,因此ac地都是受到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气压较高,A、B错误;冷锋降水在锋后(c),暖锋降水在锋前(a),d处位于暖锋后,天气晴朗,C正确;c、d、a三地的风向分别为西北风、东南风、东北风,D错误。故选C。
【点睛】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叫冷锋。冷锋过境前:受单一暖气团的控制,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冷锋过境时:会出现大风,云层增厚和雨、雪天气。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占据原来暖气团位置,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案例: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或沙暴天气以及冬季的寒潮,属冷锋天气。
北极涡旋是指通常盘踞在极地高空的冷性大型涡旋。北极涡旋往往带着冷空气,自北极地区汹涌南下,对极地、高纬度地区的天气有明显影响。下图示意我国某年1月15日寒潮强盛时高空500hPa等压面高度分布(单位:米),北极涡旋处等压面下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北极涡旋对应的近地面天气系统是( )
A.高压 B.低压 C.冷锋 D.暖锋
24.此时我国东北地区的天气特征是( )
A.风和日丽 B.狂风暴雨 C.阴雨绵绵 D.寒冷干燥
【答案】23.A 24.D
【解析】23.由材料可知,北极涡旋是指盘踞在极地高空的大型冷性涡旋,它极不稳定,容易离开源地,携带冷空气南下,往往形成罕见的寒潮天气。结合图分析,北极涡旋处高空500百帕等压面下凹,为高空中的低压,对应的近地面天气系统应为高压(或反气旋),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4.根据等压线的数值可知,东北地区所在位置的等压线数值内大外小为高压,高压气流下沉,水汽难以凝结,天气晴朗,由于该极涡来自于高纬度,气温低,为冷高压,故其天气特点为寒冷干燥,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天气系统,通 常是指引起天气变化和分布的高压、低压和高压脊、低压槽等具有典型特征的大气运动系统。常见的天气系统,有锋面系统、低压(气旋)系统、高压(反气旋)系统。
25.下图是某日8时和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由8时到20时,图中( )
A.①地风向偏北,风力逐渐加强 B.②地受高压脊控制,天气持续晴朗
C.低气压中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并减弱 D.气旋中心附近暖锋移动快于冷锋
【答案】A
【详解】读图并结合已学知识,由8时到20时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发现,①地的海平面等压线密度增大,表明该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应该逐渐增强,两时刻①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是由西指向东,北半球近地面在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下,风右偏30度左右形成西北(偏北)风,A对;而②地在8时左右时,处于单一的暖气团控制下,为晴朗天气,但是在20时,②地已经位于冷锋锋后,“冷锋降水在锋后”,②地为阴雨天气,B错;从两图中的低压中心所处的经纬度位置可以明显看出,低气压中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并且低气压中心的气压值降低,低气压中心相邻的等压线密度增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风力增大,说明该气压中心势力在增强,C错;从两图动态变化中很容易看出,图中的冷锋移动速度快于暖锋,D错。故选A。
下左图为“2016年1月8日我国甲地气温和气压垂直变化示意图”,下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6.该日,甲地最可能( )
A.受气旋控制 B.受台风系统影响
C.受冷锋影响 D.受亚洲高压控制
27.与周围地区相比,甲地( )
A.①较强 B.②较弱 C.③较强 D.④较强
【答案】26.A 27.C
【解析】26.由左图中的等压面弯曲状况可知,甲地近地面的等压面向下弯曲,可以判断出甲地近地面为低压中心,因此,该日,甲地最可能受气旋控制,A对,D错;据材料“1月8日”可知,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季,我国不会受台风影响,B错;由等温面弯曲状况可知,甲地近地面的等温面向上弯曲凸出,可以判断出甲地近地面气温比周围高,不会是受冷锋影响,C错。故选A。
27.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可知,右图中①为太阳短波辐射,②为地面长波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同时据上题结论可知,甲地受气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云层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射向地面的太阳辐射弱,故①较弱,A错;甲地近地面气温比周围高,反映地面长波辐射较强,故②较强,B错;云层厚,吸收地面辐射多,大气逆辐射较强,故③较强,C对;由于大气逆辐射较强,故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少,故④较弱;D错。故选C。
【点睛】判断同一水平面上气压高低的方法:等压面向上弯曲的地方为高压,等压面向下弯曲的地方为低压。大气的受热过程:过程1:投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辐射,大部分能够透过大气到达地面,小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被地面吸收和反射。地面因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过程2: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的同时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近地面大气。地面长波辐射除极少部分穿过大气,到达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被对流层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吸收。大气在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后会增温。过程3:大气增温后,也向外辐射长波辐射。大气辐射除一小部向上射向宇宙空间外,大部分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热量向下还给地面,这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的作用。
下图为某时间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8.四地中气压最低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9.此时北京的天气状况是( )
A.晴朗少云 B.大雨倾盆 C.沙尘飞扬 D.寒风刺骨
30.此时南海吹( )
A.偏西风 B.偏北风 C.偏南风 D.偏东风
【答案】28.B 29.A 30.D
【解析】28.据图可知,甲的气压为1010-1015,乙的气压为1000-1005,丙的气压为1010-1015,丁的气压为1005-1010,最低的为乙,排除ACD;B符合题意,故选B。
29.北京此时处在高压中心附近,盛行下沉气流,天气状况可能为晴朗少云,排除BCD;A符合题意,故选A。
30.由等压线分布状况可知,南海东北侧气压高于西南侧,高压指向低压,受到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右转,南海吹偏东风,排除ABC;D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气流的垂直运动的动力不是气压的高低,而是热力的差异,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受冷收缩下沉,我们叫做对流。他的垂直运动,导致了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差异,空气受热膨胀上升,使近地面形成了低压,受冷收缩下沉使近地面形成了高压。这个气压的差异就形成了水平的空气流动,就是我们说的风,空气由高压向低压流动,所以风是高压吹向低压的。
下图示意某年12月18日~24日影响亚洲东部的某种天气系统。图中的小圆圈为气压中心,圆圈下的数字为中心气压值,圆圈上和锋线上的数字为日期。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31.24日,甲地的主导风向是( )
A.偏南风 B.偏东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32.与18日的天气相比,寒潮过境时甲地( )
A.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B.大气逆辐射减弱
C.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D.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答案】31.A 32.D
【解析】31.根据图示可知,24日冷空气南下,高压中心位于黄河以北地区,甲地位于高压中心以北。根据大气水平运动方向的规律,此时主导风向为偏南风。BCD错误,A正确,故选A。
32.根据材料及图示可知,18日该地位于单一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寒潮过境,大风降温,云雨天气形成。因此与18日的天气相比,寒潮过境时甲地因为云雨天气,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减少大气逆辐射增强,锋面上气温水平差异增大,气压差增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ABC错误。故选D。
【点睛】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的锋称为冷锋。冷锋过境时会导致降温,短时间暴雨暴雪,甚至沙尘天气。冷锋过境后气温凉爽。
读某年春季某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33.该区域春季天气系统活跃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气压梯度小,大气运动快 B.地形复杂,垂直运动显著
C.地处中纬,春季升温快,南北温差小 D.冬夏季风转换期,天气系统交替频繁
34.在锋面L越过P地前后,P地变化最小的天气要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气压 D.风向
【答案】33.D 34.C
【解析】33.气压梯度小,大气运动速度较慢,A项错误;复杂地形常年存在,不仅仅在春季使天气系统活跃,B项错误;中纬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南北温差大,C项错误;该处位于东亚季风区,春季是冬夏季风的转换时期,所以天气系统交替频繁,D项正确。故选D。
34.锋面L是暖锋,过境前P地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低,过境后气温升高,气温变化明显,A项错误;锋面会带来降水过程,B项错误;P地锋面前后都位于两条相同等压线之间,气压变化较小,C项正确;风向由偏东风变为偏南风,变化较大,D项错误。故选C。
【点睛】无论南北半球,锋面气旋中位于气旋中心偏西侧的锋面为冷锋,位于气旋中心偏东侧的锋面为暖锋。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当地时间8月29日清晨6时10分,飓风“卡特里娜”裹胁狂风暴雨在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登陆,登陆时风速达到了每小时145英里(约233千米),淹没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的数个居民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5.8月28日,受飓风影响新奥尔良市的风向是(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36.目前,对飓风最重要的监测手段是( )
A.利用气象卫星 B.建立洪水预报系统
C.利用探测气球 D.气象台人工监测
【答案】35.A 36.A
【解析】35.由图可以看出,飓风的方向是从墨西哥湾向西北方向登陆,新奥尔良市在飓风中心的西北部,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8月28日时,新奥尔良此时是吹东北风,A对,排除BCD。故选A。
36.结合已学知识,设问题到“目前对飓风最重要的监测手段”强调“监测”,所以应是利用气象卫星(遥感是人的视力的延伸,主要功能是收集信息,即“看”,只“看”不用“想”的选用遥感 ),从卫星上可以清楚地看到飓风的路径,到达的地点,还可以测算出行进的速度,是目前最有效的手段,A对,排除BCD。故选A。
【点睛】地理信息技术的选择:判断技巧 :1、“点”与“面”:如果是“点”,选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如果是“面”,则选用遥感技术或地理信息系统;2、“想”与“看”:对“事象”的发展变化进行预测、评估,需要计算、思考,即“想”,凡是需要“想”的选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是人的视力的延伸,主要功能是收集信息,即“看”,只“看”不用“想”的选用遥感 。
下表为某中学气象观测小组在2022年国庆长假期间测得当地的气温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日
2日
3日
4日
5日
6日
7日
最低气温
23℃
25℃
23℃
17℃
13℃
12℃
13℃
最高气温
35℃
36℃
37℃
26℃
16℃
15℃
22℃
37.下列时间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 )A.10月1日 B.10月3日 C.10月5日 D.10月7日
38.影响本次天气过程的天气系统是( )
A.暖锋 B.冷锋 C.台风 D.气旋
39.10月3日天气异常炎热,是因为( )
A.气旋控制气流下沉增温 B.晴朗天气太阳辐射强
C.暖气团受挤集聚增温 D.多云天气大气辐射强
【答案】37.C 38.B 39.C
【解析】37.阴雨天气昼夜温差较小,1日温差是12℃,3日温差是14℃,5日温差是3℃,7日温差是9℃,因此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10月5日,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8.表中数据显示1日--7日气温总体上下降的,影响本次天气过程的天气系统是冷锋,B正确。暖锋过境,气温应该是上升的,台风、气旋过境气温不会出现单向变化,ACD错误。故选B。
39.影响本次天气过程的天气系统是冷锋,由所学知识可知,冷锋锋前为暖气团,暖锋锋前为冷气团。10月3日是冷锋过境,冷气团向暖气团移动,暖气团受挤压集聚增温。10月3日之前一直是晴天,10月3日也不是多云天气,综上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叫冷锋,冷锋过境时出现大风、云层增厚和雨、雪天气;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叫暖锋,暖锋过境时云层加厚,形成连续性降水。
近年来PM2.5成为公众关注的空气质量指标。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珠江三角洲是全国第一个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评价并率先公布数据的城市群地区。下图为“2012年3月16日7时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发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PM2.5均值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0.下列四城市中,空气质量最好的是( )
A.佛山 B.广州 C.惠州 D.珠海
41.导致图中珠江三角洲PM2.5浓度偏高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口稠密、汽车数量大 B.城市化水平高,森林、绿地比重低
C.强冷空气南下,气温下降 D.经济发达,工厂企业多
【答案】40.D 41.C
【解析】40.读图可知:佛山PM2.5值约为115-150微克/立方米,广州PM2.5值约75-115微克/立方米,珠海PM2.5值约0-35微克/立方米,惠州PM2.5值约35-75微克/立方米。PM2.5值越小空气质量越好,所以,珠海空气质量最好。D正确,ABC错误,故选D 。
41.PM2.5主要是机动车尾气、工业排放等产生,珠三角城市化水平高、人口稠密,汽车保有量大、经济发达,工厂企业多,机动车尾气、工业排放量大,产生的PM2.5多、浓度高,不符合题意,ABD错误;强冷空气南下带来的大风会使空气中的污染物快速扩散,从而降低 PM2.5 的浓度,符合题意,C正确。故选C。
【点睛】PM2.5可以由硫和氮的氧化物转化而成。而这些气体污染物往往是人类对化石燃料(煤、石油等)和垃圾的燃烧造成的。没有先进废气处理装置的柴油汽车也是颗粒物的来源。
2022年9月11—17日某城市经历了一次明显的天气变化过程,下图示意该城市的气象要素随时间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问题。
42.经过该城市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
