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0.1 浮力练习题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0.1 浮力练习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浮力,浮力方向,浮力产生的原因,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8g/cm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1课 浮力(解析版)
课程标准 | 课标解读 |
1.知道什么是浮力和浮力产生原因; 2.熟悉浮力的概念; 3.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浮力现象; 4.会测量(计算)浮力。 | 1.知道什么是浮力以及浮力产生的原因; 2.理解浮力的大小、方向; 3.了解人类认识浮力过程,以及生活中常见的应用浮力的现象; 4.会计算和测量浮力。 |
知识点01 浮力
1.浮力: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是液(气)体。
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就是浮力。
4.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通过实验探究发现(控制变量法):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知识详解】浮力
1.浮力的产生
浮力是由于周围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作用存在压力差而产生的。如图所示,浸没在液体中的立方体,左右两侧面,前后两侧面所受水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彼此平衡。而上、下两表面处的液体中不同深度,所受到的液体的压强不同,因受力面积相等,所以压力不相等。
下表面所受到的竖直向上的压力大于上表面所受到的竖直向下的压力,因而产生了浮力,所以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即F浮=F向上一F向下。
2.因为液体具有压强,它们之间才会相互支持,相互联系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液体中任何一点液体压强的变化,都会形成压强差,从而产生浮力。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有人说一个位于容器底面上的物体,并和容器底面密切接触,那它就只能受到向下作用于物体表面的液体压力下,所以这个物体不受浮力作用。
这种说法并不是完全正确的,它成立需要两个条件:
(1)物体的侧表面必须是竖直方向的,不能倾斜;
(2)物体的下表面必须在技术上保证与容器底紧密接触,不能有液体渗入其间。
沉在水底的物体实际上是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受的水的浮力,容器对它的支持力,以及自身重力,这时受力情况:F浮+F支=G物。
3.对浮力产生原因的说明:
(1)当物体上表面露出液面时,F向下=0,则F浮=F向上。如:物体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液体对它向上的压力。
(2)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不一定都受到浮力。如:桥墩、拦河坝等因其下底面同河床紧密黏合,水对它向上的压力F向上=0,故物体不受浮力作用。可见产生浮力的必要条件是:F浮=F向上—F向下>0,即F向上>F向下。当F向上=0或F向上≤F向下时,物体不受浮力作用。
(3)同一物体浸没在液体的不同深度,所受的压力差不变,浮力不变。
(4)浮力的实质是液体对物体各个表面压力的合力。因此,在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时,浮力和液体的压力不能同时考虑。
【知识拓展】浮力的计算
1.示重差法(称重法):F浮=G-F拉(空气中重力减去拉力)(用弹簧测力计)
公式法:F浮=G排=m排g=ρ液gV排
漂浮法:F浮=G物(又叫平衡法)
压力差法:F浮=F↑-F↓(向上与向下的压力差)。
2.对“压力差法”的理解:
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物体浸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受到的液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即F浮= F下一F上(F下表示物体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向上的压力, F上表示物体上表面受到的液体向下的压力)。此方法多用于求解形状规则的物体受到的浮力。
【知识拓展】本节知识导图
知识点1:什么是浮力
【例题1】如图所示,乒乓球漂浮在水面上,请画出乒乓球受到的重力G和浮力F浮的示意图。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根据乒乓球漂浮在水面上,则可判断乒乓球受到的浮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浮力方向竖直向上,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浮力大小等于重力,作用点在球重心上;根据力的示意图的做法,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把浮力和重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分别表示出来。
乒乓球所受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从重心开始竖直向上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浮力,并标出F浮;乒乓球的重力与浮力大小相等,方向相等,作用点都在重心,同理做出重力的示意图。
知识点2:产生原因
【例题2】一均匀的长方体浸没在液体中,如图所示.已知它的底面积为S,上表面所处深度为h1,下表面所处深度为h2,则长方体下表面所受到液体的压力表达式为 、浮力表达式为 .(液体密度ρ液和g为已知量)
【答案】ρ液gh2S;ρ液g(h2﹣h1)S.
【解析】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及压强公式的变形公式F=pS得:
F1=p1S=ρ液gh1S;
F2=p2S=ρ液gh2S,
F浮=F2﹣F1=ρ液gh2S﹣ρ液gh1S=ρ液g(h2﹣h1)S.
