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走近细胞-【必背知识】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章节知识梳理(人教版2019必修1)(无答案)
展开
新人教版生物学必修1《分子与细胞》知识梳理第1章 走近细胞第1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1. 生命活动离不开 。除 外, 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 各类生物的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1)单细胞生物:依靠 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如细菌、蓝藻、草履虫、变形虫等。(2)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 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如绝大多数动物、植物和真菌。(3)病毒: 细胞结构,主要由 和 组成。 独立进行生命活动,必须 在活细胞中,借助宿主细胞的物质和结构进行繁殖,表现出生命特征。如噬菌体专一寄生在 中,HIV主要寄生在人体的 细胞中。3. 多细胞生物生命活动的基础(1)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 。(2)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细胞的 。(3)生物遗传与变异的基础:细胞内 。4.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多细胞动物生命系统结构层: →组织→器官→ →个体→ → →生态系统→生物圈。(2)多细胞植物没有 层次;单细胞生物没有 层次;一个单细胞生物既是 层次,也是 层次,如一个大肠杆菌、草履虫、变形虫等。(3)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最大的生命系统是 。组成细胞的原子、分子,以及病毒 (属于/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5. 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是在 内或 的参与下完成的。6.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 生物。 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实验】显微镜的使用(1)显微镜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显微镜放大的是物像的 ,而不是面积或体积。(2)目镜与物镜的判断①目镜: (有/无)螺纹,放大倍数与长度呈 比。②物镜: (有/无)螺纹,放大倍数与长度呈 比。(3)显微镜使用原则①先用 倍镜观察,再用 倍镜观察。②低倍镜下先用 准焦螺旋,再用 准焦螺旋;高倍镜下只能用 准焦螺旋。(4)高倍镜的使用方法①找:在 倍镜下找到要观察的目标;②移:移动载玻片,把目标移到视野的 ;③转:转动 ,换上高倍 ;④调:清晰度调 螺旋,亮度调 和 。注:把视野调暗:使用 光圈、 面镜;把视野调亮:使用 光圈、 面镜。(5)“物”与“像”是上下相反,左右相反的关系,即把“物”翻转180°后就是“像”。如玻片上有“上”字,则视野中看到的是 ;玻片上有“P”字母,则视野中看到的是 。(6)视野中观察对象在视野外侧,要将它移到视野中央,遵循“哪偏哪移”原则。如观察对象在视野的左下方,要将它移到视野中央,玻片应向 移动。(7)低倍镜下视野 (亮/暗)、范围 (大/小)、细胞 (大/小)、数目 (多/少); 高倍镜下视野 (亮/暗)、范围 (大/小)、细胞 (大/小)、数目 (多/少)。 2.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明显的区别是: 。①原核细胞 (有/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有/没有)染色体,拟核区域有个环状的 分子。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如 。②真核细胞 (有/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有/没有)染色体,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 和 。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真核生物,如 等。(2)生物分类①蓝细菌是 (真核/原核)生物,常见的蓝细菌有 。②细菌是 (真核/原核)生物,如 等。③动物、变形虫、草履虫、衣藻、小球藻、团藻、酵母菌、食用菌是 (真核/原核)生物。(3)识图填图(在蓝细菌和细菌的细胞中,都 (有/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①蓝细菌细胞内含有 和 ,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 生物。②细菌中的绝大多数种类是营 或 生活的 生物。③原核细胞中唯一的一种细胞器是 。④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有的结构和物质是: 。3. 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1)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德国的 和 。(2)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① 是一个有机体,一切 都是由 发育而来,并由 和 所构成。② 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即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③新细胞可以从 中产生。(3)意义:细胞学说揭示了 的统一性和 的统一性。4. 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是英国科学家 ;荷兰著名魔镜技师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德国的 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