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暖锋
43.该地14日的日温差为5℃,则该地16日的最低气温最有可能是( )
A.18℃ B.22℃ C.24℃ D.26℃
【答案】42.C 43.A
【解析】42.读图,9月11—17日该城市的气象要素随时间变化情况:在14日出现气温明显下降,风速加快,大雨等现象,可推测经过该城市的天气系统不可能是反气旋、暖锋,反气旋控制下为晴天,暖锋控制下不会出现气温明显下降,风速加快,大雨等剧烈天气现象,BD错;读图,经过该城市的天气系统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风速减小、天气转好,符合冷锋过境后单一冷气团控制下的天气现象,C对,A错。故选C。
43.该地14日的日温差为5℃。读图可知,该地16日的最高气温约为25°C,由于晴天大气的保温作用较弱,故该地16日的日温差大于5 °C,其最低气温应在20°C以下,A对,排除BCD。故选A。
【点睛】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即为冷锋。冷锋过境时:冷锋控制, 气温下降、气压升高、 天气 现象(大风、暴雨、大雪等)。暖锋过境时:暖气团移来,气温、湿度开始上升 ,气压开始下降,产生连续性降水或大雾的天气。气温日较差及影响因素:(1)气温日较差=一日中最高温-最低温;(2)同一地点影响因素:天气、地势、下垫面(陆地、海洋; 沙漠、森林)等。
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南退而移动。下图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示意图”,此时副热带高压脊向北移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4.由图可知,时间大致是( )
A.1~2月 B.6~7月 C.7~8月 D.11~12月
45.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动到图示位置时( )
A.江淮地区出现伏旱天气 B.副热带高压南侧洋面处于台风活动期
C.华北地区沙尘暴肆虐 D.东北地区高温多雨
46.如果副热带高压脊向北快速推进,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
【答案】44.B 45.B 46.A
【解析】44.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由图可知,此时雨带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梅雨季节,时间大致是6~7月,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5.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图示位置时,江淮地区出现梅雨天气,A错误;副热带高压南侧洋面处于夏季,台风活动多,B正确;华北地区沙尘暴肆虐是在春季3~5月份,C错误;东北地区高温多雨是在夏季7、8月份锋面雨带到达后,图示时间,雨带在江淮地区,D错误。故选B。
46.如果副热带高压脊向北快速推进,说明副热带高压的势力强,雨带到达北方时间早,停留时间长,北方降水较正常年份多,而南方雨带停留时间短,降水较正常年份少,因此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南旱北涝,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台风为热带气旋,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
下图为我国某水库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7.“春钓浅(滩),夏钓深(潭),秋钓阴,冬钓阳”是钓鱼爱好者们总结出的钓点选择基本原则,这一原则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A.水质优劣 B.水温高低 C.水底地形 D.水中的入射光照
48.毛毛雨打在水面上,水中容氧量大增,鱼类因呼吸了足够的氧气,显得特别活跃,摄食欲望十分强烈,容易上钩,因此是钓鱼的好时机。以下与“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相符合的天气或天气系统是( )
A.暖锋 B.快行冷锋 C.反气旋 D.台风过境
49.“早钓太阳红,晚钓鸡入笼”,可见夏钓最佳钓时是早晨和傍晚。夏日傍晚,某钓鱼爱好者发现太阳照射水面,波光耀眼,严重影响其观察浮漂,该钓位最可能位于(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47.B 48.A 49.D
【解析】47.“春钓浅(滩),夏钓深(潭),秋钓阴,冬钓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温,因为水温高低会影响鱼类的活跃度,从而影响食欲。春季钓鱼主要选择浅滩是春季气温还未完全回升,浅滩比深潭水温更高,夏季正好相反,浅滩水温过高;秋天气温低于夏季,但气温仍然较高,所以选择阴凉处钓鱼,冬钓阳是因为冬季水温低,向阳处水温更高些。与水质优劣、水底地形、水中的入射光照关系不大。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48.与毛毛雨最吻合的是斜风细雨,暖锋多形成连续降水,降水量较小,A正确;快行冷锋和台风多暴雨,BD错误;反气旋降水较少,C错误。故选A。
49.题中信息表明图示地点位于我国,即北半球,夏季日落方位为西北。分析题干可知,傍晚太阳照射水面,严重影响其观察浮漂,根据反射的原理可推知,该地最可能位于水库的东南方,面向西北。图中显示,甲钓位面向南方,排除A;乙钓位面向西南方,排除B;丙钓位面向偏东方,排除C;丁钓位面向西北方,D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暖锋过境时的天气特征:暖锋持续性降水,连绵阴雨,雨区范围广,持续时间长。
读南昌市某月气温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50.该月23日与8日的天气状况分别可能是( )
A.阴雨、晴朗 B.晴朗、多云
C.多云、阴雨 D.晴朗、阴雨
51.该月南昌市出现若干次降水,其降水的成因及主要类型最可能是( )
A.热力作用形成的对流雨 B.冷锋活动形成的锋面雨
C.地形抬升形成的地形雨 D.热带气旋形成的台风雨
【答案】50.A 51.B
【解析】50.从图中看出,23日温差较小,应为阴雨天气,8日温差较大,应为晴朗天气,A正确、BCD错误;故选A。
51.该时期为春季,副热带高压势力增强,暖气团主动向北运动,此时南昌受冷气团和暖气团影响,多锋面雨,B正确;对流雨往往是受高温作用形成,春季气温较低,对流雨少,A错误; 南昌市地形抬升小,形成地形雨可能小,C错误;台风多出现在夏秋季节,D错误;故选B。
【点睛】冷锋过境的天气变化:①过境前,由暖气团控制,气压低、气温高、天气晴朗;②过境时,冷暖气团相遇,气压变高,气温变低,阴天、大风、降水,降水主要集中在锋后;③过境后,由冷气团控制,气压高、气温低、天气晴朗。
高压、低压和锋面是常见的天气系统,大大小小的天气系统相互作用,演变出不同的天气过程。读下图回答问题。
52.每年的夏季,使长江流域形成伏旱的天气系统是( )
A.图A B.图B
C.图C D.图D
53.关于图中各天气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天气系统强烈发展可能形成台风
B.图B中甲地风向为东南风
C.图C中乙地多连续性降雨天气
D.图D天气系统中暖空气被迫抬升,形成降雨天气
【答案】52.B 53.A
【解析】52.大体上从7月中旬到8月中旬,我国锋面雨带北移,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受“副高”的高压脊控制,形成高温少雨的伏旱天气,因此形成伏旱的是反气旋天气系统。读图可知,A图是中心气压较低,四周的气压低,属于气旋;B图中气压则是中心气压比较高,四周气压比较低,属于反气旋,CD二图分别表示冷锋和暖锋天气系统,,因此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53.A图中天气系统气压中低周高,应为气旋,而台风是热气旋强烈发展而形成,A正确;读图B可知,甲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由北指向南,应形成偏北风,不可能形成东南风,B错误;C图表示冷气团主动推进的冷锋天气系统,往往移动速度较快,形成连续性降雨天气的可能性小,C错误;D图表示暖气团推进的暖锋天气系统,该天气系统中的暖气团势力强,主动沿锋面爬升形成降雨天气,D错误。故选A。
【点睛】大体上从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时梅雨静止锋已于7月上旬推移到黄河中下游和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被“副高”的高压脊控制,形成反气旋天气,以下沉气流为主,日照长,太阳辐射很强,气温高,蒸发旺盛,从而普遍出现干旱酷暑天气,即伏旱天气。
读我国年寒潮路径及等次数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4.关于图示区域寒潮出现次数的空间分布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从东向西递减 B.从西向东递减
C.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D.从西北向东南递减
55.与西安相比,成都遭受寒潮影响程度较小,其原因是( )
①西安位于寒潮路径上,影响大,降温剧烈
②西安的纬度高,冬季气温比成都低,降温幅度小
③成都北部山地阻挡冬季风侵入,影响小,降温较小
④成都位于东部季风区,夏季受夏季风影响深刻,降温幅度较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54.D 55.C
【解析】54.由图可直接读出寒潮出现次数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从西北向东南递减,D正确、ABC错误;故选D。
5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安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处在寒潮路径上,寒潮影响大,降温剧烈,①正确、排除②;成都位于四川盆地,北部有秦岭和大巴山阻挡,冷空气影响小,因此成都受寒潮影响较小的主要原因是北部有山地阻挡,③正确、排除④;故选C。
【点睛】中国气象灾害的时间分布:1、一月:寒潮,冻害,大雪,暴风雪等;2、四月:华北、西北春旱,华北暴雨,洪涝,冰雹。3、七月:梅雨,长江中下游伏旱,洪涝,台风。
倒暖锋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一种特殊天气类型。一般在强寒潮过境2~3天后,东北地区会出现一个自北向南移动的锋面,即倒暖锋。如图所示为2021年1月17日8:00东北亚地区的天气形势图。据此完成问题。
56.倒暖锋常常带来降雪天气,图中所示倒暖锋带来的降雪的水汽来源是( )
A.西伯利亚 B.鄂霍次克海 C.日本海 D.黄海
57.倒暖锋天气对东北地区可以( )
A.缓解当地农作物旱情 B.减轻当地农作物冻害
C.减小寒潮的降温强度 D.缩短寒潮低温的时间
【答案】56.B 57.D
【解析】56.由材料“东北地区会出现一个自北向南移动的锋面”结合天气形势图可知,来自鄂霍次克海上空的暖湿气流(倒暖锋的水汽),由北向南输送并与冷空气相遇,产生降水(降雪),B正确;西伯利亚受大陆性气团控制,水汽少,A错误;日本海、黄海位于锋面以南,不可能带来水汽,C、D错误。故选B。
57.东北地区越冬作物少,且冬季不是农作物的生长旺季,需水量少,出现旱情可能性小,A错误;东北地区越冬作物少,且倒暖锋出现在强寒潮过境2~3天后,寒潮过境带来大风、降温、雨雪天气,农作物已遭受冻害,B错误;倒暖锋出现在强寒潮过境2~3天后,寒潮过境带来大风、降温、雨雪天气,东北地区已经经历了降温过程,C错误;寒潮过境后植入干冷空气,气温降低,倒暖锋使气温升高,可缩短寒潮低温的时间,D正确。故选D。
【点睛】冷锋过境常带来大风、降温、雨雪天气,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暖锋过境常带来持续性阴雨天气,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读我国某地区民居图,完成33-34题。
58.该地区的聚落( )
A.规模较大 B.多呈团块状
C.多呈带状 D.多沿陆路交通分布
59.有关这类聚落主要分布地区及初夏常常出现的天气,正确的是( )
A.长江中下游梅雨 B.华北平原台风
C.四川盆地伏旱 D.西北地区暴雨
【答案】58.C 59.A
【解析】58.读图可知,图示地区民居主要沿河流分布,受河流形态的影响,聚落多沿河流分布呈带状,C符合题意;从图中聚落的屋顶形态可知,当地降水丰富,应在南方水乡,由于当地河流密度大,农田被河流分割,因此该地区聚落一般规模不大,不呈团块状,排除AB;当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传统交通为水运,因此传统聚落沿陆路交通分布的并不在多数,排除D。故选C。
59.读图可知,图示地区民居主要沿河流分布,聚落的屋顶坡度较大,因此应为我国江南水乡地区,出现在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可能性小,排除BD。江南水乡地区的初夏即6~7月,受江淮准静止锋影响,出现长达一个月的梅雨季节,A符合题意;四川盆地以丘陵为主,而图示地区应为平原地区,且伏旱天气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而四川盆地位于长江上游,排除C。故选A。
【点睛】我国北方平原地区,村落的规模大,多呈团聚型、棋盘式;南方的丘陵和山区,村落的规模小,分布较为分散。在塔里木盆地,城镇和乡村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山前冲积扇、洪积扇的中下部。因为这里地形、土壤、水源等条件好。
伏旱,是一种气象灾害,是发生在7月—8月期间的旱象。伏旱期间,太阳辐射强烈,温度高、湿度小、蒸发和蒸腾量大,成为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安徽省合肥市是我国江淮地区重要的城市之一,下表为某年该地6—8月份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月份
月降水量(mm)
月日照时数(h)
6
147.93
167.39
7
173.66
206.45
8
186.33
210.29
60.根据上述表格,推断合肥市6月和7—8月降水特点差异( )A.6月降水日天数较长 B.7—8月降水量更加均匀
C.6月降水雨势偏大 D.7—8月降水以连续性降水为主
61.造成合肥市7月降水量大于6月的原因是( )
A.出梅时间较晚 B.入梅时间较早 C.台风活动频繁 D.厄尔尼诺显著
【答案】60.A 61.C
【解析】60.读图6-9月,6月份降水量最少,日照时数最少,说明6月份降水持续时间较长,强度较小,A正确,C错误;7-月和8月分降水量多,日照时间较长,表明7-8月降水持续时间较短,降水强度大,BD错误,该题选A。
61.根据所学知识江淮地区的梅雨主要在6-7月,入梅时间早,出梅时间晚,总体降水增多,6-7月降水均增多,不是7月降水量大于6月的原因,AB错误,我国台风主要集中在7-9月,所以7月份合肥比6月份多台风雨,降水量大于6月,C正确,厄尔尼诺使我国南方降水增多,北方降水减少,与合肥市7月降水量大于6月关系不大,D错误,该题选C。
【点睛】我国东部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如下:①4-5月:受夏季风的影响,在华南地区登陆,雨季开始;②6月~7月:雨带北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冷暖气团势均力敌,形成江南准静止锋,带来连续性降水(梅雨);③7月~8月:雨带继续北移到达华北和东北地区,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伏旱天气;④9月:雨带向南撤退,撤退到华南和西南地区;⑤10月:夏季风完全退出我国大陆,雨季结束。
2017年8月23日13时,台风“天鸽”在广东省珠海市南部登陆,沿海地区受淹严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2.台风“天鸽”登陆时,当时的天气状况是( )
A.晴空万里 B.狂风暴雨 C.阴雨连绵 D.风雪交加
63.台风“天鸽”影响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海口昼长夜短 B.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 C.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D.地球公转速度变慢
【答案】62.B 63.A
【解析】62.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种。其中中心附近风力达到12级或以上的,统称为台风。台风带来的直接灾害是狂风、暴雨、风暴潮,B正确;AC错误;广东纬度低,夏季不可能是风雪交加,D错误;故选B。
63.台风“天鸽”影响期间,此时是2017年8月23日13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海口昼长夜短,A正确,C错误;太阳直射点南移,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小;已经过了近日点(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变快,D错误;故选A。
【点睛】海上船舶应对台风的防护措施
1.台风来临前,船舶应听从指挥,立即到避风场所避风。
2.万一躲避不及或遇上台风时,应及时与岸上有关部门联系,争取救援。
3.等待救援时,应主动采取应急措施,迅速果断地采取离开台风的措施,如停(滞航)、绕(绕航)、穿(迅速穿过)。
4.强台风过后不久的风浪平静,可能是台风眼经过时的平静,此时泊港船主千万不能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回去加固船只。
5.有条件时在船舶上配备信标机、无线电通讯机、卫星电话等现代设备。
6.在没有无线电通讯设备的时候,当发现过往船舶或飞机,或与陆地较近时,可以利用物件及时发出易被察觉的求救信号,如堆“SOS”字样,放烟火,发出光信号、声信号,摇动色彩鲜艳的物品等。
根据11月30日中央气象台未来一周天气预报,武汉多为阴天,气温低,12月4日雨雪大风降温来袭.下图为该天气系统影响路径图.完成下面小题.