知识点3:称重法测浮力
【例题3】一铁块挂在弹簧秤下,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为15.484N,当铁块全部浸没在水中静止后,弹簧秤的示数为13.524N,铁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____N,铁块的体积是____m3,铁块的密度是____kg/m3。若把该铁块全部浸没在煤油中,铁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N。
【答案】1.96,1.96×10-4,7.9×103,1.568.
【解析】(1)把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记下其在空气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G=15.484N,
再把物体浸入液体,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13.524N。
则物体在液体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F1-F2=G-F2;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
求出的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F浮/ρ液g就等于铁块的体积;
(3)G=mg求出铁块质量m。根据密度公式ρ=m/v求出铁块密度;
(4)铁块全部浸没在煤油中,铁块受到的浮力F浮=ρ油gv排,这里煤油的密度ρ油=0.8g/cm3
v排等于铁块的体积,为已知条件,所以在煤油中受到浮力可求。
题组A 基础过关练
1.如图所示,Q为铜制零件,其上部为边长L=0.2m的立方体,下部为边长l=0.1m的立方体.Q的下表面与容器底部粘合,且水面恰好与Q上表面相平,则零件所受的浮力为(g取10N/kg)( )。
A.0N B.20N C.60N D.80N
【答案】C。
【解析】知道浮力的产生是上下表面的压强差,那么下部立方体由于与与容器底部粘合,水没有产生向上的压力;上部立方体的下表面积的一部分受到压力,则求出受力面积,利用p=ρgh求出下表面的压强,然后利用F=PS即可求得立方体受到水对它的浮力大小。
因为下部立方体由于与与容器底部粘合,所以水没有产生向上的压力。
因为上部立方体的下表面积的一部分(与水接触)受到向上的压力,
所以S=L2-l2=(0.2m)2-(0.1m)2=0.03m2,
上部立方体的下表面的压强为p=ρgh=1.0×103kg/m3×10N/kg×0.2m=2000pa,
因为浮力的产生是上下表面的压强差,所以F浮=pS=2000Pa×0.03m2=60N。故选C。
2.如图,实心物体A、B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浸没在水中,当把盛水槽移走后,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增加了相同的数值,那么A、B必有相同的( )。
A.体积 B.质量 C.密度 D.重力
【答案】A。
【解析】把盛水槽移走后,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增加了相同的数值,说明A、B受到的浮力大小相等,由F浮=ρ水gV排得,A、B排开水的体积相等,即A、B具有相同的体积。故选A。
3.如图所示,重5 N的石块浸没在水中称时为3 N,则石块受到的浮力为( )。
A.2 N B.3 N C.5 N mD.8 N
【答案】A。
【解析】重为5N的石块,浸没在水中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分别是重力、浮力和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所以浮力F浮=G-F拉力=5N-3N=2N。故答案是A。
4.如图,一个鱼缸注满水,另一个注满水的相同鱼缸中浮有一只“小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漂浮在鱼缸中的“小船”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B、把两个鱼缸分别放在台秤上,台秤的示数相同;
C、往鱼缸中加一些盐,“小船”受到的浮力增大;
D、有“小船”的鱼缸底受到的水的压强较大
【答案】B。
【解析】漂浮在鱼缸中的“小船”受力平衡,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选项A错误。
由于两个鱼缸均注满水,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漂浮在鱼缸中的“小船”排开的液体的重力等于自身重力,所以二者的总重力相等,把两个鱼缸分别放在台秤上,台秤的示数相同,选项B正确。
往鱼缸中加一些盐,“小船”依然处于漂浮状态,前后小船受到的浮力都等于重力,是不变的,选项C错误。
两个鱼缸中均注满水,水的深度相同,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鱼缸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相等,选项D错误。答案选B。
5.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将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杯中液面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鸡蛋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较大;B.鸡蛋在甲杯里排开液体的质量较大
C.乙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较大;D.甲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较大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鸡蛋在甲杯中悬浮,在乙杯中漂浮,则浮沉条件可知,它们此时所受的浮力都等于自身的重力,即浮力相同,因此所排开液体的质量也相同;故A、B错误。
鸡蛋在甲杯中悬浮,在乙杯中漂浮,说明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小于乙杯中盐水的密度,又因为两杯中液面相平,由公式p=ρgh可知,乙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较大,故C正确。
由公式得,,两杯底面积相同,乙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较大,故乙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较大,故D错误。正确答案是C。
