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1同步测试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09362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6章 1同步测试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09362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6章 1同步测试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09362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第6章 2同步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第6章 3同步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第六章 章末总结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第6章 2同步测试 试卷 0 次下载
- 第6章 3同步测试 试卷 0 次下载
第6章 1同步测试
展开第6章 1
[基础达标]
题组一 细胞周期与观察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
1.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具有特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成熟细胞没有细胞周期
B.细胞周期是一个与代谢有关的过程,温度越高所需的时间越长
C.细胞的种类不同,细胞周期的时间长短也不相同
D.一个新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所需的时间为一个细胞周期
【答案】B 【解析】成熟的或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具有分裂能力;细胞分裂过程中需要酶的催化,但酶具有其最适温度。
2.(2020·广东深圳期中)如图表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与观察,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过程所用的解离液是以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配制而成的
B.B过程的主要目的是洗去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
C.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一个细胞连续分裂的过程
D.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后,可以换用高倍镜继续观察
【答案】C 【解析】解离液是以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配制而成的,A正确;B过程为漂洗,其主要目的是洗去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B正确;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每一个细胞都已被杀死,C错误;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后,可以换用高倍镜进行更大放大倍数的观察,D正确。
3.某同学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并绘制出如图所示结构,据此推测正确的是( )
A.a图表示有丝分裂中期,此时期的染色体形态数目最清晰
B.b图表示有丝分裂前期,此时期的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中
C.c图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此时期的染色体和DNA数目加倍
D.d图表示有丝分裂末期,此时期的高尔基体活动明显增强
【答案】D 【解析】a图表示有丝分裂前期,此时期的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中;b图表示有丝分裂中期,此时期的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最清晰;c图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此时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DNA数目不变;d图表示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此时期的高尔基体活动明显增强。
题组二 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4.如图是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过程,与有丝分裂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没有DNA和染色体的复制
B.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C.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缢裂成两个细胞核,因此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
D.无丝分裂只发生在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中,有丝分裂只发生在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中
【答案】B 【解析】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过程中也有DNA的复制;无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都能发生在真核生物的细胞中。
5.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前期完成中心体复制 B.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
C.后期形成纺锤体 D.末期重新形成核膜
【答案】D 【解析】动物细胞分裂间期完成中心体复制,A项错误;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B项错误;前期形成纺锤体,C项错误;末期重新形成核膜,D项正确。
6.(2020·黑龙江大庆期中)下面是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模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上述细胞有丝分裂的顺序是甲→丁→乙→丙
B.显微镜下观察到最多的细胞处于甲时期
C.开始出现染色体的时期是丁;染色体开始转变成染色质形态的时期是丙
D.若某药物可抑制纺锤体形成,则它极可能是作用于丙图
【答案】D 【解析】图中甲为间期,乙为后期,丙为末期,丁为前期,故图中细胞有丝分裂顺序为甲→丁→乙→丙;细胞周期中,间期历时最长,显微镜观察连续分裂的动物组织细胞处于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体出现在前期,消失转变为染色质在末期;纺锤体的形成是在前期。
7.如图为与有丝分裂相关的坐标曲线。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c→d过程细胞中核DNA含量不变
B.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核DNA的含量,则e点时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与a点相同
C.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a→c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
D.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核DNA的含量,则a→c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
【答案】D 【解析】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ab表示DNA复制,cd表示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细胞中核DNA含量不变;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核DNA的含量,则ab表示DNA复制,cd表示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着丝粒分裂发生在bc段,因此D项中a→c过程含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
8.图甲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某一时期图,表乙表示该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周期中细胞内DNA分子数和染色体数的变化,据图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表乙 细胞周期中DNA分子数和染色体数的变化
细胞周期 | a期 | b期 | c期 | d期 | e期 |
DNA分子数 | 4→8 | 8 | 8 | 8 | 8→4 |
染色体数 | 4 | 4 | 4 | 4→8 | 8→4 |
(1)该生物细胞是________(填“动物”或“植物”)细胞,简述判断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所表示的时期相当于表乙中细胞周期的________期(用字母表示)。
(3)由图表可知,该细胞在分裂前期有________个DNA分子,________条染色体。
(4)表乙中________期可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姐妹染色单体(用字母表示)。
【答案】(1)动物 细胞无细胞壁,由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2)d (3)8 4 (4)b、c