64.由图可知( )
A.我国大多数地方有大风、降温、风暴潮过程 B.我国大多数地方正在或将要经历寒潮天气
C.该天气系统对我国藏南谷地影响比较大 D.该天气系统对人类百害无一利
65.此次天气过程中东北平原农业生产的灾情较两广地区小,其主要原因是东北( )
A.降温幅度较小 B.最低气温值较高 C.农业规模较小 D.农事活动几乎停止
【答案】64.B 65.D
【解析】64.图中显示来自西伯利亚的冷气团南下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其影响,多地会遭受寒潮天气,B正确。伴随大风、降温、雨雪天气,但不会有来自海上的风暴潮。A错误。藏南受青藏高原阻挡西北风,冷锋影响小,C错误。该天气系统也有利于带来降水,并减轻病虫害,D错误。故选B。
65.此为冬季,受强冷空气影响,纬度更高农业规模大的东北地区降温幅度大,最低气温低,AB错误。东北作为商品粮基地,农业规模不小,C错误。灾情比两广地区小是因为东北地区处于农闲,农业活动几乎停止,D正确。故选D。
【点睛】寒潮是冬半年来自极地或寒带的寒冷空气,像潮水一样大规模地向中、低纬度的侵袭活动。寒潮袭击时会造成气温急剧下降,并伴有大风和雨雪天气。对工农业生产、群众生活和人体健康等都有较为严重的影响。
下图为2022年2月某日某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示日期丙地附近出现了暴雪天气,主要是北方南下冷空气受湖泊和地形的共同作用形成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6.此时甲乙两地的天气特征是( )
A.甲地晴朗干燥 B.乙地阴雨连绵
C.甲地狂风暴雨 D.乙地大雪纷飞
67.丙地暴雪天气的形成过程是( )
①冷空气经过气温较高的湖面②冬季冷空气南下
③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降温凝结④冷空气的水汽含量增加,温度升高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②④①③
【答案】66.A 67.C
【解析】66.读图可知,甲位于高压中心附近,气流下沉,天气晴朗干燥,A正确,C错误;乙位于冷锋前,天气晴朗,BD错误。故选A。
67.据材料“丙地附近出现了暴雪天气,主要是北方南下冷空气受湖泊和地形的共同作用形成的”可知,丙地暴雪天气的形成过程是②冬季冷空气南下,①冷空气经过气温较高的湖面,④冷空气的水汽含量增加,温度升高,③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降温凝结,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冷锋过境前,由暖气团控制,气压低、气温高、天气晴朗;过境时,冷暖气团相遇,气压变高,气温变低,阴天、大风、降水,降水主要集中在锋后;过境后,由冷气团控制,气压高、气温低、天气晴朗。
下图为我国某月某日测得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8.关于甲、丁两地气压差、正确的是:( )
A.25~35百帕之间 B.20~30百帕之间 C.30~40百帕之间 D.15~25百帕之间
69.关于下列四地的天气,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多阴雨 B.乙地出现晴朗无云 C.丙地有雨、吹偏西风 D.丁地多大风
【答案】68.A 69.C
【解析】68.读图可知,甲地为高压中心,气压值在1040~1045hpa之间,丁处为一个低压中心,气压值在1010~1015hpa之间,他们之间的气压差值为25~35hpa之间,A正确,BCD错误,故选A。
69.读图可知,甲地为高压中心,天气晴朗干燥,A错误;乙地位于暖锋的锋前,冷气团控制,多阴雨天气,B错误;丙地位于冷锋锋后,多阴雨天气,根据等压线的分布情况,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东,风向右偏形成西北风,C正确;丁地等压线稀疏,风力微弱,D错误。故选C。
【点睛】等压线图判断风向的方法:1、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阅读等压线分布图,判断气压高低,并按照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的原理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2、定地转偏向力:分清图示是哪个半球,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若是北半球,风向向右偏;若是南半球,风向向左偏。3、定偏转角度:分清是高空还是近地面的气流,若是近地面受三个力的作用,最终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定的角度(30°-45°);若是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按照以上方法即可绘出风向。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冬季某时天气形势图,完成下面小题。
70.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气压值最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1.②地此时( )
A.风力比④小 B.吹偏南风 C.受冷气团控制 D.在暖锋的锋后
【答案】70.A 71.C
【解析】70.水平方向上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由图中风向推断等压线数值由西北向东南(图中由③到①)降低,故气压值③>④>②>①。气压值最小的为①,BCD错误;故选A。
71.由图中的风向可知,图中虚线为低压槽,形成冷锋系统,②位于低压槽北侧附近,为冷锋锋后,受冷气团控制,吹偏北风,C正确,BD错误;②地等压线较④地密集,风力比④大,A错误;
【点睛】冷锋天气:过境前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 天气晴朗;过境时多云、雨雪、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过境后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压升高,气 温降低,天气转晴。
下图示意亚洲局部地区某时近地面天气形势(单位:百帕)。完成下面小题。
72.甲、乙两地中( )
A.甲地盛行西风 B.甲地阴雨天气
C.乙地盛行东南风 D.乙地风力较大
73.丙地不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 )
A.阴天 B.晴朗 C.降温 D.降水
【答案】72.C 73.B
【解析】72.根据图示可知,该图为北半球,因此甲地气流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盛行西北风,A错误;甲地位于冷锋后,受单一冷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气压高,气温低,B错误;乙地东北部是高压,受地转偏向力作用,盛行东南风,C正确;乙地等压线稀疏,甲地等压线密集,甲的风力大于乙的风力,D错误。故选C。
73.根据图示可知,丙地正在经历冷锋过境,且位于冷锋后,多阴天、大风、雨雪天气,并伴随降温,晴朗天气少,B符合题意,A、C、D错误,故选B。
【点睛】 冷锋过境后,冷空气占据了原本的暖空气位置,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下图为某天气系统简图(根据预测,未来6小时该天气系统将向西北移至虚线所示的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4.图中A点将( )
A.风速变小,风向由偏西风变为偏东风 B.风速变大,风向由偏西风变为偏东风
C.风速变小,风向由偏东风变为偏西风 D.风速变大,风向由偏东风变为偏西风
75.推测A地未来6小时可能( )
A.气温一直上升 B.气压先降后升 C.有连续性降水 D.气压一直上升
【答案】74.B 75.B
【解析】74.该天气系统形成了锋面,中心应该是低压,形成了锋面气旋系统。图中冷锋锋前位于北方,应该是南半球锋面气旋系统。据实线判断,此时图中A点附近等压线稀疏,风力小,吹偏西风;未来6小时,图中A处于虚线等压线较密集处,水平气压梯度力变大,风力会变大,吹偏东风,B正确,ACD错误。故选B。
75.A地未来6小时经历冷锋过境的过程,气温会降低,A错误;据实线等压线判读,此时A位于冷锋锋前,据虚线等压线判读,6小时以后,A位于冷锋锋后,冷锋过境时,A地先靠近低压槽线,气压降低,后离开低压槽,气压升高,B正确,D错误;由上题可知,冷锋锋后的风速较大,降水历时较短,不是连续性的降水过程,C错误。故选B。
【点睛】等压线图判断风向的方法:1、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阅读等压线分布图,判断气压高低,并按照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的原理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2、定地转偏向力:分清图示是哪个半球,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若是北半球,风向向右偏;若是南半球,风向向左偏。3、定偏转角度:分清是高空还是近地面的气流,若是近地面受三个力的作用,最终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定的角度(30°-45°);若是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按照以上方法即可绘出风向。
76.“回南天”是我国南方地区空气流经物体冷表面导致水汽凝结的一种天气返潮现象,究其本质是物体温度比空气露点温度(空气冷却达到饱和时的温度)低导致水汽凝结,“回南天”的出现给当地居民带来诸多不便。下图为华南地区某年3月14日20时至19日20时逐小时露点温度、气温、室内墙壁温度变化曲线。本次过程持续了5天左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回南天”开始产生的时间是15日20时
B.形成“回南天”时的天气系统可能是冷高压
C.代表露点温度的是b曲线
D.有利于减轻室内“回南天”现象的措施是空调风持续降温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回南天,这一天气返潮现象,究其本质是物体温度比空气露点温度低,导致水汽遇冷凝结。图中a曲线温度始终是最高的,推断可能是气温,根据材料有回南天现象出现,说明物体(室内墙壁)温度之前是高于露点温度的,之后物体(室内墙壁)温度低于露点温度,导致水汽遇冷凝结、出现回南天现象。因此可以判断c曲线代表的是物体(室内墙壁)温度,而b曲线则代表的是露点温度。根据回南天出现条件,室内墙壁温度大约在15日10时左右开始低于露点温度,因此可推断回南天开始产生的时间是15日10时,A错;根据材料,可知回南天的形成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长时间的低温;二是有天气突变,长时间低温后天气突然变暖,湿度增大。因此形成回南天时的天气系统应是暖低压,B错;前面分析可知,代表露点温度的是b曲线,C对;回南天,是室内物体出现的返潮现象,提高室内物体温度(例如空调风持续加暖),使之高于露点温度,就可以减轻回南天造成的返潮现象,D错。故选C。
【点睛】中国南方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因此每当每年3月至4月时,从南海吹来的暖湿气流,与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冷空气相遇, 在南方形成准静止锋,使南方的天气阴晴不定、非常潮湿,期间有小雨或大雾,回南天现象由此产生。一些冰冷的物体表面遇到暖湿气流后,就开始在物体表面凝结、起水珠。
77.“雷打雪”是指因冷暖空气交汇产生强对流,导致降雪时常伴有闪电、打雷的天气现象。“雷打雪”发生时当地一般会出现逆温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雷打雪”发生时大气垂直运动显著 B.“雷打雪”发生时暖湿气流迅速抬升
C.闪电、打雷现象主要发生在逆温层之上 D.“雷打雪”发生前,当地气温偏高、湿度偏小
【答案】D
【详解】由材料“雷打雪是指因冷暖空气交汇产生强对流,导致降雪时常伴有闪电、打雷的天气现象”可知,进入冬季后,某区域气温偏暖,暖湿空气相对旺盛,冷空气南下时与暖气团交汇,剧烈的温差会使暖湿气流迅速抬升,对流加剧,形成雷雨云团,AB叙述正确;同时湿度较大的空气在冬季会造成雨雪天气,从而出现“雷打雪“现象,D叙述错误;“雷打雪”发生时,一般降雪量较大,可达到大暴雪,暖湿空气被迫抬升,大气垂直运动显著,应该发生在逆温层之上,C叙述正确。故选D。
【点睛】一般情况下,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可是在某些天气条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气结构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气象学上称之为“逆温”,发生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逆温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因为沙尘暴发生的条件是大风、沙尘、强对流运动。
下图为某年7月10日12时亚洲太平洋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8.甲地四周的气流运动状态( )
A.顺时针向中心辐合 B.顺时针向四周辐散
C.逆时针向中心辐合 D.逆时针向四周辐散
79.此段时间北海道的天气是( )
A.降温、大风、阴雨天气 B.晴空万里
C.阴雨连绵 D.气温上升,多连续性降水
80.L天气系统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
①加剧伏旱的影响 ②大风破坏农作物生长 ③引发洪水,淹没农田 ④缓解旱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78.C 79.C 80.B
【解析】78.读图可知,甲地中间气压低、四周气压高,是低压中心,北半球的低压中心气流运动状态是逆时针向中心辐合,C正确,ABD错误。
79.读图可知,此段时间北海道位于准静止锋的冷气团一侧,会出现阴雨连绵天气,气温降低;等压线较稀疏,风力较小,则C正确,ABD错误。
80.读图可知,L天气系统是低压(气旋)系统,7月最可能是台风,伴随台风而来的是大风、暴雨;7月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伏旱,降水少,此时台风会带来降水,可以缓解干旱,因此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不可能是加剧伏旱的影响,①错、④对;伴随台风而来的大风会破坏农作物生长,暴雨有可能会引发洪水,淹没农田,②③对。综上分析可知,B正确,ACD错误。
【点睛】伏旱,是一种气象灾害,发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属于夏旱中某一时段的旱情,因这期间正处于伏天,故称“伏旱”。在此期间春播农作物正处在抽穗、扬花、灌浆期,需要大量水分补充、供给。如果没有降雨或降雨稀少,就会发生旱情,将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造成减产或绝收和人畜饮水困难。
下图为某月19日08时(a)和20日05时(b)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1.图示热带气旋( )
A.生成于东北太平洋 B.中心气压最高
C.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D.风眼处风力最大
82.19日08时至20日05时,图中( )
A.高压系统减少 B.高压系统迅速东移南下
C.低压系统增强 D.低压系统向东北方移动
83.与19日08时相比,20日05时渤海海域( )
A.风力减小 B.气压降低 C.气温升高 D.云量增多
【答案】81.C 82.D 83.A
【解析】81.结合所学可知,热带气旋生成于西北太平洋,A错误;气旋中心气压为低压,B错误;北半球的气旋呈现逆时针方向旋转,C正确;热带气旋中心(风眼)处没有风,D错误。故选C。
82.19日08时至20日05时,图中高压中心气压没有降低,高压系统并未减弱,A错误;高压系统位置变化不大,B错误;低压中心外围等压线数值由985升高到990,低压系统减弱,C错误;低压中心由日本九州岛移动到本州岛北部,低压系统向东北方移动,D正确。故选D。
83.与19日08时相比,20日05时渤海海域等压线变稀疏,风力减小,A正确;气压为1015-1020气压并未降低,B错误; 受偏北风影响,气温降低,C错误;高压脊控制,天气晴朗,云量减少,D错误。故选A。
【点睛】热带气旋是生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具有有组织的对流和确定的气旋性环流的非锋面性的天气尺度的涡旋的统称。它包括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 热带气旋常见于西太平洋及其临近海域(台风)、大西洋和东北太平洋(飓风)以及印度洋和南太平洋。
如下图为某年11月6日18时(北京时间)某区域地面天气图,此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4.与图中丙地相比,乙地( )
A.云量较少 B.气温较高 C.降水几率小 D.风力较大
85.虚线范围内(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区)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降水稀少,大量茶树枯萎 B.暴风骤雨,洪涝灾害严重
C.黄沙漫漫,大气能见度低 D.秋高气爽,树叶逐渐凋落
86.此时,地球上与丙地不处于同一天的区域面积与地球总面积的比例是( )
A.等于1/4 B.小于1/4 C.大于1/4 D.大于3/4
【答案】84.D 85.C 86.B
【解析】84.乙地位于锋面气旋冷锋锋后,丙地位于冷锋锋前,冷锋云系位于锋后,乙地云量较多,故A错误。乙地位于锋面气旋冷锋锋后,受冷气团控制,丙地位于冷锋锋前,受暖气团控制,乙地气温较低,B错;乙地气流上升,对流较丙地强,降水几率更大,C错误。乙地等压线比丙地密集,乙地风力比丙大,D正确。故选D。
85.从图得知,虚线范围主要受冷锋过境影响,等压线密集,大风天气多,此时地表干燥,易起沙出现沙尘暴,故最可能是黄沙满天飞,C对;根据纬度判断,图示区域位于华北地区,茶树主要分布在南方红壤区,A错;主要受冷锋过境影响,此时前方暖气团干燥,难以形成大量降水,不可能出现洪灾,B错;从材料得知,图示地区冷锋过境,气温降低,大风天气多,易出现沙尘暴,秋高气爽与题不符,D错。故选C。
86.由材料知,此时北京时间为11月6日18时,故此时西十区区时为11月6日0时,即西经150°W地方时为11月6日0时。此时,0时经线150°W向东至180°为11月6日,跨经度330°,约占地球总面积的11/12;0时经线150°W向西至180°为11月5日,跨经度30°,约占地球总面积的1/12,根据分析,丙地处于11月6日;故此时,地球上与丙地不处于同一天的区域面积与地球总面积的比例约为1/12,小于1/4.因此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锋面气旋系统是天气系统。地面气旋一般和锋面联系在一起,我们称之为锋面气旋。它是我国北方中高纬度地区常见的天气系统。冷气团前移取代暖气团过程中位于冷气团前端的锋锋面在移动过程中,冷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面向暖气团一侧移动,这种锋面成为冷锋。
下图示意2022年某月1日10时世界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7.图示气压形势最可能出现在( )
