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课 盛世景象与灿烂文化(课件+练习)-【中职专用】《中国历史》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全一册) 课件 13 次下载
- 第9课 从政权并立到元朝统一(课件+练习)-【中职专用】《中国历史》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全一册) 课件 11 次下载
- 第11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课件+练习)-【中职专用】《中国历史》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全一册) 课件 14 次下载
- 第12课 社会的繁盛与潜伏的危机(课件+练习)-【中职专用】《中国历史》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全一册) 课件 14 次下载
- 第13课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课件+练习)-【中职专用】《中国历史》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全一册) 课件 15 次下载
中职历史高教版中国历史第10课 社会经济与科技文化优秀课件ppt
展开第10课 社会经济与科技文化
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下列材料能够佐证这一点的是( )
A.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B.(东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
C.所以比入看,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D.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2.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后来被称为瓷都的是( )
A.河北定窑 B.浙江龙泉窑 C.江西景德镇 D.河南汝窑
3.北宋市舶岁入约110万缗,约占国库收入的1/60。南宋仅广州、泉州两处海港,每年市舶之利就达到200万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南宋的财政收入完全依赖于对外贸易
B.南宋财政总收入超过北宋
C.外贸收入是南宋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D.北宋朝廷不重视海外贸易
4.“市井经济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处,通宵不绝。”以上经济现象开始出现于( )
A.秦朝都城咸阳 B.西汉都城长安
C.隋朝都城长安 D.北宋都城东京
5.唐宋时期,北方南下移民成为水稻插秧与稻麦复种两项技术的携带者与推广者,这助推( )
A.阶级矛盾的激化 B.唐宋政权的更迭
C.民族政权的并立 D.经济重心的南移
6.《清明上河图》中描绘了770名从事工商业活动的人:摊贩,提篮挑担的小贩,船夫,脚夫,丝绸、药材以及各种杂货店的大小商人,骆驼队的贩运商人,打铁、制车等各种手工业者占了半数以上,生动再现了汴京的繁荣风貌。该材料直接说明北宋时期( )
A.北方经济领先于南方 B.大城市工商业繁荣
C.手工业超过前代水平 D.绘画水平不断提高
7.历史发展既有传统又有创新,下面所列信息按照唐、宋,明的朝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五铢钱——开元通宝——交子
B.西域都护——宣政院——驻藏大臣
C.《送子天王图》吴道子——《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牡丹亭》汤显祖
D.《大明历》——活字印刷术——《农政全书》
8.有一部史书,被宋神宗称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它是( )
A.《论语》 B.《离骚》 C.《史记》 D.《资治通鉴》
9.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下列选项中,能够代表宋代文学的是( )
A.李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B.李清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C.关汉卿﹣﹣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D.曹雪芹﹣﹣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10.甲骨文被誉为“中国书法第一笔”,安阳殷墟曾出土大量商周时代甲骨;《诗经》中最精华的是15国风,15国中有10国在河南境内;《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由此可见( )
A.文化中国,根在中原 B.中原艺术,兼容并包
C.魅力中原,独步中国 D.中原文化,华夏主干
二、填空题
11.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是在唐朝。
错误:________;改正:________。
- 唐代炼丹家和医药学家张仲景在他的《丹经》中,第一次把火药的配方记录下来。
错误:________;改正:________。
13. 指南针是由阿拉伯人传到非洲。
错误:________;改正:________。
14.南宋时,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错误:________;改正:________。
15. 火药技术出现于我国的唐朝中期,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并很快传到欧洲,成为欧洲资产阶级推翻封建统治的有力武器。
错误:________;改正:________。
三、材料解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舟师(指海上船只航行的管理、技术人员)识地理,夜则观星,昼(白天)则观日,阴晦(指阴天)则观指南针。——北宋朱彧《萍可谈》
材料二: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惟谨(谨慎),毫厘之差,生死系矣。——南宋赵汝适《诸蕃志》
材料三: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中国历史》
(1)你从材料一、二中可以分别获得什么信息?
(2)指南针是由什么人传到欧洲的?
(3)材料一、二与材料三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高教版中国历史第十二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向社会主义过渡第23课 走向社会主义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教版中国历史第十二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向社会主义过渡第23课 走向社会主义精品课件ppt,文件包含第23课走向社会主义教学课件-中职专用《中国历史》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全一册pptx、第23课走向社会主义解析版docx、第23课走向社会主义原卷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教版中国历史第20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获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教版中国历史第20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获奖ppt课件,文件包含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课件-中职专用《中国历史》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全一册pptx、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析版docx、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原卷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教版中国历史第19课 从局部抗战走向全面抗战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教版中国历史第19课 从局部抗战走向全面抗战优秀课件ppt,文件包含第19课从局部抗战走向全面抗战教学课件-中职专用《中国历史》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全一册pptx、第19课从局部抗战走向全面抗战解析版docx、第19课从局部抗战走向全面抗战原卷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