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 文从字顺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 文从字顺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联系实际,导入课题,怎样才能做到文从字顺?,交流作文片段,讨论修改,当堂练习之小试牛刀,作文修改的方法,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从字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养成多读书,丰富词汇,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 2、文从字顺,有条不紊地表情达意。过程与方法:1、以讲授为主,方法与实例相结合。 2、联系实际,引入课题--指导阅读教材,抓住内容要点--提出问题,组织讨论--例文示范,启发引导--学生写作,完成文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要平时养成多读书的习惯;2、要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 教学方法:讲授 多媒体展示 教学重点:文从字顺,有条不紊地表情达意。教学难点:通过交流、修改文章,培养推敲字句的习惯和能力,提升文从字顺的能力。教学准备:选择自己喜欢的景或物,写作文片段。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联系实际,导入课题文从字顺是写作的基本要求,指的是语言表达清楚、明白、准确,行文通顺流畅。可是,同学们,我们平时作文,不少同学在语言运用方面,或用词重复罗唆,或语句不通顺,或语序不当,致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不能得到准确的表达。这就需要我们在写作中反复磨炼,不断提高。二、怎样才能做到文从字顺?1.准确。写作文时用词要恰当、妥帖,符合要表达的意思和感情。避免因为用词产生歧义。(1)在关键的地方尽量不用“歧义”语。在表达中,凡属关键的地方,为避免误解,尽量不要用容易产生“歧义”的言辞。比如“骄傲”一词,就有两种用法,一为“看不起别人”,二为“自豪”,前者含有贬义,后者则不含贬义。这样的词语如果直接运用说:“他因此很骄傲。”这就不知道是在“褒”他还是“贬”他。(2)运用多义词时,一定要加上限制性词语,以消“歧义”。下面句子表达准确吗?她妈妈的衣服做得真好看。(他妈妈是裁缝,她妈妈是顾客。)做手术的是他的父亲。(他父亲是医生,他父亲是病人)三个学校的领导来开会。(三所学校的领导,学校的三个领导)连贯。前后句子再意义上要有比较明确的关联,文章的承接转折要合乎事理,让人容易理解。(1)人称清楚。一般来讲,一篇文章所使用的人称是固定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第三人称。因为第一、第二人称的所指只有一个人,比较清楚,第三人称的“他”可指的人就多了,所以行文中一定要弄清“他”是谁。“他”的所指不清,就会影响上下文的连贯。(2)立足点清楚。立足点就是说话、写文章的人所占的位置。这包括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的内容。这两方面的内容如果在一段话或一篇文章中没有表达清楚,也会影响文章的连贯。如:新学期开始了,班委会举行换届选举。很多同学提议继续由张燕担任班长,理由是她学习成绩好,同学们都很喜欢她,她和其他班干部配合得很好,刻苦勤奋,待人热情,也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踏实肯干。这段理由陈述语序混乱,缺乏条理,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妨碍理解。应该调整为:新学期开始了,班委会举行换届选举。很多同学提议继续由张燕担任班长,理由是她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踏实肯干,和其他班干部配合得很好。她学习成绩好,刻苦勤奋,待人热情,同学们都很喜欢她。3、分寸。 能掌握好用语的“分寸”,是语言运用能力强的表现。“分寸”主要体现在:(1)褒贬恰当。