A.1月 B.5月 C.7月 D.10月
88.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此时最可能出现雨雪、大风、降温天气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87.C 88.D
【解析】87.读图可知,澳大利亚大陆受高压控制,且中心气压值较大,最可能是南半球的冬季,7月最符合,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8.根据锋面气旋的相关知识可知,①②位于暖锋两侧,③④位于冷锋两侧。冷锋过境时,会出现雨雪、大风、降温天气。南半球气旋呈顺时针方向运动,而冷锋降水主要集中在锋后。故此时最可能出现雨雪、大风、降温天气的是④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锋面在移动过程中,冷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面向暖气团一侧移动,这种锋面称为冷锋。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占据了原来暖气团所在的位置。由于冷空气重,暖空气轻,所以当冷气团移动时,就会形成冷气团主动楔入暖气团下面而构成冷暖空气交界的锋面。冷锋过境时,多会出现积雨云,发生雷暴及强降水。若冷锋移动快,则积雨云分布在锋前狭窄的区域中,锋后会迅速转少云到晴;如冷锋移动慢,则会形成范围较大的高层云和雨层云。
每年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经常受到台风影响。图为某日8时亚洲局部海平面气压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9.图示时刻,①地的风向为(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90.图示时刻,②附近海域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
A.晴空万里 B.和风细雨 C.狂风暴雨 D.大雾弥漫
【答案】89.D 90.C
【解析】89.图为台风,属于气旋(低压中心),①地位于气旋的偏西侧,其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指向偏东方向,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以及摩擦力的影响,风沿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向右(区域位于北半球)偏转,与等压线斜交,所以吹西北风,D正确,排除ABC。故选D。
90.图中②位于台风中心附近的漩涡风雨区,为狂风暴雨,风力强劲,不会出现大雾,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在等压线图中,风向的判读一般有以下三个步骤:(1)画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即垂直于该点等压线的切线,由高压指向低压);(2)定地转偏向力:北半球风向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3)定偏转角度:分清是在高空还是近地面,若是近地面,受到3个力的作用,最终风向与等压线斜交,若是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下图为北半球四地某月3日至7日天气系统过境前后气压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1.上图中四地对应的天气系统正确的是( )
A.①一甲 B.②一乙 C.③一丙 D.④一丁
92.5日,四地中天气以晴好为特点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91.D 92.B
【解析】91.读图,根据天气系统过境前后的气压变化判断,①过境后,气压变低,气温升高,因此应为暖锋,甲为冷锋,A错误;②为高压过境,北半球应为顺时针旋转,B错误;③过境时,气压升高,气温降低,因此应为冷锋,丙图为暖锋,C错误;④为低压过境,因此应为气旋,丁图也是北半球的气旋,D正确。故选D。
92.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冷暖锋过境和气旋过境都会带来降水,因此①③④错误;②为反气旋,高压控制,天气晴朗,②正确。故选B。
【点睛】冷锋对天气的影响: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过境时,冷暖气团交汇,天气变化剧烈,出现降温、大风、雨雪天气;过境后,单一冷气团控制,气温继续下降或保持较低温度,天气转晴,气压升高;暖锋对天气的影响:过境前,单一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天气晴朗;过境时,冷暖气团交汇,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气温升高;过境后,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继续升高,天气转晴,气压降低;气旋对天气的影响:气旋过境前,气压高;过境时,气压降低,气流上升带来阴雨天气;过境后,气压又升高;反气旋对天气的影响:反气旋过境前,气压低;过境时,气压升高,气流下沉形成晴朗的天气;过境后,气压又降低。
“借山借水借园借人,长三角共享旅游”标志着长三角地区沪、苏、浙三省市旅游资源共享、地区开展合作的开始。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93.某国外游客到达南京后欲游览该地区的水乡古镇、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化都市及世界遗产西湖。下列路线设计合理的是( )
A.南京→杭州→苏州→上海 B.南京→苏州→上海→杭州
C.南京→乌镇→杭州→上海 D.南京→上海→杭州→乌镇
94.游客若在暑假(7月份)到该地区旅游应必备的物品有( )
A.雨具 B.保暖衣物 C.防晒物品 D.登山鞋
【答案】93.B 94.C
【解析】93.历史文化名城是南京,水乡古镇是周庄(位于苏州)、乌镇,现代化都市是上海,世界遗产西湖位于杭州,最合理的路线应符合以下原则:总游览线路短、尽可能不走重复路线。各选项相比,B项最合理。B正确,ACD错误,故选B。
94.7月份,长江三角洲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为伏旱天气,高温晴朗,太阳紫外线强,应带防晒物品,C正确,AB错误;此地多数为平原,不需要登山鞋,D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长江流域6月份受江淮准静锋影响会出现“梅雨”天气。
“海浩”是指海面上出现“白茫茫云雾”的现象。下图为2021年1月7日青岛经历寒潮天气时海面出现的“海浩”奇观(海面云雾主要由冰晶组成)。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95.此次“海浩”现象的发生条件是( )
A.冷锋过境前;水温高于气温 B.冷锋过境后;水温高于气温
C.冷锋过境前;水温低于气温 D.冷锋过境后;水温低于气温
96.与“海浩”现象的产生关联性最小的是( )
A.低空水汽量多 B.海面气温低
C.天气晴朗微风 D.昼夜温差小
【答案】95.B 96.D
【解析】95.根据材料可推测,海面云雾主要由冰晶组成,是水汽蒸发遇冷凝结或凝华而成。所以“海浩”现象发生的条件应该是海水温度高于空气温度,海水蒸发的水蒸气遇冷后形成,因此气温越低,越有利于形成“海浩”现象。冷锋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此时海面气温低于水温,故C、D选项错误,B正确。冷锋过境前,由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不利于“海浩”形成,A错误。所以正确答案是B。
96.由材料可知:“海浩“是指海面上方气温突降,海水温度高于空气中温度,海水蒸发的水蒸气遇冷后迅速凝结为小水珠或冰晶。因此形成该现象需要充足的水汽,海面气温低等条件,故A、B叙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天气晴朗,昼夜温差大;白天气温高,海面蒸发旺盛,空气中水汽流足,夜晚气温低,利于水汽凝结,微风不利于水汽扩散,因此天气晴朗微风利于形成海浩”,故C叙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昼夜温差小,气温变化小,不容易形成“海浩”,故D叙述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冷锋过境:过境前,被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过境时会出现大风、雨雪、降温等天气;过境后,被单一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海浩”是指海面上方气温突降至零下10℃以下时,海水温度高于空气中温度,海水蒸发的水蒸气遇冷后迅速凝结为小水珠或冰晶,在海面上薄雾缭绕,宛如仙境。2021年1月7日,青岛附近海面出现了海浩奇观(如下图),吸引了大量市民前往观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7.此次“海浩”现象的发生条件是( )
A.较暖气流流经;较冷水面 B.冷锋过境后;水温高于气温
C.静风环境,海洋辐射降温 D.暖锋过境后;暖湿气流冷却凝结
98.“海浩”现象一般出现在( )
A.午夜 B.日落前后 C.正午 D.日出前后
【答案】97.B 98.D
【解析】97.“海浩”是指海面上方气温突降至-10℃以下时,海水温度高于空气中温度,海水蒸发的水蒸气遇冷后迅速凝结为小水珠或冰晶,因此“海浩”现象是因水汽遇冷凝结而成,因此气温越低,越有利于形成“海浩”现象。冷锋过境后,受单一的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水温高于气温,有利于形成“海浩”现象,B正确,D错误。较暖气流流经较冷水面,气温较高,水温低于气温,不利于形成“海浩”现象,A错误;静风环境,海洋辐射降温,水温比气温低,D错误,故选B。
98.由材料可知,“海浩”现象是因水汽遇冷凝结而成,因此气温越低,越有利于形成“海浩”现象。一般情况下,一天中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故选D。
【点睛】“海浩”是指海面上方气温突降至-10℃以下时,海水温度高于空气中温度,海水蒸发的水蒸气遇冷后迅速凝结为小水珠。
如图为某区域某时段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9.图中所示雨带绘制正确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00.关于四地的天气预报正确的是( )
A.北京:﹣6~4℃,多云转晴,东南风 B.上海:9~12℃,小雨转阴,东北风
C.哈尔滨:﹣4~13℃,晴,西北风 D.满洲里:﹣31~﹣17℃,小雨转晴,东北风
【答案】99.B 100.B
【解析】99.甲处位于锋面气旋的低压槽附近,其北侧为暖锋,雨带应位于锋前,北半球的气旋为逆时针旋转,甲处雨带应位于北侧,A错误;乙处位于锋面气旋的冷锋附近,雨带应位于锋后,按照北半球气旋逆时针旋转的特点,乙处雨带应位于西侧,B正确;丙、丁位于高压脊,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无雨带分布,C、D错误,故选择B项。
100.北京北侧气压高于南侧,风向应为偏北风,A错误;上海位于冷锋锋后,天气以阴雨为主,且北侧气压高于南侧,结合地转偏向力可知,上海的风向应为东北风,B正确;哈尔滨北侧气压低于南侧,风向应为偏南风,C错误;满洲里西侧气压高于东侧,风向应为偏西风,D错误,故选择B项。
【点睛】等压线图中风向的绘制
第一步,画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一般用虚线表示)。
第二步,根据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画出偏转方向(用实线箭头表示)。如果是近地面的风,偏转角度为30°~45°;如果是高空的风,则偏转90°,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下图为某日20时地面天气图,图中霜冻线为天气预报的次日霜冻界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1.图中( )
A.甲地受低气压控制,阴雨连绵 B.丁地受台风影响,风大浪高
C.丙地次日冷空气过境,有霜冻 D.乙地有暖锋过境,气温升高
102.该天气图的日期最接近( )
A.立春(2月4日) B.立夏(5月5)
C.立秋(8月7日) D.立冬(11月7日)
【答案】101.B 102.D
【解析】101.图中甲地等压向低处弯曲,受高压脊控制,多晴天,A错误;乙地锋线位于低压中心左侧,为冷锋,乙地位于冷锋锋后,气温较低,D错误;丙地位于次日霜冻线以南,霜冻线以北地区出现霜冻,丙地次日不会有霜冻,C错误;丁地距低压中心较近,受台风影响,风大浪高,B正确。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2.图中东南部低压中心势力强,为台风,台风多出现在夏秋季节,0℃以下可能出现霜冻,因此该天气图最接近的日期为立冬(11月7日),D正确;立夏(5月5)、立秋(8月7日)气温均较高,不易形成霜冻,BC错误;立春(2月4日)气温较低,不易形成台风(热带气旋),A 错误。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锋面气旋“左冷右暖”的判断: 北半球冷锋由北向南,暖锋由南向北,以逆时针辐合;南半球冷锋由南向北,暖锋由北向南,以顺时针辐合。
图为北京时间2022年2月24日某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3.此时最可能( )
A.甲地出现雨雪大风天气 B.乙地为强劲的北风
C.丙地天气晴朗 D.丁地受冷气团控制
104.戊地水平气流方向为( )
A.逆时针辐合 B.逆时针辐散 C.顺时针辐合 D.顺时针辐散
【答案】103.A 104.D
【解析】103.据图可知,甲地正处于冷锋过境,会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A正确;乙地等高线稀疏,风力微弱,B错误;丙地位于昆明准静止锋的冷气团一侧,多阴雨天气,C错误;丁地位于低压中心,D错误。故选A。
104.戊地位于闭合等值线内部,介于1015~1020hpa之间,戊地气压值大于1020hpa,属于高压系统,且位于北半球,水平气流呈顺时针方向向四周辐散,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 北半球气旋气流由四周流向中心,反气旋气流由中心流向四周。南半球气旋水平方向上气流顺时针由四周流向中心;南半区反气旋水平方向上气流逆时针由中心向四周辐散。
二、综合题
10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2012年9月份我国部分地区两日天气图,图中H为高气压、L为低气压。
(1)分别说明9月20日和21日赣州的天气状况并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
(2)图示21日赣州的风向是,说明其两日风力大小的变化及判断理由。
(3)简述L1发展强烈时给所经地区带来的天气现象。
【答案】(1)天气状况:20日气压较低,气温较高,天气晴好;21日气压升高,风力增大,气温降低,出现阴雨天气。变化原因:20日冷锋过境前,赣州受暖气团控制,21日赣州正值冷锋过境时(或受冷锋影响)。
(2)偏北风(西北风);风力大小比较:21 日的风力大于20日,理由:21日的等压线比20日的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大。
(3)有可能带来大风、强降水和风暴潮(或狂风暴雨)。
【分析】本题以2012年9月份我国部分地区两日天气图为载体,主要涉及冷锋过境前后的天气和台风天气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20日赣州地处冷锋的锋前,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压较低,气温较高,天气晴好,21日冷锋过境,气压升高,风力增大,气温降低,出现阴雨天气。
(2)根据21日天气图可知,赣州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指向偏东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偏转为西北风(偏北风),通过两幅图的对比可知,21日赣州的等压线比20日的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大,风力更大。
(3)根据材料,L1为低压,强烈发展可能形成台风,台风会带来大风、强降水和风暴潮(或狂风暴雨)等天气。
10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伏旱是发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期间的气象灾害,因这期间正处于伏天,故称“伏旱”。伏旱的特点是太阳辐射强烈,温度高、湿度小、蒸发和蒸腾量大,成为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多年平均盛夏“伏旱”范围和强度分布图。
(1)据图说出中国“伏旱”严重区的空间分布特点。
(2)从大气运动与太阳辐射的角度,分析“伏旱”形成的原因。
(3)“伏旱”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甚至影响我国粮食安全,请说出农业生产中应对“伏旱”的措施。
【答案】(1)“伏旱”严重区空间分布不均;伏旱主要发布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及江南部分地区;特别如江西、湖北、湖南、安徽、浙江等省
(2)长江中下流域及江南大部分地区被“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反气旋天气,以下沉气流为主,天气晴朗;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偏北,该区域白昼时间长,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气温高,蒸发旺盛。
(3)建立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优化农业结构,合理选用作物品种,调整种植结构;;改善干旱区生态环境,遏制生态环境恶化;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合理灌溉,科学用水,实施节水灌溉农业。
【分析】本题以我国多年平均盛夏“伏旱”范围和强度分布图为资料,涉及了空间分布,伏旱成因和农业生产措施的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能力的学科素养。
【详解】(1)结合图片可知,“伏旱”严重区空间分布不均,分布较为集中;结合图片可知,伏旱主要发布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及江南部分地区,其他地区分布较少;分布省份主要是集中在江西、湖北、湖南、安徽、浙江等地。
(2)结合材料可知,“伏旱是发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期间的气象灾害”,结合所学可知,此时长江中下流域及江南大部分地区被“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反气旋天气,以下沉气流为主,不易形成降水,天气晴朗;结合所学可知,7月中旬至8月中旬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偏北,因此长江中下游区域白昼时间长,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气温高,蒸发旺盛,因此形成了伏旱天气。