6.如图所示,压在杯底的乒乓球,上浮时会弹离水面。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乒乓球弹离水面后上升,是由于受到水的浮力作用;
B.乒乓球上浮过程中,水对杯底的压强先不变,后减小;
C.乒乓球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始终不变;
D.乒乓球1至4的过程中,杯子对桌面的压力保持不变
【答案】B。
【解析】乒乓球离开水面后就不再受浮力,继续上升是由于惯性,故A错;
乒乓球上浮过程中,水对杯底的压强先不变后减小,故B正确;应选B。
乒乓球上浮过程中,在液面以下时,浮力不变,当有一部分开始露出水面时,所受的浮力开始变小,故C错;
乒乓球上浮过程中,在1-3过程中杯子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在4位置时,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变小;故D错;故选B。
7.如图,重为5N的木块A,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子的拉力为3N,若绳子突然断了,木块A在没有露出水面之前,所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
A.5 N,竖直向下 B.3N,竖直向上 C.2N,竖直向上 D.8N,竖直向下
【答案】B。
【解析】绳子未断时,A物体受3个力:重力GA,拉力F,浮力F浮.3个力关系为:GA+F=F浮,求得F浮=5N+3N=8N。绳子剪断后,物体只受重力和浮力,且浮力大于重力,物体上浮,浮力大小仍等于8N.合力F合=F浮—G=8N—5N=3N;合力方向:与浮力方向相同,竖直向上。故答案是B。
8.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钢丝制成两个完全相同的简易密度计,现将它们分别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两个烧杯中,如图所示,当它们竖直静止在液体中时,液面高度相同。从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判断:两个简易密度计所受浮力F甲 F乙、两杯液体的密度ρ甲 ρ乙、两个烧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p甲 p乙。(均选填“>”“<”或“=”)
【答案】=;<;<。
【解析】(1)密度计静止在液体中时,所受浮力等于其重力,因为两只密度计完全相同,故两个简易密度计所受浮力F甲=F乙;
(2)由图可知,乙杯中的密度计露出液面较多,即乙排开液体的体积较小,因为浮力相同,所以乙液体密度较大,故ρ甲<ρ乙;
(3)两只烧杯中液体液面相同,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知p甲<p乙。
故答案是:=;<;<。
题组B 能力提升练
1.水平桌面上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将两个不同材料制成的正方体A、B(VA<VB)分别放入两种液体中,静止后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液体的密度较大;
B.甲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较小;
C.甲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较大;
D.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
【答案】B。
【解析】AC、把A、B两物体作为一个整体,由图知,该整体在两液体中都处于漂浮状态,
由漂浮条件可知F浮=GA+GB,所以该整体在两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故C错误;
由图知,V排甲=VB,V排乙=VA,且VA<VB,
所以V排甲>V排乙;
因整体在两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且排开甲液体的体积较大,
所以,由F浮=ρ液gV排可知,两液体的密度关系:ρ甲<ρ乙,故A错误;
BD、已知两液体的深度h相同,且ρ甲<ρ乙,由p=ρgh可知,甲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小于乙液体对杯底的压强,且甲乙容器的底面积相同,根据p=知甲液体对杯底的压力小于乙液体对杯底的压力,故B正确,D错误。故选:B。
2.小明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B,分别放在甲、乙两种液体中,A、B处于如图所示的漂浮状态,且此时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由此可判断( )。
A.甲液体密度小于乙液体密度
B.物体A、B下表面所受液体压强相等
C.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D.A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B物体受到的浮力
【答案】B。
【解析】AD、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B,则两物体的重力相同,A、B分别放入两杯中,两物体漂浮,受到的浮力F=G,故两物体受到的浮力相同,F浮A=F浮B,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因B排开液体的体积大,故为ρ甲>ρ乙,故AD错误;
B、因为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B,则两物体的重力相同,所受的浮力相等,所以上下表面所受的压力差相等,上表面所受液体压力都为0,因此物体A、B下表面所受液体压强相等,故B正确;
C、静止时甲、乙液面刚好相平(如图所示),即容器底部的深度相同,图中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根据p=ρgh可知,两烧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故C错误。故选:B。
3.水平面上放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现把质量相等的A、B两球放入甲容器中后,A漂浮、B沉底;用线把A、B两球系在一起放入乙容器中(线的质量和体积不计),静止后的状态如图所示,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球在甲中排开液体重力小于在乙中排开液体重力
B.A球在甲中所受浮力大于在乙中所受浮力
C.甲容器底所受液体压强小于乙容器底所受液体压强
D.甲容器对水平面压强等于乙容器对水平面压强
【答案】B。
