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精品讲义第28讲 原子结构与核素(教师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12613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精品讲义第28讲 原子结构与核素(教师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12613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精品讲义第28讲 原子结构与核素(教师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12613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课时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课时训练,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原子的构成,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元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原子的构成1.构成原子的微粒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而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2.质量数电子的质量远远小于质子和中子,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近似为1,若忽略电子的质量,将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相加,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用“A”表示。即质量数(A)=质子数(Z)+ 中子数(N)≈相对原子质量。3. 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两个关系①质量数(A)=质子数(Z)+ 中子数(N)②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4. 符号中各个字母的含义二、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1.原子结构示意图 2.电子层的表示方法电子层序数1234567电子层符号KLMNOPQ多电子原子里,电子的能量不同。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升高的电子层。 3.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元素各电子层的电子数KLMNOP2He(氦)2 10Ne(氖)28 18Ar(氩)288 36Kr(氪)28188 54Xe(氙)2818188 86Rn(氡)281832188(1)各电子层最多容纳_________个电子(n表示电子层);(2)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_______个(K层为最外层时最多不超过______个电子);(3)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_______个(当K层或L层为次外层时分别为___个和___个)(4)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______个。【答案】2n2; 8 2;18 2 8; 32 三、元素、核素、同位素和同素异形体1.相关概念(1)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2)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叫核素。如:1H(氕,H),2H(氘,D),3H(氚,T)各为一种核素。(3)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如:1H,2H,3H互为同位素。(4)同素异形体: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如:氧气和臭氧、石墨和金刚石、红磷和白磷。 3.同位素的应用(1)、用于制造氢弹;(2)用于制造原子弹、核发电;(3)考古时利用测定一些文物的年代;(4)利用放射性同位素释放的射线育种、治疗恶性肿瘤。 题型一:原子符号中各数字的含义及数量关系【变1-2】(2021·上海市建平中学高一期中)已知某原子的质量数和核内中子数,由此不能确定A.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该原子属于哪种元素C.该原子的质子数 D.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答案】A【详解】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其核素及核素的丰度有关,所以某原子的质量数和核内中子数,不能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A选;B.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所以根据质量数和中子数可以确定质子数,所以能确定该原子属于哪种元素,故B不选;C.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所以根据质量数和中子数可以确定质子数,故C不选;D.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因此也可以确定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故D不选;故选A。 题型二:离子中的数量关系【变2-3】(2021·安徽·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一期末)X原子的质子数为m,X2+和Y3-的核外电子数相等,则Y原子的核电荷数是A.m+2 B.m-3 C.m+5 D.m-5【答案】D【详解】阳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电荷数,元素X的核电荷数是m,所以X2+的核外电子数为m-2;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设元素Y的核电荷数是b,所以Y3-的核外电子数为b+3,因为阴离子Y3-与元素X的阳离子X2+电子层结构相同,即核外电子数相同;所以m-2=b+3,即b=m-5。故选D。【变3】(2019·江西·南昌市第一中学高一月考)已知阴离子R2-的原子核内有n个中子,R原子的质量数为m,则wgR原子完全转化为R2-时,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是A.mol B.molC.mol D.mol【答案】D【详解】由R2-阴离子的原子核内有n个中子,R原子的质量数为m,则R原子质子数为m-n,故该离子核外电子数为m-n+2,wgR的物质的量为mol,故含有电子物质的量mol,故答案为D。 题型三:相同电子层结构【例4】(2021·上海市进才中学高一期中)有三种电子层结构均相同的微粒为:A3+、B和C2-,它们的质子数分别为x、y、z,它们的质子数关系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B【分析】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离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阳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详解】A3+、B和C2-电子层结构相同,它们的质子数分别为x、y、z,则有x-3=y=z+2,故选B。 题型四: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变5-1】(2021·上海·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一期中)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M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A.8 B.10 C.18 D.32【答案】C【详解】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则可知,M为3层,即第n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所以M层上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32=9×2= 18;故选C。【变6】(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两种元素原子X和Y,X原子的M层比Y原子的M层少3个电子,Y原子的L层电子数恰好是X原子L层电子数的两倍,则X、Y分别是A.硅原子和钠原子 B.硼原子和氮原子C.氮原子和碳原子 D.碳原子和铝原子【答案】D【详解】由于Y原子的M层电子比X原子的M层电子多3个电子,说明Y的M层电子数至少有3个,那么Y的L层必定有8个电子;Y原子的L层电子数恰好是X原子L层电子数的两倍,则X的L层只有4个电子,M层无电子。由此推出Y的核外电子总数为13,X的核外电子总数为6;所以X、Y的核电荷数分别是6和13,即为碳原子和铝原子;故选D。 题型五:核素、同位素【变7-2】(2021·江苏淮安·高一期中)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A.12C、13C、14C B.