汉语中,许多词语都具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在写作文时,应注意恰当选用褒义贬义,来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2)得体。得体,就是讲话、写文章因时、因地、因对方情况的不同而变化,使之与环境相适合,更好地达到交际的目的。 传说清朝乾隆皇帝到镇江金山游览。当地的方丈派了一个能说会道的小和尚做向导。当乾隆皇帝上山时,小和尚边走边说:“万岁爷步步高升。”乾隆听了很高兴。 一会儿下山了。乾隆皇帝有意试试小和尚的口才,便问:“你在上山时说我步步高升,现在你看我怎样?”小和尚不假思索,立即答道:“万岁爷后步更比前步高!”下山时后面脚步的位置当然比前一只脚要高,所以仍然暗含着“步步高升”的意思。三、交流作文片段,讨论修改。课前我们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景或物,写作文片段。拿出来,小组交流,互评,修改。推荐优秀片段作品展示。四、当堂练习之小试牛刀1、我有歧义①王亮从电话中得知,开刀的是他父亲。(主动还是被动?)②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15日前去汇报。(是日期前还是让人前去?)③老张的衣服比老李的衣服做得好。(主语是谁?)④小华和小李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他约他明天到家里来写作业。(到底是谁约谁?)2、我不连贯 ① 在昏暗的傍晚,他独自一人在寂寥得林间散步,在雷雨交加时,我毫无畏惧,依然在林间欣赏那宁静的生活。 前一分句叙述“他”的活动,后一分句又叙述“我”的表现,两句情境相差甚远,没有连贯起来,且有错别字;句末“欣赏”与“生活”不能搭配。② 安静的夜里,月光在天上寂寥凡间的大地,毫无畏惧的月光与大地凝聚在一起。 不仅没有理解“寂寥”一词的含义,误用形容词作了谓语,而且还误用“毫无畏惧”修饰“月光”,造成语义混乱。③ 四川汶川大地震,无数生命在危险中,这时候,警察叔叔你却伟大着,毫无畏惧地伸出无私奉献的身躯,并且把毕生的心血都凝聚在这个大地震中。 描述警察叔叔的行为也明显欠妥,如“伟大着”“伸出”“身躯”,“心血都凝聚在这个大地震中”等搭配令人费解。当堂练习之登堂入室 妈妈是一个勤劳的人,她对我很关心,但是要求很严格。有一次,我的数学考了95分,妈妈就很耐心地给我讲错在哪里,她讲得非常细致,我听得明明白白。妈妈把家里的活全承担下来了,让我一丝不苟地进入学习,所以我的学习里面是有妈妈的心血在里面的。这段文字有什么问题?没有围绕中心说话,人称也不清楚。 仔细阅读后我们不难发现这段文字的问题。首先表述不清。第一句“妈妈是一个勤劳的人”给读者的感觉是下面是围绕“妈妈怎样勤劳”来写的,但下一句转向了“她对我很关心”,前后不连贯。二、三句间没有转折关系,不应要“但是”。数学考了95分,这个成绩很好,应该表扬嘛,怎么又去“讲错在哪里”呢? “一丝不苟”是说学习认真,一点也不马虎,这和妈妈承担家务活没有必然的联系,作者把两层意思糅合到一起了。应把“一丝不苟”改为“全身心地”,“进入”改为“投入”。最后一句“所以我的学习里面是有妈妈的心血在里面的”重复了,“学习里面”应改为“学习成绩”。小结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文从字顺”包含三个方面:一是用词恰当、妥帖;二是句与句之间顺从畅达,文气贯通,能很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三是注意用语的分寸。五、作文修改的方法 俗话说,“三分文,七分改”。这句话点明了作文修改的重要性,那么作文修改有哪些方法呢?1.读。写完作文后,至少读两遍。如果是平日习作,最好不要马上读。通过朗读,你会感觉到自己作文语言“上口不上口”,一般来说,读起来不上口,“别扭”,那一定有毛病。 朗读之后还要默读,体会自己作文的立意、选材、结构、语言各方面的“滋味”,有没有不对味的地方,尽量按照自己的语文水平挑作文的毛病,然后按照下面所说的办法删、增、改。2.删。需要删的一般有四种情况:①与主题无关,或与主题有关实则损害主题的内容,应当删除。②空洞的议论或抒情也应当删去。③内容重复的,哪怕再好,也应删除。④开头离题太远或结尾画蛇添足的内容应当删除。3.增。需要增的大致有三种情况:①能突出或深化主题的,要增。 ②内容单薄的,可以增加内容,适当扩展。③记叙文不具体的地方,可增加描写,使之生动。4.改。需要改的主要有四种情况:①改动不大,就能对明确主题或突出中心有好处的,应当改。