(3)农业生产中应对“伏旱”的措施需要结合制度建设、农业品种和基础设施进行分析;在政策上,首先要建立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优化水资源的区域协调;优化农业结构,合理选用作物品种,调整种植结构,减少高耗水作物的种植面积;改善干旱区生态环境,提高植被覆盖率,增加区域生态环境的稳定性,遏制生态环境恶化;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合理灌溉,科学用水,实施节水灌溉农业,减少大水漫灌和水资源的浪费。
107.下图P1、P2、P3表示三条不同数值的等压线(P1<P2<P3),A处的箭头表示风向。
(1)此天气系统位于______(南/北)半球,此系统属于______气压中心,属______(气旋/反气旋)。
(2)甲、乙两地昼夜温差较小的是______,原因是______
(3)若该气压中心位于厦门的东部洋面时,厦门吹______风。
(4)图中L1、L2处若形成锋面,则L1为______锋,L2为______锋。
(5)甲、乙、丙、丁四地中,属于暖气团控制的是______地,有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的是______地。
【答案】(1) 北 低 气旋
(2) 甲 甲地位于冷锋的锋后,多阴雨天气,乙地位于冷锋的锋前,多晴朗天气,阴雨天气昼夜温差小。
(3)西北
(4) 冷 暖
(5) 乙、丙 丁
【分析】本题以锋面气旋为载体,主要涉及锋面气旋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详解】(1)根据图中A点的风向和等压线(P1<P2<P3),可知风向向右偏,为北半球的低压系统,从气流状况看是气旋。
(2)根据上题分析,此天气系统为北半球的气旋,水平气流为逆时针由四周向中心辐合,L1为锋面为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靠近,为冷锋,甲地位于冷锋的锋后,多阴雨天气,白天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的多,气温较低,夜间大气逆辐射较强,保温效果好,气温较高,昼夜温差小。乙地位于冷锋的锋前,多晴朗天气,白天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的少,气温较高,夜间大气逆辐射较弱,保温效果较差,气温低,昼夜温差大。
(3)若该气压中心位于厦门的东部洋面时,厦门此时的水平气压力指向正东,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向右偏,偏转为西北风。
(4)根据前面分析,此天气系统为北半球的气旋,水平气流为逆时针由四周向中心辐合,L1为锋面为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靠近,为冷锋,L1为锋面为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靠近,为暖锋。
(5)根据前面分析,此天气系统为北半球的气旋,水平气流为逆时针由四周向中心辐合,L1为锋面为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靠近,为冷锋,L1为锋面为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靠近,为暖锋。所以受暖气团控制的是乙丙两地,丁地为暖锋的锋前,形成连续性降水。
108.下图为某区域12月某时刻近地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锋面由a、b两支冷锋构成,分别说明两支冷锋形成的原因。
(2)冷锋过境后,甲地出现了大雾天气,分析大雾产生的原因。
【答案】(1)a冷锋:在气旋中,四周空气汇聚,逆时针旋转导致冷空气向暖空气运动,形成冷锋;b冷锋:北部高压内冷空气南下,与南部暖空气相遇,形成冷锋。
(2)甲地冷锋过境后,相对湿度增大;冷锋过境后,天气转睛,气温下降,水汽遇冷易凝结;冷锋过境后,甲地受单一气团控制,风力较弱。
【分析】本题以某区域12月某时刻近地面气压分布图为材料,设置二道小题,涉及冷锋形成的原因与大雾天气形成的原因以及等压线图的判读能力等相关内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详解】(1)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a锋为锋面气旋西侧的冷锋,其形成原因可结合冷、暖气团相遇和气团运动方向的原理进行解释,即因气旋中气流水平辐合,四周空气汇聚,导致冷暖气流相遇,逆时针旋转导致冷空气向暖空气运动,形成冷锋。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b冷锋的形成原因是来自西北部的冷空气向东南方向快速移动,北部高压内冷空气南下,与低压附近的来自东南方向的暖气团相遇,使得暖气团被迫抬升形成冷锋。
(2)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图示时刻甲地位于冷高压附近,等压线稀疏,风力弱。由于大雾天气的形成需要有充足的水汽、降温、稳定的大气结构和无风(或微风)等环境条件,结合等压线分布图中的信息与大雾形成的环境条件,从水汽、冷却条件、大气结构、风力等方面分析原因。由于甲地冷锋过境后,相对湿度增大,并且天气转晴,由于受冷空气控制,所以气温下降,因此水汽遇冷凝结形成大雾,由于受单一冷气团控制,风力较弱,大雾不易扩散,所以冷锋过境后,甲地出现了大雾天气。
10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气象炸弹”是发生在中高纬度洋面上、强烈迅速发展的锋面爆发性气旋,其形成与海陆热力差异有关,西北太平洋地区是“气象炸弹”多发区。下图为2022年某日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示意图。
(1)推测西北太平洋“气象炸弹”多发的季节,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2)试比较“气象炸弹”与台风的异同。
(3)图示时期甲岛附近有强降水天气,分析水汽的主要来源,并说明原因。
【答案】(1)季节:冬季。形成原因:冬季陆地降温快,形成冷高压,海洋降温慢,形成热低压,当海洋上的暖湿气流与陆地上冷气流在近海海域相遇时,暖湿气流被抬升,在抬升过程中遇冷空气凝结放热,促使低层空气不断上升,使低层气压不断下降,气流旋转更加猛烈,最终形成“气象炸弹”(锋面气旋)。
(2)同:盛行上升气流;都伴随大风、强降雨天气;多发生在西北太平洋地区。异:“气象炸弹”常发生在冬季,台风常发生在夏秋季节;“气象炸弹”形成于中高纬度地区,台风形成于低纬度地区;“气象炸弹”的形成与冷暖气流交汇有关,台风由单一暖气流形成。
(3)水汽来源:鄂霍茨克海。原因:北半球气旋呈逆时针方向运动,当气旋移动至甲岛附近时,从鄂霍茨克海带来的暖湿气流与南下冷空气相遇,形成强降水。
【分析】本题以2022年某日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示意图为情境,设置三道小题,考查“气象炸弹”与台风的异同与西北太平洋“气象炸弹”多发的季节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详解】(1)由于“气象炸弹”是发生在中高纬度洋面上、强烈迅速发展的锋面爆发性气旋,其形成与海陆热力差异有关,所以海陆热力条件差异较大的时候更容易出现,夏季海陆热力差异相差较小,而冬季由于陆地降温速度较快,所以温度较低,形成冷高压,而海洋降温速度相对较慢,所以形成一个热低压,海陆热力差异较大,当海洋上的暖湿空气与陆地上的冷空气在近海海域相遇时,暖湿气流会被抬升,抬升后,随着高度的升高,温度降低,因此暖湿气流会遇冷空气凝结放热,使低层空气不停的上升,进一步导致低层气压不断下降,因此气流旋转的更为猛烈,最终形成一个气象炸弹。
(2)“气象炸弹”是发生在中高纬度洋面上、强烈迅速发展的锋面爆发性气旋,而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或亚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所以根据题干信息可以判断出气象炸弹与台风都是盛行上升气流的天气系统,并且在形成的过程中都伴随着大风与强降水的天气,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台风与气象炸弹多发生在西北太平洋地区。但是根据题干可以判断出气象炸弹主要形成在中高纬度地区,而台风主要形成在低纬度地区,由于气象炸弹是冷暖气团交汇而形成的,台风却是单一的低压气旋,说明是由单一暖气流形成的。根据上一题的内容,可以判断出,气象炸弹经常发生在冬季,而台风经常发生在夏秋季节。
(3)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图示时期气旋移动到甲岛,此时甲岛受低压气旋的影响,由于甲岛位于北半球,所以地转偏向力向右,因此北半球的气旋呈逆时针方向转动,此时甲岛上从鄂霍茨克海带来的暖湿气流与南下冷空气相遇,暖湿气流抬升,遇冷凝结,从而形成强降水,所以甲岛水汽的主要来源是鄂霍茨克海。
1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2022年2月13日14时天气预报简图。三天后,冷锋离开陆地。
(1)比较甲乙两地风力的大小,并说出判断的理由。
(2)推断甲地未来三天内的天气状况。
(3)描述冷锋锋面形成过程。
【答案】(1)乙大于甲。理由:乙地等压线密集,风速大。
(2)此时甲地位于冷锋过境前,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冷锋过境时,出现雨雪天气;冷锋过境后,天气转晴。
(3)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的锋称为冷锋。当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时,较重的冷气团前缘插入暖气团下方,使暖气团被迫抬升。暖气团在抬升过程中冷却,其中水汽容易凝结成云、雨。
【分析】本大题以天气预报简图为材料,涉及等压线的判读、冷锋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
【详解】(1)读图可知,乙地比甲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大。
(2)从图中看,甲地处于冷锋锋前,此时受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随锋面气旋的移动,甲地受冷锋影响,冷锋过境时,出现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冷锋过境后,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3) 冷暖气团交界面叫锋面,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的锋称为冷锋。当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时,较重的冷气团前缘插入暖气团下方,使暖气团被迫抬升。暖气团在抬升过程中冷却,其中水汽容易凝结成云、雨。如果暖空气中含有大量水汽,那么可能带来雨雪天气。冷锋移动速度较快,常常带来较强的风。所以冷锋过境时容易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冷锋过境后,冷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所以气温湿度骤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冷锋在我国一年四季都有,尤其在冬半年更常见。
1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寒潮是因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某地大范围的剧烈降温,气温24小时内下降8℃及以上,且使得该地日最低气温下降到4℃及以下,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的天气过程。左图为1951~2020年我国寒潮每月累积发生次数统计示意图。
材料二 2022年11月26日至30日,今冬最强寒潮来袭,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中央气象台11月26日6时发布寒潮预警信号。苏州市气象台于28日6时发布寒潮预警信号。右图为本次寒潮入侵路径示意图。
(1)1951~2020年我国寒潮每月累积发生次数最多的月份是_______,其原因为基础温度较低和_______。
(2)苏州市气象台寒潮预警信号发布的时间比中央气象台晚的原因_______和_______。
(3)入侵我国的寒潮对西藏影响较小,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
(4)寒潮天气对我国中东部地区的生产生活影响较大,其中,不利的有_______和_______等。
【答案】(1) 11月 冷空气叠加基础温度的下降,降温幅度大
(2) 苏州市纬度较低,基础温度较高 冷空气达到时间晚
(3)西藏海拔高,冷空气密度大,难以到达
(4) 产生农作物冻害 雨雪使电力中断、交通堵塞
【分析】本大题以寒潮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寒潮发生时间、分布、影响等知识点,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能力的学科素养。
【详解】(1)根据1951~2020年我国寒潮每月累积发生次数统计示意图可知,图中11月份寒潮发生次数最多。主要是11月份为深秋,基础温度低且不断降低,冷空气增强,叠加基础温度下降,降温幅度大,易达到寒潮降温标准。
(2)中央气象台预警的是全国的,北方靠近冬季风源地,冷空气强,预警时间早;苏州气象台纬度较低距冬季风源地远,冷空气达到晚,且基础温度高,比北方到达寒潮降温标准要晚。
(3)西藏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北方冷空气密度大,难以爬升到青藏高原。
(4)寒潮天气会带来剧烈的降温,容易冻伤农作物,产生冻害;寒潮带来的雨雪天气,易使路面积雪、结冰,且能见度低,容易造成电力中断,交通拥堵。
1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保持气压一定的情况下,使空气冷却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露点温度,简称露点。饱和空气冷却到露点或接近露点温度时,空气里多余的水汽变成水滴或冰晶,进而形成降雨或降雪天气。下图为东亚部分地区2022年12月12日2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1)描述该季节H气压中心的形成原因,说明此季节其对我国北方气候的影响。
(2)结合材料说明此时L地区降雪天气的形成条件。
(3)据图判读张家口此时的风向,描述锋面系统经过张家口时的天气变化。
【答案】(1)成因: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亚欧大陆降温快于海洋,气温低,气压高,形成高气压中心。影响:盛行偏北风;导致冬季更加寒冷干燥;带来寒潮、暴雪等灾害性天气。
(2)L地区受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气温低于0℃;气温接近露点
(3)偏西风(或西南风);云层增厚、气温降低、气压升高、风力变大
【分析】本大题以东亚部分地区2022年12月12日2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等压面与等压线的判读、反气旋(高压)、冷锋、锋面气旋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素养。
【详解】(1)该季节H气压中心为亚洲-蒙古利亚高压中心,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亚欧大陆降温快于海洋,气温低,气压高,形成高气压中心。此时,对于我国北方气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盛行来自高压中心的偏北风,导致冬季更加寒冷干燥;强劲的冷空气自北向南带来寒潮、暴雪等灾害性天气。
(2)L地区此时位于锋面气旋的低压中心,受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加上气温低于0℃,接近露点,水汽上升过程中易凝结形成降雪天气。
(3)由张家口此时等压线分布特点可以判读出此地吹西南风;当冷锋经过该地时,会出现云层增厚、气温降低、气压升高、风力变大的天气状况,并伴随一定的降水。
113.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大气中经常发生的阴、晴、风、雨、雪等天气现象,都与天气系统的活动有密切关系。2021年某月,青岛市经历了一次天气变化过程。下表示意该时段的相关天气信息。
日期
22日
23日
24日
25日
气温(℃)
3~12
-4~8
-7~-3
-9~-4
天气变化
晴
14时由晴朗转阴沉
阴
白天小雪夜晚多云
风力风向
(1)说明影响本次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并解释原因。
(2)分析22日最高气温与24日最高气温差异较大的原因。
【答案】(1)冷锋(系统)。
理由:气温急剧下降;天气由晴朗转为阴天、降雪;风向由偏南转为偏北。
(2)22日为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白天最高气温较高;24日为阴天,白天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白天最高气温低。
【分析】本题以青岛市的一次天气变化过程为背景,涉及天气系统的判断和气温差异的原因的相关知识,考查对图表信息的分析与提取能力,同时考查对知识的调用能力。
【详解】(1)由表格的信息可知,该天气系统过境时,从22日到25日,气温急剧下降;天气由晴朗转为阴天、降雪,符合冷锋过境时的特征;风向由偏南转为偏北,说明目前是高纬的冷空气向低纬度移动,对应的应是冷锋天气系统。
(2)结合表格可知,22日的天气为晴天,大气中云层较少,因此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多,因此白天最高气温较高;24日为阴天,大气中云层较厚,因此白天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因此24日白天最高气温低。
114.读北半球某地区的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甲处的天气系统是____,在该系统的控制下甲处的天气特点是____;影响乙处的天气系统是____,在该系统的控制下乙处的天气特点是____。
(2)图中①处与⑤处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处;图中②③④属于暖气团控制的地点是____点;图中②③④处有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的是____处;当台风中心位于厦门以东时,厦门吹____风。
(3)若干小时后,②将受____(天气系统)影响,若此天气系统出现在我国的冬季,受其影响的地区可能出现____等天气现象。
A.天气晴明B.大风降温C.气压下降D.气温升高
【答案】(1) 反气旋##高压 睛朗 气旋##低压 阴雨
(2) ⑤ ②③ ④ 西北
(3) 冷锋 B
【分析】本大题以等压线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高压、低压系统和锋面系统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应用地理基本知识分析图文材料的能力。