【解析】(1)题图中的细胞呈椭圆形,没有细胞壁而具有中心体,所以为动物细胞。(2)着丝粒分裂,染色体加倍并移向细胞的两极,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相当于表乙的d期。(3)该细胞在分裂前期(b期)的染色体数为4条,前期时的DNA分子是经过复制后的,所以DNA为8个。(4)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DNA分子数是染色体数的2倍,含有姐妹染色单体。
[能力提升]
9.下图是按顺时针方向表示的4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的b→a→b表示细胞增殖过程的一个细胞周期
B.甲图的b→a与丙图的b→a所用的时间可能一样长
C.从a→b,由于DNA的复制使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
D.如果4种植物的细胞周期相同,则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最好选择植物甲
【答案】B 【解析】按顺时针方向,首先通过时间的长短判断出a→b为间期,b→a为分裂期。一个细胞周期是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即从a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结束,即经b到a点。由题中四图可知,甲图分裂期所占比例最小,丁图分裂期所占比例最大,但由于四种细胞周期长短不知,分裂期所经历的时间有可能相同。a→b为细胞分裂间期,要完成DNA的复制,DNA的含量增加一倍,但是由于着丝粒没有分裂,染色体数目并没有增加。4种植物细胞周期相同,丁图中分裂期所占时间较长,在观察时较易找到分裂期的细胞,因此丁较适合作为实验材料。
10.(2020·天津部分区期中)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三位同学制作洋葱根尖装片的操作步骤(“+”表示操作,“-”表示未操作)如表所示:
项 目 | 操作 | ||||
取材 | 解离 | 漂洗 | 染色 | 制片 | |
甲 | 根尖1~3 mm处 | - | + | + | + |
乙 | 根尖1~3 mm处 | + | - | + | + |
丙 | 根尖5~7 mm处 | + | + | + | + |
则甲、乙、丙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是( )
A.细胞重叠;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
B.细胞分散,但看不到染色体;染色体着色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
C.细胞重叠;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着色清楚,但看不到染色体
D.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和表格分析可知,由于甲没有进行解离,细胞与细胞没有分离开而重叠在一起;由于乙没有进行漂洗,解离液会与染色剂发生反应,导致染色效果不好,使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由于丙取材是在根尖5~7 mm处,此处已不是分生区,细胞不进行有丝分裂,染色质不会变成染色体,但操作过程正确,所以细胞着色清楚,但看不到染色体。
11.下面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a)、核DNA分子数目(b)的柱形统计图。下列对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①时期染色体还未复制,核DNA已经完成了复制
B.③时期核膜、核仁重建,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
C.①→②表示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核DNA分子数目也加倍
D.②→③表示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核DNA分子也随之平均分配
【答案】D 【解析】①表示有丝分裂前期或中期,该时期DNA和染色体的复制均已经完成,A错误;③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此时核膜、核仁重建,但不会出现细胞板,B错误;①→②表示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分子数目不变,C错误;②→③表示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核DNA分子也随之平均分配,D正确。
12.如图1和图2分别表示某一生物体内细胞有丝分裂图像与图解,其中字母表示时间点,O→F段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所示的细胞变化发生在图2中的________(填字母)时期。
(2)O→B时段为细胞周期的______期,此时细胞内发生的活动主要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其中后者的发生与核糖体有直接关系。
(3)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需要用到的碱性染料是________________,持续观察图1所示的细胞______(填“能”或“不能”)观察到下一个时期。
(4)图2中B→C时段细胞核DNA、染色体与染色单体比例为________,这种比例将持续到图2的______点才可能开始变化。若人的某分裂的细胞处于图2中的DE时期,则细胞中含有________条染色体。
(5)观察染色体的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位于图2中的具体时段是________段。
【答案】(1)DE (2)间 DNA的复制 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3)醋酸洋红液或甲紫溶液 不能
(4)2∶1∶2 D 92 (5)CD
【解析】(1)图1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属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图2中的DE段。(2)图2中O→B时段表示细胞周期的间期,细胞内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其中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3)染色体可以被碱性染料(醋酸洋红液或甲紫溶液)染成深色;在有丝分裂实验中的解离步骤细胞已经被杀死了,所以观察不到图1所示的细胞的下一个时期。(4)图2中B→C时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细胞核DNA、染色体与染色单体比例为2∶1∶2,这种比例将随着D点着丝粒分裂而发生变化。若人的某细胞处于DE时期(有丝分裂后期),则细胞中含有92条染色体。(5)观察染色体的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是有丝分裂中期,即图2中的CD段。
13.请回答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问题。
(1)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观察经解离、染色后制成的洋葱根尖临时装片,在其分生区细胞中看不到被明显染成深色的染色体,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2)铝是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但是在人和动植物体内的水平却很低。有文章报道,铝对植物生长有益,但在一定的条件下,铝对植物也有毒害作用。同学们为探究三氯化铝对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提示:细胞分裂程度可用细胞分裂指数来表示,即分裂中期的细胞数与所观察的细胞总数之比)。
实验材料及器材:略。
实验步骤:①取A、B、C、D四个培养皿,在培养皿中加入适量且等量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2 g/L、0.4 g/L、0.6 g/L、0.8 g/L的AlCl3溶液。
②在每个培养皿中放入一个洋葱,在室温下培养生根。
③待洋葱长出5 cm长的新根后,分别从每个洋葱上剪取一个根尖,制成临时装片。
④镜检。观察并统计每张装片100个细胞中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的数目,计算出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与结论:(略)。
(3)认真阅读以上实验方案,并回答以下问题。
①以上实验方案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指出以上实验方案中的两个不足之处,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理即可)。
【答案】(1)没有漂洗 (2)④处于分裂中期 细胞分裂指数
(3)①探究不同浓度(四种浓度)的AlCl3溶液对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程度(指数)的影响 ②a.只取一个根尖,会因各种偶然因素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应取多个根尖制临时装片,统计和计算细胞分裂指数的平均值;b.未设空白对照,依据实验结果难于准确判断不同浓度的AlCl3溶液对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及影响程度。
【解析】(1)细胞经解离后一定要用清水漂洗,然后才能染色。(2)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AlCl3溶液对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程度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为AlCl3溶液的浓度,实验的检测指标是细胞分裂程度。该实验除了利用不同浓度的AlCl3溶液处理洋葱根尖外,还需要利用清水作为对照组,便于准确判断不同浓度的AlCl3溶液对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同时,由于实验中只取一个根尖,会因各种偶然因素影响结果的准确性,所以要取多个根尖进行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