【解析】A、由图可知,AB两球排开液体的总体积:V排甲<VA+VB,V排乙=VA+VB,所以,V排甲<V排乙;
已知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则:V甲+V排甲=V乙+V排乙,所以,V甲>V乙,即甲容器中液体的体积较大;
已知容器中的液体质量相等,根据ρ=可知:ρ甲<ρ乙;
B球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液=ρ液gVB,ρ甲<ρ乙;
B球在甲中排开液体重力小于在乙中排开液体重力,故A正确;
B、由图可知,A在甲液体中漂浮,根据漂浮条件可知:FA浮甲=GA﹣﹣﹣﹣﹣﹣﹣①
A和B在乙液体中一起悬浮,则A球的受力情况是:FA浮乙=GA+F﹣﹣﹣﹣﹣﹣﹣②,
由①②可知,FA浮甲<FA浮乙,故B错误;
C、已知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液体的深度相同),ρ甲<ρ乙,根据p=ρgh可知:p甲<p乙,故C正确;
D、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容器的总重力,即F压=G液+G容+GA+GB;
由于容器和液体质量均相等,A、B两球的质量不变,所以,F甲=F乙,即两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相等,
由于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则水平面的受力面积相等,根据p=可知:p甲′=p乙′,即两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相等,故D正确。故选:B。
4.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情形如图所示,其中所用金属块a和塑料块b的密度不同,但重力均为1.6N.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金属块a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浮力的大小为0.3N;
B.利用甲、乙,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体积的关系;
C.利用乙、丙,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密度的关系;
D.利用丙、丁,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答案】D。
【解析】A、金属块a浸没在水中时,根据称重法测浮力可知,受到浮力的大小为F浮=G﹣F乙=1.6N﹣1.0N=0.6N,故A错误;
B、根据甲、乙可知,物体浸在液体的体积不同,排开的液体的体积不同,所以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故B错误;
C、根据乙、丙可知,物体的重力相同、物体的密度不同、物体的体积不同,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时排开的液体的体积不同,测力计示数不同,探究浮力与密度关系时,需要控制物体的体积相同(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物体的密度不同,故C错误;
D、根据丙、丁可知,同一个物体浸没在不同液体中,排开的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所以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故D正确。故选:D。
5.一个盛有足够多水的溢水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先往溢水杯中投入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A,从溢水杯中溢出的水的质量为20g,再往溢水杯中投入一个质量为2m的小球B,从溢水杯中再次溢出的水的质量为80g,此时A、B小球受到的总浮力为F浮,水对溢水杯底部产生的压力比两小球投入溢水杯前增加了△F,已知小球A、B的密度均小于水的密度,则( )。
A.F浮 =1.2N,△F=0.2N B.F浮 =1.2N,△F=1.2N
C.F浮 =1.0N,△F=1.0N D.F浮 =1.0N,△F=0N
【答案】A。
【解析】先往溢水杯中投入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A,从溢水杯中溢出的水的质量为20g;
再往溢水杯中投入一个质量为2m的小球B,从溢水杯中再次溢出的水的质量为80g;投入2m的小球之前溢水杯是满的,所以小球排开的水的重力等于浮力:
F浮B=G排B=m排Bg=0.08kg×10N/kg=0.8N;
小球A的质量为小球B的一半,则其放入水中时,排开的水的质量应该为:
m排A=80g×=40g=0.04kg;
则小球A受到的浮力为:
F浮A=G排A=m排Ag=0.04kg×10N/kg=0.4N;
此时A、B小球受到的总浮力为:
F浮=F浮A+F浮B=0.4N+0.8N=1.2N;
由于小球A排开的水的质量要大于溢水杯中溢出的水的质量,即开始时溢水杯没有加满,放入小球A后,液面会上升,则上升的水的质量为m'=40g﹣20g=20g=0.02kg;
其重力为:G'=m'g=0.02kg×10N/kg=0.2N;
由于溢水杯是规则的容器,则液体产生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所以增大的压力为:△F=G'=0.2N。
故选:A。
6.在“测量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实验中,某同学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物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2.2N,再将物体浸没在酒精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1.4N,如图所示,则物体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是 N,物体的体积是 m3。(酒精0.8×103kg/m3,g取10N/kg)
【答案】0.8;1×10﹣4。
【解析】(1)根据称重法,可知物体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是:F浮=F1﹣F2=2.2N﹣1.4N=0.8N;
(2)由F浮=ρ酒精gV排可得,
物体的体积:V=V排===1×10﹣4m3。
故答案为:0.8;1×10﹣4。
7.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线吊着一个金属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重力是 N。如图乙所示,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6N。则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N。
