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温度教课内容课件ppt
展开第三章 物态变化
本章复习方案
复习目标
1.描述固、液、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及其应用。
2.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的温度计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3.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
4.了解六种物态变化过程及吸热和放热现象。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5.用水的三态变化说明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了解我国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有关心环境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要点回顾
热点题型
一 辨别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
例1 (2019·海南中考)用3D打印技术可以打印钛合金眼镜架,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吸收热量变成液态,再定型成为镜架,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和凝固 B.升华和凝华
C.汽化和液化 D.液化和凝固
解析:钛合金粉末吸收热量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液态钛合金定型成为镜架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现象。故选A。
答案:A
例2 (2019·山东威海中考)下列自然现象中涉及的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A.暖春,冰雪消融 B.盛夏,草上露珠
C.凉秋,雾锁江南 D.寒冬,北国飞雪
解析:“冰雪消融”,是冰(固态)熔化成液态的水,熔化需要吸热,A符合题意;“草上露珠”,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液化需要放热,B不符合题意;“雾锁江南”,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悬浮在空中形成的,液化需要放热,C不符合题意;“北国飞雪”,雪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凝华需要放热,D不符合题意。
答案:A
跟踪练习1 (江苏宿迁中考)关于图3-1所示图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草叶上的露是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B.山峰间的雾是汽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
C.树枝上的霜是凝固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D.冬天冰冻衣服晾干是凝华现象,需要吸收热量
二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例3 (2019·云南中考)学习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种晶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
(1)如图甲所示的器材组装有一不当之处是________;实验中使晶体受热均匀的措施是________ 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待温度升高到40 ℃开始,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根据记录的数据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像,则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____℃,熔化经历了________min。
(3)另一小组的同学发现,在晶体熔化过程中撤去酒精灯,晶体还会继续熔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晶体可以继续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解析:(1)实验中为使晶体均匀受热,应采用水浴法加热,使试管中含有晶体的部分全部浸入水中加热,使用搅拌器搅拌,让晶体缓慢均匀受热。(2)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因此晶体的熔点为48 ℃,晶体从第5 min开始熔化,到第10 min熔化结束变成液体,因此熔化经历了5 min。(3)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由于水的温度高于晶体的熔点,因此撤去酒精灯后,晶体能从水中吸收热量,继续熔化。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能继续吸热。
答案:(1)试管内晶体露出水面,受热不均匀 使用搅拌器、采用水浴法加热 (2)48 5 (3)水的温度高于晶体的熔点 吸收
跟踪练习2 (2019·湖北荆州中考)在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中,小芳将质量相等的冰和石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并放在同一个装有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器材安装顺序是________(选填“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此时温度计示数为________℃。
(3)如图丙中________(选填“”或“”)是冰,熔化过程经历了________min。
(4)当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使烧杯中的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发现试管中的水始终不会沸腾,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
三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例4 (2019·河南中考)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
(1)按规范组装器材,在安装温度计时,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此时应适当将________(选填“处向上”或“处向下”)调整。
(2)实验前,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这样做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
(3)由实验数据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还可获得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解析:(1)为了保证使用酒精灯外焰加热,铁圈B安装好后不能再动,若温度计玻璃泡碰到容器底,则需要将A处向上调整。(2)为了缩短加热时间,烧杯中应加入适量的热水。(3)由题图乙可知,水的沸点为98 ℃,没有达到100 ℃,说明当地大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另外看到水沸腾后继续加热而温度不再升高,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答案:(1)处向上 (2)缩短加热时间 (3)98 水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或当地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
跟踪练习3 (2019·山东临沂中考)在探究水的沸腾特点时,所用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甲 乙 丙
(1)组装实验装置时,支撑烧杯的铁圈和悬挂温度计的铁杆,应先固定________(选填“铁圈”或“铁杆”)。
(2)实验过程中,烧杯上方的“白气”是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结果。
(3)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水的沸点为________℃;继续加热,温度计的示数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较长,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选填“水的质量偏大”或“当地气压偏低”)。
参考答案
要点回顾
1.冷热程度
2.0摄氏度 100摄氏度 0 ℃ 100 ℃ 0 ℃ 100 ℃ 100 1 ℃
3.热胀冷缩
4.量程 分度值 全部浸入 容器壁 容器底 稳定 留在 相平
5.3542 ℃ 0.1 ℃ 可以 用力甩
6.固 液
7.温度达到熔点
8.能够继续吸热
9.液 固
10.温度降到凝固点
11.能够继续放热
12.有
13.没有
14.液 气
15.表面
16.温度
17.表面积
18.上方空气流速
19.内部 表面
20.温度达到沸点
21.能够继续吸热
22.气 液
23.降低温度
24.压缩体积
25.固 气
26.吸
27.气 固
28.放
跟踪练习
1.A
2.(1)从下至上 (2)-4 (3) 4 (4)试管中的水达到沸点后不能继续吸热
3.(1)铁圈 (2)液化 (3)98 不变 (4)水的质量偏大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1节 温度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4050940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1节 温度图文ppt课件</a>,文件包含31温度教学课件pptx、31温度教学设计docx、31温度分层作业原卷版docx、31温度分层作业解析版docx、31温度导学案教师版docx、31温度导学案学生版docx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8页, 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节 温度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11987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1节 温度课文ppt课件</a>,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温度计,摄氏温度,记作-4℃,温度计的使用,体温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温度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温度优秀ppt课件,文件包含人教物理八上31温度课件PPTpptx、人教物理八上31温度教学设计doc、体温计的使用wmv、其它常见的温度计wmv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