②上下文脱节或缺乏照应的,必须改。③记叙文中一个人的过长说话应当改。④议论文中过详的事例论据也应当改。主要方法是删去描写性词句,把长篇叙述概括成简洁的交代。六、作业活学活用 实践说练 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有很多帮助我们的人,而我们都不懂得珍惜,请以“我懂得了珍惜”为题写一篇作文。1.要做到文从字顺。2.字数不少于500字。七:佳作欣赏 我懂得了珍惜 夜晚的医院走廊,输液袋里的点滴在滴答作响,窗外呼呼作响的北风和走廊里时不时传来的咳嗽声,以及不甚明朗的灯光,都让人心情低落。 “头还疼吗?我去给你打点儿开水,发烧就得多喝水。”爸爸熟悉的声音在耳边传来,让已经被39度的高烧折磨得昏昏沉沉的我有了一丝清醒。 “嗯。打了点滴感觉好点儿了,我想吃点儿东西。” 像往常一样,打点滴的时候陪在我身边的人总是爸爸,妈妈则负责留守在家。所以,诸如打水、买东西这类的事情我总是习以为常地交给爸爸,就像小时候走累了就趴在爸爸的肩头一样自然。而爸爸也同样只是应了声“好”就转身离去,这一切似乎平常到了不值一提的程度。 “咳咳咳……”走廊里响起一阵剧烈的咳嗽声,随后是一个有些佝偻的身影,一个看上去三四十岁的中年女子一只手的手背正扎着针,另一只高举着点滴瓶。高举着的那只手还挂着一只小号保温瓶。只见她走到座位前,小心翼翼地努力伸长胳膊想把点滴挂到架子上, 无奈挂钩太高,挂了好几次都没有挂上,其间挂在手腕处的保温瓶不停晃荡,甚是狼狈。最后,还是旁边座位上的一位家属站起来,帮她挂好了点滴。 坐下没多久,女子的手机响了,我看到她接起手机的刹那眼里分明闪过一丝喜悦,但是听了没一会儿,那喜悦的光似乎又黯淡了下去。“这样啊,那你就别过来了,我自己打完点滴打车回家吧。嗯,还有两袋儿……”“婷婷,我给你买了豆浆和鸡蛋灌饼,豆浆太烫,等会儿再喝,先吃灌饼吧,能吃多少吃多少,凉了就不好吃了。还是先喝点儿水?”爸爸带着一身凉气回来了。我抬头看着爸爸和他手里的豆浆、灌饼,心里似乎涌起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与温暖。 在我的凝视中,爸爸似乎有些不知所措,焦急地问道:“怎么了?又头疼了?还是不舒服?” “没,没事儿。”我笑着摇了摇头,只是轻轻地叫了一声:“爸。” 这一刻,我只能悄悄地低下头去,掩藏我眼里的泪光。这一刻,我的心里充满庆幸,也同样充满愧疚。因为就在这一刻我才发现,那些我曾经认为理所应当的东西,那些长久以来被我忽略的东西,原来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幸运地拥有。而幸运的我,却差点儿忘了去珍惜这世间最珍贵的幸福。而直到此刻,我才终于懂得了珍惜的意义。 无数人曾经追问,幸福是什么?其实呢?幸福不过就是当你病痛缠身时,有人为你嘘寒问暖;幸福不过就是当你彷徨无助时,有人为你指点迷津;幸福不过就是当你伸出双手时,有人握紧;幸福不过就是当你开口呼唤时,有人回应。但又有几个人记得,在我们生命的最初,给予我们这份幸福的人?所以,珍惜那个在你幼时为你嘘寒问暖、指点迷津的人吧,珍惜那个永远会握紧你的双手,回应你的呼唤的人吧。因为,在生命的道路上,你终将与他们渐行渐远。而如果你懂得珍惜,请不必大声道谢,也不必精心包装,只要记得永远用最真挚最虔诚的声音呼唤他们:爸爸!妈妈!【名师点评】 这篇文章有三个突出的优点。一是在叙事过程中运用了反衬的手法突出中心。小作者在描写父亲悉心照顾“我”的主情节中,插入“中年女子”无人照顾的情景描写,两相对照,凸显了“我”所拥有的幸福。二是在叙述、描写的过程中,适时适度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明确道出对亲情的感悟。三是叙事之后,综合运用议论、抒情等方式,表达自己对亲情和幸福的理解和认识。 对叙事进行有力补充,使主题得到升华。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第五单元写作 文从字顺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 文从字顺教案,共6页。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写作 文从字顺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环节与活动,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