【答案】2.8;1.2。
【解析】由图甲可知,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则示数为2.8N,即金属块的重力G=2.8N;
由图乙可知,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6N,
则金属块受到的浮力:F浮=G﹣F示=2.8N﹣1.6N=1.2N。
故答案为:2.8;1.2。
题组C 培优拔尖练
1.(2021·黑龙江黑龙江·中考真题)创新小组自制简易“浸没式密度计”过程如下(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1)将一实心小球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甲所示为4N;
(2)将小球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乙所示为3N;
(3)将小球浸没在某未知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丙所示为2.8N;
则经计算即可得出小球的密度为_______kg/m3,未知液体密度_______kg/m3。
【答案】;。
【解析】由图乙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3N,根据称重法可知小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F浮1=G-F1=4N-3N=1N
由于小球处于浸没状态,则根据 可得小球的体积
小球的密度
[2]由图丙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2.8N,根据称重法可知小球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F浮2=G-F2=5N-2.8N=2.2N
由于小球处于浸没状态,则根据可得液体的密度
。
2.(2021·山东临沂市·中考真题)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中盛有同种液体,体积相等的a、b两个物体在液体中静止时,两液面相平,如图所示,则( )。
A.物体a的密度大;
B.物体b受到的浮力小;
C.甲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小;
D.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一样大
【答案】D。
【详解】A.a物体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即
则
物体a漂浮,,故;
b物体处于悬浮状态,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即
则
物体b漂浮,,故,所以,故A错误;
B.两物体所受浮力,两容器中液体密度相同,a排开的液体体积较小,故a受到的浮力较小,故B错误;
C.容器的受到的压强,两容器中盛同种液体,液体密度相同,两容器底所处深度也相同,故两容器底所受压强相同。容器底所受压力,两容器底面积相同,容器底所受压强相同,故两容器底所受压力相同,故C错误;
D.两容器规则,,容器底所受压力相同,故容器中液体和物体的重力相同。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物体和液体的总重力,故两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相等,受力面积相同,故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一样大,故D正确。故选D。
3.(2021·广西贵港·中考真题)(3)如图所示一个鸡蛋在水中下沉,请作出鸡蛋所受力的示意图。(不考虑鸡蛋与水之间的摩擦)
【解析】(3)在水中鸡蛋受到了重力和浮力,在鸡蛋加速下沉,重力大于浮力,先找到重心,画一条向下的线段,比较长,并在末端标上箭头和G,再过重心画一条竖直方向的线段,比重力短,在末端标上箭头和F浮,故如下图所示:
4.(2021·贵州贵州·中考真题)一个质量忽略不计、底面积为100cm2的容器中装有2kg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将一个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力计的示数为5.6N,慢慢将石块浸没在水中,不接触杯壁和杯底,水无溢出,稳定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8N。求:
(1)石块所受的浮力F浮;
(2)石块的密度ρ;
(3)在如图所示状态下,容器底对桌面的压强p。
【答案】(1)2.8N;(2)2103kg/m3;(3)2.28103Pa。
【解析】(1)根据称重法,石块所受的浮力F浮=G-F=5.6N-2.8N=2.8N
石块所受的浮力为2.8N。
(2)由F浮=ρ液gV排得石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2.810-4m3
石块浸没在水中V石= V排=2.810-4m3
石块的密度ρ石=====2103kg/m3
石块的密度为2103kg/m3。
(3)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压=G水+G排= m水g+ F浮=2kg×10N/kg+2.8N=22.8N
容器底对桌面的压强p===2.28103Pa
即容器底对桌面的压强为2.28103Pa。
答:(1)石块所受的浮力为2.8N;(2)石块的密度为2103kg/m3;(3)在如图所示状态下,容器底对桌面的压强为2.28103P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1 杠杆复习练习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杠杆,杠杆的五要素,等臂杠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1.2 功率同步训练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定义,功率的物理意义,公式,单位,功率公式的解释,1G总=0,爸爸给小林买了一部电动平衡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1.1 功课时作业,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功的定义,功的两个必要条件,不做功的三种情况,功的公式,功的单位,功的公式的应用,水桶内装有体积为1,3N;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