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基础模块 下册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精品课件ppt
展开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唐代下邽(今陕西渭南)人。他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一生创作诗歌三千多首,分讽喻、闲适、感伤和杂律四大类,以讽喻诗成就最高。《秦中吟》和《新乐府》是其中的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是感伤诗中最优秀的两篇,也是我国古代叙事诗中的杰作。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宰相武元衡因力主削藩而遭忌恨,早朝时被藩镇派人刺杀。白居易时任太子左赞善大夫,按职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心中的怒火,率先上疏“急请捕贼,以雪国耻”,陈词激切,为当政者所忌,被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贬为江州司马。次年秋天,他送客浔江,夜遇琵琶女,听她演奏琵琶、倾诉身世,不觉黯然神伤,产生共鸣,写下这首诗,抒发自己遭贬后的苦闷心情。
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一、标题中的“行”,应当如何理解? 二、概括小序及各段的大意。 三、概括这首诗的主旨。
行,古乐府歌辞的一种体裁。这首诗原题为《琵琶引(并序)》,但序里却写作“行”。“行”和“引”,都是古诗的一种体裁,并无严格区别,其主要特点是:音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为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便于叙事或抒情。
概述了琵琶女的遭遇,交代了写诗的缘由,表露了迁谪之愤。
第一段,浔江送客闻琵琶。 第二段,江心聆听琵琶曲。 第三段,月下自叙身世苦。 第四段,同病相怜感慨多。 第五段,重闻琵琶青衫湿。
全诗通过描写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及沦落天涯的悲凉身世,表达了对琵琶女的同情,抒发了诗人 谪居江州后的失意情怀。
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这首诗采用了双线结构叙事抒情,一是琵琶女的演奏和自述,二是诗人的感受。阅读诗人描写的琵琶女的三次演奏(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分析作者是怎样把这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的,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暗写。“忽闻水上琵琶声”,琵琶女没有出场,她的演奏是诗人与客人听到的。琵琶女在“绕船月明江水寒”之际,借演奏琵琶来排遣独守空船的寂寞,其基调一定悲凉,不禁加重了主、客的离愁,以致“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声把诗人与琵琶女拉近。
明写。琵琶女出场,应诗人邀请而演奏,演奏之后又自叙身世。当琵琶女弹出哀怨的乐曲、表达心事的时候,其“铮铮然”的“京都声”就已经拨动了诗人的心弦,不禁发出深长的叹息之声;当琵琶女演奏完毕,余哀未减,自叙身世,讲到“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的时候,一下子激起了他的情感共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忍不住说出自己的遭遇。琵琶声使得诗人和琵琶女的心灵相连 。
明写。诗人的自诉,反转过来感染了琵琶女,当她再次演奏时,那声音就更加凄苦感人,因而反转过来又激荡起诗人的情感波涛,以致泪湿青衫。琵琶声使诗人和琵琶女的情感融合在一起。
这样写,使全诗的内涵表现得更为丰富,而且层次上显出一种变化、流动的美明写。
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诗中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一个是琵琶女的形象,另一个是诗人自己的形象。 试分析这两个人物的形象,并说明二者的遭遇反映了怎样的主题。 2.诗人善于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表现人物形象。 体会下列语句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①移”“邀”“添”“回”“开”“呼”“唤”等动词。 ②“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③“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 ④“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 ⑤“感我此言良久立” 。
琵琶女年轻时色艺双全,红极一时,生活中充满了欢乐;然而这样的欢乐是以色貌取悦于人换来的,其中未尝不包含着悲苦。待到年老色衰,又值社会发生动乱,“门前冷落鞍马稀”,不得已“嫁作商人妇”,“转徙于江湖间”,晚境凄凉。这个形象具有高度的典型性,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们的悲惨命运。
诗人着重表现了自己的“沦落”之恨。开头萧瑟的秋景和“醉不成欢”的气氛,已经暗示了这种心情。而琵琶女的演奏和命运则激起了诗人的感情波涛。哀怨的“京都声”,不仅道尽了她本人心中“无限事”,也勾起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当她自诉身世,沦落之恨终于奔涌而出,产生强烈的共鸣:琵琶女的红极一时与自己被贬之前的情况不是有相通之处吗?琵琶女“老大”后的处境和自己被贬的处境不是也有相似之处吗?诗人忍不住说出了自己“谪居卧病”中凄凉、郁闷的心情,曲折地表达了直言相谏而遭贬谪的伤感。结句所写的江州司马之泪,是同情琵琶女沦落之泪,也是伤感自己遭贬之泪。