【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图中甲处气压由四周向中心递增,为高压系统(反气旋),盛行下沉气流,为晴朗少雨的天气。乙处气压由四周向中心递减,为低压系统(气旋),盛行上升气流,为阴雨天气。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①处与⑤处相比,⑤处的等压线密集,风力较大的是⑤处。图中②③④处是锋面气旋所在位置,图为北半球,冷暖锋之间的纬度较低处为暖气团控制,故冷锋之前的②和暖锋之后的③属于暖气团控制。受暖锋控制,锋前出现持续性降水,图中②③④处有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的是④处,位于暖锋的锋前。台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北半球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合,气旋的西侧吹西北风,当台风中心位于厦门的东部时,厦门位于台风的西侧,吹西北风。
(3)过若干小时,②将受冷锋天气系统影响,若此天气系统出现在我国的冬季,受其影响的地区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是大风、气温下降、雨雪天气, B 对,AD错误。气压上升,C 错。故选B。
1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如图示意2015年4月某日我国的地面天气(单位:hPa)形势,图中AB天气系统48小时后进入山东境内。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AB天气系统是____;试分析未来48小时前后石家庄市的天气变化过程____。
(2)比较图中甲、乙两地风力大小,并说明理由。
(3)说出图中D天气系统强烈发展后一般的移动方向以及所影响地区的天气特征
(4)在下图中分别画出D天气系统气流的水平运动方向和垂直运动方向。
【答案】(1) 冷锋系统 天气变化过程:(过境前)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
(过境时)降温、阴天、雨雪、大风;
(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2)甲地大于乙地;理由:甲地等压线(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风力(较)大。
(3)向西或西北方向;台风导致狂风、暴雨天气。
(4)作图
【分析】本题以4月某日我国的地面天气形势图为背景材料,设置3个小题,考查了锋面气旋天气系统以及台风天气过程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水平、综合思维能力、地理实践力的核心素养。
【详解】(1)根据材料“图中AB天气系统48小时后进入山东境内”并读图可知,AB天气系统是锋面气旋左侧的锋面,北半球气旋水平方向气流运动是呈逆时针方向辐合,AB天气系统是由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为冷锋天气系统。因此目前石家庄市位于冷锋过境前,未来48小时后,将经历冷锋过境和冷锋过境后的天气系统的影响。表现为天气变化过程是过境前,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过境时,有大风、降温、阴雨天气;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2)风力大小主要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甲地等压线(较)密集,所以甲地大于乙地。
(3)读图可知,D天气系统中心为低压,生成于副热带洋面上,为热带气旋。其强烈发展后会形生成台风,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作用下,水平气流运动方向为逆时针辐合,受外围气流运动的影响下将向西或西北方向移动。由于垂直方向上强烈旋转上升,并且风速较大,因此给所影响地区带来的狂风、暴雨的天气现象。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D天气系统中心为低压,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加上北半球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影响下,水平方向上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合运动;垂直方向上气流呈上升运动。绘图如下:
116.读某月某日14时我国及周边地区的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图(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地和乙地的风力和风向。
(2)简述此时东北地区的天气状况,并简要说明判断依据。
(3)图中丙虚线处能否形成锋面?请说出判断依据。
【答案】(1)甲地吹西南风,风力较大;乙地吹东北风,风力较小。
(2)特征:天气晴朗,风力较小。理由:东北地区有高压中心分布,盛行下沉气流,多晴天,等压线相对稀疏,风力较小。
(3)不能形成锋面。依据:虚线处为高压脊,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可以知道该处气流向两侧辐散,冷暖气流无法在虚线处交汇,因而无法形成锋面。
【分析】本大题以我国及周边地区的海平面等压线图为材料,涉及风向和风力大小的判断、高压控制下天气特征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详解】(1)风向判断先画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的切线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我国位于北半球向右偏,近地面风与等压线斜交,再画出风向,可判断出甲地吹西南风,乙地东北风;从图中看,甲处等压线较密集,风力较大;乙地等压线较稀疏,风力较小。
(2)从图中看,东北地区气压中间高、四周低,可判断出东北地区此时受高压中心影响,盛行下沉气流,多晴天。据图示等压线分布特征可知,东北地区等压线相对稀疏,风力较小。
(3)等压线地图中锋面处气压较低,往往锋面和低压槽重合,但从图中看,虚线处等压线数值低的方向凸,为高压脊,并不是低压槽;高压脊处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可判断出该处气流向两侧辐散,冷暖气流无法在虚线处交汇,因而无法形成锋面。
1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6年12月16日起,华北、黄淮等地遭遇今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范围广泛的雾霾天气。22日凌晨起,受冷空气影响及降水清除作用,华北等地的霾天气将自北向南逐渐减弱或消散。
材料二下图为“2016年12月22日某时刻等压线分布示意图”。
(1)甲、乙、丁三地的气压由高到低排序为____,,甲、丙两地昼夜温差较大的是____。
(2)甲处此时风向是____,与丙处相比,风速较____(大或小)。
(3)根据材料分析,此时北京和石家庄两城市空气质量较好的是____。
【答案】(1) 丁>甲>乙 甲
(2) 偏北风(或西北风) 小
(3)北京
【分析】本题以等压线分布图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等压线分布图判读、近地面风向判断、常见天气系统等内容,考查学生阅读图表、结合所学知识获取地理信息、整理地理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甲的气压范围为1015~1020百帕,乙的气压范围为1010~1015百帕,丁的气压范围为1030~1035百帕,故三地的气压由高到低排序为:丁>甲>乙。从图中可以看出丙地位于冷锋锋后,会出现降水天气,云层较厚,白天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导致白天温度较低;晚上云层的保温作用比较强、导致晚上温度较高,因此丙地昼夜温差较小、甲地昼夜温差较大。
(2)甲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自西北指向东南,形成原始风向,原始风向受到北半球向右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偏转为偏北风。
与丙处相比较,甲处等压线更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小,风力更小。
(3)从图中可以看出,北京位于冷锋锋后,会出现大风、降水天气,降水能够将空气中的污染物带至地表,故判断北京的空气质量较好。
1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为某日8时和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已知。读图回答
(1)描述②地在该日08时与20时两时刻的天气状况差异。
(2)结合上图数据,分析图中气旋系统的变化。
【答案】(1)08时②地天气晴朗;20时②地降水较多。
(2)气旋中心与四周气压差变大,说明气旋强度变大
【分析】本题以某日8时和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为资料,涉及了锋面气旋的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能力的学科素养。
【详解】(1)结合图片可知,该地为北半球且存在锋面气旋,结合所学可知,北半球气旋右侧为暖锋,左侧为冷锋;结合图片,该日08时②地位于暖锋锋后,受到单一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气温较高;该日20时②地位于冷锋锋后,受到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降水较多。
(2)结合图中数据可知,该日20时的气旋中心和周边数值差与8时相比较大,说明气旋的强度变大。
119.下图为我国某日海平面气压(hPa)分布示意图(局部),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乙地天气系统是____(高、低)气压,从大气运动看属于____(气旋、反气旋);在甲系统控制下空气____(上升、下沉),多____(晴朗、阴雨)天气。
(2)图中乙—丙为____(冷、暖)锋,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填“锋前”或“锋后”),该锋面过境时,其天气状况是____。下面____图是这类锋面剖面示意图(填字母).
A. B.
【答案】(1) 低 气旋 下沉 晴朗
(2) 冷 锋后 多云、雨雪、大风、降温 B
【分析】本题以我国某日海平面气压分布示意图(局部)为材料,涉及等压线的判读、天气系统等内容,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详解】(1)根据图中的气压分布可知,乙地中心气压低,为低气压中心;从大气运动看,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辐合,属于气旋;甲地中心气压高,为高压中心,在甲系统控制下空气下沉,水汽不易凝结,因此多晴朗天气。
(2)根据所学可知,图中乙—丙为冷锋,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冷锋过境时,可能出现降温、雨雪、大风、多云等比较剧烈的天气变化。下面的图A中冷空气向后退,为暖锋,B冷空气向前推移,为冷锋,可知B图符合题意。
12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冻雨又称“凝冻”或“凌冻”,是一种由过冷水滴组成,与温度低于0℃的物体碰撞立即冻结的降水。低于0℃的雨滴在温度略低于0℃的空气中能够保持过冷状态,其外观与一般雨滴相同,当它落到温度为0℃以下的物体上时,立刻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称为“雨凇”。如图1为冻雨发生时气温在垂直方向上分布的一般状况(图中曲线为温度随高度的变化曲线)。
材料二:2021年11月8日,哈尔滨市出现了大范围的罕见冰冻雨雪、大风等多种灾害并发的极端天气,造成大量树木树枝折断、倒伏。下图为当时“雨”后的街景。
(1)结合材料,简述冻雨的形成过程。
(2)推测本次冻雨天气对当地生产生活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3)试从树木角度分析此次(杨树、柳树)倒伏、折断较多的主要原因。
【答案】(1)云中水汽遇冷形成冰晶或雪花;在重力作用下掉落进入较暖的大气层,液化形水滴;继续下落至低于0℃的近地面大气中,形成过冷水滴,与低于0℃的物体碰撞冻结成冰。
(2)不利影响:道路结冰,影响交通,高速公路和机场关闭;破坏电力设施,造成停电;输水管道结冰,管道破裂等。
(3)杨树、柳树)树根浅,树体高大,抗风能力弱;木质化程度低,抗压能力差(韧性差);树木的叶子未全部掉落,增大了冻雨的附着面积,增加了枝、干的负重;树木含水量较大,冻结后脆性增强,易折断。
【分析】本题主要通过图文材料考查大气和天气系统,涉及大气运动规律和寒潮的影响,旨在考查信息获取能力和阐释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的核心素养。
【详解】(1)水汽从云中到树木表面结成冰的演变过程主要结合材料“冻雨又称“凝冻”或“凌冻”,是一种由过冷水滴组成与温度低于0℃的物体碰撞立即冻结的降水”进行分析。大气中的水汽遇冷形成冰晶或雪花,在重力作用下掉落进入较暖的大气层,液化形成小水滴,继续下落到地面,气温低于0度以下,形成冻雨。
(2)冻雨发生之后降落地面,影响交通,会引起公路和机场的正常运行;冻雨还会破坏电力设施,造成停电;输水管道结冰,会引起管道破裂。
(3)树木角度分析此次(杨树、柳树)倒伏、折断较多的主要原因主要从本身抗击风力和重力能力、木质化程度、树木体内含水量等角度进行分析。杨树、柳树,树枝高大,抗风能力强;树木枝干较软,抗压能力差;树木的叶子未完全掉落,增加了结冰的面积,加重树木的压力;树木的含水量较大,冻结后脆性增强,遇到冻雨更容易折断。
1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3月25~30日,北美部分地区受冷空气影响,出现大范围降温天气。图为此次冷空气影响期间的降温范围及31日某时刻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1)判断甲点附近锋面的类型,并用符号在锋线上绘制该锋面。
(2)随着甲点附近锋面的移动,预测甲点的天气变化。
(3)简析北美地形对此次冷空气的影响范围起到的作用。
【答案】(1)暖锋。绘图如下:
(2)过境时:降水概率高,气温回升;过境后:暖气团控制,天气转好,气温较高。
(3)平原南北延伸,利于冷空气南下;平原两侧南北走向山脉限制了冷空气在东西方向的影响范围。
【分析】本题以北美海平面气压分布图等为背景资料,考查锋面气旋、暖锋引起的天气变化、北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等知识,要求考生准确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详解】(1)由材料可知,图示地区位于北美,地处北半球,气旋的水平气流运动方向为逆时针辐合。甲处气流以低压为中心呈逆时针运动,空气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因此应为暖锋。绘图时要注意暖锋的锋前与锋后的区别,如图:
(2)由上题分析可知,甲点地处暖锋的锋前,即将迎来暖锋过境。其天气变化为暖锋过境时,降水概率高,气温回升,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或雾;暖锋过境后,受暖气团控制,天气转好,气温较高,气压较低。
(3)北美地形的特征为:三大地形区南北纵列分布,西部为高大山系,中部为平原,东部为低矮的高原山地。中部平原南北贯通,有利于冷空气南下;东部和西部的山脉限制了冷空气向东西的运动。
12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雷雨、大风、冰雹等,统称“强对流天气”,是暖空气快速上升、冷空气快速下坠而成。2021年4月30日,受东北上空的冷涡影响,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强对流天气,下图是4月30日20时我国部分地区天气形势图。
(1)判断图示时刻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的省份,并说明判断理由。
(2)简述强对流天气的主要危害。
【答案】(1)山东 山东正经历冷锋过境;锋面附近冷暖气团交汇,可能导致暖空气快速上升(冷空气快速下坠)。
(2)影响农业生产,造成农作物冻害而减产;破坏交通工具、影响交通安全;破坏建筑、道路、电力等基础服务设施;威胁人畜生命安全等。
【分析】本大题以4月30日20时我国部分地区天气形势图及相关文字为材料设置两道试题,涉及冷锋过境、强对流天气影响的位置和危害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地理事物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核心素养。
【详解】(1)根据材料可知,当暖空气快速上升、冷空气快速下坠则能够形成强对流天气。从图中位置得知,山东南部和江苏中北部地区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形成上升的湿热空气流;而山东中北部地区则受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当冷空气南下与山东南部和江苏中北部地区的暖气团相互影响时,形成强对流天气,即图中正经历冷锋过境的山东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
(2)根据材料可知,强对流天气一般表现为雷雨、大风、冰雹等天气现象。故当强对流天气出现时,对国计民生和农业生产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影响农业生产,摧毁庄稼,引发内涝和传播病虫害,造成农作物冻害,导致农作物减产;使建筑倒塌,房屋掀飞,树木折倒,威胁人畜生命安全;道路阻断,破坏交通工具,影响交通安全;电力中断、基础设施损毁等。
1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左图示意某地区某时刻的等压线分布图,右图为40°S纬线穿越的河流剖面图。
(1)根据地理位置推测左图中①地7月的气候特征并简述形成原因。
(2)如果左图中山脊附近出现了锋面天气,请比较②地和③地的天气差异并简述成因。
(3)右图中,如果丁岩石形成于中生代,请判断乙岩石、丁岩石、沉积物形成的时间顺序,并简述理由。
【答案】(1)气候特征:温暖湿润;
成因:7月气压带、风带北移,受西风带控制,降水丰富;西部靠海,吹迎岸风,海洋性较强。
(2)②地处于冷锋锋前,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天气晴朗;③地受冷锋控制,气温较低,可能产生阴雨天气。
(3)形成时间顺序:乙>丁>沉积物。
理由:丁岩石侵入乙岩层,因此乙岩石形成早于丁岩石;丁岩石形成于中生代,而沉积物还处于形成过程中,因此丁岩石形成早于沉积物。
【分析】本题以等压线分布图、河流剖面图相关材料为背景,设置3道题目,知识点涉及气候的特征及其成因、常见的天气系统、地质年代等内容,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调动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①地处在40°S以北地区,7月气压带、风带北移,该地受西风带控制,西风从海洋带来丰富的水汽,①地降水丰富;从海陆位置看,①地西部靠海,吹迎岸风,受海洋影响,海洋性较强,气温日较差较小,总的来看,①地7月的气候特征为温暖湿润。
(2)依据锋面气旋的知识可知,低压槽中冷气团向暖气团移动,槽线内形成冷锋,②地处于冷锋锋前,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天气晴朗;③地受冷锋控制,位于冷锋后,气温较低,可能产生阴雨天气。
