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习题1-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12202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习题1-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12202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习题1-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12202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达标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达标测试,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请根据课文内容填上恰当的词语,选出加点词的释义全对的一项,判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自主学习1.请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确凿( ) (2)菜畦( ) (3)臃肿( ) (4)脑髓( )(5)蝉蜕( ) (6)倜傥( ) (7)觅食( ) (8)攒成(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高枕而卧 轻捷 宿儒B.人声鼎沸 锡箔 蟋蟀C.人迹罕致 秕谷 渊搏D.朝花夕拾 书塾 珊瑚3.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A.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 ) B.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 C.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4.请根据课文内容填上恰当的词语。( )一块雪,( )地面,用一枝短棒( )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 )些秕谷,棒上( )一条长绳,人远远地( )着,( )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 ),便( )住了。 课文精讲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回答1—4题。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 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 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那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 用,也有罚跪的规矩,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 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 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 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 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 象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 却不少了,最成片断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后来,因 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 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 1、文中画横线的语句表现了先生怎样的性格特点? 2、文中“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这句话中,如果将“一个一个陆续”改成“都”好不好?并讲明原因。 3、文章中所描写的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的两种不同生活,你更喜欢哪一种?并说说你的理由。 4、文段中“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 做戏。我是画画儿……”这里所描写的课堂,你认为学生这样做对不对?谈谈你的看法。 课后检测一.基础整合1.填空: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___________》,作者鲁迅,原名__________,字__________,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__________家、__________家和__________家。他的著作很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收在《_________________》里。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绅士(shēn) 戒尺(jiè) 收敛(liǎn) 鸣蝉(chán)B.锡箔(báo) 后窍(qiòo) 缠络(luò) 覆盆子(fù)C.白颊(xiá) 蜈蚣(gōng) 闰土(rùn) 宿儒(sù) D.拗过去(ào) 和蔼(ái) 渊博(yuān)腊梅(là)3.选出加点词的释义全对的一项( )A.渊薄(广) 倜傥(潇洒、不拘束) 琳漓(形容畅快) 质朴(品质)B.鉴赏(欣赏) 人迹单至(足迹、脚印) 秕谷(不饱满) 方正(正直)C. 宿儒(老的) 人声鼎沸(铜铸的锅) 缠络(缠绕) 博学(丰富)D.菜畦(园地里划分的小区) 确凿(明确、真实) 轻捷(快、迅速) 敛在盒子里(收拢)4.《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插叙美女蛇的故事,作用在于:( )A、说明百草园虽美丽,但也有妖魔鬼怪。B、说明长妈妈的神话故事讲得好。C、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丰富了儿童的情趣。D、告诉人们看事物不能只看其美丽的外表,应透过现象看本质。5.少年时代的鲁迅,把百草园看成“我的乐园?这是因为:( )A.他希望在景色优美的百草园中度过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B.他热爱大自然美景,希望在美丽的大自然中过无忧无虑的生活。C.他不愿意学习文化知识,把枯燥的学习环境和百草园相比,更觉得百草园是快乐的。 D.百草园中的草木虫鱼写有的色彩鲜明,有的形态有趣,有的叫声动听,这些景象都吸引着他那好奇心。6.判断题。①三味书屋的先生讲课死板,所以“我“在底下描绣像,对先生不太尊重。( )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通过不同环境的对比,表现出百草园有趣,好玩,而三味书屋则令人感到无聊。( )③百草园和三味书屋都是作者童年生活过的场所,用从……到……的标题,把二者联系起来,带有比照意味。( ) 类文赏析阅读下面选文,回答1—6题。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出去。青年写信,写得太潦草,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字不一定要写得好,但必须得使人看了就认识,青年人现在都太忙了……他自己赶快胡乱写完了事,别人看了三遍五遍看不明白,这费了多少功夫,他不管。反正这费的功夫不是他的。这存心是不太好的。”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鲁迅先生吃的是清茶,其余不吃别的饮料。咖啡、可可、牛奶、汽水之类,家里都不预备。鲁迅先生的休息,不听留声机,不去散步,也不倒在床上睡觉,鲁迅先生自己说:“坐在椅子上翻一翻书就是休息了。” 1.请你概括第一自然段的内容。你认为这段中加点的词“明朗”,还可以用哪些词来替换? 2.你认为第一自然段刻画了鲁迅先生怎样的性格特点? 3.请你概括第二自然段的内容。这段中加点的词“轻捷”还可以用哪些词来替换? 4.第二自然段突出了鲁迅先生怎样的性格特点? 5.第三自然段中加点的“之”字指的是什么?鲁迅先生对青年人写信字迹潦草是什么态度? 6.结合你的学习生活,谈谈你对写作业字迹潦草的看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练习题答案 自主学习1.2.C 3.A排比B比喻C拟人 4.扫开 露出 支起 撒 系 牵 看 拉 罩课文精讲1、对学生严格要求,但秉性和蔼,思想开明,严而不厉。2、不好,“一个一个陆续”更能表现出学生回去上课的无奈。3、略,(只要言之有理即可)。4、示例:失败的。因为教学的内容晦涩难懂,学习生活枯燥乏味,学生不喜欢;教学效果差——“书没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课后检测1.(1)朝花夕拾 周树人 豫才 文学 思想 革命 小说 杂文 散文 诗歌 鲁迅全集 2、A 3.D 4.C 5.B 6、①(× )②(× )③(√ )类文赏析1.写鲁迅先生的笑;爽朗、坦诚。2.乐观、开朗。3.写鲁迅先生的走路、轻快、敏捷。4.轻捷,有活力。(大意对即可)5.指青年人写信太潦草,深恶痛绝之,但总是极认真的对待每一封信。6.如:可以从学习习惯说起或其他。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女娲造人练习,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把上文的意思用现代汉语写出来,释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狼课时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理解默写,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解释下列一词多义,选择题,用“/”标示下列句中的语音停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鸟综合训练题,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第一,阅读第三自然段,然后思考,阅读第四自然段,然后思考,阅读第五自然段,然后思考,阅读第六自然段,然后思考,阅读第七自然段,然后思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