二者的遭遇反映了封建社会有才艺者不能得志的普遍主题。
这系列动词,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欣喜之情和急欲相见的迫切心情。
寻、移、邀、添、回、开、呼、唤
表现了琵琶女当时矛盾复杂的心情,本不愿出场但又不得已。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这两句,写琵琶女的演奏神态,表现了她技艺娴熟,善借乐曲抒发感情。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这两句写琵琶女收敛起因演奏而内心激动的面部表情,表现出矜持、庄重的态度。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写琵琶女对诗人自述的反应,包含着复杂的感情,有对诗人遭遇的同情,有对知遇之恩的感激。
这首诗的音乐描写出色,主要表现:一、表现了旋律的发展变化;二、借助多种修辞手法把各个阶段的不同乐声表现了出来;三是将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结合起来表现乐曲的艺术魅力。 一、关于旋律的发展变化。 二、关于修辞:比喻、对比。 三、关于间接描写:侧面描写。
“转轴拨弦”一句写调弦校音,是演奏的准备。
“弦弦掩抑”“低眉信手”两句是起调阶段,乐曲低沉舒缓。
“轻拢慢捻”六句是发展阶段,乐曲缓疾有致。
“间关莺语”六句是乐曲的跌宕阶段,前两句写乐曲逐渐沉咽,中间两句写乐曲的间歇停顿,后两句写乐曲仿佛进入半中止状态,酝酿着高潮的到来。
“银瓶乍破”两句是高潮阶段,乐曲激越雄壮,场面紧张热烈。
“曲终收拨”两句写乐曲收束时的动作和声音。
诗人运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来写虚渺飘忽、过耳即逝的无形的音乐,用音强、音高、音色、节奏、旋律各不相同的十多种声音来比喻四根弦所发出的不同乐声:“如急雨”“如私语”“莺语花底”“泉流冰下”“冰泉冷涩”“银瓶乍破”“刀枪鸣”“如裂帛”等等,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不仅调动了读者的听觉和视觉,而且能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诗人还兼用语言的音韵和对比手法来表现音乐形象。用“嘈嘈”“切切”两个叠词摹声,分写大弦和小弦,用“间关”“幽咽”两个连绵词分别描摹轻快流畅、遏塞冷涩的两种旋律,形象生动、对比鲜明。
诗人还注意写现场的效果。一曲虽终,而余音绕梁,“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表明听众依然沉浸在乐曲的境界里,这就从侧面衬托了乐曲强烈的艺术魅力。
善于运用环境描写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是本诗艺术上的突出特点。试分析下列描写的表达效果。 ①“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②“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③“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④“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⑤“黄芦苦竹绕宅生”“杜鹃啼血猿哀鸣”
勾勒出一幅萧瑟、落寞的秋夜送客图,渲染送别时的悲凉气氛。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借江边月影烘托出主客相对无言、黯然神伤的心情。
“醉不成欢惨相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点染当时的环境气氛,给读者留下了涵咏回味的广阔空间。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渲染了琵琶女沦落江湖后孤苦凄凉的寂寞境况。。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燕歌行并序图片课件ppt: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燕歌行并序图片课件ppt,共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背景介绍,整体感知,文本研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语文高教版(中职)基础模块 下册第六单元阅读与欣赏二十一 唐诗二首将进酒 李 白一等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高教版(中职)基础模块 下册第六单元阅读与欣赏二十一 唐诗二首将进酒 李 白一等奖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重点字音,重点字词,研读课文,表现手法,纵酒狂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教版(中职)基础模块 下册第六单元阅读与欣赏二十一 唐诗二首将进酒 李 白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教版(中职)基础模块 下册第六单元阅读与欣赏二十一 唐诗二首将进酒 李 白优秀ppt课件,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琵琶行》一,欣赏《琵琶行》朗读,写作背景,故事梗概,江头送客闻琵琶,歌女倾诉身世苦,江上聆听琵琶曲,重闻琵琶青衫湿,同病相怜伤迁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