(3)从形态可判断,图中丁和戊为侵入岩,形成两类岩石的岩浆均侵入到乙岩层中,说明岩浆侵入发生在乙岩层形成之后,丁岩石形成于中生代,而沉积物还处于形成过程中,且沉积物覆盖在丁岩层之上,因此丁岩石形成早于沉积物。综合来看,乙岩石、丁岩石、沉积物形成的时间顺序为乙>丁>沉积物。
12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某年9月某时刻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1)比较图中A、B两地气温日较差大小并解释理由。
(2)预测未来几天山东半岛将经历某天气系统过境,请描述其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的天气变化情况。
(3)判断广东地区可能发布的灾害预警并说明造成该灾害的天气系统气流运动状况。
【答案】(1)A地气温日较差较小:A地位于低压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较低;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较高。(或B地气温日较差较大:B地位于高压中心,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较高;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
(2)冷锋过境前,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冷锋过境时,出现刮风、降温、阴雨等天气;冷锋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3)台风预警;水平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辐合。垂直气流;上升
【分析】本大题以亚洲部分地区某年9月某时刻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为背景设置试题,涉及影响气温的因素、天气系统等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B地气压由四周向中间增大,被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云层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较高;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气温日较差大。A地气压由四周向中间减少,受低压控制,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云层较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较低;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较高,气温日较差小。
(2)锋面气旋的左侧为冷锋,北半球的气旋为逆时针运动,锋面逐渐向东移动,山东在未来几天会逐渐受到冷锋的影响。冷锋过境前,山东半岛受单一的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冷锋过境时,气温降低,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风力增大,锋面过境会带来阴雨天气。冷锋过境后,山东半岛受单一的冷气团控制, 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晴朗。
(3)由图可知,广东南部海面有气旋活动,广东可能发布的灾害预警为台风预警。气旋为低压,在水平方向上,空气自四周向中间辐合。在垂直方向上,空气上升运动,形成低压。
125.读我国冬季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完成下列要求。
(1)判断A线附近锋面类型并分析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和过境后的天气变化。
(2)据图中天气信息推断,甲地昼夜温差较乙地____(大/小),并分析原因____。
【答案】(1)冷锋。天气变化:冷锋过境时,多大风、阴天、降水降温的天气;冷锋过境后,气温、湿度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2) 大 原因:甲受高气压控制,天气晴朗,大气透明度高(云量少),白天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昼夜温差大。(或乙受低气压控制,多阴雨,云量多;白天气温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强,气温高,昼夜温差小。)
【分析】本题以我国冬季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图为资料,涉及了锋面系统和昼夜温差的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能力的学科素养。
【详解】(1)根据锋面气旋的相关知识,A附近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靠拢形成冷锋;冷锋过境时常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现象;冷锋过境后受单一冷气团控制,因此气温、湿度降低,气压升高,天气晴朗。
(2)甲地受高压中心控制,天气晴朗,大气透明度高(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白天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温度较低,昼夜温差较大;乙地受低压中心控制,多阴雨天气,云量大,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多,白天气温相对较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强,温度较高,昼夜温差较小.故甲地昼夜温差比乙地大。
126.读北半球某地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和B两处风力大的是____,原因是____。
(2)在图中A、B、C、D所标风向正确的是____。
(3)高压中心控制下的地区与低压中心控制下的地区昼夜温差小的是____。原因是____。
(4)如果我国在甲所处的气压中心控制下,其北方的天气特点是____。容易发生的气象灾害是____。
【答案】(1) A A处等压线密集
(2)AD
(3) 低压 低压控制地区多阴雨天气,白天气温不太高,夜晚由于大气逆辐射强,气温不太低,昼夜温差小;而高压控制地区多晴朗天气,昼夜均晴,温差大。
(4) 寒冷干燥 寒潮
【分析】本题以北半球某地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为背景,考查等压线图的判读以及常见的天气系统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识水平和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的核心素养。
【详解】(1)读图可知,A和B所在的等压线分布比较来看,A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B处等压线分布较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风力较小。
(2)根据材料可知,该地为北半球,而且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属于北半球近地面的等压线分布图。正确的风向应为由高压指向低压处,并且向右偏,据此可判断AD两处风向标注正确;C处一条等压线上出现了两个相反的风向,B处风向指向了高压处,因此BC两处标注错误。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高压中心控制下的地区,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不易成云致雨,多晴朗天气,白天少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白天气温高,夜晚少云,大气逆辐射也弱,气温低,气温日较差大;低压控制区盛行上升气流,气流在上升过程冷却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白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气温不高,夜晚多云,大气逆辐射作用也强,夜晚气温不太低,因此昼夜温差较小。因此昼夜温差小的是低压区。
(4)读图可知,甲处为高压中心,我国在高压中心控制下,会受到来自高纬度内陆的干冷气流影响,北方的天气特点是寒冷干燥。来自较高纬度的寒冷气流南下,会给我国带来短时间的大风降温天气,容易发生的气象灾害是寒潮。
127.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天气或气象预报(测)是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未来某一地点地球大气层的状态进行预测,往往是使用收集的大量数据(气温湿度风向风速和气压等),结合目前对大气过程的认识(气象学)来确定未来天气变化。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2019年冬季某时刻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1)指出贝加尔湖西南侧高压区的气流运动状况。
(2)分析图中东北部低压中心的形成过程。
(3)说明我国北方即将遭受的气象灾害及此季节多发的原因。
【答案】(1)水平方向:近地面气流由中心向四周顺时针辐散。垂直方向:中心气流下沉。
(2)冬季,亚欧大陆较同纬度太平洋温度低,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形成冷高压;将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导致低压中心停留在海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
(3)气象灾害:寒潮;多发原因:冬季南北温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大,风力大;我国北方地区距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冬季风)源地近,受冷空气影响大。
【分析】本大题以亚洲部分地区2019年冬季某时刻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高气压气流特征、大气活动中心的成因、寒潮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应用地理基本知识分析图文材料的能力。
【详解】(1)高压区的气流运动状况应从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分别进行描述。水平方向上,高气压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由中心指向四周,气流呈辐散状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当地位于北半球,顺着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偏,形成顺时针旋转的气流。垂直方向上,由于近地面气流由中心向四周辐散,高空向地面下沉补充(或空气冷却下沉)。
(2)图中显示,东北部低压中心纬度较高,位于副极地地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半球中纬西风和极地东风在60°N附近相遇,辐合上升,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压带;北半球冬季,副极地低压带南移至60°N以南;冬季亚欧大陆因降温快,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形成亚洲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压带,使其保留在阿留申群岛附近的北太平洋上,形成低气压中心——阿留申低压。
(3)图中显示,贝加尔湖西南侧形成了强大的亚洲高压,强大的气压将会迫使寒冷气团由西北向东南移动,我国北方即将遭受大风、降温的寒潮天气。冬季,亚洲高压强,我国北方离亚洲高压近,受寒冷气流影响大;由于太阳辐射的南北差异大,导致冬季南北温差大,气压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冬季风强劲,导致我国很容易受到寒潮影响。
12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为2022年11月1日14时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中a、b两线示意锋的位置。
(1)在锋a、b上绘出相应的锋面符号。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a锋的形成过程。
(3)指出图中P地未来数小时内的气压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答案】(1)
(2)气旋水平气流运动方向由四周向中心辐合,呈逆时针流动,a处西侧来自高纬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形成偏北风,气温较低,与来自东侧低纬的暖气流相遇,由于北方南下的气流运动速度快,迫使暖气流上升,形成冷锋。
(3)气压上升;冷锋过境后,气温下降,空气密度增大,气压上升。
【分析】本题以锋面气旋为背景,涉及气旋中锋面的分布、冷锋形成的原理、冷锋过气压变化等相关知识,考查对图表信息的阅读与获取能力,知识的调动和运用能力。
【详解】(1)该区域位于北半球,气旋的西侧为冷锋,东侧为暖锋,其分布如图所示:
(2)气旋水平气流运动方向由四周向中心辐合,呈逆时针流动,a处位于低压槽,a处西侧来自高纬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形成偏北风,气温较低,与来自a东侧低纬的暖气流相遇,由于北方南下的气流运动速度快,迫使暖气流上升,形成冷锋。
(3)P刚位于锋线上,正利于冷锋过境时,数小时后,冷锋过境后,P是气温下降,气压上升。
129.读某日某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丁四地中,此时最可能出现沙尘暴的是____。
(2)说出该日甲地气温日变化特点,并从大气的受热状况角度分析其原因。
(3)每年冬季,常出现于丙地的昆明准静止锋并非“静止”,它有夜晚向南推进、白天向北移动的活动规律。试从大气受热状况角度分析其成因。
【答案】(1)乙地
(2)特点:气温日较差大。原因:由于受高压的控制,天气晴朗;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地表获得更多太阳辐射气温较高;夜晚大气保温作用较弱,气温迅速下降。
(3)白天太阳辐射强,大气增温快,暖气团势力增强,锋面向偏北一侧的冷气团移动,夜晚没有太阳辐射,地面辐射降温有利于冷气团势力增强,冷气团将锋面向偏南一侧推进。
【分析】本题以某日某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为情境,设置三道小题,考查气温日变化特点与昆明准静止锋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详解】(1)甲、乙、丙、丁四地中,乙地等压线密集,风力强,植被覆盖率低,此时最可能出现沙尘暴的是乙地。甲地等压线稀疏,风力小。丙地植被覆盖率较高,丁地风力无乙地大,出现沙尘暴的可能小。
(2)该日甲地受高压中心影响,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因此白天温高(白天,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地温高,地面辐射强,所以气温更高),夜晚气温迅速下降(夜晚,云层少,大气逆辐射弱,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夜晚气温下降幅度大),夜晚气温低,所以该日甲地气温日变化特点是气温日较差大或昼夜温差大。
(3)从大气受热状况分析,白天太阳辐射强,大气增温快,暖气团势力增强,冷气团势力减弱,锋面向偏北一侧的冷气团移动。夜晚没有太阳辐射,地面辐射降温,冷气团势力增强,暧团势力弱,冷气团将锋面向偏南一侧推进。
1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10月17日,强冷空气再次南下影响到我国江南、华南等地。同时,台风“纳沙”正在南海以偏西路径移动并不断增强,18日凌晨最强可达强台风级,但19日开始迅速减弱并消亡。与以往单一台风不同的是,此次“纳沙”携手冷锋没能缓解长江流域自夏季以来的干旱,10月18日16时湖南、江西等多地还发布火灾红色预警。下图为2022年10月18日8时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图。
(1)分析台风“纳沙”北部的外围大风区风力最强的原因。
(2)在台风发生期间为什么南方多地发布火灾预警,其原因可能是?
【答案】(1)北部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风力大;冷锋的偏北风与台风北侧的东北风叠加,风力增强;北侧大陆有冷高压,与台风的气压差大,风力大。
(2)处于秋季,气候干燥,空气湿度小;此前受冷空气影响,空气湿度小;久经干旱,地表干燥;秋季枯枝落叶较多,可燃物充足;受冷锋影响,风力大,阻断了台风水汽北上,受台风影响小,降水少;火灾出现的风险大,因此发布预警。
【分析】本题以台风“纳沙”及2022年10月18日8时海平面气压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冷锋、气旋和等压线的判读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准确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能力的学科素养。
【详解】(1)首先,在同一幅等压线分布图中,等压线密集的区域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等压线稀疏的区域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由图可知,台风“纳沙”北部的外围等压线相对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其次,由图可见,台风“纳沙”北侧与冷锋叠加,北半球气旋逆时针旋转,因此,台风北侧为东北风,强冷空气南下为偏北风,东北风叠加偏北风,使风力增强;第三,位于台风北侧的陆地,在10月为冷高压,台风为低压中心,两者气压差大,风力大;这三个原因共同导致了台风“纳沙”北部的外围大风区风力最强。
(2)台风期间即10月,处于我国的秋季,受季风气候影响,此时,南方降水量少,气候干燥,空气湿度小(或者受刚经过的冷锋的影响,空气湿度小);台风受冷锋阻挡不能北上,其携带的水汽也被阻断,影响南方降水少;受强冷空气南下影响,风力大;秋季地表干燥,枯枝落叶较多,可燃物充足;出现火灾的概率大、风险大,所以必须发布火灾预警,提高防范火灾的意识,减少火灾的危害。在同一幅等压线分布图中,等压线密集的区域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等压线稀疏的区域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13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年11月7日前后,我国东部地区经历了一次大范围的降水过程,下图示意该地区海平面天气形势。