、、C.、、 D.、、【答案】A【详解】A.12C、13C、14C的质子数均为6,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A符合题意;B.、、均是由O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为同素异形体,B不符合题意;C.、、均是水,属于同一种物质,C不符合题意;D.、、均是由H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例9】(2021·福建·邵武市第七中学高一期中)用周期表中特殊位置的短周期元素符号填空(1)族序数等于周期数3倍的元素:_______;(2)周期数是族序数3倍的元素是:_______;Li、Li、Na、Mg、C、N中,(3)_______和_______互为同位素;(4)_______和_______的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同位素;【答案】ONaLiLiCN【详解】(1)族序数等于周期数3倍的元素是:第二周期第VIA族的O元素;(2)周期数是族序数3倍的元素是:第三周期第IA族的Na元素;(3)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之间,故Li、Li互为同位素,故答案为:Li;Li;(4)C和N的质量数相等,但二者的质子数不同,不能互称同位素,故答案为:C;N。 【题1】(2016·浙江·诸暨市教育研究中心高一期末)中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已确定第116号元素Lv的名称为鉝。关于Lv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为116 B.中子数为293C.核外电子数为177 D.元素Lv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3【答案】A【详解】A.核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为质子数,Lv的质子数为116,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故A正确;B.核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为质量数,293为质量数,不是中子数,故 B错误;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为116,故C错误;D.核素的质量数只是近似等于其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D错误;答案A。【题2】(2021·福建·福州四中高一月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可以表示为B.互为同位素的两种核素,它们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一定相等C.人们发现了112种元素,即共有112种核素D.原子结构模型演变历史可以用上图表示【答案】B【详解】A.根据质量数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故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可以表示为,A错误;B.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数目质子、不同数目中子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故互为同位素的两种核素,它们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一定相等,B正确;C.由于同一元素可能有多种核素,人们发现了112种元素,但共有的核素种类大于112,C错误;D.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1904年提出“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结构模型,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汤姆生的学生)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波尔(卢瑟福的学生)引入量子论观点,提出电子在一定轨道上运动的原子结构模型,D错误;故答案为:B。【题3】(2021·湖北·高一期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①臭氧(O3)、四聚氧(O4)和红氧 (O8)都是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②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③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④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粒子对光线反射形成的⑤溶于水,在通电条件下才能发生电离⑥不是电解质的化合物一定是非电解质⑦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A.2个 B.3个 C.4个 D.5个【答案】C【详解】①臭氧、四聚氧和红氧都是氧元素构成的不同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①正确;②有些金属氧化物也是酸性氧化物,如,故②错误;③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如是酸性氧化物,是两性氧化物,故③正确;④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故④错误⑤溶于水,是水分子破坏阴阳离子间的作用力从而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故⑤错误;⑥化合物不是电解质就是非电解质,因此不是电解质的化合物一定是非电解质,故⑥正确;⑦有单质参加的反应或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故⑦错误;由上错误的有4个,选项C符合题意;答案为C。【题4】(2021·四川·南充西南大学实验学校高一月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相同质量的D2O和H2O含有的电子数之比为9:10B.和、石墨和金刚石均互为同位素C.、、和H2是氢元素的四种不同粒子D.12C和14C互为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答案】B【详解】A.设D2O和H2O的质量都是18g,则n(H2O)==1mol,n(D2O)==0.9mol,D2O和H2O含有的电子数之比为0.9mol×(1×2+8):1mol×(1×2+8) =9:10,故A正确;B.和都是Ca元素的不同原子,所以互称同位素,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不属于同位素,故B错误;C.、、和H2是分别表示: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0的氢原子、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1的氢原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氢离子、氢气单质,同属于氢元素的四种不同粒子,故C正确;D.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为同位素,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性质,而同位素的外层电子数相等,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而原子不同,则物理性质不同,12C和14C质子数都为6,互为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故D正确;答案选B。【点睛】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题5】(2020·云南·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一开学考试)关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的能量按K、L、M、N电子层的顺序依次减小B.原子核外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C.某原子的K电子层为最外层,该电子层最多可容纳8个电子D.某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其L层为次外层,最多可容纳18个电子【答案】B【分析】(1)在不违反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的条件下,电子优先占据能量较低的原子轨道,使整个原子体系能量处于最低;(2)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只能容纳 2个自旋状态相反的电子;(3)洪特规则是在等价轨道(相同电子层、电子亚层上的各个轨道)上排布的电子将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详解】A. 原子核外电子的能量按K、L、M、N电子层的顺序依次增大,选项A错误;B. 原子核外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选项B正确;C. 某原子的K电子层为最外层,该电子层最多可容纳2个电子,选项C错误;D. 