(1)判断此时南京的风向,比较呼和浩特与南京的风力大小并说明判断理由。
(2)比较北京、长沙的空气质量的优劣,并说明主要原因。
(3)判断此时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天气系统,并说明其未来天气变化趋势。
(4)下图能正确表示呼和浩特处天气系统气流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是( )。
A. B. C. D.
【答案】(1)南京的风向:西北风;风力大小:南京大于呼和浩特。
(2)长沙空气质量优于北京空气质量;理由:北京受高压中心的影响,晴天多,空气干燥,西北季风影响下西北方的风沙影响较大。长沙此时受冷锋影响,位于雨区,降水多,空气中杂质雨水沉降,空气质量好。
(3)冷锋;未来几天,冷锋过境后,降水减弱,风力减弱,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4)B
【分析】本题以我国东部海平面天气形势图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等地理素养。
【详解】(1) 南京的西北方向为高压中心,南京的风向如图:
南京的等压线较呼和浩特密集,风力更大。
(2)11月份,图中所示北京受高压中心的影响,晴天多,空气干燥,西北季风影响下西北方的风沙影响较大。长沙此时受冷锋影响,位于雨区,降水多,空气中杂质雨水沉降,空气质量好,所以长沙空气质量优于北京空气质量。
(3)11月份,长江中下游地区在西北冷高压的影响下,冷空气南下,形成冷锋,且位于冷锋锋线以北,位于冷锋锋后。接下来冷锋过境后,降水减弱,风力减弱,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4)呼和浩特处天气系统为冷高压系统,水平方向上顺时针辐散,垂直方向下下沉,故选B。
【点睛】冷锋过境后,降水减弱,风力减弱,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北半球高压系统,水平方向上顺时针辐散,垂直方向下下沉。
132.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两日天气图,图中H为高气压、L为低气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说明9月20日和21日赣州的天气状况,并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
(2)图中21日赣州的风向为____,说明其两日风力大小的变化及判断理由____。
(3)简述L1发展强烈时对长江中下游地区产生的影响。
【答案】(1)20日气压较低,气温较高,天气晴好。21日气压升高,风力增大,气温降低,出现阴雨天气。
原因:20日冷锋过境前,赣州受暖气团控制;21日赣州正值冷锋过境(或受冷锋影响)。
(2) 21日赣州的风向为偏北风或西北风。 21日的风力大于20日。理由:21日的等压线比20日的密集。
(3)有利影响:带来降水和降温,有效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7、8月的伏旱天气。
不利影响:毁坏房屋建筑、道路、农田等设施,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分析】本题以我国部分地区两日天气图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天气系统、大气水平运动、灾害性天气对区域环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详解】(1)从两图中赣州在等压线图中的位置确定其天气状况,并根据冷锋的位置判断天气变化。图示9月20日赣州处在冷锋前,受暖气团控制,气压较低,气温较高,天气晴好;21日赣州正值冷锋过境,此时受冷锋影响,气压升高,风力增大,气温降低,出现阴雨天气。
(2)21日赣州处在高压的东南部,盛行西北风。根据等压线的疏密判断风力大小,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读图可知,21日的等压线比20日的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所以21日的风力大于20日。
(3)L1为低气压,此时在海洋上而且在热带地区,其强烈发展会形成台风。台风给长江中下游地区带来大风、强降水和风暴潮。台风的影响有利也有弊。有利影响表现为:台风出现时带来丰沛的降水,使陆地上的淡水得到补充,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高温和旱情等。不利影响是: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会毁坏农田、树木、道路、房屋建筑等设施;形成洪涝,甚至次生的地质灾害,可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等。
1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气压系统是全球最主要的天气系统之一,在高压系统的边缘,有时会形成相对低压槽——隐槽(图中P虚线附近)。隐槽的特征是槽两侧水平气压梯度值不同,而风向相同。下图是2018年10月9日2时我国及周边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
(1)分析此时昆明最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
(2)指出A、B两处的风向,并说明两地的风力大小差异。
(3)有时隐槽附近往往会形成锋面。判断P虚线附近的锋面类型,并说明其成因。
(4)若上述锋面推进的速度约为70千米/小时,请简述郑州未来一天内的天气变化。
【答案】(1)此时昆明位于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空气中的水汽在上升过程中降温冷凝导致出现阴雨天气。
(2)均为西北风。A处等压线较B处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B处大,因此A处风力较B处大。
(3)冷锋。成因:A处风力较B处大,风速也较快,导致A处相对较冷空气向东南移动的速度快于B处相对较暖空气的移动速度,迫使B处较暖空气被迫抬升而形成冷锋。
(4)将先出现降温、大风、阴雨天气,随后气温继续降低,天气转晴。
【分析】本题以我国及周边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天气状况分析、风力及风向判断、锋面类型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
【详解】(1)如图示昆明位于闭合等压线1010之内,气压小于周边地区,受低压天气系统控制,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在上升过程中不断降温,水汽冷凝导致出现阴雨天气。
(2)据图示等压线分布特征可知A和B的偏西侧气压大于偏东侧,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由偏西指向偏东方向,结合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右偏从而都形成西北风;同一幅等压线图中,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A处等压线较B处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B处大,因此A处风力较B处大。
(3)P虚线附近的锋面为冷锋,由上题分析可知A处风力较B处大,且A处盛行西北风,西北风是以冷气流移动为主,B处纬度相对较低,气温相对较高,A处相对较冷空气向东南移动的速度快于B处相对较暖空气的向东南方向移动速度,相当于来自于A的冷气团快速追上B的相对暖气团,迫使B处较暖空气被迫抬升而形成冷锋。
(4)图中的冷锋位于郑州偏西北方向,且距离郑州相对较近,冷锋推进的速度约为70千米/小时,一天之内冷锋将向东南方向推进1680千米,郑州将经历冷锋过境时的天气和冷锋过境后的天气,冷锋过境时的天气是出现降温、大风、阴雨天气,冷锋过境后的天气是气温继续降低,天气转晴。
134.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下图为2022年11月28日14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甲地的天气状况,并分析其原因。
(2)说出此时乙地的主导风向,并对比分析乙、丙两地的风力大小。
(3)分析图中A天气系统过境时,北京市的天气特点及可能给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4)简述图中A天气系统过境后,北京市的天气状况。
【答案】(1)晴朗;甲地受高气压控制,气流下沉,不易凝云致雨。
(2)东北风;乙地比丙地风力大;乙地比丙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3)特点:大风、降温、云量增多,可能伴有降水。影响:有利:大风利于污染物的扩散;降水缓解旱情;低温减少病虫害。不利:强风影响人们交通出行,扬尘污染空气;降温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危害身体健康;雨雪天气,道路可能结冰,影响人们出行等。
(4)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分析】本题以2022年11月28日14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天气系统、风向、风力判断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详解】(1)读图可知,甲地位于高压中心,受高气压控制,气流下沉,不易凝云致雨,天气晴朗。
(2)读图可知,根据风向判断规律: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近地面的风向位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右侧可知,乙地的风向是东北风;根据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可知,乙地等压线比丙地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故乙地比丙地风力大。
(3)图中A天气系统为冷锋,过境时,北京市出现大风、降温、阴雨天气。该天气系统给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有利影响有:大风利于空气运动,有助于污染物的扩散,利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降水缓解增加土壤水分,缓解旱情;低温可以冻死虫卵,减少病虫害等。不利影响有:强风可能带来扬尘,降低能见度,影响人们交通出行;扬尘可以污染空气,降低大气环境质量;降温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引起感冒等疾病,危害身体健康;雨雪天气,使道路湿滑、结冰,影响人们出行等。
(4)图中A天气系统为冷锋,过境后,冷气团控制北京市,会出现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的状况。
13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幅员辽阔,海陆位置、地形地势、纬度位置差异明显,天气形势区域差异显著。下图为某年7月某日14时我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甲处锋面位于气旋左侧,虚线所处天气系统向西南方向移动,12个小时后该天气系统中心位置移动至乙地西南侧。
(1)指出甲处锋面的类型,并说明理由。
(2)分析未来12小时乙地的风向变化,并简析成因。
(3)描述图示时刻新疆北部地区的天气特征。
【答案】(1)冷锋。理由:作出甲地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于等压线)并结合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可以判断此时甲地吹偏北风,即冷气团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由此可判断出甲处锋面为冷锋。
(2)由偏东风转为偏西风。成因:天气系统向西南方向移动后,高压中心位置移动至乙地西南侧,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改变。
(3)晴朗干燥、无风或者微风天气。
【分析】本题以某年7月某日14时我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锋面气旋、风向变化、反气旋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图文信息、联系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锋面性质要根据气团移动方向来判断。在甲处由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于等压线画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北半球右偏30º-45º夹角,风向为偏北风,即冷气团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由此可判断出甲处锋面为冷锋。
(2)作出乙地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由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于等压线) ,北半球右偏30º-45º夹角,可以判断此时乙地吹偏东风,12小时以后该天气系统中心位置移动至乙地西南侧,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由西南指向东北,再右偏30º-45º夹角,风向变为偏西风。
(3)由图可知,新疆北部为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干燥。风是大气的水平运动,高压区属于无风带。
1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当冷、暖气团势力相当,或冷空气南下势力减弱并受到地形的阻挡,使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呈静止状态时,会形成准静止锋。下图为我国主要准静止锋分布区域示意图。
(1)比较天山准静止锋和昆明准静止锋的异同。
(2)简析江淮准静止锋主要形成原因并描述受其影响形成的天气现象。
(3)昆明冬春季降水较贵阳少,分析其原因。
【答案】(1)同:都主要是冷空气南下受地形阻挡形成;都主要出现在冬春季;都能形成潮湿阴冷的天气。
异:前者出现纬度较高,多形成降雪天气,后者出现在低纬度地区,多形成降雨天气;前者大致呈东西走向,后者呈西北—东南走向。
(2)形成原因:夏初,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与来自北方的冷气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相遇,冷、暖气流势力相当,锋移动缓慢或很少移动,形成江淮准静止锋。天气现象:连续阴雨天气。
(3)贵阳受单一冷气团控制,多阴雨天气;昆明位于昆明准静止锋的暖气团一侧,受单一暖气团控制,多晴朗天气;昆明北部高大山系更多,对冬季风南下阻挡作用更强,冷、暖气团交汇少。
【分析】本题以我国主要准静止锋分布区域示意图为载体,涉及天山准静止锋、昆明准静止锋、江淮准静止锋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详解】(1)天山准静止锋:来自西伯利亚和北大西洋的冷锋进入准噶尔盆地后,被天山阻挡,使冷锋停滞不前,常形成地形锋性质的天山准静止锋,造成阴雾或降雪天气。昆明准静止锋又主要由变性的极地大陆气团和西南气流受云贵高原地形阻滞演变而形成,云层低而薄,易形成连阴雨天气,多出现于冬季,其间出现日数约占全年1/2。因此,相同的地方:成因相同:都主要是冷空气南下受地形阻挡形成;出现时间相同:都主要出现在冬春季;影响相同:形成潮湿阴冷的天气。不同的地方:出现位置不同:天山准静止锋出现在准噶尔盆地,纬度较高,多形成降雪天气,昆明准静止锋出现在云贵高原,纬度较低,多形成降雨天气。从图中还可以看出锋的走向不同,天山准静止锋大致呈东西走向,昆明准静止锋呈西北—东南走向。
(2)太平洋暖空气团通常在五六月间北移到达长江和南岭之间,六月中旬前后抵达长江两岸,这时控制江淮流域的冷空气势力还较强,不易迅速向北撤退。因此冷暖空气在长江下游地区相遭遇,相持不下,形成江淮准静止锋,造成了连绵阴雨天气。
(3)昆明准静止锋控制下的贵阳处在单一冷气团控制下,气温下降,空气中水分凝结,容易形成降水;而昆明位于昆明准静止锋的暖气团一侧,多晴朗天气。此外,昆明北部高大山系更多,对冬季风南下阻挡作用更强,冷、暖气团交汇少,导致降水少。
137.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的气压分布”图,读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ABCD是四条锋线,属于暖锋的是________
(2)图中大陆上的强高压名称是________,属于________(气旋、反气旋),这时我国广大的东部地区盛行________风。
(3)某地若A锋过境,请分别写出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状况。________。若B锋能形成降水,那么雨区在B锋的哪一侧?________。(南侧、北侧)
(4)AB两点风速较大的是________,若此时图中近地面空气质点G的瞬时受力处于平衡状态,请在答题卡所给的图中画出G点风向和受力情况(用→表示),并在对应的→旁注明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________
【答案】(1)BD
(2) 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反气旋 西北
(3) 过境时:大风、降温、云层加厚、可能出现雨雪或者沙尘暴天气。
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北侧
(4) B
【分析】本题以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的气压分布图为材料,涉及天气系统及现象、影响风力的因素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ABCD是两个气旋中的四个低压槽中形成的的锋面,根据锋面气旋“左冷右暖”的规律,暖锋位于气旋的右侧,即BD为暖锋。
(2)此时为我国的春季,大陆上的冷高压仍然存在,控制我国北方的强高压为亚洲高压,高压空气高空辐合,近地面辐散,属于反气旋。受亚洲高压影响,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我国广大的东部地区盛行西北风。
(3)A锋为冷锋,其过境时带来冷空气,会使过境地区温度下降,气压梯度力增大,带来大风、降温天气,受冷空气影响,云层加厚,可能出现出现雨雪或者沙尘暴天气。过境后冷气团占据原来位置,天气转晴,气温降低、气压升高。B锋为暖锋,暖锋的降水位于锋线之前,气旋逆时针旋转,B锋前为北侧,故雨区在B锋的北侧。
(4)等压线越密集,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B点的等压线比A点密集,故B点风速较大。近地面受力处于平衡状态空气质点同时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垂直于等压线,北半球地区风向沿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呈一个向右偏转的角度,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向右,摩擦力方向与风向方向相反。具体标注如图所示。
138.如图为北京时间2020年2月14日14时亚洲局部海平面气压(hPa)分布(左图)和该日北京气温变化(右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北京天气变化及原因。
(2)简述此次天气过程对华北平原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答案】(1)此时段北京经历了冷锋天气过程,冷锋过境后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夜间,地面辐射减弱(地面降温),气温下降;日出后有降雪,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减少,气温降低。
(2)雨雪增加土壤水分,缓解春季旱情;低温冻死害虫;大风、降雪可能破坏农业设施(暴雪压塌大棚等设施)等。
【分析】本大题以等压线图和气温日变化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冷锋天气和寒潮灾害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运用地理基本知识分析图文材料的能力。
【详解】(1)如图,北京气温下降,由14点亚洲的气压状况可知,北京位于冷锋之后,说明该时间内北京有冷锋经过,冷锋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压升高,气温降低;夜间地面降温,气温下降(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图示14点时有降雪天气,降雪削弱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减少,使白天气温降低。
(2)根据材料该次天气过程带来大风、雨雪、降温天气,大风、降雪破坏农业基础设施,可能使线路中断,间接影响农业生产;冷锋过境可能使农作物遭受冻害,影响农作物产量。降温使病虫害减少;雨雪增加土壤墒情,缓解春季早情。
地理人教版 (2019)第一节 常见天气系统第1课时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地理人教版 (2019)第一节 常见天气系统第1课时课时练习,共7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常见天气系统第一课时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常见天气系统第一课时课堂检测,共8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第一节 常见天气系统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第一节 常见天气系统巩固练习,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