某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其L层为次外层,最多可容纳8个电子,选项D错误;答案选B。【点睛】题考查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的定义,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题6】(2021·四川·攀枝花市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一期中)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的原子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它与1H原子组成HmX分子。在ag HmX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A. (A—N) mol B. molC.(A—N+m) mol D.(A—N+m) mol【答案】C【详解】由同位素X的原子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可知,同位素X的质子数为(A—N),HmX分子的摩尔质量为(A+M)g/mol,含有的质子数为(A—N+m),则ag HmX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为×(A—N+m)=(A—N+m) mol,故选C。 【练1】(2021·北京海淀·高三期中)下列有关放射性核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5 B.原子的质量数为15C.可能用于同位素示踪 D.和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答案】B【详解】A.原子符号左下角数字表示质子数,的质子数为15,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所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5,故A正确;B.原子符号左上角数字表示质量数,原子的质量数为32,故B错误;C.是的同位素,被广泛用于同位素示踪技术,故C正确;D.同位素原子质量数不同,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和都是由磷原子形成的氢化物,因此化学性质基本相同,故D正确;答案选B。【练2】(2021·河北·高一期中)“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全国两会的热词。下列有关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和的质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B.和的质量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C.和的质子数相同是同一种核素D.和的核外电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不能互称为同位素【答案】A【详解】A.和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二者互称为同位素,A正确;B.和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因此质量数不相同,B错误;C.和的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不是同一种核素,C错误;D.和的核外电子数相同,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二者互称为同位素,D错误;答案选A。【练3】(2021·上海·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一期中)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M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A.8 B.10 C.18 D.32【答案】C【详解】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则可知,M为3层,即第n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所以M层上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32=9×2= 18;故选C。【练4】(2021·福建·福州四中高一月考)原子X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其阳离子Xn+核外共有a个电子,X的质量数为A. B. C. D.【答案】A【详解】根据阳离子Xn+核外共有a个电子,则有Z-n=a,故X原子核内有a+n个电子,又原子X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其 X的质量数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故为,故答案为:A。【练5】(2021·上海·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一期中)下列元素中,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是A.硼 B.氧 C.氯 D.氩【答案】D【详解】A.硼是5号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次外层电子数为2,A不符合题意;B.氧是8号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次外层电子数为2,B不符合题意;C.氯是17号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次外层电子数为8,C不符合题意;D.氩是18号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次外层电子数为8,D符合题意;故选D;【练6】(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列数字为几种元素的核电荷数,其中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最多的是A.8 B.14 C.16 D.17【答案】D【详解】选项中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6、4、6、7,最外层电子数最多的是7;故选D。【练7】(2021·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高一月考)下列关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说法错误的是A.K层是能量最低的电子层B.原子失电子时先失去能量低的电子C.核外电子总是优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上D.N层为次外层时,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18【答案】B【详解】A.原子核外区域能量不同,距核由近到远,能量由低到高,即离原子核近的电子能量低,离原子核远的电子能量高,则K层是能量最低的电子层,A正确;B.原子最先失去最外层电子,最外层电子的能量最高,所以原子失电子时先失去能量高的电子,B错误;C.原子核外区域能量不同,距核由近到远,能量由低到高,所以核外电子总是优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上,C正确;D.次外层最多容纳18个电子,所以N层为次外层时,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18,D正确;故选B。【练8】(2021·江苏淮安·高一期中)用表示原子:(1)中性原子的中子数N=___________。(2)共有x个电子,则该阳离子的中子数N=___________。(3)共有x个电子,则该阴离子的中子数N=___________。【答案】A-ZA-x-nA-x+n【详解】(1)在表示原子组成时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示质子数,左上角表示质量数,又因为中子数+质子数=质量数,据此可知中性原子的中子数N=A-Z;(2)中性原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以如果AXn+共有x个电子,则质子数=X+n,因此该阳离子的中子数N=A-x-n;(3)同(2)分析可知,如果AXn-共有x个电子,则质子数=X-n,因此该阴离子的中子数N=A-x+n。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三节 化学键随堂练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卤族元素概述,卤素的物理性质,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卤素化学性质递变性的微观解释,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金属材料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铝的结构,铝的化学性质,氧化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金属材料课后作业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合金的定义,铁合金,铝合金,新型合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